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五)

“大論,你就這麼自信?吳子曰,國不在山河之險,在於德。休說你們吐蕃,就是比你們吐蕃更高的地勢,也會能被攻破。”李威自信滿滿地說道。

這一次逃亡很是辛苦,可對他的智慧增漲,卻起了很大的幫助。說什麼一法通,萬法通的神馬,太過玄奧了,可是腦海裡,能明顯感到自己思路變得清晰,以前跟裴行儉學的那段兵法,活生生地時常在腦海翻動,而不只是一個個文字。

這種感覺很美妙,就象下棋一樣,不但能看到全局,還能想到以後的好幾步,或者如同跳舞一樣,不是機械地跟着節奏在走,而是每踩出一步,都那麼輕鬆美妙,樂符就是舞步,舞步就是樂符。

而不是論欽陵纔來青海時,自己茫然一片,收縮防線了,等着你出招吧。可現在不是,即便論欽陵是當今世上高地第一軍事家,自己還能勉強向他出手。

這也是在跳舞,從一返回鄯州城開始,就在跳一曲優美的舞蹈。這曲舞蹈眼看就要被自己跳到最高潮了!

但也是他喜歡的,寧肯與論欽陵過招,可對國內的朝爭與宮鬥,仍然不大習慣。

這種感覺給了他強大的信心,論欽陵吐蕃只有一個,可他是大論,不僅要管青海戰局,更主要是要管國內的事務。

氣場沒有,但論欽陵同樣能感覺,心中皺了一下眉頭,更後悔了,嘴中說道:“可否說來聽聽?”

“大論既然有興趣,孤豈敢不從?孤那就不嫌陋薄,拋磚引玉,將孤的想法說出來,如果有不好的地方,請大論賜教。”

李首成站在後面有些着急,這是軍事計劃,你怎麼好泄露呢,若有不好的地方,這個論欽陵又怎麼會告訴你呢?剛要開口,發現站在旁邊的郭元振與薛訥、駱務整、張虔勖皆是心曠心怡,如癡如醉地看着場中兩人。忽然會意了,這是兩人在鬥智鬥法,別當真。

“論軍事謀略,孤肯定不及欽陵遠矣,”坦然說出來,雖然自己感覺很美好,一步步計劃就象跳舞一樣,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還有比自己高明的,這個論欽陵肯定就比自己高明,不如就不如,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李威兩世從不去做,繼續說道:“若是你我顛倒過來,孤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偏偏不巧,孤是唐朝的太子,你是吐蕃的大論。謀略只是一方面,國力同樣更重要。我們唐朝比你們吐蕃人口多上七八倍,比你們吐蕃面積也大上數倍,國力更是你們吐蕃的數十倍。今年我朝遭受旱災,還興修了兩渠,青海花費如此之巨,可國家照樣運轉,國庫不感緊張。只是現在,三個月後,河湟麥子成熟,不需要朝廷供應糧草,用費更省。但你們吐蕃呢?想來大論此時一定焦頭爛額吧?”

這一句話不僅是說給論欽陵聽的,也希望李首成回去轉告。

我現在與吐蕃頭號戰神印證這句話,讓國內的君臣頭腦清醒清醒,不要以爲吐蕃好對付的,一下子率兵就到了烏海,柏海,那是送死的。得用自己長處,錢多人多武器多,慢慢耗死吐蕃。

這纔是帶李首成的真正目的,滿足一下李首成的虛榮心,老太監嘛,一天到晚呆在深宮中,難得出來,更難得有這樣的風光。僅憑親眼站在邊上看到這場會晤,就足夠這個太監回宮後,有的吹噓。高興了,就能替自己說更多的好話。還有,就是這句話。別以爲我逃出來了,強攻依然不是此人對手,想強攻,逐磨一下,朝廷有沒有這樣的大將。

所以感覺象跳舞,象下棋,說通俗一點,就是一種掌控的感覺。

“然後呢?”論欽陵也不反駁,這是事實,其他人還能誤導,這個太子卻是休想誤導的。

“然後就是青海,不拿下青海,怎麼圖謀吐蕃?孤不急,父皇與母后處理着政務,諸位宰相輔佐,孤在青海可以呆上三年四年五年,即使沒有孤,裴副總管也可以勝任青海之職。可是大論你呢?恐怕,不日後,你必須要返回邏些城。邏些城好啊,這一來一去的,最少兩個月時間。”

一句擊中論欽陵的心扉,苦澀萬分,不拿架子了,自顧自斟了一觚酒,仰脖喝下。

自己這一次,有二錯,一錯沒有及時殺死這個太子,二錯,想喘息一段時間,沒有利用好那個太監張桂東。

貪心不足啊!

“孤的軍隊不多,但也不少,而且是久戰下來的悍卒,來到河湟接近一年,也適應了這裡的氣候。還有大量的戰馬,能組成一支精銳騎兵,提高軍隊的速度與機動性。更不愁後勤供給,有孤在,賞罰分明,士氣高昂。戰鬥力比原來的十八萬將士只高不低。若是你繼續囤積幾十萬大軍,你們吐蕃只會崩潰。當年薛仁貴之敗,你們吐蕃前後沒有三月時間,犧牲的士兵不及這次五分之一,已經不得不讓你們吐蕃暫緩進攻。就不知道這一次,你們吐蕃還能維持多久!縱然駐軍,軍隊也不會多,吐谷渾青壯年,死者三分有一,党項人因爲你們吐蕃的壓榨,又不情願出死力替你們吐蕃作戰。況且吐谷渾如此,他們更是心中慼慼。這種情況,若繼續拱衛九曲,只好派駐大軍防禦,孤可以派精兵橫掃海北,甚至可以從甘州、涼州、肅州出兵,逼向伏羅川、伏俟城。對百姓或擄或收,真不行,縱火一路焚燒,不留一份物資,加重吐谷渾走向沒落。若要分兵,孤可以從容奪下整個九曲,向大非川、樹敦城、曼頭城逼近,將吐谷渾最富饒的地區變成一片荒漠。”

大部分是真的,也休想瞞,論欽陵也會猜出來,包括自己與黨項人眉來眼去,可與黨項人進展到何種地步,論欽陵不知。而且在這種情況下,更不敢對党項人下手,甚至相反,也要採取一些拉攏的手段。

順序主次也顛倒了,自己還沒有出手,想來論欽陵只能判斷一個大概,具體的同樣猜不出來。

論欽陵又喝了一杯苦酒。

李威繼續說道:“兩年之內,整個河東九曲,包括獨山,必然被我大唐囊有,五年之內,河西青海將成爲一堆廢墟。沒有了吐谷渾的支持,請問大論,你用什麼將士來與我唐大軍交戰?又用什麼物資來供養軍隊?難道你們用小車子,將物資不惜幾千裡上萬裡的,從邏些城推到青海來?”

李首成再忍不住,吃然一笑。

“那時候,孤進駐烏海柏海,對哪裡地形孤十分熟悉,來回走了兩次,重要咽喉之地,設立關卡。再讓諾曷鉢的子民從靈州遷回青海,這些族人,皆是忠於我們大唐的百姓。青海是不是爲我唐朝拿下了?”

“不錯,似乎有道理,再說再說。”

“然後,大論,那時我們大唐軍隊已經適應這裡的天氣,還有忠於我們大唐的吐谷渾將士,徐而將党項白羌收入囊中。甚至從河湟到九曲,大非川,種上豆子、青稞、小麥、大麥、油菜,青海的糧食,已經足夠我軍需要,只是武器運輸,對我朝來說,並不是負擔。你們吐蕃想要守,我們就繼續比拼消耗。若不想守,從紫山口等地再築關卡。北方雖好,如王使君的一句話,將不在是你們吐蕃人的地方了。無論你們吐蕃怎麼做,十幾年之內,這兩地將是我們唐朝的地盤。又得了白羌、党項、吐谷渾的高地士兵相助,扭過頭來,與你吐蕃爭奪東女羌、迷桑等地。到了你們吐蕃窮蹙之時,再挑唆蘇毗、多彌、羌塘、泥婆羅、象雄、羊同獨立,甚至向他們提供武器,讓他們反攻你們吐蕃。孤相信,吐蕃到了那地步,這些部族不會坐視這場瓜分的盛宴不顧,默默觀望。至於西域,青海一失,何來西域之談,難道你們吐蕃越過崑崙山去攻打西域?難道我們漢家一句遠交近攻的話,你沒有聽說過?”

大致上是說了出來,可依然將次序顛倒。

然後一指這個山嶺:“那時候大論還會活在人間,只是大勢之下,孤不知道你們吐蕃各個貴族會不會爲了自保,將你們噶爾家族處死,向我們唐朝謝罪?很難說啊很難說,看來孤有生之年,還是有機會看到大論人頭的。那時候,此嶺就是大論埋頭之地。”

論欽陵一陣狂笑,說道:“太子,你雖不錯,可這不是畫地圖,若是那樣,我也可以說,青海與你軍纏鬥,派一支奇兵奪下大拔鬥谷,奪下蘭州、原州、靈武,將這些部族收攏,他們對你們唐朝氣候熟悉,居上而下,兵伐你們涇州、隴州,威脅你們唐朝都城,到時候殿下必須撤軍營救。青海、靈武與河西走廊,必然囊入我們吐蕃手中。”

“是不錯,可是你們吐蕃有沒有這個國力,有沒有這個財力,有沒有這個足夠的人力?至少等你們吐蕃將各族融合,就需要五十年時間,孤會不會給你們吐蕃五十年時間可等?”

“那就拭目以待。”

“孤會的。”

兩人說完,站起身來,竟不言語,揚長離開,姿態固是瀟灑之極,當然,各人心頭的滋味皆不相同。

斥候看到大軍返回,各自開始收攏。

騎在馬上,李首成說道:“殿下果然好計策。”

“未必,是一個方針,那有那麼簡單的?”

“不知道論欽陵會不會有破解的方法?”

“不知道,孤這是陽謀,所以基本說了出來。其實不說,論欽陵也會知道。但世上沒有不破的法則,總會有辦法的。孤是以國大國富壓論欽陵,可論欽陵也不會束手就擒,一定還有一些巧計的,也就是陰謀。”

“那是,此人奴婢觀察,果然是一個梟雄。”

“也是一個人傑,所以他前來赴約,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想探一探孤的口風。孤索性說了出來,讓他回邏些城去,處理政務都心神不定。其實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沒有一個安定的國家,沒有一個安定的後方,無論前方將士多少勇猛,最後還是要輸。所以漢高祖百戰百敗,依然成軍,項羽一敗,失恨烏江。”

“是。”

前方,李顯與李令月已經迎了出來,李令月好奇地問:“大哥,你與那個蕃子,談了些什麼?”

“說了一堆廢話,猜了一會心思,無聊之極。”

“不是啊,若是如此,京城中爲什麼那麼多老百姓在議論?”

“不相信,你可以問李內侍。”

李首成不能作答,豈止是廢話,這一番爭鬥比明刀實槍更爲兇險,甚至關係到兩國以後的作戰大方向。不過真讓他說,還說不出來什麼。囁嚅道:“小公主,是說了一些奴婢聽不懂的話,然後喝了幾杯酒,那個大論還吃了幾大口烤羊肉,大約就是這樣了。”

李令月不相信,大眼睛眨啊眨的,就眨到薛訥身上。這個人是薛仁貴的兒子,大哥又載培過的,應當懂一點。但大哥在此,不好強逼的。到積石軍城再說。

薛訥看着李令月的眼神,身上一陣惡寒。

這個小公主,比姑奶奶還是姑奶奶,讓她盯上,總沒有多少好事發生。

但李威說完了,騎在馬上沉思,自己就要出手了,論欽陵也會出手,他會如何挽回眼下吐蕃糟糕的局面?

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185章 裴炎擔過 太子離家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253章 背水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257章 論菊第42章 成嘆息(一)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94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上)第161章 啓航(七)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152章 問鼎(四)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第156章 啓航(二)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76章 報應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443章 滉漾明光連邸第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191章 象墓(下)第19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下)第250章 巧匠第150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下)第164章 探(二)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204章 忠孝難全 紅黃練軍第285章 當決斷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81章 小彩丸 乖兒子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76章 試驗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272章 十二言(上)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163章 探(一)第36章 東園岑寂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134章 春雷(六)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164章 探(二)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391章 憶往難寐(一)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15章 爲問花何在(三)第139章 謀架公主 低談秋雨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87章 前夕(四)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100章 會戰(一)第146章 定(八)第277章 十萬貫第74章 火耗第276章 煮青蛙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315章 方來還有英傑(三)第275章 小重山第16章 夜來風雨(一)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87章 前夕(五)第56章 莫愁樂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461章 等多時第251章 砥柱第254章 陳事第122章 東都黃昏(一)
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185章 裴炎擔過 太子離家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27章 東郊籍田 一路哭聲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253章 背水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257章 論菊第42章 成嘆息(一)第60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上)第217章 姚州之戰(二)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17章 美女粉絲 論道詩情第94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上)第161章 啓航(七)第87章 老花不喜 矯篡懿旨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152章 問鼎(四)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第156章 啓航(二)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76章 報應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443章 滉漾明光連邸第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25章 公主進學 板磚無敵(下)第191章 象墓(下)第19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下)第250章 巧匠第150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下)第164章 探(二)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204章 忠孝難全 紅黃練軍第285章 當決斷第392章 憶往難寐(二)第81章 小彩丸 乖兒子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76章 試驗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272章 十二言(上)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163章 探(一)第36章 東園岑寂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36章 手談說德 絕聯無解第134章 春雷(六)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164章 探(二)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391章 憶往難寐(一)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15章 爲問花何在(三)第139章 謀架公主 低談秋雨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221章 姚州之戰(六)第87章 前夕(四)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64章 榮譽即吾命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44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七)第100章 會戰(一)第146章 定(八)第277章 十萬貫第74章 火耗第276章 煮青蛙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315章 方來還有英傑(三)第275章 小重山第16章 夜來風雨(一)第65章 進退失據 禍福難料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下)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87章 前夕(五)第56章 莫愁樂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461章 等多時第251章 砥柱第254章 陳事第122章 東都黃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