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

京城風雲幻變,裴行儉在青海同樣焦急萬分,利用党項定的關係,起初還能得到消息的,李威帶着這支唐軍很快消失在紫山口。過了紫山,党項人也無能爲力了。

要麼只能從党項人反饋的吐蕃情報中能判斷一些。李威突然離開積石山,插到白蘭羌,這一次行軍速度很快,頗出論欽陵預料,隨後論欽陵做了調動,幾萬大軍從烏爲一分,五千軍隊留於拍海多瑪小城,一萬五千直系的吐蕃軍隊沿着唐蕃大道追襲下去。其餘的軍隊卻返回吐谷渾,有的解散,有的加入到九曲一線,與唐軍作戰。論贊婆的軍隊亦是如此,兩軍一分,兩萬大軍一路順着紫山南下,直去迷桑,奔向東女羌。其餘人同樣返回九曲,或者遣散。其中包括大量的党項戰士,認爲是無能者,大多數送回原部族。

也就走動用追擊的人數只有三萬五千人,當然原因有很多的,一路南逃,大軍追趕不易,行動緩慢。軍隊動用得多,需要的後勤也吃不消。還有一個原因,到了這裡,皆是吐蕃核心成員,隨時可以徵集軍隊,這三萬五千人於其是追,不如是慢慢地堵截,只要唐軍稍一反應緩慢,會立即圍困起來。再無一線生機。

到了多彌部,也就是唐朝人經常說的南國人部,或者難磨部,想要擺脫敵人,不僅是速度要快,還要準確的情報來源,憑藉這一點,就是太子辦不到的。

因此,論欽陵兵用得越少,也是越自信的表現。

事實出了紫山口,李威也傻了眼,到了這裡海撥已經十分高了,加上又是年末,放眼是處,除了白茫茫的雪,就是冰塊。天地一片白。若遇到天氣陰晦,連東南西北也認不出來。

此時沒祿氏就是將他們送給論欽陵,估計多半他們都不能發覺。

看了看四周的大山,沒祿氏說道:“我可以帶你們去一些部族,徵集一些草料與供給。但你切記一點,不可胡亂殺人。無論是多彌人,或者是蘇眥人,都十分兇悍記仇。當年若不是蘇眥國的大女王達甲吾與小女王樨蚌蘇暴戾驕縱,大臣內亂,殺死他們的女王,投奔我們吐蕃,至今我們吐蕃也未必征服這裡。就是這樣,征服了幾十年,纔將此兩國收服下來。時至今天,還屢有叛亂髮生。”

這個情況李威也知道,唐朝還送了一些物資拉攏過這兩個部族的一些酋長

但聽到沒祿氏的話,眼神還是閃動了兩下。

“太子,你不要打什麼主意,看看你這支軍隊,算是你們唐朝強大的士兵,可到了此處,是什麼情形,別人不提,就是你,又是什麼樣子?”

李威讓她這一句話說得十分沮喪。

本來他也打算過萬不得已,從這裡向西羌逃跑,看能不能撤出去。然而親臨此境,還是有這個王妃帶領,都感到十分茫然。更不要說自己一頭鑽進來。

但沒祿氏的話,也不大認可。

高原是一個優勢,可若是在青海,將吐蕃人驅走,將吐谷渾與黨項人收服下來,然後駐一支軍隊,適應了高原氣候,一步步地將地盤挪到白蘭羌。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未必不能攻上邏些城。

這是最笨的一種方法,還有若干種方法,讓吐蕃不戰自亂,分成原來諸多部族並立的地步,同樣可以征服這裡。

或者自己能找到元蒙清那神征服手段,又可以將吐蕃人收服。

這世上就沒有什麼破解不了的,就象自己在河謹用城堡設制了一個銅牆鐵壁,可結果呢?自己卻跑到真正的吐蕃高原上來。

沒有辨,吩咐了一聲,按照沒祿氏指的方位,讓絡務整率領兩千人到一個山谷前去借物資,這裡生活環境不易,大多數冬天遷於避風的山谷躲避嚴寒厲風。派人喊一下話,勿得反抗。只是借,甚至李威可以打一下借條,青海之戰結束後,憑藉着這些借務,去拿同等的物資回來。比如布帛、藥材、瓷器。

於是就這樣一路南下。應當說,前幾年斥候大量的聯絡,還有一些作用的,唐朝人畢竟給了他們一些好處。特別是象附國、白蘭羌、多彌、蘇……、狗國(白狗羌)、大小左封、昔衛、葛延、向人、望族、林臺、利豆、那鄂、當迷、渠步、千碉、桑悟、大峽、春桑、迷桑等吐蕃東北部族都有過一段聯繫。因爲離唐朝不遠,或者處於吐蕃邊緣地區,也是唐朝重點的拉攏對象。這些部族大者如蘇眥部,有三四萬戶,吐蕃是奴隸制,每戶人口更多,三四萬戶是好幾十萬人。小看如大破,只有幾千餘人。

唐朝在這裡形象不是很惡劣。不過情況很複雜,比如多彌部,又分成若干小部族與家族,其中的那囊家族與吐蕃走得更近,有一些成員是吐蕃的重要大臣。有的則對吐蕃反感。蘇眥部亦是如此。

但沒祿氏說得對,沒有必要逼得多彌人與蘇眥人舉族加入到這場追逐中,那樣的話,自己這一支人馬就是有沒祿氏領路,生存的機會也不天。

所以大多數開了一些借條,相不相信是另外一回事,只有經過兩個部族遇到了反抗,舉起了大刀砍了下去。然後又昏昏沉沉地向南奔。到了哪裡也不清楚,稀裡糊塗過了衆龍驛(稱多縣清水鎮)。

沒祿氏說道:“前面有一個溫泉,四季水溫暖如夏,當年你們唐朝的趣成公主就在哪裡沐浴過。這麼多天我沒有舒舒服服地洗澡了,要去洗澡。”

“帶我去看看。”

“是不放心我,怕我跑了,還是想替我把風望哨?”

“只。”

這個心態沒祿氏很難理解的,李威確實只是一看趣成公主沐浴的溫泉是什麼樣子。

“我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什麼事?”

“我想到我到了你們長安聽到的一件事,你們唐朝趣成公主出嫁,我們吐蕃松贊干布迎到了拍海。”

“是啊,有什麼不對嗎?”李威奇怪地問這件事都記載於唐朝史冊了。而且還是當年唐朝名將李道宗親自護送的直到拍海見到松贊干布本人,將趣成公主交與松贊干布之後,李道宗才返回去的。

“錯了!若是贊普迎到拍海,我們吐蕃人不立碑以頌?告訴你真相吧,我們贊普當年根本就沒有迎接。不但沒有迎接到了邏些城後,一個月都沒有見你們唐朝的趣成公主。你們趣成公主在邏些城亂髮脾氣,松贊干布贊普聽到後,才接見了她,還當着諸臣的面,狠狠地斥責了一頓。”

“這不可能。”

“我也是不解,這中旬錯在哪裡,在長安琢磨了大半天才想起來,你們唐朝李道宗見到的根本不是我們松贊干布本人。這只是祿東贊弄出來的把戲。”

沒祿氏沒有必要在此事上撒謊的李威臉色陰沉下來,說道:“當年我們大唐趣成公主下嫁你們吐蕃,不僅是送了人過去,還帶去了蔓普等蔬菜種子,大量藥物以及工藝品,還有許多技術書籍桑苗與蠶種,又派遣了善長養蠶、釀酒、造水磨、製陶瓷器、造紙製墨工匠,前去你們吐蕃傳授工藝。可以說你們吐蕃今天稍稍強大,與那次和親不無關係。”

“你不要恨我要恨恨祿東贊父子……”,沒祿氏呵呵一笑說看來到溫泉邊,兩人借種日久,沒有必要遮蔽,當着李威的面將衣服脫光跳下溫泉,一邊洗着澡,一邊指着南方說道:“不僅是這一條有錯誤,從這裡到你們唐人口中的閣川驛(那曲)總共有四條大道最近的一條是翻過當拉山(唐古拉山查吾拉山口),你們唐人說趣成公主是從這條道路入吐蕃的。這又是錯誤的說法實際不然,我親自問過趣成公主,當時他們一行因爲地勢高撥,很難適應,於是我們吐蕃隨行護送的將領進了從吉米拉古(羌塘)繞過雪山,從東邊羌人領地到達閣川驛的。”

然後又看着李威,說這句話是有用意的,趣成公主別想過當拉山,你們這羣將士也難以翻過當拉山口。

但她只是無心說說,卻沒有想到激起了李威的怒氣。

李威沒有表露出來,這時候不能流露殺氣的,這個沒祿氏可不簡單,說不定“借種”成功,因爲自己這殺氣,能翻目成仇。

過了溫泉,又到了截支川(札曲)。沒祿氏臉色慎重地對他說道:“你們吃不吃魚?”

“吃。”

“我們吐蕃大多數人不吃魚,吃就好,這裡有許多沼澤與湖泊,鑿開冰塊,很容易能就捕到許多魚,用它們做食物。只是讓我手下侍衛帶領,否則即便是冬天,也容易誤入到沼澤區,隨時送命。或者殺掉馱馬做食物。論欽陵就快要追上來。因此減少對各部的騷擾。”

說得很簡潔,人吃的問題不大,關健是馬匹的草料。到了這裡,皆是光滑滑的冰雪,要補充草料,只能從各部族強行擄掠過來。而想隱蔽行蹤,就必須減少這種擄掠。越少越好,雖屬於吐蕃核心區,可居民很稀少,只要做得好,能推遲吐蕃將士發現的時間。

李威沒有辦法,只好丟下天量的馱馬,以及不必要的插重減輕負擔,好在再熬一熬,天氣開始漸漸暖和了。其實到了這裡,越過當拉山口,就到了至婆驛,渡大月河羅橋,經潭池、魚池、悉諾羅驛、大速水橋,就到了鶻莽驛。唐朝每次來使,趣成公主皆讓親隨遠遠迎到此地,孃家人來了,心裡很歡喜的。又過了鶻莽峽、樂橋湯、合川驛、恕謀海、蛤不爛驛、突錄齊驛,這纔是吐蕃大臣迎使之地。然後三百來裡,鹽池、暖泉、江布靈河、姜濟河、域河,就到了邏些城。

當然,李威可沒有想過,憑藉這點人打到邏些城去。而是讓沒祿氏帶領,開始與論欽陵在這片高原上躲貓貓,甚至一度繞過吐蕃鄧屏城,渡過諾矣江,逼近通塢城。若不是論贊婆提前在通塢城與噶達城佈下重兵,後有論欽陵大軍追擊,都能讓李威自鬆城逃到雅州去。

到了此時,已經到了二月中旬,實際上此時海撥已經降了下來,屬於蜀西地盤。許多地方冰雪融化,露出大團大團的綠色。事後聽聞這個消息,裴行儉與許多官員追悔莫急,早知道如此,在雅州與茂州佈下重兵,兩州大軍一個突擊,太子就殺出重圍。

碰了一下,又折了回去。

但這一天傍晚,沒祿氏忽然用一根羌笛在吹着憂傷的曲子。

借種到了現在,畢竟總有些感情的,李威走了過去,問了一句:“怎麼啦?”

“我剛剛得到消息,贊普去世了。”

“什麼時候的事?”

“去年快過年的時候。”沒祿氏看着李威沉思的樣子,忽然問道:“你是不是在想利用這個機會?”

注;鬆贊去拍海迎親見於唐朝史書,吐蕃史書卻是老午所寫的這種說法。後者更可靠些,吐蕃沒有必要在這上面作假。發生這種錯誤,估計是狡詐多謀的祿東贊玩了一個心眼,滿足一下唐朝的虛榮心。趣成公主給吐蕃人帶來了章福,可是吐蕃人應當來說,並沒有給趣成公主帶來多少章福。這是一件恥辱的得不償失的和親。

第256章 圈地第165章 探(三)第139章 定(一)第135章 春雷(七)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56章 出世與入世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61章 和親(上)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254章 陳事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71章 沒得救了第111章 馮太后第244章 問罪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207章 妃兒吹笛 甸子指路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第260章 大婚(中)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241章 誤會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129章 春雷(一)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50章 三位大賢 指點迷津第55章 進宮(下)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16章 夜來風雨(一)第259章 大婚(上)第3章 大非川第29章 輕翻柳陌(二)第81章 小彩丸 乖兒子第208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上)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414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一)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58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中)第241章 誤會第135章 春雷(七)第150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下)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133章 春雷(五)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48章 害怕第133章 春雷(五)第121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下)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173章 諸事不宜 狩獵無味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35章 時叩窗隔(三)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345章 非川悽草(三)第207章 妃兒吹笛 甸子指路第245章 獻藥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66章 圖窮(上)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138章 春雷(十)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165章 甜(上)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139章 謀架公主 低談秋雨第4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二)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404章 竿旗過市(三)第156章 啓航(二)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222章 無厭王妃 悔放玄德第250章 巧匠第369章 龍出海(一)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207章 妃兒吹笛 甸子指路
第256章 圈地第165章 探(三)第139章 定(一)第135章 春雷(七)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56章 出世與入世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61章 和親(上)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254章 陳事第361章 射日墜(三)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71章 沒得救了第111章 馮太后第244章 問罪第131章 空還空 懼更懼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207章 妃兒吹笛 甸子指路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第260章 大婚(中)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241章 誤會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129章 春雷(一)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120章 報憂不報喜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405章 竿旗過市(四)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50章 三位大賢 指點迷津第55章 進宮(下)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142章 門閥利弊 兇手始現(下)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108章 老將海量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16章 夜來風雨(一)第259章 大婚(上)第3章 大非川第29章 輕翻柳陌(二)第81章 小彩丸 乖兒子第208章 揚威西南的第一戰(上)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45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八)第414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一)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58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中)第241章 誤會第135章 春雷(七)第150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下)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133章 春雷(五)第132章 太子高梁 皇宮大宴第48章 害怕第133章 春雷(五)第121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下)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173章 諸事不宜 狩獵無味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35章 時叩窗隔(三)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477章 天上人間夢裡(一)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345章 非川悽草(三)第207章 妃兒吹笛 甸子指路第245章 獻藥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193章 燕子南飛 曬鹽出世第66章 圖窮(上)第151章 坊間謠傳 再讓大義第188章 大朱發威 炮打李治第138章 春雷(十)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165章 甜(上)第232章 太子成人 皇帝上天第139章 謀架公主 低談秋雨第4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二)第376章 勇臨寒磧(三)第404章 竿旗過市(三)第156章 啓航(二)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32章 歷史真相 海上利弊第222章 無厭王妃 悔放玄德第250章 巧匠第369章 龍出海(一)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207章 妃兒吹笛 甸子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