第17章 夜來風雨(二)

“臣妾還是……”

“道理很簡單,無論道教、佛教或者天主教,都有一些禁忌。如道教禁飲酒氣亂、食辛氣昏、同坐氣亂、畏死氣穢、嗔怒氣奔、悲哀神傷、見血氣污。佛教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小五戒,還有八關齋戒,十戒、菩薩四百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天主教同樣也有一些戒忌,尊崇天主、不發虛誓、守瞻禮日與主日、孝父母尊師長、不殺人害人、不行邪淫、不偷盜、不妄證誹謗、不貪圖他人妻子、不貪他人財物。”

聽到不貪圖他人妻子,狄蕙不由一笑。李威平時也說了一些關於西方的知識,就說到了一夫一妻制,沒有太反對,但直接說了,不大可能真正實行的,比如西方這些國家,表面上是一夫一妻制,實際上情婦遍地飛,私生子滿地爬,生活作風,比中原遠遠要亂。

但聽了李威的話,香黛卻認真的在胸中划着十字,喃喃祈禱。

李威又說道:“另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戒條,比如一夫一妻制,貪婪,愛慕虛榮,撒謊欺騙,等等。香黛公主雖然身爲法蘭克王國的公主,然而她的全家都沒有多少財產,又是匆匆忙忙而逃,身上不可能攜帶多少財產前來唐朝……”

這一說狄蕙也明白了,雖然今天香黛身上有衣料單薄,卻用的是最奢華的絲綾布料,造價很昂貴的。特別是棉花逐步普及,航海又開始,養蠶業萎縮,導致絲綢價格不減反漲。

“她自幼在愛爾蘭的修道院長大,又是最虔誠的天主教徒,爲什麼今天穿了這一身衣服?若沒有這身衣服,會不會讓武承嗣看重?”

“臣妾明白了。”

“我……”香黛眼淚汪汪的,過了大半天忽然用衣袖一拭眼淚,幽怨地說道:“我知道皇帝你聰明自古都難有人能及,你爲什麼要問?”

“我再聰明,也沒有你們那個摩西先知聰明,就是我幫助你,也要問清原因。”

“這衣服是幾位主教以及我國來使的一些貴族弟子,湊了一些金錢買下來的,你在皇宮不便,但正好出巡,讓我也跟你們一道……”這件事,香黛很違心,越說到最後,聲音越低。

李威與幾女哭笑不得,楊敏暗中還拽了徐儷的衣服袖子,那意思她與當年你一樣,主動追皇帝。

“你們想法錯了,就是你不穿這身華麗的服飾,我也不會說你醜陋,穿了後,也許眼前一亮,但也不會因爲你漂亮,我就要納下。天下間有多少漂亮的女子,難道我一一要將她們納入宮中?”

“我,我……”

“你什麼也不要說,我已明白,那個周國公,是太后的親侄子,也就是我母后哥哥的兒子,與我的關係親密……不管你,你只能羊入虎口,乖乖做他的妾,管你,你知道不知道,將替我惹下多大的麻煩?”

自己剛剛話音沒有說落。

說了一個意味深長的話,只要武家兄弟不要深入地插手政務與宗室事宜,就能保他們榮華富貴。不插手那是不可能的,母親扶持諸武上臺,就是做幫手的,但只能做一些小小的配角,千萬不要象歷史上那樣,這個王,那個公的啥。這是自己的底限,也是一句承諾。

武承嗣本人極其好色,洛陽人人皆知。

好色,在這時代也沒有太大過錯,是男人嘛,正常男人,有幾個人不愛美色的,只要不爲非作歹就行。

武承嗣已帶了諸武直闖四方館,可見他對這個香黛的迷戀。若是自己插手阻難,用什麼藉口?或者說,我已經將視野放到遙遠的歐洲,準備借力打力,讓歐洲文明催毀,滅除將來華夏最大的隱患?試問,有幾個人相信?恐怕不但不相信,進諫自己好高騖遠的大臣,會將東宮跪滿。若是強行阻攔,會立即與諸武交惡。

今天自己好不容易緩和起來的一點關係,馬上會進入冰點。

沒有母親配合,自己如何實施一些對國家有利的革新?

“但你是皇帝。”

“不錯,我是皇帝,也要兼顧各方勢力。比如你父親,他豈不是皇帝?”

“那我怎麼辦?”

“不是你怎麼辦,是你以後要注意什麼?一塊上好的美玉,可以引來無數人的貪婪,一個美麗的女子,同樣會引來許多人的追逐。所以你們國家的宮相纔想你做他的情婦。到了我們唐朝來,亦是如此,你本來長相美麗,又有異國風情,我的幾個妻妾個個貌美如花,也誇獎你的美麗動人。再穿着鮮豔的衣服,還要招搖過市,沒有周國公,也有其他人。雖然你是公主,但是一個落後國度的公主,離我們唐朝又十分遙遠,沒有交涉,自古以來,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你可想一想結果?”

“不是的,我只是到東市上想看一看有沒有合適的馬。我帶的那匹馬,在路上凍死了。”

“你先回去,聽我的話,若不聽我的話,就無法保護你。”

“謝過皇帝陛下,”香黛聽出李威話音變軟,眼中終於有了一份驚喜,躬身告退。

“陛下,這個周國公很是可惡,上次……”徐儷嘴直口快,說道。

“與上次不同的,上次是夫之婦,訂了親的,但這位公主沒有訂親,說不定母后聽說後,還會主動作主,將這個公主納入周國公的府上,減少風波。”

還有一條辦法的,直接將這個香黛納入東宮,現在的武承嗣,給他再大的膽子,也不敢與自己搶女人。武承嗣納,沒有多少非議,反正也不是一個好人,但自己納,行不行?想了想,又道:“來人哪,出宮將周國公請到東宮謹見。”

不過韋月皺眉了小秀眉,說道:“陛下,臣妾有一言。”

“月兒,說說。”

“陛下,天下間漂亮的女子很多,天下間可憐的女子也很多,只是一個遙遠國家有名無實的逃亡公主,公主是一個尊稱,真說起來,連我們唐朝一個貴族家的小娘子也不如,陛下若是覺得爲難,沒有必要去爭。”

“嗯,你能說出這番話,也證明你長大了。”

韋月湊過來,附在他耳邊說道:“那麼臣妾能不能陪寢?”

“……不行,你的心長大了,身體還沒有長大,很快的。”李威說完,又瞧了瞧韋月,雖小,也開始發育,臉上的幼稚漸漸消失,幾份絕世容顏悄悄地從眉角臉蛋上流露。但這句話說得十分理智,也能看出,她心性的果決狠辣。李威百感交集,對這個少女,他心裡矛盾重重。對自己眼下來看,十分敬重的,智慧也在綻露頭角。憂的就是她的心性,未必不善良,但定下來不會柔弱。

他不能深說,又道:“爲什麼論欽陵青海一戰,使劉審禮兵敗,使我身陷重圍?論欽陵安排了一些後手,我也安排了一些後手,不僅是在吐蕃。還有將來唐朝的一個大敵大食,這個公主正是這個後手中一個重要的棋子。不是爲了我,是爲了這個國家。”

“陛下,是臣妾多言。”

“你不錯了,還有你們,都不錯,我心中很喜歡,行李有沒有備好。”

齊聲答道:“備好了。”

就是上官婉兒能聽到出宮,都是喜出望外的。

野辭明月更象一個孩子似的歡呼起來。

武承嗣一時半會沒有來,但李顯他們三人從上陽宮返了回來。

李令月興奮地撲過來,一下子抱住李威,說道:“大哥,父皇與母后答應了,可是讓我對你轉告一句話,帶上我們三人可以,但最少要增加一百名士兵保護。”

“這麼快就答應了?”李威狐疑地問。

李顯與李旭輪臉上皆露出古怪的神情,李威會意,只好搖頭,不知道這個小妹用了什麼纏人的手段,使父母親妥協的。

“但這一行很苦,”忽然想起一件事,說道:“來人,到韋弘卿府上傳我的制書,讓他也準備一下,明天隨我一道出巡。”

“大哥,你要起用韋弘機?”李令月好奇地問。

“也許吧,他還是有些才幹的,可要用對地方。他的秉性註定了他成爲不了一個諍臣,可是他對土木上面十分精通,又會經營之術。國家想擁有更多的耕地,必然興修大量的水利。有此人統籌安排,不但懂水利,也能爲朝廷節約更多的用費。昔日,有人說我興利輕德。我所食所穿,一直很節制,這個興利非是爲我自己,而是爲了國家,爲了百姓,豈不是德乎?”

“大哥,我今天出宮,在坊裡聽到許多百姓談論,皆說大哥是千古未有的好皇帝。”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纔是一個開始,何有好壞可談。不到蓋棺,是不是一個好皇帝豈能下結論?咦,你身上衣服怎麼溼了?”

“外面下雨了。”

“下雨了,”李威將李令月從懷中推開,來到窗前,看着窗外,夜色漆漆,一絲毛雨飄進了窗格當中。雨不大,可開始颳風了,看不到天上的景色,但通過黑沉沉的顏色,也能知道天下此刻堆起了厚重的烏雲。道:“既然父皇母后同意你們出行,那你們也早點回去準備。”

“是,”兄妹三人離開。

看着他們背影消失,李威嘆了一口氣道:“卻少了一個人。”

幾個女子知道他指的是什麼人,但一個個不敢說話。

風終於大了起來,從殿頂掃過。因爲宮闕阻隔,發出憤怒的尖叫,斗大的雨珠便落了下來,炒蠶豆聲、鞭炮聲、珍珠碎落聲,天地間奏響了一曲嘈雜的交響曲。

李威站在大殿門口,看着殿外,站立了好一會兒,說道:“雖然有風雨,終會雨過天晴的。”

“一定會,”上官婉兒聽出他的所指,拉着李威的手說道。

“不是一定會,是必然會,”李威說完後,爽朗的一笑,重新走到桌子前,拿起了奏摺。有的要立即批閱,有的來不及批閱,又不能拖延,得重新退回門下省,讓門下省交到母親手中。

幾個女子默默坐在旁邊陪伴。

雖然武則天說的體制,也有道理,然而李威付出真心,東宮至少現在,比歷朝歷代要和睦。

正在這一場風雨裡,武承嗣來到了東宮。眼睛掃了掃,東宮裡幾個妃子中有幾人長相十分豔麗的,比如漸漸長大的上官婉兒,從小豔名就遠揚的楊敏,狄蕙與狄好姐妹。但武承嗣立即收起貪婪的神色,來到李威面前伏下說道:“參見陛下。”

第151章 問鼎(三)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270章 大手筆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274章 無人聽第275章 小重山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第160章 啓航(六)第386章 曰今朝流年(三)第173章 合(一)第280章 殺死你(上)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149章 問鼎(一)第155章 啓航(一)第250章 巧匠第409章 望不盡(三)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77章 公主撒嬌 父母奇招第166章 探(四)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244章 問罪第254章 陳事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148章 定(十)第227章 大明宮宴 細說原委第151章 問鼎(三)第47章 我的國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211章 渡(上)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59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下)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320章 正涼風新發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53章 黑山之戰(下)第59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下)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第248章 親事(下)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39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二)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56章 啓航(二)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84章 前夕第453章 腸斷竹馬兒童(一)第179章 合(七)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174章 合(二)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449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二)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第13章 爲問花何在(一)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3章 大非川第258章 炮錘第106章 奇兵第381章 氣開山崴(一)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168章 探(六)第144章 定(六)第124章 羣臣上奏 朝殿對答第138章 春雷(十)第13章 爲問花何在(一)第253章 背水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443章 滉漾明光連邸第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185章 裴炎擔過 太子離家第136章 春雷(八)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
第151章 問鼎(三)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270章 大手筆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180章 韋族家教 春圖育女第274章 無人聽第275章 小重山第12章 一去無跡(三)第412章 樓臺歌舞(一)第160章 啓航(六)第386章 曰今朝流年(三)第173章 合(一)第280章 殺死你(上)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149章 問鼎(一)第155章 啓航(一)第250章 巧匠第409章 望不盡(三)第10章 一去無跡(一)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77章 公主撒嬌 父母奇招第166章 探(四)第273章 十二言(下)第244章 問罪第254章 陳事第226章 情意綿綿 好勝稀稀第148章 定(十)第227章 大明宮宴 細說原委第151章 問鼎(三)第47章 我的國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211章 渡(上)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59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下)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320章 正涼風新發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302章 元不是池中物(四)第53章 黑山之戰(下)第59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下)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第248章 親事(下)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39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二)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156章 啓航(二)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84章 前夕第453章 腸斷竹馬兒童(一)第179章 合(七)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174章 合(二)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449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二)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230章 號角已吹 舟水新解第13章 爲問花何在(一)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106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一)第3章 大非川第258章 炮錘第106章 奇兵第381章 氣開山崴(一)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452章 肯把菱花撲碎(三)第168章 探(六)第144章 定(六)第124章 羣臣上奏 朝殿對答第138章 春雷(十)第13章 爲問花何在(一)第253章 背水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443章 滉漾明光連邸第第330章 孤城絕域畫角(一)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32章 但蜂媒蝶使(二)第185章 裴炎擔過 太子離家第136章 春雷(八)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141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