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以神爲名 西南始治

然後所有人一起向天空望去,天空中月明星稀,一隻巨大的鳥兒閃着火光,向衆人頭頂上飛來。這隻鳥的形狀從來都沒有見過,而且很大,雖然離大家那麼高,看起來都象一個房屋那麼大,那麼高的,實際有多大,大家都能想得到了。近萬人爲這異象所震驚,鴉雀無聲,於就聽到隱隱在高空中發出鳥的鳴叫。這隻大鳥終於飛到大家頭頂上,很高,可因爲大,還能看到形狀。大鳥在衆人頭頂上盤旋了幾圈,然後噴出金色的碎屑。

都有這物事飄落下來,肯定不是海市蜃樓,或者眼睛看花了的。

所有人一起跪下來,李威也跪了下來。

裴行儉拽了拽他的胳膊,李威低聲說道:“神鳥,跪跪吧,這一跪,說不定能跪出一個西南邊陲的百年平安。”

“可是……”

“這時候不能說話。”

“……”

大量的金色碎屑飄在衆人的頭頂,然後這隻大鳥似是在天空中點了一下頭,又飛了回去。

細奴邏這才走過來,問道:“太子,這是什麼鳥?”

南方這些部族,雖然分爲生僚與熟僚,可就是熟僚,開化程度也遠遠不及中原,鬼信之風十分盛行,頗有些象葉公好龍的味道。真正龍來了,卻面如土色。細奴邏嚇着了。

李威沉吟了一下,道:“細奴邏,你可聽過四大神獸的事?左青龍,右白虎,北玄武,南是什麼?”

這還是知道的,答道:“朱雀。”

“正是,此乃神獸朱雀也,正是這個萬族盟會,感動上蒼,朱雀降臨,爲我們賜福。今天之盟,各位需要銘記於心。”李威大聲說道。

連神獸的神馬都出來了,再說,萬族和平,不用打仗,親人也不會戰死了,都是開心事,即使還有少數人不滿的,臉上都是驚疑不定。總之,這是一個好兆頭,所有過來的族民們飲酒載歌載舞,當天晚上,洱海湖畔不知道多少人因爲開心,喝醉了都沒有起來的。

李威撤了回去。

……

“朱卿,劉侍衛,感覺如何?”

“好冷,”朱敬則不住地縮着脖子,到了四月中旬,南方的天氣很熱了,只穿着一件單衣就上去了,本來就在六七百米高山頂上放飛的,這一下子升到了一千多米的高空中,凍得幾乎在上面捲起身體,灑金紙屑都不利索。主要是高,呆在上面,大朱恐怕還有些恐高症的,都將臉嚇白了,到現在還沒有恢復過來。

用樂器學奏鳥鳴的劉侍衛,還在驚奇萬分當中,道:“殿下,難怪要用那麼長的繩子,原來真能飛那麼高。”

裴行儉與狄仁傑也在奇怪,一起看着李威。

李威一攤手說道:“別看我,當年對付明崇儼,孤也無奈,研究了一下裝神弄鬼的本領,這也是一個法門。”

解釋起來頗似麻煩,難道對他們說,空氣是一種物質,也有重量,有密度的啥?那麼自己又從何處學來的?或者又從遠處某一個國家聽來的?不如不說。

又說道:“不能不敬鬼神,但不能讓一些人借用鬼神之說,裝神弄鬼,騙花我們的眼睛,更不能因爲裝神弄鬼,浪費國力民力。”

“喏。”

當然,原理十分簡單,用大量的牛皮做一個熱氣球,裡面有木棍支起一些架子,使熱氣球膨脹時成一隻鳥的形狀即可。牛皮笨重,用的是熱空氣,載重量有限,十分落後,但唯一好處就是安全。

但就是如此,十幾個知情知底的人還是驚疑,畢竟這是人類第一次上高空。

……

事情傳開以來,又有一些更遠的部族來投。對開疆柘土李威也感興趣的。可是有了吐蕃,西南終是不安寧。如果沒有吐蕃,西南各族不象北方,就是往更南方,有神馬的驃國,也不是很強大,又大多數定居的,定居就好管理,都能收服。

所以李威興趣不是很大,這是自知之明,也是裴行儉對他欣賞的地方。

草草地也替他們劃分了疆域,直到他離開後,又柘展了幾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但離開時間有些晚,裝神弄鬼是無奈之舉。十分複雜,西南各部時叛時投,不僅僅是唐朝官員魚肉,吐蕃的挑釁,各個部族自己的矛盾,還有一些部族有野心想壯大,比如現在的蒙舍詔,他就從細奴邏兒子邏盛炎眼中看到一些野心,儘管這一次李威對蒙舍詔賞賜最多……

無奈,弄一隻神鳥出來,讓他們怕一怕。

但還有一個原因,落後了,老百姓很貧困,看到因爲文明,往北的百姓生活好,於是起了貪心,連“國王”都吃不飽,人一餓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的。因此,李威想了想,讓手下士兵熟悉農事的,甚至他自己都親自出面,正好萬族大盟會,各部都來了不少人,於是教導他們做江東犁,先進的耕種,甚至教導他們做梯田,那種新式水車。

這是最大限度讓他們能吃飽肚皮,然後又在他們部族中設立草市,這些所謂的神馬小部族或者小國,有時候一個村莊就是一個小國家,簡直莫明其妙,物資單調,缺少物資了,同樣不能自給自足,不能自給自足,就不會安份。設一個草市,是讓他們能與外界交換的,用自己的出產,就能交換到想要的物資,那麼就會努力生產狩獵,而不需要通過搶掠來獲得。沒有搶掠了,就能安份守己。

總之,李威用了心的。

但對傳授文明,李威一直很遲疑不決。如果教導他們做竹紙,認漢字,甚至各種書籍。有兩種結果,第一種結果就是漢化,民族大一統。第二種結果,就是自己來個神馬的“醒悟”,然後象後來的西夏一樣。又似乎有過獨立的歷史,給了唐朝戧害,一直遲疑不決,於是隱忍。

這一傳授,就是大半個月時間。

李威紮營的這片湖畔,於是每一天熱鬧非凡。這些酋長們不知道李威肚子裡面的小心眼,只是看到李威在用心地教,心中十分地感謝。教完了,然後協助他們立界碑,將各部族疆界確定起來。再分封官職,一萬多個小部族皆成了羈縻州,每一部的酋長皆是刺史。當然,不需要朝廷付薪餉的,名義之職,無所謂。李威是姚州道的行軍元帥大總管,又有這個權利。不過有功的幾十個主要大部族,還有另外的封賞,是什麼將軍或者其他的云云,那個李威就不能作主。

但這一次朝廷動作有些快,李威沒有離開,聖旨下達,細奴邏等人皆有封賞。主要是高興,擊敗了吐蕃……只是薛仁貴殺得有些狠,一萬多吐蕃士兵幾乎全殺完了,只有近兩千的吐蕃俘虜,送到洛陽。

薛仁貴與樑積壽等人,朝廷還沒有實授下來。他們也需要隨李威一道離開,等候……

當然,李威沒有忘記允諾過碧兒的事,讓各個部族配合,捉了二十幾只孔雀,這是要帶回京城的。

然後李威才離開洱海,那一天,無數的酋長與百姓來相送,蠻人野蠻,不開化,可心眼實在,一個個伏在大哭,有的捶胸頓足。表達自己的感謝。

樑積壽道:“薛將軍,也許以後姚州說不定還是一個好地方。”

姚州窮,又是蠻人,所以官員不願意前來,前來的有的是貶職而來,有的官聲不好的官員而來,官員不好,百姓剽悍,於是時有不好的事發生。但經太子等於將百姓洗腦了,治理起來不那麼困難,面積又大,似乎不是那麼難治理。反而真是容易出政績的所在。

裴行儉搖了搖頭,說道:“劉相公說得對,非是殿下親臨,西南不平。”

他指的平不是平亂,而是平定,包括治。一是太子的才能,二是太子的威望。換其他任何人,除非皇帝陛下親臨,都沒有這麼好的效果。

狄仁傑沒有說話,眼中卻閃着光彩。

這些蠻人的酋長一直相送,帶着帳蓬一路送到姚州,才依依不捨地停下。

回去的道路走的還是戎州,不敢走雋州,害怕吐蕃人惱羞成怒,出兵報復。出了戎州,終於能看到文明的氣息。李威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剛出發,就迎來了朝廷的欽差,旨意有些出人意料,讓薛仁貴擔任姚州大總管的,樑積壽大約是因爲許多酋長上書,赦免了死罪,以白衣身份協助薛仁貴治理姚州。樑積壽原來手下幾員戰將,也先後赦免死罪,有了一些職位。大約朝廷還沒有聽到西南的具體消息,害怕西南暫時平定,還不能安份,於是用這兩員大將繼續坐鎮。

朱敬則道:“須是這樣做,否則以後武將不畏失敗,會多有輕敵之舉,誤國殃民。”

李威看着西邊的山巒,沒有說話,畏敗,唐朝軍隊已經不是前些年唐軍,大非川纔是一個開始。但沒有說。

心中也不大認同,姚州安定了,連鐵橋都搗毀了,兩員大將坐鎮,頗是浪費。但自己不能扭轉老子的想法,於是與薛仁貴這幾人作別,繼續北上,就到了益州。

益州官員遠遠迎了出來,一路相陪,向益州城走去。忽然在一座山前面停了下來,李威指着它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益州刺史說道:“這是聖上的旨意。”

“聖旨啊,”李威意味深長地呢喃了一句,然後徐步走了過去。

心中又想到,又繼續開始了。但對國家百姓倒是好事……老子的眼光還是很毒辣的,也是一個做實事的人。

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84章 前夕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132章 春雷(四)第98章 等(下)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47章 我的國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13章 爲問花何在(一)第66章 去紈絝吧第9章 她是誰?第213章 渡(下)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66章 圖窮(上)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332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一)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35章 時叩窗隔(三)第124章 羣臣上奏 朝殿對答第179章 合(七)第426章 甚輦路(一)第4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二)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107章 玩笑不當第224章 羣臣諫第427章 甚輦路(二)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158章 啓航(四)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79章 君子之戰(下)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190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72章 天高海闊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48章 害怕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143章 定(五)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350章 非川悽草(七)第71章 沒得救了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204章 忠孝難全 紅黃練軍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295章 乾坤乃大(二)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第160章 啓航(六)第101章 會戰(二)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86章 前夕(三)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94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上)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260章 大婚(中)第268章 人選第166章 探(四)第172章 探(十)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59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下)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165章 探(三)第236章 秋雨殺人 合歡之死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266章 爭第163章 探(一)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
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124章 東都黃昏(四)第84章 前夕第400章 紅妝春騎(二)第346章 非川悽草(四)第132章 春雷(四)第98章 等(下)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47章 我的國第116章 有策可對 春藥補身第13章 爲問花何在(一)第66章 去紈絝吧第9章 她是誰?第213章 渡(下)第33章 任重道遠 虛鸞真鳳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66章 圖窮(上)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109章 高梁冷落 楊敏自救第332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一)第178章 韋月省親 許氏求歸第448章 看往來神仙才子(一)第35章 時叩窗隔(三)第124章 羣臣上奏 朝殿對答第179章 合(七)第426章 甚輦路(一)第4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二)第119章 太子出行 左擁右抱(上)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457章 空見說(二)第107章 玩笑不當第224章 羣臣諫第427章 甚輦路(二)第156章 李治無語 洛水敘情第158章 啓航(四)第137章 地域遠大 老花密報第77章 君子之戰(上)第79章 君子之戰(下)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68章 三國鼎立 何去何從第179章 南征問策 聖意難解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22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二)第49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下)第190章 君子欺方 兒母交心(下)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23章 小孩子打架 鬼市裡傳聞(下)第72章 天高海闊第440章 清淚如水(二)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48章 害怕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143章 定(五)第147章 兩聖震怒 對鸝迴歸第299章 元不是池中物(一)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21章 釵鈿墮處遺香澤(一)第71章 狄公大義 洛陽品鑑第350章 非川悽草(七)第71章 沒得救了第104章 母親的懷抱(二)第431章 聽得念奴歌聲(二)第74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上)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89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上)第204章 忠孝難全 紅黃練軍第1章 正單衣試酒(一)第295章 乾坤乃大(二)第335章 衛公拍手(一)第160章 啓航(六)第101章 會戰(二)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86章 前夕(三)第216章 姚州之戰(一)第94章 武后困窘 雨荷進宮(上)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260章 大婚(中)第268章 人選第166章 探(四)第172章 探(十)第470章 暗滴鮫珠墜(二)第59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下)第459章 三千樂指(一)第303章 風雨牢愁無着處第384章 曰今朝流年(一)第160章 太子加冠 花落誰家(下)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123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下)第165章 探(三)第236章 秋雨殺人 合歡之死第306章 橫槊題詩(一)第377章 勇臨寒磧(四)第466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一)第266章 爭第163章 探(一)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