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

對於朝鮮的國名,這一點也脫離不了陳敬雲的惡趣味,因爲對大韓民國這個詞彙聽着不太舒服,總是容易讓陳敬雲聯想起後世裡那些韓國人的嘴臉,所以暗中吩咐了下讓李承晚不要用大韓民國這個詞彙。

李承晚當年之所以用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這個詞彙,主要是受到了中國統一前的中華民國這個詞彙的影響,現在陳敬雲不讓用了,加上爲了表示緊跟中國的態度,所以就學了中國用共和國的稱呼,選用朝鮮共和國這個五個字。

朝鮮共和國一宣佈成立後,大韓民國光復軍也是正式成爲了朝鮮共和國的國防軍,並在中國駐朝部隊的協助下,迅速整編爲五個師。這改編爲正式軍隊了,自然也不用和游擊隊時代一樣什麼裝備都沒有,於是乎用軍援的模式中國提供了一大批的武器給他們。

原本軍方是打算直接提供給朝鮮人大量的繳獲日`本武器的,但是陳敬雲考慮到統一口徑的問題,所以就否決了這一提議。

對於盟國之間的口徑統一,陳敬雲是非常注重的,俄羅斯國防軍的口徑早年也是和中國不一樣,但是後續這些年也是陸續採取和中國一樣的制式裝備,做到了在輕武器上統一了口徑,而火炮上由於俄國那邊的庫存火炮也不少,所以目前俄國是76毫米和75毫米以及105毫米和122毫米兼用,總之有什麼用什麼。不過這隻限於庫存武器,新裝備都是清一色從中國採購的中國製式裝備。

對於朝鮮國防軍,陳敬雲也是如此打算,反正又不是白送,就算是軍援那也得用的貸款,朝鮮還得慢慢用各種礦產資源甚至勞動力還錢的。

輕武器上採用中國的制式裝備,火炮方面倒是簡單,直接把繳獲的日軍的火炮低價賣給他們一部分,因爲日軍的75毫米口徑的火炮和中國的75毫米口徑火炮是同一個口徑,這一點不存在口徑差異問題。

按照目前的局勢,中國和俄羅斯共和國以及新成立的朝鮮共和國就是一個緊密的軍事同盟關係,而且俄羅斯共和國和朝鮮共和國都是沒有大規模工業力量的,武器方面很難做到自給自足。

俄羅斯共和國努力了差不多十年,倒也沒能建立起成規模的國防工業,只有少量的輕武器生產線和彈藥生產線而已,而坦克、火炮和飛機基本上都是依賴中國提供。

他們都得依賴中國的工業提供軍事裝備,而且還涉及到了以後協同作戰的問題,所以口徑統一是非常有必要的,總不能戰爭時期中國還得爲他們專門建立一套生產線不是。

朝鮮共和國的成立乃是情理之中,不過依舊是引來了日`本的反對,就連英美等國也是觀望着一時間沒有承認朝鮮共和國,這一點和當年俄羅斯共和國的成立得到了世界上主要國家的支持是完全不同的。因爲現在中日之間的談判還沒有結果,貿然承認朝鮮的合法性,就會讓自己走在了日本的對立面,這是他們所不願意看見的。這個時候他們還想着支持日`本和中國繼續打下去呢。

李承晚的政府成立後,暫時只得到了中國和俄羅斯兩國的承認,不過這並不影響中國在朝鮮問題上的優勢地位。

在上海的幣原喜重朗雖然因爲這個向顧維鈞提出了嚴重的反對,但是口頭上反對有什麼用,有本事你日`本直接登錄朝鮮就是了,如果不能,那麼就無法動搖這個既成事實。

陳敬雲並沒有因爲上海的談判僵局而停止自己的攻略,讓朝鮮建國只是第一步,而下一步則是要加把勁,逼迫日本徹底的在談判桌上服軟。

“以目前的局勢來說,朝鮮的勝利並不能讓日`本徹底服軟,三軍還必須進一步打擊日`本的信心!”在國家軍事委員會的擴大會議上,陳敬雲很難得的穿上了自己的軍服,專門爲了他而設立的國家元帥軍銜肩章上的那枚金質牡丹花閃閃發亮。很早的時候,陳敬雲就把自己的軍銜提升到了元帥,避免和手下的上將們同一個軍銜,而後陳敬雲考慮到假如爆發世界大戰的話,上將之上肯定還得再設立元帥或者一級上將這種軍銜,所以他就再一次把自己的軍銜設立爲國家元帥,這個軍銜是特地爲了他設立的,其他人是不會獲得。至於陳敬雲預想中的元帥或者一級上將這些軍銜卻是依舊沒有設立,暫時自然也就沒人能夠獲得,不過那是遲早的事情。

大型會議室內,坐滿了中國軍方的高級將領,大批軍方的實權高層將領齊坐一堂,討論下一步對日作戰方案。

拿下朝鮮後,中國陸軍的軍事行動就大體停了下來,現在是海軍零星的和日`本海軍交戰,而空軍那邊則是依託朝鮮南部爲基地,奪取對馬海峽上空的制空權。

日`本則是蒐羅了幾乎所有能戰的飛機投入對馬海峽上空的戰鬥。

這種空戰消耗戰中國方面雖然佔據了極大的優勢,不過要徹底打垮日`本的信心還略有不足,爲此空軍已經是籌備對日`本本土進行大規模的轟炸。

作爲三軍中的老大,陸軍的人首先開口了,而代表陸軍開口的自然是參謀部總長沈綱:“這個問題陸軍方面已經是早有準備,目前四十七師、二十一師已經完成了渡海作戰的相關準備。只要有需求,陸軍方面隨時都能夠投入部隊參與渡海登陸作戰!”

沈綱並沒有說要登陸那裡,這個並不是他一個人或者是陸軍單方面能夠決定的,渡海作戰,主角必然是海軍方面,所以具體登陸那裡還需要海軍方面拿主意。

而實際上,如果真的進行大規模的登陸作戰,那麼第一波的登陸先鋒必然是那兩個專門爲了渡海登陸作戰建立的海軍陸戰旅擔任的,陸軍方面只能是在海軍陸戰旅建立了灘頭後,以第二波登陸部隊登陸,擔任登陸後的主要作戰任務。

此時,海軍的程璧光也開口道:“現階段而言,要登陸日`本本土無疑難度是非常大的!”他說的這個難度非常大實際上已經等於說不可能的,海軍方面就算再自大,也沒敢說能夠掩護數以十萬計的陸軍登陸日`本本土,而如果沒有數十萬這個數量只登陸個一兩萬人的,那基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剛登陸沒兩天估計就得被日`本本土裡的數十萬部隊趕下海。

日`本雖然在朝鮮損失了十幾個師團的陸軍,讓他們傷經動骨,但是並沒有說把日`本陸軍一網打盡的,日`本在本土還有至少十個以上的常備師團,另外還有緊急建立的二十餘個師團。自從朝鮮失敗後,日`本是感到了濃厚的本土危機,日`本國內已經開始說日`本此際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號召全部日`本進行本土防禦,陸軍規模在短短兩三個月內就成倍增長,現在已經是超過了百萬之數,而且每一天還在大量增長當中。

日`本好歹是個工業國家,那麼實力比中國差但是全面動員後能夠武裝起來的陸軍數量還是非常可觀的。這個本土防禦計劃雖然沒有後世裡1945年日`本的本土決戰計劃那麼變態,但是現在的中國也沒有後世里美軍的龐大優勢啊。

沒有超過十萬的部隊一次性前期登陸,沒有數十萬大軍的後續登陸,那麼基本不可能在登陸日`本本土中取得什麼成績。

而要在日`本投入數十萬大軍,對於陸軍來說不成問題,朝鮮的第一集團軍和東北的第二集團軍加起來足以橫掃日軍本土了。但關鍵是,海軍沒能力把這麼多的陸軍部隊短時間內投送到日`本本土上面去啊。

中國和日`本海軍的交戰在打了一場海空大戰後,並沒有停止下來,雖然說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海空大戰,但是小規模的作戰是三天兩頭就有,這幾個月來,中國海軍已經損失了不少的輕型船隻,日`本海軍也不好受。這現在的海軍局勢基本就是一個消耗戰的狀態,造價數百萬,上千萬的船你一艘,我一艘接二連三的沉沒,偏偏還影響不了戰局發展。

再沒能徹底擊敗日`本海軍主力艦隊之前,任何登陸日`本本土的提議都是不現實的。

這一點,陸軍清楚,海軍自己也清楚,所以程璧光才說要登陸日`本本土是非常困難的。

陳敬雲道:“登陸日`本本土日後再議!現在我們的主題,如何逼迫日`本在談判做上屈服。”

登陸日`本本土別說從軍事上不可行,在外交政治上同樣不可行,如果中國現在登陸日`本本土,恐怕英法美三國就得撕下臉皮直接支持日`本了,在這些國家的支持下,足以把中國拖進一個無法脫身的爛泥潭裡。

“我們海軍的意見是,如果要給予日本方面壓力,那麼最好是登陸奪取琉球諸島!”爲了這一次的會議,海軍方面自然是有着準備的。

當即,程璧光就是親自站起來走到旁邊的一副巨大`東亞地圖上:“主席、諸位同僚請看,琉球列島位於日本西南地區,處於我國上海正東,臺灣東北地區。從海面距離來看,雙方的距離都是差不多,而通過海軍方面的偵查情報,日`本在琉球列島的駐軍大約有兩師團以及少量獨立守備隊,總人數加起來約五萬人左右,不過卻是分散到了好幾個島嶼上。即便是日`本這些短時間繼續向琉球增援,那麼琉球島上的日`本軍力也不會超過五萬之數!”

之際上琉球上面的日`本守軍力量如何是並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海軍能不能控制這一帶海域的制空權,並阻攔日`本本土出發的增援部隊。

“由於遠離日`本本土,即便是琉球上有着不分的日`本飛機參戰,但是通過我艦隊的四艘航空母艦的作戰飛機,要消滅壓制琉球上的日`本飛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沒了琉球上陸基航空兵的支援,日`本的主力艦隊很難在海面交戰中佔據優勢!”

“甚至我們還可以利用這一局勢,重創增援而來的日`本主力艦隊!”程璧光的這句話纔是海軍將領的心思。

奪一兩個島嶼根本不是海軍的目標,海軍的目標始終是殲滅日`本海軍主力,而登陸琉球的話,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把一直躲在日`本本土沿海的日`本海軍主力艦隊給吸引過來,到時候憑藉中國海軍中的四艘航空母艦,再一次重創日`本海軍主力艦隊是大有希望的事情。

程璧光說完後,看着陳敬雲,陳敬雲也是點頭,他對海軍的這個想法也是頗爲支持的,不過具體怎麼做還得仔細考慮。

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848章 空襲!!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57章 北京初雪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51章 胡陳之爭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864章 慘烈(一)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207章 空襲(一)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261章 煙華夜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1040章 秋熱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848章 空襲!!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1053章 戰損(一)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31章 財政困境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711章 養狗咬人
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848章 空襲!!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57章 北京初雪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51章 胡陳之爭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864章 慘烈(一)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207章 空襲(一)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261章 煙華夜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1040章 秋熱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848章 空襲!!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1053章 戰損(一)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31章 財政困境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711章 養狗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