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山東亂

餘額不足

十一月十二號,得到袁世凱命令給湖北民軍施展壓力的馮國璋派遣一部從蔡甸渡漢水,意圖從側後迂迴攻擊漢陽民軍,另外又派了一部繞過了黃陂準備牽制武昌方面。

對於清軍展開的部署,黃興對着地圖苦思冥想許久後,卻是找不到什麼破解的方法!這一方面是因爲武漢三鎮中的民軍實力遠遠弱於清軍,而另外一方面也和黃興的指揮纔能有關。黃興並不知什麼職業軍官,有限的部分軍事知識都是多次小規模暴`動中得來的,實際上現在湖北民軍中的出身於清末新軍的絕大多數職業軍官都比他強,如果黃興不是同盟會的領導人那裡能輪得到他來指揮這場戰役啊!

可是偏偏這黃興又沒什麼自知之明,屢戰屢敗還死抓着軍權不放手。

湖北民軍有了這麼一位總指揮官,可偏偏對上的是號稱北洋三傑的馮國璋,馮國璋帳下還有諸多大名鼎鼎的北洋將領,這些人裡頭很多都是往後數十年軍閥混戰裡頭的名將。不得不說,湖北民軍能撐到現在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黃興面對馮國璋的兩路進攻,苦思一夜之後纔派出了一部民軍渡江,試圖襲擊清軍,但是兩者的戰鬥力相差太大,剛一接觸民軍就崩潰了,只剩下不到半數的人逃回了武昌。

雖然對於南方民軍而言湖北前線的戰事不利,但是十三號這天卻是發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山東獨立了!

早先好幾天的時候,山東的同盟會主事人徐鏡心就聯絡山東各界人士召開會議,提出了激烈無比的獨立大綱,不但要與清政府割斷關係,而且提倡凡是漢人都有對滿清復仇的義務,然而拒絕承認一切關於山東的條約,也就是說不承認滿清和列強簽訂的各項條約。這種激進的條款也只有那些坐進觀天的人才有這個膽子提出來,果然這個大綱一提出來就被山東各界士紳猛批,以至於後來的召開的會議裡徐鏡心說話根本就沒人搭理,同盟會的影響力也急劇下降。

後來山東士紳實權派們經過反覆商談後,向山東巡撫提出了八項訴求:這八條說了很多項,但是歸根到底就是山東自治,隨便說了下南北和談!但是重點都在於山東自治。如果清廷答應了的話那麼山東就是國中之國,立法軍事財政全部都脫離中央之體系,可以說是近代中國各地實權派爲了掌控實權,繼而推動聯省自治的一個具體例子。

如果說南方諸省鬧革命是爲了共和,那麼山東鬧革命就是爲了獨立,獨立可不等同於光復!

所以山東的這場獨立和辛亥革命本身沒有直接聯繫,和南方的各省獨立也完全不同,只是山東的士紳實權代表們藉着辛亥革命的這場風波渴望得到更大的權力而已。

當然了,這些比任何一次列強的不平等條約都要嚴苛的條約不管在清廷看來還是袁世凱看來都是不可饒恕的。

清廷反對自然簡單,爲了統治而已。而剛回到北京正式就任內閣總理的袁世凱爲此無比惱怒卻是因爲山東可不是南方省份,那裡可是他起家的地方,可是他的老巢,那裡容得了革命黨在那裡撒野,更加不用說那些亂七八糟的獨立條件了。

當即,袁世凱就是做出了快速的反應,一方面是臨時答應大部分的條件拖延時間,而另外一方面則是電令第五鎮暫緩南下,掉頭回山東,另外一方面命令直隸混成協南下山東。

雖然袁世凱在短短兩天內就給了山東答覆,但是山東內的同盟會成員可不管這些,他們要的是光復,而不是那些士紳們要的自治。

所以,孫寶琦一邊給袁世凱去電“此舉乃無奈之舉!”一邊被同盟會的人逼着發佈了光復通電,至於那羣士紳們主張的‘名爲自治,實際獨立’的算盤就瞬間化爲了泡影。

當袁世凱聽到山東發佈光復通電的時候,不但沒有驚慌,反而是極爲冷靜的給山東第五鎮以及直隸混成協下令加速趕往濟南,徹底撲滅山東的革命亂黨,嗯,還有那羣想要趁火打劫、圖謀不軌的士紳富商們!

山東亂起來的消息也快速的傳遍了全國各地,各方人士都在關注這個重要北方省份的動向。報紙上也大篇論述着山東光復的各種相關事蹟,以及各種可能性,給南北會帶來怎麼樣的影響。

幾乎就是當天,上海都督陳其美、浙江都督湯壽潛、江蘇都督程德全、吳淞光復軍總司令李燮和、鎮江都督林述慶、福建都督陳敬雲紛紛表示支持第九鎮統制徐紹禎,隨即正式組建南方聯軍,各部派兵從四面八方合圍南京。

南方聯軍現階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攻下南京,而山東的亂局導致第五鎮回調,也就是說南京短時間內將沒有援軍!如此對南方聯軍有利的局面可是武昌起義後第一次出現。

稍微有點軍事眼光的人都看出來了南方聯軍短時間內在南京周圍地區將擁有極大的戰略優勢!

福建的陳敬雲聽到這事後很快就接到了上海陳其美等人的組建聯軍的電報,對於組建聯軍這事陳敬雲原本是不在意的,因爲他的第一旅還去往溫州去的路上,估計短時間內是到達不了南京城下,但是爲了讓第一旅取得一個在浙江落腳的名義,他還是答應了下來!

山東的亂局和南京方面的戰事雖然亂哄哄的,但是並沒有影響到陳敬雲的日常工作,處理完關於組建聯軍這一事後,陳敬雲就是按照預定計劃前往福州南校場,這一次他去南校場除了巡視軍營外,更重要的是去主持南校場旁邊的福州軍校的第一屆速成班的開學典禮。

福州軍校原本爲福建武備學堂,1906年改爲福建陸軍小學堂,辛亥後國民軍接管了這所福建境內唯一的一所軍校,並改爲福州軍校,陳敬雲自任校長,至於教官之類的多數是原來的教官留任,一部分從部隊的中高級軍官中輪調,剩下一部分則是招攬的外國教官。

當福建內部組建穩定下來後,陳敬雲也就把軍校放在了心上。現在的國民軍雖然快速膨脹,但是合格的軍官極其缺乏,衆多的連排級軍官以前都是正目、副目之類的,而營團旅的中級軍官以前最高的也不過是管帶而已,比如馬成、李繼民和袁方以前都是管帶。總體來說現在的國民軍大量缺乏足夠的中下層軍官,至於高級軍官就更不用說了。

爲了短時間內培養出大量的合格軍官來,陳敬雲早就下令讓福州軍校的原來的學員加快培訓,並且在短短半個月後就充實到了第四旅,然後從社會上招收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年輕學生開展三個月左右的短期培訓班,另外又從現役部隊挑選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中下級軍官開始爲期一個半月的速成班培訓。

比如起義那晚加入到陳敬雲親兵隊的那幾十個福州中學的學生就,除去了少數主動離開回去上學的外,剩下願意繼續參軍的一股腦的被陳敬雲送去參加短期培訓班。至於那些速成班的學生多是都是臨時提拔的,有一定軍事基礎,士兵爲主,但是基本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軍事訓練。

這樣兩種學制結合起來,有望在半年內爲國民軍提供大量的合格下層軍官!至於中高級軍官的培養還在規劃中,短時間內是看不到了。

陳敬雲站在禮堂的講臺上,看着下面一羣穿着棕綠色軍官服的學生們,心裡有些感慨,前幾天的時候他已經主持召開了第一期短期培訓班的典禮,那時候他面對的都是一些學生,其中以福州中學的學生爲主,那羣年輕人臉上充滿了激情和興奮。然而今天的這羣現役軍官學員,臉上更多的是滄桑,也許還有些許的責任感。

“今天能夠坐在這裡的都是各個部隊的精英,都是戰功顯赫的軍人。也許你們會認爲來這裡會浪費你們的時間,會阻礙你們建功立業的機會,也許會覺得你們此時此刻坐在這裡,而你們的兄弟們正在前線和敵人廝殺會心裡不好受。但是我告訴你們,你們之所以來到這裡,是爲了學習更好的軍事素養……”

陳敬雲的一番演講中規中矩,他是個冷靜的人,雖然已經歷盡數次演講但是始終沒有學到那種職業政治家煽動人心的演講方式,甚至說起話說沒有多少的激情,平淡如水。

但是下面的學員們都是極其認真的聽着。

“我希望你們能夠好好學,學的更好,學的更多!因爲你們今天所學的,不但在以後能夠打敗敵人,還能救你們自己以及戰友的命!更重要的是,你們還將會用所學的來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陳敬雲深吸了口氣:“要時刻記住,你們的學習不單單是爲了你自己,而是爲了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今後國家能否造就共和,能否崛起於世界之林,就全靠你們了!”

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64章 慘烈(一)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621章 陸小曼第40章 亨利歸來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7章 林家有女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4章 花巷所聞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941章 終戰令第997章 陰謀(一)第969章 北非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24章 殺人奪權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775章 演講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47章 復古風情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352章 蔡凝(三)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157章 長樂號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129章 夏日情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48章 山東亂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961章 低估(二)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66章 福寧公司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71章 各省局勢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4章 花巷所聞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386章 俞府婚宴
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64章 慘烈(一)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621章 陸小曼第40章 亨利歸來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7章 林家有女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4章 花巷所聞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941章 終戰令第997章 陰謀(一)第969章 北非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24章 殺人奪權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775章 演講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47章 復古風情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352章 蔡凝(三)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157章 長樂號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129章 夏日情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48章 山東亂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961章 低估(二)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66章 福寧公司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71章 各省局勢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4章 花巷所聞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386章 俞府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