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建寧和邵武

餘額不足

甌寧城內的縣衙裡,徐鏡清和手下的一幫將領齊聚一堂!而這一羣人每個都是愁容滿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國民軍第二旅即將到達甌寧城外。

“大哥,要不我們乾脆就降了吧!”此時有個年輕如此說道,可是話剛落下就被一個穿着馬褂的中年人打斷:“降?怎麼降,我們都已經給國民軍派去了三批使者請降可是結果呢,人家不還是馬不停蹄的往這面這邊來!”

“不降難道真的就這麼打?”有人同樣表示異議:“我們手下不過兩千餘人,手下的人馬都是什麼貨色大家都清楚,難道我們比南平、福寧還是泉州那些人厲害?”

“哼,不用你來這麼說!”那中年人冷色道:“難道不打等着國民軍來把我們收編了?”

“國民軍的李繼民不是說了嗎,如果大哥肯降,他們願意接受士兵加入國民軍!”

“混賬!按照你這說法,下面的兄弟都被國民軍拉走了,在場的我們回去種田?”當即又是一個年紀大些的將領站起來。

看見下面的衆多亂轟轟的,徐鏡清的心情也很不好!

他也不是個不明事理的人,早在南平被國民軍拿下的時候他就知道南方局勢已定,但是他卻遲遲沒有宣佈歸順軍政府,原因嘛,很簡單!

那就是他們打聽到國民軍對待投誠清軍的政策並不一致,特別是軍官。對於反正的士兵,願意參加的都可以加入國民軍。但是軍隊的話巡防營和新軍以及一些舊式練軍、綠營是區別對待的,新軍的最好,隊官級以下的軍官願意投誠的基本都會接納而且立即分配到各部隊,高級軍官則會送往福州先是刷選,然後看個人意願願意繼續從軍的可以進入參謀部當顧問、參謀,或是到作戰部隊中給各主官當副手,也就是副營長,副團長,團參謀之類的職務,反正國民軍正在大肆擴軍中,不愁沒有職位安排他們。但是對巡防營和練軍綠營之類的就沒那麼好了,除了士兵和底層軍官外,中高級別的軍官只能去當個顧問啊什麼的,要想部隊指揮權那是想都別想,這主要還是考慮到巡防營等舊軍的將領基本脫離了這個時代的戰爭規則,沒有經過系統的軍事培訓,而且考慮到舊軍將領的忠誠問題。

這些條件在一些真心投降,想要去當個寓公的舊軍將領來說沒什麼,但是對於徐鏡清這種還想要保住軍權繼續帶兵的人來說卻是極爲不利的,前後數次派往侍者說明。第一次是希望試圖保住巡防營這個整體,編成一個團,各將領留任,這種條件李繼民就算暈頭了都不會答應,使者話還沒說完就被李繼民趕了出去,第二次去的時候把要求降低的,不要求保住巡防營這個整體,只要求給徐鏡清一個團的編制,對於這話李繼民照樣是不管。

第三次的時候,徐鏡清又把要求降低了,說只要給手下的兄弟們一口飯吃,他們就願意投降,話雖然說的慘兮兮的,但是實際裡還是想要繼續帶兵!

巡防營是什麼貨色李繼民很清楚,別說這羣將領想要繼續帶兵,那些士兵都要篩選一番呢。再講了起義到現在二十多天裡,國民軍接受的投降清軍多了去,但都是無條件投降或者是主動反正,從來沒有人和國民軍講條件,而且還是爲了兵權。

所以要讓李繼民答應那是想都別想。

“我大老遠的都來,如果還答應這種條件的話豈不是白走了這麼多冤枉路!”李繼民站在甌寧城外,說罷就朝地面大口的吐了口痰。

福建西北部多山,從南平到甌寧的路那叫一個難走,差點沒把李繼民累趴下,好不容易到達甌寧後見徐鏡清沒主動投降的意思,李繼民也沒急着進攻,而是下令各部休整半天,然後纔派遣小規模的部隊開始進行參透攻擊,而大部隊也在正面慢慢壓上。

可甌寧就這麼一點大的地方,李繼民的兩團五營一擺開了就是差不多把甌寧給包圍了!

城內的清軍有巡防營一千五百人,然後又有緊急招募的鄉勇五百多,也就是兩千出頭的樣子,徐鏡清看着城外的國民軍有條不序的展開作戰陣型準備攻城,讓他更是心急了。

而身邊的建寧府知府則是一臉慘白:“徐將軍,這可如何是好啊!這萬一大軍破軍恐怕城內百姓……”

話還沒說完,城牆上城頭擺着的兩門老舊前裝炮就已經是裝好了火藥和一個大鐵球,也許是操炮的士兵太過緊張,竟然在沒有得到軍令的時候就點燃了引線,隨着砰的一聲巨響那顆實心炮彈就給發射了出去。

正拿着望遠鏡觀察敵軍的李繼民忽然聽見這麼一聲炮響,一愣之下面露疑惑,他怎麼不知道這建寧的巡防營有炮啊!然而拿着望遠鏡朝着彈着點方向看去才發現沒有爆炸。

這時才明白起來清軍手中的不是山炮野炮之類的,而是一門老式的前裝炮。

當即就是下令:“我們的炮呢,還沒有準備好嗎?”

第二旅配有六門七十五毫米的山炮,雖然南平到甌寧的道路不通,但李繼民爲了保險期間還是硬是拖了過來,反正才六門炮,第二旅硬是給抗也能扛過來。

當即就有一個人回答:“炮兵連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開火!”

“那還等什麼,開火打啊!”李繼民毫不猶豫的下令進行炮擊!

李繼民話剛說完,後方陣地就傳來數聲隆隆巨響,然後天空中劃過數聲刺耳的呼嘯聲,下一瞬間,甌寧那矮小的城牆上就傳來了數聲爆炸聲!其中一枚炮彈剛好落在了距離徐鏡清不遠的地方炸開。

徐鏡清只覺得傳來一聲巨響後,臉上感覺有點溫熱,伸手一摸卻是摸到了一塊學淋淋的碎肉,而此時纔看見數米之外的一個人已經上半身都給炸沒了……

再看旁邊的建寧府知府,卻已經是嚇昏了過去。

不等徐鏡清反應過來,又一輪炮擊呼嘯而至,一羣從來都沒有經過如此猛烈炮擊的巡防營士兵們那裡還站得住啊,當下就有好幾個人向後跑了。

此時,又數個軍官跑了過來:“大人,不好,國民軍的炮火太猛,我們還是撤回城內吧!”

徐鏡清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兄弟們傷亡如何?”

“剛纔前兩輪炮打得太猛,兄弟們都來不及躲,後面雖然都躲起來了但是傷亡很大,死的有二三十,傷的有近百!”

聽到這個數字,徐鏡清閉上了眼睛。

對方僅僅是炮擊就如此厲害了,等會他們在火炮的支援下進攻自己,根本就沒有活路!

罷了,罷了,豈可爲自己一人前程讓而數千兄弟送命!

閉上眼睛足足半晌後,徐鏡清才睜開了眼睛,用着有氣無力的語調道:“打白旗,投降!”

徐鏡清選擇了在最後關頭投降,第二旅一人未傷就拿下了甌寧,而徐鏡清手下的兩千巡防營則是傷亡百餘人,都是開始的時候被炮炸死炸傷的。這些投降的士兵們按照以前的規則處理,願意加入國民軍並身體條件素質符合的加入國民軍,不願意或者不符合的一律發一塊銀元后遣散,至於中高級軍官們則是先扣押着,然後慢慢篩選。

不過徐鏡清極力要求見李繼民,李繼民當時忙着收編降軍呢,沒工夫搭理他,所以就直接把徐鏡清送到福州去了,至於怎麼處理他那就是都督的事了。

第二旅收復建寧府的消息傳回福州不久,邵武那邊也發了電報過來!

而這電報卻是又之前在南平派遣過去的小規模部隊到達邵武后在當地的電報房發過來的,電報上稱許崇智在福州光復第二天就在邵武發動了起義,然後卻被四十標第二營鎮壓,當晚許崇智就被殺死,不過隨後這個第二營卻是離開了邵武一路往江西方向去了,臨走前還破壞了電報房。導致邵武長時間沒有消息傳出。

聽說許崇智起義失敗身亡,陳敬雲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如果說福建內誰最讓他頭疼的話,那肯定是許崇智。這個人不管是在同盟會的威望還是在新軍內的威望都比他強得多,如果當初不是被孫道仁派去了邵武的話,那麼福建起義軍總司令就絕對會是他。就算是福州光復後陳敬雲也是一直擔心着許崇智會在福建西部弄出一個軍政府來和他對抗。

如今卻是聽說他死了,而且還是死在了清軍的鎮壓之下!陳敬雲卻沒有第一時間感到了高興,反而是一種深深的同情,同情之餘還有的就是敬佩!

在辛亥革命之前,有衆多的人爲了推翻滿清這個封建王朝而奮鬥流血,這些人中雖然有些人的政治信念很幼稚,有時候行爲也不見得有多麼光彩,但是有一點卻是無法否認的:那就是如果沒有他們用鮮血來喚醒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也許華夏還會繼續沉淪下去!

這就好比孫文雖然滿口大炮,在國內同盟會諸君流血苦戰的時候,自個躲在國外,並美曰其名‘籌款’,然後歸國的時候還大言不慚地說自己一毛錢都沒帶回來,又好比黃興屢戰屢敗,在他的指揮下成千上百熱血男兒倒在了清軍槍口下,而他卻總能在最後關頭逃出來獨生。又好比宋教仁,不顧中國實際狀況滿腦子裝的都是民主二字。

但是這無法否認他們對共和的偉大貢獻,沒有他們,國人恐怕至今尚不知革命二字爲何物!

“許先生爲了中國之革命事業而慘遭毒手,實乃我民族之不辛啊!”武昌起義以來,抱着共和理想而死的人太多太多了!不但有許崇智這樣的人,也有焦達峰這樣的人而更多的則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這羣人有中熱血的學生,有新軍裡的士兵,他們的名字沒有人能夠記住,然而他們的功績卻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那就是他們造就了共和!

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7章 航空工業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478章 97號陣地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003章 兄弟(二)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75章 伏擊戰第859章 生和死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22章 明爭暗鬥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89章 政治聚會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454章 狐狸精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319章 南北,戰!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4章 花巷所聞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75章 冬衣風波(二)
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7章 航空工業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478章 97號陣地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003章 兄弟(二)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75章 伏擊戰第859章 生和死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22章 明爭暗鬥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89章 政治聚會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454章 狐狸精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319章 南北,戰!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4章 花巷所聞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75章 冬衣風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