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籌餉處

對於商業經濟一事,陳敬雲一直以來都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的,他關心的更多是軍隊和財政方面的事情,而且陳敬雲也沒有指望着靠着發展工商經濟後以此爲根本再發展勢力。在軍閥混戰的年代裡,連關稅都掌控在外國人手中的半殖民時代,要發展工商基本就是一句空話,縱然下了大力氣去扶持工商業,短時間內也無法見效,說陳敬雲短視也好,說陳敬雲心急也好,總之他就是沒有想過老老實實的發展工商業幾十年,然後再慢慢打出福建去。

正是因爲陳敬雲的不關心,所以工商方面的事情基本都是洪子泰以及鄭祖蔭等軍政府方面的人在把握,這些人也都是大資本家,做出的一些政務決策上自然是傾向於工商業上面,不但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工商的政策,而且還實行了一些減稅政策。如此下來福建的工商行業即便是沒有陳敬雲的親自關注,但是也發展的極爲快速。

當國民軍徹底拿下浙江之後,統一了閩浙厘金之後快速發展的福建工商業自然就會和浙江商業產生一些競爭矛盾。

這樣的競爭其實也不是壞事,部分浙江資本雖然吞噬了部分福建市場,但是以陳家和洪子泰等人的資本也吞噬了浙江的部分市場,前期雖然會爆發各種衝突,但是時間久了融合起來後,就會形成了一個新的經濟體系。

這些事情陳敬雲關注的不多,對此也沒有什麼直觀的觀念,只是聽洪子泰現在略微的提起後也纔是有略微的瞭解。

不過陳敬雲可不會認爲洪子泰今天過來就是爲了給他講解浙江和福建兩地之間的商業衝突。

果然,酒過半巡後,洪子泰又是開口:“都督,前幾個月我在寧波那邊也收購了個繅絲廠,本想着是做大做強,可是奈何有心無力啊!”

浙江乃是國內蠶繭產量第一省,然而因爲臨近上海,由於運輸以及其他各種原因很多商人是選擇從浙江採購蠶繭後在上海設繅絲廠,而不是直接在杭州等地設立繅絲廠。如此情況浙江當地的官員和工商業界一直都想改變,但是總體來說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質的解決。

之前眼看着福鼎紡織廠在寧波設立分廠後,洪子泰等幾個人也跟隨在後,企圖撈一把,但是沒想到設廠後生意不佳,不但沒有盈利反而是虧損衆多。而福鼎紡織廠在寧波的分廠卻是仗着陳敬雲個人的名頭還能過得下去。

如此情況下,洪子泰等幾個人就是生產了心思,想要把各自在寧波方面的繅絲產業和福鼎寧波分廠聯合起來,以發展壯大。可是這事事關重大,這七八家都是福建最頂尖的世家財閥,單單他們在浙江方面的繅絲產業加起來就已經有近千萬之多,這種戰略聯合的事情福鼎方面的李巖恩不敢獨斷,彙報了陳府。然而陳府自從出了冬衣風波一事後,掌管生意的外管家陳輝陽被陳敬雲革職後一時間還找不到主管大事的人,只能都落到了陳俞氏身上,陳俞氏平時還可以抓抓主意,但是這一次事關數百萬元的商業運作她也就不好管了,所以就直接回話說讓他們去找陳敬雲。

如此轉了一圈,那幾個人一說和,就是公推讓洪子泰去拜見陳敬雲了。

可以說洪子泰這一次來和公事無關,完全是爲了生意而來。

“都督,現在我們幾家在寧波紹興等地雖然設廠衆多,但是力量過於分散,和杭州以及上海那邊的沒法競爭啊!如果能聯合起來的話,大話不敢說,但是浙江的生絲生意至少能攬下四成來。”洪子泰說的信心滿滿的。

陳敬雲聽罷這話後也是有些感觸,到底是自家生意,而其他幾家也都是福建的大財閥,也都是自己的支持者,也不能不管,只是這事一時不太好說,陳敬雲還得了解到詳細情況後再做打算。

“這樣,我會找李巖恩問一問,過兩天我再讓人去傳你一趟!”陳敬雲沒有一口答應,也沒有回絕。

聽到陳敬雲如此口吻,洪子泰也不見沮喪神色,反而是面色高興道:“這個自然的,那麼我就靜候都督佳音了!”

安華林一邊道:“不說那些煩心事了,來來,我們先乾一杯!”

安華林笑呵呵的如此說,他可不像洪子泰,他安家的生意主要集中在木材造紙以及茶葉上面,對象主要也是出口的,並不想洪子泰等人一樣涉及到了紡織業的,也不用爲了擴大規模而特地跑到浙江那邊去辦廠子。這種傳統產業在閩浙兩地基本也沒什麼競爭對手,尤其是安家的主業茶葉上面,他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印度的那些廉價茶葉,和國內沒什麼關係,所以現今閩浙商業界因爲各種貿易衝突而關係緊張的時候,他安家卻是能置身之外。

再者自從當上財務部總長之後,安華林的心思也就從生意轉向到了政治上面來,並沒有向洪子泰那樣一邊忙着自家生意一邊忙着政府公務,他安華林去年就已經把家中的生意交給了大兒子打理,雖然過程有些波折但那是磨合的必要過程,時間久了也就順了,這也是安華林能安心打理政府公務的原因。

這一頓午餐吃下來後,洪子泰很快就先告辭而去,然後陳敬雲和安華林說了財政方面的事情,主要是問了安華林第三期的光復債券買的怎麼樣了。

福建軍政府發行的光復債券中,前面兩期大約數是一千七百萬左右,而其中的一千五百萬都是被日本人秘密買走了,剩下的兩百多萬也大多被福建軍政府任職諸公購買,普通民衆購買的並不多。

然後福建軍政府又依託福州銀行發行了第三期光復債券,總數爲五百萬。一開始依舊是政府任職的人購買,比如洪子泰就購買了三十萬,而安華林也購置了三十萬,陳敬雲自己買了五十萬,然後陳家其餘兩房也各自意思了十萬,加上福建其他幾家富豪差不多就把這五百萬的半數給認購了下來,而剩下的那些就通過福州銀行向外銷售,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現階段陳敬雲以及軍政府的支持者是什麼人了,那就是福建的工商階層,不是地主,不是農民,更不是什麼工人之類的。

“這第三期光復債券的銷售比起前面的要好很多,尤其是杭州方面的戰事勝利以後,數天時間裡就是賣出去了五十多萬,而且購買者都是一中小商家,我看不用半個月,那剩下的一百多萬也能夠全部賣完了。”安華林繼續道:“現在財務部已經準備發行第四期了!”

聽到光復債券竟然賣的這麼好,陳敬雲也是有些意外,要知道前面的這麼多債券除了被日本人賣出去的一千五百萬,剩下的基本都是被各個家族包攬,說好聽些是購買,其實各家的心思還是支持軍政府,未來的利息收入還是其次。現在聽到說平民階層也開始購買光復債券,這說明什麼,這說明福建內的普通民衆對軍政府已經有了信心。

只要當他們對軍政府抱有了足夠信心,相信軍政府未來有能力支付光復債券的時候纔會購買。畢竟一張光復債券面額最小就是五十元,如果軍政府不能保證償付能力的話,就算是普通的中產階層也不會單純爲了支持共和之類的而購買光復債券。只有當他們看到了利益以及保值的能力後,他們纔會在利益以及支持革命之間取得平衡點。

購買光復債券是能夠支持革命的,如果未來還能保證他們利益的話,那麼支持的人肯定會多起來。

聽到這個消息,陳敬雲露出笑容道:“好,安總長,只要把這光復債券的事情辦好,你就已經算是稱職的。”

安華林也是笑道:“這都是國民軍在杭州哪裡打的好,現在人都是精明精明的,一看我們的國民軍拿下了浙江後,再笨的人也知道該怎麼選擇了!”

“哈哈!”陳敬雲也是笑起來:“畢竟是要他們掏出錢來,肯定是要買一些力氣的!”

現在國民軍的財政狀況運行良好,安華林和陳敬雲心情都不錯,在洪子泰走了後兩人又是喝了幾杯酒,不過隨後陳敬雲卻是道:“安總長,你也知道我在司令部下面辦了個籌餉處。我已經把禁菸司和浙江方面的軍餉都歸納到裡面去了。”

安華林一聽,也是有些納悶,國民軍裡的那個籌餉處他是知道的,而且對此還有不小的怨念。他自認爲是幫着陳敬雲管錢袋子的,可是司令部那邊有了這個籌餉處後,不但把浙江方面的財政事務管了去,而且還把禁菸司的收入也管了去,安華林早就想讓陳敬雲把這個不倫不類的部門裁撤掉,但是他更清楚這個部門就是陳敬雲弄來保證國民軍的財政來源的,所以一直也沒敢提起。然而今天陳敬雲既然說起了,安華林暗思自己就得埋怨幾句了。

“都督,這籌餉處說真的……”

然而還不等安華林把話說出口,那陳敬雲就已經開口道:“是這樣的,現在籌餉處的處長莊楠到了浙江那邊擔任財務部次長,現在籌餉處這邊也沒個人掌管,所以我想啊,讓你來兼任這個籌餉處的處長!”

安華林聽到這卻是心裡猛然一跳:“兼任籌餉處處長?”

陳敬雲點頭。

安華林對籌餉處之所以有怨言,就是以爲這個籌餉處掌控了禁菸司和浙江財政,那就是分割了他的大半權力,但是如果換個角度的話,讓他去掌管這個籌餉處就不一樣了。

“現在我們手底下不是有兩個省嘛,公然把浙江方面的財政納入到福建來肯定是不妥的,所以我才弄了個籌餉處,只是現在財政多方分立,很多事情很難得梳理通透,所以我打算讓你來兼任籌餉處的處長,然後讓莊楠擔任籌餉處的副處長。”陳敬雲本來是想着把三個方面的財政體系分開來的,但是不用幾天功夫就是出了一大堆的麻煩,發現沒有一個統一的財政體系還是不行,所以就有了今天這番心思,其實今天叫安華林過來主要也是爲了這事。

安華林雖然心中暗喜,但是還是有些忐忑的問着:“這擔任籌餉處處長後,是算軍人了?”

陳敬雲卻是搖頭:“籌餉處是特別部門,不設軍銜,莊楠就沒軍銜嘛!”

安華林略想了會後道:“都督的意思是在司令部下設立一個財政體系,然後分管福建和浙江財務?”

陳敬雲點頭!

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98章 航空部隊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314章 D5系列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47章 復古風情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429章 ‘抗菌素’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476章 不孝子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848章 空襲!!第157章 長樂號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003章 兄弟(二)第133章 籌餉處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533章 59號戰艦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835章 h1直升機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864章 慘烈(一)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
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98章 航空部隊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314章 D5系列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47章 復古風情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429章 ‘抗菌素’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476章 不孝子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848章 空襲!!第157章 長樂號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003章 兄弟(二)第133章 籌餉處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533章 59號戰艦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835章 h1直升機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864章 慘烈(一)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