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上)

李治又看了看兒子住的地方,其實也沒有什麼,並不奢侈。就是有鑲金雕欲的chuáng與傢俱,李威睡在上面,用着,估計心中也不塌實。只有書,許多書,有的書還chā着書籤,很是滿意。

韋家的兩個老者也在看,看了同樣很滿意。

李威擔心也不能說不對,有的人xìng格天生就有一些的,比如韋氏在房州安慰李顯,固然是幫助,也說明她xìng格外柔內剛,李顯是外剛內柔,讓母親將銳氣磨去,只剩下柔了,所以最後韋氏佔了主導的上風。

但有些過了,畢竟還xiǎo,還來得及調教……

當然調教得不好,天xìng的註定,xiǎo毒餅子未必不是沒有可能,最少長大後有可能在東宮中掀風鼓làng。

韋家的人也是,因爲韋氏,萬年這一脈以後血流成河,但僅是這一脈,韋家許多支脈的。其實韋氏用了韋家一些不肖弟子之後,就連韋家都有數人反對她以後的種種作爲,甚至有許多人公開上書彈劾。畢竟作爲一個世家,有世家的矜持與底蘊。現在韋家還是以厚重爲主的,派來的兩個長者皆是儒學之士。

說了一會話,金內shì帶着碧兒與上官婉兒回來了,不但他們,還帶了李令月,也跑了出來看穗子,遇到了,要求來東宮。xiǎo公主命令,誰敢阻攔。李令月一蹦一跳地跑進來:“大哥,好大的穗子。”

剛說完,就看到父母親,又說道:“耶耶,娘娘,你們也在啊。”

過來撒嬌,接着又看到韋月,驚訝地盯着她,問道:“你是什麼人啊,怎麼也在我大哥的東宮裡?”

韋氏站起來,落落大方的施禮,說道:“妾身參見xiǎo公主。”

又看着碧兒與上官婉兒,猜測地說道:“見過碧兒姐姐,婉兒姐姐。”

武則天與李治再次呵呵一樂,這個xiǎo姑娘不錯,並沒有以爲自己是大戶人家,對江碧兒與上官婉兒多傲氣。雖多半是韋家人叮囑的,可做到也極是不易。當然,反過來與楊家人對比一下,最少說明人家家教勝過了楊家。

本來心中滿意了八分,現在心中滿意了九分。

韋家兩個長者才鬆了一口氣,現在來看,自家的xiǎo娘子進入東宮,開端一切非常良好。至於太子有什麼想法,倒是不覺。反正是仁太子,不大緊的。倒是皇上與皇后的意思,挨着京城,知道的消息更靈通些,皇后是什麼心xìng,懂的。

前來,最關切的就是皇后對自家xiǎo娘子的態度。萬事開頭難的,開頭有了好印象,後面就好辦了。

武則天又有李治耳朵邊低語了幾句,李治額首。不知道說什麼,但李威琢磨着今天父母心情似是不壞,大約不是壞事。就看到李治招了招手,說道:“江碧兒,上官婉兒,你們過來。”

兩個xiǎo姑娘走過去,李治說道:“朕不常來東宮,可也聽到一些事,你們對太子伺候得很好。”

“這是奴婢的榮幸。”

“以後不用再稱呼奴婢的,我兒身邊的人,怎麼能稱奴婢?”

江碧兒與上官婉兒對視了一眼,心裡想到,本來就是奴婢,怎敢稱妾身?或者臣妾?

李治又是一樂,對身邊內shì說道:“替朕草擬一道聖旨,着江碧兒與上官婉兒爲良媛。”

李威略略有些驚訝,碧兒與上官婉兒着封,是遲早的事。甚至他與狄仁傑一樣的心思,認爲有可能是在太子妃之事決定下來之後,纔會下達明旨。當然,只是良媛,一道明旨即可,連官員都無需驚動。但沒有想到這麼早。其實如果不是雜事拖着,這一首明旨早就下了下來。江碧兒,夫妻二人自從兒子爲了她,狠揍賀蘭敏之,就開始派人將她的事稟奏上來,聽了十分滿意。原來這個xiǎo姑娘不知不覺地在東宮,替兒子做了這麼多事了。上官婉兒,見了幾次面,很滿意的,李治對上官儀是虧疚,武則天需要顯示她的肚量。只是良媛,水到渠成的一次冊封。

再說,韋氏正式冊封,怕以後兩個xiǎo姑娘沒有正式的身份,會造成一些紛岐,有了正式的身份,也會和睦相處。並且東宮的幾次冊封,也會將民間議論壓一些下去。

於是李威第二個第三個合法的妻子,誕生了

想到此節,看着三個xiǎo姑娘,李威有些哭笑不得。最大的碧兒十四歲,那個婉兒,這個韋氏……

並且,自己的妹妹、上官婉兒正在與韋家nv對眼睛,畢竟三人歲數相彷彿,嘆息一聲:又走到一起了,不知道這一次走到一起,以後又有什麼大事會發生。

兩個少nv卻喜極欲狂,有了這身份,高也好,低也好,但再也不用擔心以後會離開太子。兩個少nv伏地謝恩。李治說道:“這是你們應得的,朕回去與皇后商議一下。婉兒,朕會派人將你母親接到東宮,也有一個照應。還有江碧兒,朕也會稍稍提撥你的兩位兄長,不過你寫信回去,讓他們多識些字。昔日薛仁貴將軍,只是一個農夫。然而自從進入軍營,手不釋書,此乃天下美談。”

提到了薛仁貴,李威壯着膽子說了一句:“父皇,薛將軍流放象州,未免大材xiǎo用了一些。再說,現在南詔sāoluàn不休,新羅時降時叛,吐蕃又有威脅……”

“弘兒,朕聽說了你與薛仁貴之子薛訥jiāo好。可是治國之事,非是不能用人情治國。對薛仁貴,朕與你母后也極爲欣賞的。昔日渭水蔓延,山洪傾漲,淹沒了皇宮,如果不是薛仁貴振臂高呼,朕與你母后,連你多半會有危險。那一次大水淹死了三千人,朕憶起常常驚心。但非不能以人情治國。大非川之敗,國家損失慘重。朕法外開恩不斬,已是寬願。如果不貶不理,何以治國?”

原來還有此節,不僅僅是因爲面子。李威答道:“是。”

李治說完了,又扭頭對江碧兒說道:“自爲良媛,服shì太子務需殷勤。”

碧兒服shì李威已經很殷勤了,爲什麼沒有對上官婉兒說,這一句,卻是有一些話外之音的……碧兒瞅了李威一眼,臉飛紅,說道:“喏。”

………

冊封過後,許多事兒就快了起來。

先是筮日,最後將加冠禮定在了十月底。其實這也不是按照普通規矩來定的,一般都希望早些成年,因此加冠禮的吉日都在生日之前。這也是爲了太子妃的事留下足夠的時間。甚至有人懷疑,不是十一月當年的高陽公主與房家兄弟、辨機等人的案發,有些許謠傳,皇帝會不會授意卜者定在十一月。

接着又是試驗一些太子所說的新方法,比如油菜單株移載。或者種紅花草,不易的,沒有什麼種子,於是將用yào方的yào花草種子,以及野地裡僥倖還存在的紅花草種子全部蒐集。撒在一些地裡。不過有了成效,普及也會很快的,這種植物全國許多地區都有,只是沒有人注意。種在地裡,也會得到許多種子。

畢竟在那個六石近石斗的收成下,許多農民都紅了眼……

然後率領羣官到了郊外的皇莊,李治也無輒了。如果兒子在這個皇莊裡搞出了什麼妖蛾子,自己濛濛地不知,又是很難堪的。想搶功勞的,不只是武則天一人……

其實主要就是災情太重了,壓的。

看了看,現在看不出,水勢依然很大,蘆葦沒有解決。不過山上以及灘塗都翻耕出來,野草盡數除去,雜樹連根挖走。是皇太子要做的事,農家féi不缺的,到處撒了一些農家féi。於是臭薰薰的,有的官員忍受不了,差一點要捂着鼻子。又將邙山上流淌下來的幾條溪水截流,引走。這是準備等水xiǎo後,chōu水的。很大規模的工程。將蘆葦根連淤泥挖走,復將溪水引回。

看着這些山坡,戴着羃羅的武則天走到兒子身邊,已看過圖紙,於是提出一些“意見”,這是替兒子“擔待”的,李威一邊點頭,一邊用筆記下。

郝處俊低聲說道:“陛下,殿下心意是好的,可需要許多錢。”

李治沒有回答,塞了一塊nǎi糖到了他手中。

郝處俊呵呵笑了,包括武則天在內,並不知道這個作坊,是李威留給自己用的。都認爲是給江家人做補償,只是賺得多了,太子做些雜事,又要錢。於是將錢拿出來,包括法會的捐款,狄仁用的錢,甚至這個皇莊用的錢。

ωwш ●ttКan ●¢O

只是賺了多少,不便於查賬的。不但不能查,都不能揭開,一揭開就會引起爭議。作坊無所謂,會觸犯許多人的利益。當然,只要掛了羊頭了,狗ròu就可以賣了,這也是有特色的國情。

………

九月就到來了。

還是不大好,又有地震,只是沒有死多少人。但聽到這個消息,李治與武則天皆是無語。太監走了過來,說道:“啓稟陛下,裴金吾家的xiǎo娘子,送來三件錦袍,說是她親手做的,給陛下皇后與太子殿下一人一件。”

武則天說道:“拿來看看。”

太監將錦袍拿來,武則天看了看,除了綿綢外,又縫製了許多獸皮上去。這三件深秋穿的長袍,手工活還是可以的。武則天想了想,說道:“傳旨,讓她進宮來一趟。”

監下去了,裴居道一聽大喜,不好賞布匹,顯眼,賞金,拿了五十金出來,送給太監,然後對裴雨荷說道:“見了兩位聖上,需要恭敬,務必要誠實。”

不能玩虛的,特別是皇后,心長着九竅。這是關健的時候,進宮的意義很大的,成敗就在此一舉了。

到了皇宮,施禮,其實有些不喜她拋頭lù面,隨兒子胡鬧,到幾位相公mén上拜訪,單論端莊,這個裴家nv,卻是讓武則天很滿意的。武則天讓她坐下來,將錦袍拿出來,說道:“這是你親手繡制的。”

“是臣妾親手繡的。不過圖案服飾,卻是請教了一些繡紅活好的僕婢。”

武則天又問道:“爲什麼想起來,給陛下與本宮,以及太子殿下繡錦袍?其實這些xiǎo手段,有一些nv子對太子殿下使過。論繡的錦袍與方帕,楊尉卿家的xiǎo娘子,卻比你多得多。”

PS:困得不行,下午睡了一覺,定了鬧鐘,都沒有將我響醒。本來想四更的,只有三更了,又更得晚些。下半夜不睡覺了,看能不能碼出兩三章,明天定時發佈,因爲明天老午要到上海去。看在老午如些勤奮之上,是不是月票支持一下?

,!

第157章 啓航(三)第156章 啓航(二)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111章 馮太后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154章 問鼎(六)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255章 殖民第270章 大手筆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257章 論菊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289章 地下水第264章 曲江第328章 故人應念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344章 非川悽草(二)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71章 沒得救了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147章 定(九)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177章 合(五)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38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一)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444章 簾影動第63章 和親(下)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315章 方來還有英傑(三)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274章 無人聽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115章 誓做崔武 不歡而散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106章 奇兵第183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下)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110章 會殺人第211章 渡(上)第332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一)第127章 三敗俱傷 此身非彼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293章 只愁風雨無憑準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239章 交換第259章 大婚(上)第126章 東都黃昏(五)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82章 曙光(上)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264章 曲江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134章 春雷(六)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250章 巧匠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82章 曙光(上)第161章 啓航(七)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60章 風向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85章 前夕(二)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169章 探(七)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189章 一年第294章 乾坤乃大(一)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
第157章 啓航(三)第156章 啓航(二)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111章 馮太后第86章 老婦漁家 欲上嵩山(下)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154章 問鼎(六)第133章 絕色童姝毒餅皇后(上)第255章 殖民第270章 大手筆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257章 論菊第421章 約綵鸞歸去(二)第289章 地下水第264章 曲江第328章 故人應念第12章 周公歹心 太子發飆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344章 非川悽草(二)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71章 沒得救了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158章 狄公要錢 大雩草草第159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上)第147章 定(九)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第177章 合(五)第82章 母子唱戲 拜訪許府第38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一)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117章 黃昏落雨,開門時晴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444章 簾影動第63章 和親(下)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315章 方來還有英傑(三)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223章 指點迷津 會盟洱海第274章 無人聽第53章 三車和尚 割發明心(上)第115章 誓做崔武 不歡而散第362章 射日墜(四)第106章 奇兵第183章 卜者和山 父之福畤(下)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98章 第二次聲東擊西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140章 羞澀學拳 皆仿淑女第29章 拒絕祥瑞 相約寒食第110章 會殺人第211章 渡(上)第332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一)第127章 三敗俱傷 此身非彼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218章 姚州之戰(三)第20章 葬楚宮傾國(三)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293章 只愁風雨無憑準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239章 交換第259章 大婚(上)第126章 東都黃昏(五)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82章 曙光(上)第153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上)第51章 黑山之戰(上)第264章 曲江第307章 橫槊題詩(二)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134章 春雷(六)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118章 兇相初現 以毒攻毒第250章 巧匠第233章 活字周頌 九天吉期第82章 曙光(上)第161章 啓航(七)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60章 風向第114章 搶刀子(下)第429章 喧闐且止(二)第85章 前夕(二)第47章 毀屍滅跡 馬踏賀府第78章 君子之戰(中)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第61章 許家僵持 太子昏之(下)第292章 今歲花期消息定第447章 月浸葡萄十里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169章 探(七)第146章 東宮陰盛 武候不赦第326章 江山回首(二)第189章 一年第294章 乾坤乃大(一)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