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堪笑一葉飄零(二)

“殿下,乓法是死的,人卻是活的,相同的形勢,地形不同,敵將不同,天氣不同,皆不能死搬硬抄。”

“是。”

“該教的臣已經教完了,就看殿下如何發揮。臣靜等殿下佳音。”

“裴侍郎,別人這樣認爲,你也這樣認爲?”

裴行儉沉默起來,詔書還沒有下達,可是四女進宮,陛下意思已經擺明,傀疚的補償,太子不得不發了。況且陛下對李敬玄都說過狠話,若劉仁軌讓聯前去青海,聯也前去,就不要提太子了。

擔心的人不多的,雍王黨幸災樂禍,太子一走,好安心地鞏固雍王的地位。太龘子黨也未必擔心,太子在西南實打實地將吐蕃揍了一頓,又有盾讖符瑞,這一戰大捷歸來,入主帝位指日可待。但實際上沒有那麼樂觀的,種種跡象表明,這一戰是論欽陵有意挑起,吐蕃第一名將,又是有備而戰,太子就是學了這麼長時間兵法,依然嫩澀。

遲疑了好一會兒說道:“上元節臣就兌過,未必全是壞事。二黨相爭,若殿下於動無衷,生出的事會有很多,若無此事,不久後類似樑金柱的事情依然會發生。殿下若有舉動,可殿下揹負仁愛之名,還是兄長,又會讓人說閒言碎語。”

“是啊。”

“殿下離開,有許多人認爲得計,其實不然,天后……到時候這些人會後悔萬分。離開一年半載,正好將這風波避過。皇上雖捨不得起……,…身體也不大好,行事不及早年英明,但不至於是暗主。殿下一走,沙場生死難測,必然會扶持雍王以防萬一。這也是某些人最想看到的,可殿下終是太子,一旦迴歸,這些人所佈置的只能象是煙雲,風一吹立即散去口而且雍王急躁與天后不和。殿下之智,在天后面前都是噤若寒蟬,況且雍王殿下!陛下若有舉動,不是相助雍王,是直接使雍王與天后對決口又能讓陛下兩相比較,誰能更好地繼承大統?天后也能比較,誰對她更孝順。”

這些話已經說得更明瞭。

呆在東宮沒有逃戶之事,也面臨着皇上皇后與李賢兩方面的壓力。去了青海,拋去勝負不提,也是一退着。退一步海闊天空,反正呆在東宮刺眼,皇上就是不退位,難道太子敢兵變不成?但一退壓力緩解,就是扶持李賢以防萬一,太子替國家出生入死,老子在後面抽梯子,奪兒子的太子之位。

那樣太子就有兵變史書都不會太過譏之。

這可是十八萬大軍,帶一半人殺回洛陽或者長安,李治也乖乖將皇位交了。什麼陰謀陽謀在絕對實力面前,是一朵小浮雲小浪花。當然,李治也不會做出這種傻事。

裴行儉繼續說道:“朝中殿下勿用擔心,只要太子安然無恙,許多大臣心志已堅象郝相公他們絕對不會捨棄殿下,而選擇資質稍差的雍王殿下。至於一些牆頭草之輩,這些人用與不用,不足惜也。並且殿下去青海有最大的一個好處無論是什麼朝代,都不能忽視將士的作用——此次大會戰,從兩京挑去了許多羽林禁衛虎賁……太宗雖以玄武門恥之,可局勢所逼不得不發,若不是領軍多年……”

說得斷斷續續的。

“殿下賢慧已成大勢,然力不足也。若是青海迴歸,則真正成了大河之曹,縱然艱難困阻有若龍門之險,也如殿下所言,水流向下,無人能阻也!縱然是龍門也不能阻擋這個大勢。”

這些想法是裴行儉逐磨子很久,說出來,是交心之言。

“那麼裴侍郎可有什麼對付論欽陵的良策?”

“殿下教給李相公那番話,臣已看到,就憑藉這份眼光,整個朝廷不會超過五人矣。”

李威暗叫了一聲慚愧,若不是記下了一些後世知識,就是學了李靖的兵法,也不會有這份眼光。

“臣在東都,沒有到青海,教也無可教。可是論欽陵也有短處,如殿下所說,吐蕃人怕熱,天熱之時,論欽陵不會與殿下決戰。這就贏來了佈置的時間口吐蕃人國力貧弱,本來有許多矛盾,此次大戰論欽陵也想速戰速決,緩解壓力。因此熬一熬,論欽陵自會退兵。只要他退兵,可以收復一些失地,也可以向朝廷交待了。也許有人不滿,但殿下不敗而歸,有薛仁貴前例在先,其他人也無話可說。吐蕃是全民皆兵,召集容易,戰時召集,戰後返回。因此國小,卻能屢屢召集重軍對多對少。可同樣有缺陷,因爲戰士平時是牧民,除了少數駐軍外,大軍不能做到時時集龘合,若能抓住,又能製作戰機。但殿下務必記住,切莫貪功,大事可成也。”

當然,說起來容易的,做起來未必是那麼回事。詔書在萬衆矚目中下達了,讓李威任佻河涼州兩道行軍元帥,統領十八萬大軍,以徵吐蕃。但詔書又頗耐人尋味,李威擔任了行軍元帥,李敬玄繼續擔任大總管。李治反正不想讓李敬玄立即返回朝堂了習而且互相掣冊一下,李治也會安心。他也害怕兒子帶着軍隊不與吐蕃交戰,卻攏於手掌,殺回洛陽。

李威沒有在意的,李敬玄不諳軍旅,不懂就不會干涉,又是“自己的人“那麼只能配合。若反對,李敬玄不開心不說,如何處之?難道讓他做副總管?以他現在的地位,做副總管太過委屈。因此不提。

四月的洛陽,正是牡丹竟相爭豔的時季,東宮裡的所有牡丹開得奼紫嫣紅。

東宮所有人翹首以待,四個少女即將進入東宮。

一個太子妃,兩個良姊,五個良娛,若李威登龘基以後,將來的皇后與嬪妃,無疑皆出自這八女之中。

馬車駛了進來,無論是良梯還是良嫣,都是太子的側妃,不能將她們當作膜妾看待,可也不可能舉行正式婚禮。到了東宮受了冊封,就成了側妃了。

四個美麗的少女徐徐從馬車上走下來,李威迎過去,道:“不容易,你們終於能正式進東宮了。”

秋惹道:“可是妾身寧肯不進東宮。”

說罷四個少女皆是一臉憂愁。

李威又走到她們面前,先將楊敏抱了抱,說道:“你我經過百般磨難終於成爲連理,難道你不高興嗎?”

楊敏沒有回答,只是眼中閃着濛濛的霧氣。

李威放下,又抱了抱徐儷,道:“包括孤在內,皆認爲父皇母后最不同意進入東宮的人選就是你,但精誠所至金石爲開,你也進入東宮,難道你不高興嗎?”

徐儷聽了臉上在笑,可眼裡淚花閃爍,百感交集不知是哭還是笑。

李威又將秋蔥秋好摟住,說道:“世人皆以門閥地位看人,難道平民百姓就不會出英雄豪傑賢淑惠女嗎?那麼你們以後做一個樣子,給他們看看,可以嗎?”

二女點了一下頭。

“還有,以後在寢宮裡,你們要穿那種衣服。”

“……”

徐儷奇怪地問道:“惹好,什麼衣服?”

“……”

李威沒有讓徐儷追問,道:“來,來來。”

將她們帶到書架前,指着一排書架道:“這一排皆是史書,孤經常翻閱。

最後得出一些結論,帝王之家親情尤薄,可孤不喜。因爲地位尊貴後宮之中多有妙齡少女,所以嬪妃年老色衰之時,往往失寵。由來只聞新人笑,哪裡聽到舊人哭,孤更不喜。孤要麼不接納,若接納,就想與你們有難同當,有福同享,白頭偕老,不生不離。”

“殿下……”幾個少女感動得哽咽起來。

“你們拉起手,“李威讓八個少女將手拉在一起,又說道:“可孤的要求,就是你們相互之間尊重友愛,你們能不能做到?”

八女皆點頭。當然,這是李威想當然的,現在李威地位未定,又要去青海,之間不會有爭執。一旦繼位,爭寵是免不了的,只是一個爭得厲害,一個爭得不厲害罷了。嗯到此節,又說道:“等孤回來後,讓人制一張大牀,你們與孤皆宿於一牀之上。”

“……”

但這句玩笑話,終於沖淡了一些擔憂。

正在這時候,外面稟報:“天后駕到。”

武則天來了,立即迎出去。武則天拉着李威的手道:“弘兒,爲什麼答應你父皇?”

“母后,兒臣不答應,行不行?”

武則天沉默起來。片刻後說道:“可你要小心,勝負不要紫,咱們唐朝地廣人多,不爭這一時,切不可衝動用事。”

母親也說出這種話,李威很意想不到,道:“兒臣自有分寸。勝負兒臣不敢說,能力也不及李相公,可行軍作戰,兒臣不及許多將領,可還是勝過李相公的。”

父親這是糊塗了,論氏家族專權,這個矛舟不利用,偏要硬打。硬打也行,讓李敬玄領軍!

“那就好,但還是要小心。”

“謝過母后。”

終於出發,也可不急的,可擔心李敬玄到了青海,胡亂安排。還要立即超往長安,召集一批軍隊,審查物資。所以等四女前面一進東宮,後面李威就立即離開。

太子又要親征,洛陽萬巷皆空,涌到天門解兩側相送。

李威率着幾千士兵,在這個黑壓壓望不到頭的老百姓中,就感到自己象一個飄零的落葉那樣緲小。

一個太子,居然只是一片葉子,想到此節,忽然騎在馬上大笑起來。

相送的文武百官一個個笑得莫明其妙。李威拱了拱手道:“千里相送,終有一別。孤去也。”

說着一勒跨下去年龜茲王白素稽進獻的大苑名馬,帶着衆將士,飛快離開洛陽城口((

,!

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43章 成嘆息(二)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274章 無人聽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74章 火耗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270章 大手筆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第344章 非川悽草(二)第471章 暗滴蛟珠墜(三)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86章 前夕(三)第132章 春雷(四)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第15章 爲問花何在(三)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409章 望不盡(三)第279章 分相權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398章 夜寒月白(三)第286章 哭好啊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286章 哭好啊第144章 定(六)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213章 渡(下)第319章 重來淮水第56章 莫愁樂第176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下)第443章 滉漾明光連邸第第280章 殺死你(上)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69章 煙塵第6章 願春暫留(二)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321章 鏡裡朱顏都變盡第61章 和親(上)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275章 小重山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309章 萬事空中雪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437章 抱銅仙(二)第345章 非川悽草(三)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252章 決心第153章 問鼎(五)第229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下)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82章 曙光(上)第74章 火耗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89章 一年第177章 合(五)第9章 春歸如過翼(三)第249章 亮劍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408章 望不盡(二)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9章 她是誰?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
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390章 以和爲貴(三)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43章 成嘆息(二)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274章 無人聽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74章 火耗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13章 宮中立威 將軍指點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270章 大手筆第167章 朱威小辨 成人事儀第344章 非川悽草(二)第471章 暗滴蛟珠墜(三)第300章 元不是池中物(二)第143章 英冀鬥雞 老花之死第342章 數十年載(二)第195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上)第86章 前夕(三)第132章 春雷(四)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第15章 爲問花何在(三)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409章 望不盡(三)第279章 分相權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398章 夜寒月白(三)第286章 哭好啊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286章 哭好啊第144章 定(六)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2章 冰山一角 越知越冷第213章 渡(下)第319章 重來淮水第56章 莫愁樂第176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下)第443章 滉漾明光連邸第第280章 殺死你(上)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454章 腸斷竹馬兒童(二)第417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四)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101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一)第69章 煙塵第6章 願春暫留(二)第134章 絕色童姝 毒餅皇后(中)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297章 算蛟龍(二)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69章 公主大婚 上官婉兒(上)第321章 鏡裡朱顏都變盡第61章 和親(上)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83章 大帽壓頂 小虐彥伯第40章 靜繞靜叢底(二)第16章 尾巴生成 觸目驚心第275章 小重山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62章 小人膽戰 豐收瑞兆(上)第309章 萬事空中雪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382章 氣開山崴(二)第347章 非川悽草(五)第255章 尚飯心不老(二)第437章 抱銅仙(二)第345章 非川悽草(三)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252章 決心第153章 問鼎(五)第229章 貴重大禮 破是不破(下)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82章 曙光(上)第74章 火耗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89章 一年第177章 合(五)第9章 春歸如過翼(三)第249章 亮劍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408章 望不盡(二)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435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三)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9章 她是誰?第128章 東都黃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