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

1919年初,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中的兩艘炎帝級超級戰艦幾乎晃暈了國內民衆的眼,使得國內民衆對海軍投入了重大關注,受到國內對海軍的高漲熱情影直接導致1919年年南京海軍軍官學校的春季招生中,從全國接到了高達三千餘份的報考申請,要知道國內的海陸空三家的軍官學校對學生的素質要求已經不是統一前的只要是具備相當的文化水平和身體素質就可以,統一後海陸空三家的軍官學校開始面向全國的中學畢業生在展開招生,除了文化水平和身體素質外,其他方面的要求也是很高導致符合條件同時又願意參軍報考軍校的人並不多,海軍軍官學校這兩年的招生比例都是保持在五比一左右,而現在高達三千餘份的報考申請對於每年只招收二百多人的海軍軍官學校而言其招生比例已經達到了十三比一。由此可見海軍在年輕人心中地位急劇上升的現象。

1919年上半年,海陸空三軍中註定了是中國海軍風光的日子,每當陸軍的那些將領們看到隔壁的海軍部將領笑容滿面就忍不住心裡鄙視着:這羣天天吃牛排的假洋鬼子,買了兩艘戰艦就不知天上地下!

陸軍對於海軍的鄙視是持之以久的,用陸軍自己的話說就是,如果軍艦能夠跑到陸地上來,你們海軍當成寶的戰列艦陸軍能夠年年造兩艘!很可惜的是軍艦跑不到陸地上來,所以陸軍雖然錢多但是也不能造!

陸軍對於海軍和空軍的態度一直以來都是把它們當成了陸軍附屬力量,不少陸軍將領都戲稱空軍爲陸軍航空隊,而海軍則是被稱之爲陸軍海上炮兵團。陸軍之所以有着這樣的態度,自然和陸軍在中國中那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有關。

身爲一個大陸國家,陸軍就是中國的根本,陸軍就是陳敬雲的根本,所以在福建軍政府時代陳敬雲都是把主要力量投入到了陸軍上面,國內統一後更是把80%的軍費都投入到了陸軍之中,1915年的陸軍軍費不過兩點三億元,而1919年的財政支出預算中,雖然受海軍擴充的影響但是陸軍的軍費不減反增,達到了空前的五億元之巨。佔據1919年十七億財政支出預算中的的百分之二十八,而海軍就算是有着連續三年增加的三千萬特別造艦經費,但是海軍的1919年總經費也就九千多萬一個億不到,只佔據了總財政支出預算的5.8%,同時期日`本的海軍佔據了財政總支出的30%左右。空軍的預算也有着兩千五百萬,1919年的中國軍費總支出約爲六點三億元,佔據總數十七億財政支出中的37%。

總軍費比例比去年雖然有所下降,但是這個數據只是年初最開始的支出預算,然而考慮到中國已經在俄國駐兵的情況,參考去年就爲陸軍增加了八千萬臨時軍費的例子,那麼今年很有可能還需要爲陸軍增加至少數千萬的臨時軍費才能填補那巨大的窟窿,那麼實際上一年的軍費支出是很難控制在40%以下的,只不過其中一部分是以各種特別經費的模式來籌集的而已。

每年拿着那麼多軍費的陸軍自然不可能是乾坐着,由於義務兵制度實行數年後,人員的薪資開銷直接降低了30%左右,而在陸軍軍費大部分開支都是人員薪資的情況,僅此一項就讓陸軍每年可以騰出近億元來用於其他項目,比如給部隊裝備新式裝備,提高部隊的訓練標準,要知道訓練可不是空口一句話的事情,組織各種演習或者訓練都是要花錢的,尤其是實彈訓練步兵還還說那子彈也算便宜,但是炮兵的實彈訓練那價格可不是一般的貴。

節省除的這部分人員薪資陸續被用於其他方向的時候,中國陸軍的訓練水平也逐漸向列強部隊水平看齊的,而不是以前的那種步兵一個月都打不上幾發子彈,炮兵一年都打不上幾發炮彈的情況了。而更重要的,大量的高新技術裝備開始大批量的裝備陸軍部隊。

歷盡了數年時間的大規模換裝,中國陸軍中的野戰部隊已經全部換裝1916年式6.8毫米步槍,替換下來的1912年式步槍則是用於裝備了大量的地方守備部隊,更老舊的漢陽造和88式中狀態良好的裝備地方守備部隊,那些打光了膛線的則是直接銷燬,至於其他亂七八糟的雜牌步槍則是銷燬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則是能賣就賣。而在中國庫存的大量日造三十年式、三十八年式步槍由於數量上並不少,可是高達近十萬支的數量,原本是打算給俄羅斯國防軍的,但是俄羅斯國防軍有着整個協約國以及原來俄國大批黃金庫存的支持根本就不差錢,根本就看不上這些老舊雜牌步槍,堅持要裝備他們制式的7.62毫米M1891步槍,甚至連中國陸軍中現役的1916年式步槍都不要,不得已之下中國只能將這一批日式步槍封存,同時尋求機會外銷出去。

和1916年式步槍同時大規模裝備的還有1915年式6.8毫米輕機槍,由於子彈通用的緣故,國民軍中之前大量列裝的麥德森7.92毫米輕機槍全面撤換,隨同那批1912年式步槍和漢陽造、88步槍裝備到地方守備部隊當中,而野戰部隊中全面換裝新式的1915年式6.8毫米輕機槍。

相對於步槍和輕機槍的全面換裝,陸軍中的重機槍並沒有大規模替換,依舊沿用大量的1916年式重機槍,這個1916年式7.92重機槍實際上也是MG08重機槍在中國陸軍中的正式編號。

而迫擊炮變動也不大,雖然蕪湖重武器兵工廠設計改進了數種新型迫擊炮,但是這些增加主要是減少重量和增加射程和精度,更主要的是工藝上的一些改進,這些新舊迫擊炮的區別並不會影響到部隊的使用,唯一不同的就是中國陸軍中除了大規模列裝60毫米和80毫米迫擊炮外,也開始依照1915年編制大規模列裝120毫米重型迫擊炮,按照每個師列裝一個營十二門給各師配屬了一個重型迫擊炮營,此外還獨立編立了數個獨立迫擊炮團,中國陸軍對120毫米重型迫擊炮的大威力是極爲喜歡,雖然射程上不如仿製日`本41式山炮的1915年式山炮,更是遠遠不如仿製日`本38年式野炮的1916年式野炮,但是其120毫米的口徑賦予了它龐大無比的威力,其爆炸威力是國民軍大量裝備的105毫米榴彈炮都要自嘆不如的。

而相對於105毫米口徑火炮的昂貴价格,120毫米重型迫擊炮算得上物美價廉,所以這才導致了中國陸軍中大量裝備120毫米重型迫擊炮,不但每個師裝備了一個營十二門,而且還編成了五個獨立迫擊炮團,總裝備量已經高達八百餘門之多。

中國陸軍大力發展迫擊炮的同時,對於傳統火炮的發展更爲重視,通過這三四年的陸續換裝,目前中國陸軍中的各師炮兵團已經全面換裝1915年式75毫米山炮、1916年式75毫米野炮以及它們的同型火炮,比如部分日造和美造的41式山炮以及38式野炮,這也就是造成了目前中國陸軍和日`本陸軍裝備了同一種75毫米的陸軍支援火炮,當然了日`本人沒能從中國手中收到一毛錢的專利費。而之前裝備的部分舊式型號的火炮自然也不可能說都一股腦扔了,而是按照型號各自編爲獨立炮兵團。

每個年好幾個億的軍費砸下去後,已經讓中國陸軍的各師炮兵團擁有了齊裝滿員的炮兵團。

除了這些師屬重武器外,中國陸軍在大口徑火炮上也是投入了重資發展,先後建立了多個大口徑炮兵團,包括裝備二十四門1915年式105毫米榴彈炮和十二門1916年式75毫米野炮的獨立野戰炮兵團;裝備十八門1916年式155毫米榴彈炮的獨立重型榴炮團,裝備十八門197年式105加農炮的獨立野戰重炮兵團,裝備九門1918年式155加農炮的獨立野戰重炮兵營。

而截至1919年6月爲止,中國陸軍中裝備的各式新舊75毫米火炮已經達到了近兩千門,而且由於去年開始把簡編制改編爲整編師,所以所需的75毫米火炮數量大幅度增加,未來一年內有望達到兩千三百門以上,此外還有105毫米榴彈炮一百三十餘門,155榴彈炮五十餘門,105毫米加農炮五十餘門,155毫米加農炮二十餘門,以上各型火炮加起來,不包括大量的迫擊炮在內,中國陸軍的傳統火炮數量超過了兩千五百門。

而且這個火炮數量還在快速增加中,增加的部分主要集中在105榴彈炮和155榴彈炮上面,尤其是105榴彈炮由於重量輕,威力也不小,軍方一直都想要更多的105榴彈炮甚至是直接進入師屬炮兵當中,不過受限於價格以及生產能力的影響,這一目標遲遲沒能實現,然而陸軍卻是一直再往這個方向上走,遲早是打算跟上列強的步伐讓大口徑火炮配屬到師的。

實際上現今的中國大部分軍工生產能力都是用於對俄出口上,現在中國的軍工企業可以說已經是建立了一整套的俄國標準的軍工生產體系,從M1891步槍再到122毫米榴彈炮以及各種子彈炮彈,刺刀、軍服等軍事物資的生產幾乎是一條龍的服務,而和蘇軍已經進行了近一年戰爭的俄羅斯國防軍中的軍械物資幾乎全部都是中國所提供的,當然這並不是中國無償供給,而是俄國臨時政府自己用黃金庫存支付一部分,另外英法美三國聯合支付剩下的一部分。

對比下陸軍這幾年的澎湃發展,從統一前的不過六十萬餘兵力增加到現在的一百二十餘萬兵力,火炮數量翻了一倍不止,就會感到這幾年中國海軍和空軍的發展實際上是非常有限的。

而這種陸軍大規模擴張的背後,所隱藏着的卻是遠東地區隨時都會爆發的中日戰爭,現在有着歐洲戰爭可以緩解着中日兩國那激烈的軍事和經濟貿易衝突,而一旦歐洲大戰落下帷幕,失去了歐洲這個大市場後那麼中日兩國的進出口貿易幾乎肯定的會受到重創,而到時候這兩國都把出口貿易集中到了生絲、輕工業低技術含量產品的國家就會爲了出口市場乃至中國本土市場而大打出手,失敗的一方肯定是會經濟崩潰而徹底淪落,如果不想就此沉淪那麼失敗方接下來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挑起戰爭,強行奪取市場和資源。

不管是這場經濟戰爭中誰勝誰負,中日兩國必有一戰,遠東就這麼大一點是養不起兩國工業國家的!

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07章 空襲(一)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337章 渡江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858章 秦海濤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47章 復古風情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476章 不孝子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72章 牽手賞梅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64章 悅己者容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92章 定都之爭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
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07章 空襲(一)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337章 渡江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858章 秦海濤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47章 復古風情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476章 不孝子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72章 牽手賞梅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64章 悅己者容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92章 定都之爭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