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立志

首先相貌,不一定太好,可是也不差的,主要那種儒雅之氣,讓沒祿氏喜歡。真換成黑齒常之這些英雄壯漢們,吐蕃不要太多,沒祿氏反而不喜。然後是血脈,這是天下間最尊貴的血脈,中原的五姓七家,她根本沒有放在眼中,關上門偷樂算什麼本事,有本事得一統天下。還有才氣,才氣更好,聰明人與聰明人的後代,“種好”。萬一有了兒子,很有可能就是贊普,自己的兒子當贊普,唐朝不好用兵,甚至乖乖地替自己對付噶爾家族。

至於芒鬆芒贊,只好對不起了。沒有後代,就沒有傳承,不但松贊干布這一脈就此絕緣,自己下場,自己孃家人的下場,全部能可想而知。

然後又想起某人的種種,眼睛汪汪的,粉意似乎要從眼睛裡滴出來。

越想越是得意,嘴角也勾起一份笑意。

長安城中那些發花癡的少女,都沒有她此刻表情過份。

但現在不行,在長安沒有機會,即使有機會,日期不對,不象在姚州,一月不到就能趕回去,找一些機會,就能將生產日期誤差消除。想到這裡,立即吩咐隨從道:“你立即找到那個明崇儼,對他說,本王妃同意了,特別是太子的動靜,想辦法通知我們吐蕃。”

可她是一個做事的人,知道自己這一行沒有結果,立即匆匆忙忙地返回吐蕃,唐朝不同意,得回去商議對策。

聽到沒祿氏離開,李威感到很可惜。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特別是論欽陵這樣的大將。關健是自己沒有決策權,而幾乎從上到下,所有大臣都將大非川之敗定論爲薛仁貴指揮失誤,不是論欽陵的軍事才能。南詔一戰後,造成了吐蕃境內許多部族想入非非,也造成了唐朝自上到下的輕敵。

嘆了一口氣,帶着幾位兄弟去驪山狩獵,李賢過來要解釋,讓李威制止了,道:“我曾經對你說過,我們是兄弟,你做過什麼,沒有做過什麼,我心裡面清楚。無論做未做,過去就過去了,兄弟之間,需要和睦相處,勿要讓人家笑話,更不要讓留笑柄於史冊。”

“是,”李賢答道。

可還沒有到驪山,就讓欽差追上,李治瘧疾病重,命李威立即回京監國,受諸司啓事。

李威只好返回長安。監國不是一次兩次,即使奉旨受諸司啓事,能實質性處理政務,李威也沒有當真。

……

天又涼了幾分,卻是不冷不熱的一年最好時光。

又監了幾天國,就是看一些奏摺,然後觀摩各個大臣如何處理的。不能說一點作用都不起,處理奏摺時不是想當然就當然的,地方呈上的奏摺,公說公的理,婆說婆的理,又不能一一派人下去調查。因此,有的會立即處理,有的是權宜二字,有的會派人調查。這需要智慧去甄別。還有各個相關的輕重,程序,禮度等等。如果一開始李威就接手的話,非得洋相百出,甚至有可能成爲第二個王莽,將下面弄得民不聊生。

不登基罷,一登基這個學習很重要。

就象武則天,也是如此,如果不是李治一步步引導,縱然有野心,也做不成女皇帝的。

這一天,回到東宮,碧兒說道:“狄蕙狄好來信了。”

說着將信交給他,也沒有說其他,只說已平安到了揚州,還與楊敏徐儷二女見了面,勿勞牽掛云云。

這使李威想起另一件事,楊思儉與徐齊聃。不是大錯,處罰也處罰過了,現在與父母親關係融洽,機會很難得的。想登基還是十分遙遠,不如辦一些實事。

於是第二天等到各位官員商議完畢,李威悄聲詢問李敬玄:“李相公,孤想將楊思儉與徐齊聃從嶺南召回,不是召回京城,在山東兩淮之地,擔任一名刺史,或者長史之類,你意下如何?”

李敬玄沉吟一下,說到底,太子對徐楊兩家的女兒還是有些留戀。當然,他不會掃太子的興,卻在考慮事情的後果。上一次於其說是裴炎掰倒了楊徐,不如是皇帝本人不開心。但現在與上次又有些不同,既然皇上能讓那兩名粉頭進入東宮,大約心情不是很鬱悶。即使是太子妃,馬上就要與太子完婚了。在這個時候,調回京城顯然不可的,但從嶺南調回來,調到山東兩淮之地,擔任一個地方官員,皇上大約能允可。

其實是皇帝的病,身體讓李敬玄很擔憂,太子名聲又好,繼位似乎是水到渠成,因此思考了一下說道:“臣也不知,不過可以試一試。但只是臣一人稟奏皇上,未必准許。不過殿下,請三思,只是兩名臣子,殿下最好不要生出其他不必要的風波。”

李威笑了一下,道:“李相公,徐楊二人被流,你也知的。都是因爲孤孟浪輕率所至。昔日,晉李憙彈劾山濤、劉友、司馬睦、武陔侵佔官田,請免濤等官,陔已亡,請貶其諡。武帝獎憙懲友,而濤竟不問。而天下皆以憙言是,濤等則不能赦。言非憙則不能獎。又,四臣同罪,友誅濤等不問,施法避貴懲賤,非治政之道。創業之初,政本不立,無法垂統後世。後來果不其然。當時之懲,如有罪孤罪當其衝,而不懲,如無罪,至少楊思儉則不必流。此二者亦是一理。當初之罰已過,二人流於嶺南一年有餘,懲戒已足,也爲他人立過榜樣。此時召回,不是不可。不然一有小過,不給悔改機會,長流嶺南,諸司官員豈不心寒乎?”

萬事得說出一個道道來。

用司馬炎中一案來證,就顯得有道理。而且最後一句話,也頗讓李敬玄心動,大過大錯,可以殺可以流,只是小過錯,那個官員沒有政敵,那個官員又不犯錯,百密一疏,此爲常理。流放嶺南,懲戒即可,可一流不歸,施法顯得有些殘酷了。

最主要,朝中各個宰輔與太子關係似乎都十分友善。他自己也算一個,可論友善度,卻不及劉仁軌、戴至德、郝處俊,甚至不及閻立本。李威沒有尋找他們三人,而找自己,也是一種信任,一種改善關係的楔機。

於是拱手說道:“殿下仁愛,但此事殿下勿要出頭,讓臣等來替殿下辦好此事。”

李威這才鬆了一口氣。

可是兩天後,李敬玄卻找到他,苦皺着眉頭說道:“殿下,已來不及了。”

“何出此言?”

“徐舍人去了嶺南後,因爲身體不好,立即生病,不久後就去逝了。楊尉卿也因爲年已高,去了嶺南水土不服,剛剛楊家接到消息,去世了。”

李威一直在擔心,也有了思想準備,然而聽到後,臉色立即變白,手中的茶杯險些落到地上。

“殿下,生者還生,死者已死,還以國事爲重。”

“孤知……”

但李威只是呆坐了一會兒,就去了大理寺,狄仁傑正在處理積案。找到狄仁傑,說道:“狄卿,爲什麼要瞞孤?”

“何事?”

“楊思儉與徐齊聃的消息。”

狄仁傑嘆了一口氣,終於沒有瞞住。他只好說道:“殿下,此次南行,你是不是大捷而歸?”

“是啊。”

“臣又聞吐蕃那個王妃親自來到長安,想約同我們大唐,一起置論欽陵於死地。但臣問一句,噶爾家族有沒有真正謀反?”

“沒有,”李威搖了搖頭。知道得不多,但知道噶爾兄弟很不將吐蕃王室放在眼中,幾十年後被吐蕃王室弄死了。什麼時候弄死的,怎麼弄死的,不知道。好象論欽陵的兒子因此還投奔了唐朝,替唐朝立過功勞。還有一點,只是輕視吐蕃王室,並沒有真正謀反。

“功高則震主。殿下雖是太子,可眼下還是陛下的兒臣。但此次大捷,殿下名聲隱隱在陛下之上。此時殿下更需戒驕戒躁。如果殿下知道,一時暴怒,失了方寸,後果並不是很好的。因此,臣一直沒有說。”

不提則罷,一提李威猛地想到臨行前裴行儉也說過一句話,殿下只需安排大捷後的事務。

狄仁傑又說道:“殿下,如果覺得歉意,徐楊二人皆有子女尚在人世,以後殿下可以做一些補償。此時殿下失措,聖上未必會開心。聖上春秋尚盛,一旦不開心,就會被小人所乘。況且二皇子已有了意……”

說到這裡,狄仁傑有些頭痛的,早知道了他們死因,卻不停地向兩戶人家打招呼,說明事情輕重,不要煩惱太子。誰曾想,太子居然這麼快就得知。

“孤知道了。”李威說着離開,可是心中十分不悅。對楊思儉沒有什麼感情的,徐齊聃只是略有好感。但對兩個少女很覺得內疚,自己沒有給她們帶來幸福,甚至連京城都不能呆,只好逃到揚州。這還不夠,連累着她們父親都因爲自己喪命了。

說到底,自己不是皇帝。

這一次真正對帝位產生一些渴望。

心中也清楚,兵變行不通的,也許因爲西南一行,自己能調動一些心折的羽林軍將士。可是父親沒有過錯,即使是這些將士,如果自己帶領他們毆打明崇儼會同意,可兵變多半不肯。即使兵變成功,開了先例,以後自己老了,兒子帶人兵變。再到孫子。整個國家就亂了。

可等待,更不是辦法。

還不知得等多少年,父親疑心病如此,又有母親暗中虎視眈眈,就算這兩三年自己不象歷史上突然死亡,以後弄不好還是逃路的下場。想到這裡,心中下了一個決斷。

立即返回,讓太監向各個宰相傳達命令,到延英殿中議事。

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211章 渡(上)第156章 啓航(二)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138章 春雷(十)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84章 前夕第287章 西風烈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267章 安慰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41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四)第3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一)第249章 亮劍第34章 時叩窗隔(二)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37章 東園岑寂(二)第111章 馮太后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73章 合(一)第358章 欲摘弓(二)第185章 裴炎擔過 太子離家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87章 前夕(四)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61章 和親(上)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239章 交換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第19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下)第82章 曙光(上)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87章 前夕(四)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146章 定(八)第240章 立志第404章 竿旗過市(三)第179章 合(七)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第271章 江談第110章 會殺人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55章 進宮(下)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29章 輕翻柳陌(二)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165章 甜(上)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29章 輕翻柳陌(二)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254章 陳事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415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二)第453章 腸斷竹馬兒童(一)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46章 輕重第156章 啓航(二)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
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211章 渡(上)第156章 啓航(二)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138章 春雷(十)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428章 喧闐且止(一)第164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下)第84章 前夕第287章 西風烈第394章 一聲羌笛(一)第89章 諸神的黃昏第116章 天外的人駕到貼子管理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432章 聽得念奴歌聲(三)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267章 安慰第126章 說服仁杰 最喜六月第41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四)第3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一)第249章 亮劍第34章 時叩窗隔(二)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37章 東園岑寂(二)第111章 馮太后第127章 東都黃昏(六)第64章 廢賀蘭 救公主第203章 首功蕭何 再喻王弟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73章 合(一)第358章 欲摘弓(二)第185章 裴炎擔過 太子離家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187章 對症下藥 君子以諷第87章 前夕(四)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472章 暗滴蛟珠淚(四)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10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上)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61章 和親(上)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34章 千古絕對 俏女跟蹤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23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三)第239章 交換第35章 豪放徐儷 通靈燕子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378章 陌刀橫崖(一)第187章 將相失和 雪糖赴京第19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下)第82章 曙光(上)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115章 暴力繼續時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324章 去去龍沙第87章 前夕(四)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146章 定(八)第240章 立志第404章 竿旗過市(三)第179章 合(七)第52章 黑山之戰(中)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第271章 江談第110章 會殺人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55章 進宮(下)第349章 非川悽草(六)第29章 輕翻柳陌(二)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165章 甜(上)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359章 射日墜(一)第29章 輕翻柳陌(二)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254章 陳事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415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二)第453章 腸斷竹馬兒童(一)第356章 布衣行急第46章 輕重第156章 啓航(二)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