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成嘆息(一)

很晚,李威纔回來,吃過晚飯後,還要批閱奏摺。

上官婉兒心痛地說道:“陛下,不用這麼辛苦。”

“你不懂的,國家將士不及開國遠矣,有種種原因,還有一個讓人忽視的地方,尚武風氣下降。昔日魏徵等人說,華夏是根,胡夷是枝葉。不僅是財帛,也有將士的因素。以胡對胡,固然減少了中原百姓的傷亡,但久而久之,中原人武風銳減,戰鬥力下降,胡人會越發輕之,這同樣是一個不好的發展方向。此次開設軍務監與設武舉,不但是選撥與培養將領,也是提高全民的尚武之風。”

唐朝尚武風氣比宋朝好。

就是現在,滿大街的小青年大多數掛着一把佩劍,招搖過市,打架鬥毆的事件也很多,而且各個衙役有一個不成文的共識,在鬥毆時勿得讓他們停下來,這是不道德的行爲。要處理,得等到他們打完了,看有沒有人受傷,沒有人受傷,一笑了之,有人受傷,再進行拘捕。

可是李世民聰明的意識到,能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改爲文治,所以廟號不是武皇帝,是太宗文皇帝,強行將國家扭向正常的發展軌道。但他本人還一再強調備武的,可許多人誤會了,認爲文治是一切,所以李績一死,李治胡‘亂’用帥,甚至用李敬玄爲青海主帥。以及府兵制的敗壞,甚至許多百姓想方設法逃避兵役。

依然尚武,但不及從前遠矣。

在戰場上也能看出來,不拋棄戰術武器謀略等因素,漢兵與吐蕃士兵‘交’手,大多數不是吐蕃士兵的對手。所以李威一直在用一部分漢兵漢將,這就是打磨,最少保持朝廷有一支強大的漢人軍隊,那怕象自家一樣,漢化鮮卑人的軍隊,這纔是唐朝核心的力量。李世民當初重用胡將,是對功臣的掣肘,可現在卻不需要了。到了矯正的時候。

比如樹木,枝葉輸其營養,才能反饋。不能不顧根本利益,輸營養給枝葉,這顆樹必死無疑。想萬胡來朝,還得象唐朝初期那樣,國內有一支能以一當十的軍隊。再加上人口基數,財富,唐朝才能真正變成這個世界上的怪物

但不敢說出來。

正說着,裴雨荷進來稟報:“陛下,大喜。”

“何喜之有?”

“御醫診斷,野辭小娘子有喜了,”說着,用古怪的神情看着李威。

李威有數子,沒祿氏之子裴雨荷不知道,但東宮數子‘女’,皆出身寒薄,徐儷稍稍好一些,然卻是一個‘女’兒,江碧兒出身平民,狄蕙出身煙‘花’之地,但還沒有這個野辭明月來歷古怪,一個党項人。

然而心中稍稍放了一些心。她自己也無子,這是壓力,因此每次輪宿之時,皆是很主動,甚至放下身架,回到孃家向母親請教了一些房中術。想得是不錯,然而幾名‘女’子那一個不想有一個孩子,李威是年青,可每晚都要索取,身體吃不消不提,那個小蝌蚪的質量也很成問題,反而減少了大家受孕的可能‘性’。還好,李威主動節制了,否則連野辭明月這個孩子都未必能有。

李威也愕然,然後道:“過去看看。”

……

天就涼了下來。

不久後新的戰報再次傳到洛陽。

蕭嗣業數戰皆捷,然而出現了一個新的嚴重問題。

提前預警,此次準備得也比歷史上更充分,駐紮的兵力相對來說,也多了一些,另外就是大量的糧草與武器,都提前送到突厥駐軍大營。可不是防守,要剿滅,剿滅軍隊就要四處征戰,糧草也隨之調動。

纔開始,突厥人被唐朝打慘了,有些畏懼,看到在正面戰場上,唐軍雖少,戰鬥力卻十分強悍,再加上蕭嗣業的指揮,於是將主意打到糧食上面。打不過你,我截你的糧草。能截走就截走,不能截走就地焚燒。

失去了糧草,蕭嗣業軍隊漸漸變得困窘起來。

看到了戰報,李威不客氣地回批,你傻啊,沒有糧草,敵人有沒有?就是敵人沒有糧食,有沒有牛馬羊,不吃麪食,‘肉’食吃了會死人啊。都反叛了,一次次戰鬥都打響了,一條條人命倒在血泊了,你還對他們有什麼仁義?再者,你手中有多少軍隊,加上忠於唐王室的突厥各部,都不超過兩三萬人,不是兩三十萬人,靠擄掠維持不下來。寫完了,立即用快馬,用最快的速度送到蕭嗣業手中。

不然不要拖到朝廷大軍出發,很有可能一個月之內,蕭嗣業軍隊就會潰敗。那麼戰局能瀰漫到邊境,對整個軍事佈置都會產生極大的妨礙。

信送走了,李威卻嘆了一口氣。

罵是一種態度,但蕭嗣業內心的想法,李威卻能知道。

朝廷最慢怠的兩名大臣,一人是裴行儉,說李靖出將入相,是發生了,但爲相,李靖做得不是很好。然而裴行儉呢?在吏部銓選了那麼多年,所銓之人,皆是合格。也提出了許多建議,一些優良的革新,學問淵博,出身名‘門’。無論從功績,或者資歷,才華與名聲,皆能擔任宰相。可朝廷換了那麼多宰相,皆與裴行儉無緣。

第二個就是蕭嗣業,功績家世與資歷,朝堂上沒有幾人能及,姜恪那樣的人都能擔任左相,可是蕭嗣業六十多數了,還魂在大漠上。

原因很簡單,裴行儉得罪了母親。蕭嗣業是蕭淑妃的族親。因此,他行事更是小心謹慎,省怕別人拿它來做文章。但這項弱點一旦被放大,在戰場上是致命的。

而且李威隱隱地感到此役下來,蕭嗣業不能完功而終了。

唐朝在漠南的失利,卻在另一個方向吹響了勝利的號角。

裴行儉這一行很妖異,比演義中的故事還要‘精’彩十分。大軍出發,速度很快,不能再耽擱了。老將軍年高心也高,還想趕回來,再到東突厥立立功勞,反正這幾年有太上皇在世,他也不想做宰相了,不如多立一些戰功,留名青史吧。

然後到了莫賀延沙漠,風沙肆虐,嚮導也‘迷’失了方向。其實裴行儉後來悄悄對李威說出了真相,他在西州好幾年了,本身就熟悉當地的地形氣候,那一次‘迷’失方向,是他刻意所爲。繞了幾個大圈子,將士飢渴難忍,裴行儉發話了,停軍祭奠蒼天,然後對手下說道:“泉水不遠。”

就象一個神棍一樣,大家將信將疑,不久後,雲散風止,大軍出發,往前行了不遠,果然發現一處水草豐美的地方,衆人驚喜不己,將他比作成名震大漠的漢朝貳師將軍李廣利。誇獎無所謂啦,主要是士氣,一下子幾千將士,對裴行儉恢復了信心。不然怎麼辦呢?阿史那都支與李遮匐手下有十幾萬將士,沒有信心,對付不了。

恢復信心後,大軍立即出發,到了西州。也過了八月中旬,可是沙漠戈壁地區,白天還是很炎熱的,許多藩屬小國使者前來迎接,不是所有人都死心跟隨李遮匐想要謀叛的,西域最少一半各部現在皆忠於唐朝。然後裴行儉當着這些人的面揚言道:“天氣太熱了,不能再前行,我們要在這裡駐軍,到九月下旬再出發,就有勞煩各部了。”

大軍並不多,僅幾千人,各部供養起來也不是很難,況且時間不長,一個月。於是紛然稱喏。軍隊就駐紮了下來,正好哈密瓜與葡萄成熟,吃着甘甜的水果,喝着正宗的西域美酒,一副樂不思蜀的樣子。

此行打的口號是護送‘波’斯王子回國,再見到裴行儉是這種樣子,阿史那都支沒有再防備。

過了幾天,動極思靜,靜極思動,老將軍酒喝得差不多,水果也吃得差不多,又對各部說道:“我想要狩獵,你們誰願意跟我一道?”

裴行儉是唐朝的重臣,還聽說他是帝王之師,一聽他要打獵,這些部族那一個人不拍他的馬屁,嘩啦啦,一下子一萬多人前來附從。再加上裴行儉所帶來的軍隊,幾天之內,變成了兩萬多人。大軍隨意地到處狩獵,晚上喝酒吃‘肉’,吃完了載歌載舞。實際上能過狩獵,裴行儉也在佈置的,你張某某怎麼率部,從哪個方向打獵,他,李某某,率部又從那個方向合圍。一個狩獵的過程,兩萬多軍隊,讓他巧奪天工般的整合起來。就連各酋長自己,都不知道這一脫變。

很神奇的一幕,不亞於三國演義中的某些片段。

反正讓李威做,肯定做不到的。

到處遊‘蕩’,突然輕裝急行,這段歷史過於神話,後人十分好奇,也將它考證出來,裴行儉走的路線是吐魯番到烏魯木齊峽谷、昌吉古城這一線,四面皆山,若是行軍速度快,是很難發現。再說阿史那都支與李遮匐也不能算是真正叛唐,這與東突厥‘性’質是兩樣的,對西突厥唐朝一直很優待,大食與吐蕃十分默契地對付唐朝,吐蕃爭青海與西域,大食爭奪河中地區。所以唐朝讓西突厥保留了可汗的稱呼,以顯優容。連王方翼捉住李遮匐,唐朝還給了改悔的機會,立即釋放回去。

這一政策的優柔‘性’,使阿史那都支反叛的心一直不強,受到論欽陵的挑唆,想謀叛,可主意未定,只是與李遮匐約好了,秋後共抗唐朝使者。再加上裴行儉假象做得好,一直沒有防備。

結果裴行儉這兩萬多打獵隊伍如同天兵神降一般,突然地打到了他的家‘門’口。

阿史那都支不相信,又派人打探,甭用打探了,只有幾里路,裴行儉打獵大軍就到了他營帳了,阿史那都支倉惶不知所措。就坐在大帳裡發呆,他手下親信說道:“大汗哪,快逃吧。”

“往哪裡逃?既然唐朝都神不知鬼不覺的到了我‘門’口,難道他們不防備我逃走嗎?”

嗯,算得很聰明的。

第255章 殖民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152章 問鼎(四)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72章 沐猴而冠 難得糊塗第318章 堪笑一葉飄零(二)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205章 黑齒驚豔 兩個小豬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141章 定(三)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275章 小重山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11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下)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309章 萬事空中雪第374章 勇臨寒磧(一)第79章 君子之戰(下)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31章 但蜂媒蝶使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43章 成嘆息(二)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370章 龍出海(二)第72章 沐猴而冠 難得糊塗第309章 萬事空中雪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47章 我的國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267章 安慰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69章 煙塵第317章 堪笑一葉飄零(一)第63章 和親(下)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264章 曲江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85章 前夕(二)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198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上)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249章 亮劍第215章 烏龜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319章 重來淮水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136章 春雷(八)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304章 那更寒蟲四壁(一)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167章 探(五)第160章 啓航(六)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49章 攤牌(一)第140章 定(二)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453章 腸斷竹馬兒童(一)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241章 誤會第445章 散紅光成綺(一)
第255章 殖民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152章 問鼎(四)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72章 沐猴而冠 難得糊塗第318章 堪笑一葉飄零(二)第442章 約綵鸞歸去(三)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91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下)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205章 黑齒驚豔 兩個小豬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141章 定(三)第188章 天天吃聖上第113章 搶刀子(上)第120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中)第73章 兩小初會 太子病癒第389章 以和爲貴(二)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275章 小重山第144章 入甕之君 暴刑長安第237章 我們是兄弟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102章 旱魅勝火 竹紙喜人(二)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11章 平安香帕 祖先鮮卑(下)第22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上)第309章 萬事空中雪第374章 勇臨寒磧(一)第79章 君子之戰(下)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31章 但蜂媒蝶使第55章 狄公良策 太子無錢第43章 成嘆息(二)第364章 長槍縵纓萬里(一)第413章 樓臺歌舞(二)第24章 亂點桃蹊(一)第393章 憶往難寐(三)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370章 龍出海(二)第72章 沐猴而冠 難得糊塗第309章 萬事空中雪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47章 我的國第21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下)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366章 長槍縵纓萬里(三)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46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九)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267章 安慰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69章 煙塵第317章 堪笑一葉飄零(一)第63章 和親(下)第28章 曲轅犁出 國老心折第264章 曲江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20章 馴馬三策 聖聽遠達(上)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85章 前夕(二)第316章 方來還有英傑(四)第198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上)第67章 殺殺殺!流流流!第249章 亮劍第215章 烏龜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103章 母親的懷抱(一)第319章 重來淮水第7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下)第136章 春雷(八)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四四百一十章 望不盡四第第124章 東都黃昏(三)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304章 那更寒蟲四壁(一)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167章 探(五)第160章 啓航(六)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462章 春不歸來第49章 攤牌(一)第140章 定(二)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480章 天上人間夢裡(四)第453章 腸斷竹馬兒童(一)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241章 誤會第445章 散紅光成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