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

餘額不足

清廷接受和談的消息一經傳出,舉國譁然。這個消息比當初武昌起義或者是拿下武昌城更加轟動,之前的武昌起義和攻下南京,充其量也只能說中國南部省份已經有了共和之風潮,但是隻要北中國一日還處於清廷的控制下,那麼中國之共和一日就無從談起。

然而現在清廷卻是接受了南方的提議準備和談,這說明了什麼,只能說明了中國之共和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了。

當袁世凱接到宮裡的聖旨的第一時間裡,卻是沒有露出驚喜或者是其他明顯的喜色,反而是露出了絲絲的哀嘆之意。

從袁世凱的前半生來看,他個人和李鴻章是差不多的,不然李鴻章也不會選了他來當北洋系統的接班人,對朝廷忠心的同時更關心北洋的出路,同時他也和李鴻章一樣具備現今中國人極度缺乏的國際戰略眼光,當年李鴻章建北洋水師開創了中國海軍歷史,而十餘年前袁世凱小站練兵也開創了中國近代陸軍,兩者之間幾乎如出一則。儘管他們都有着這樣或那樣的時代侷限性和缺點,但是無法否認他們的成就和眼光。

和李鴻章、張之洞等漢人重臣一樣,袁世凱對清廷的心態也是極爲矛盾的,一方面是儒家的忠君思維,而另外一方面他也無看到了世界的格局在變化,更明白現有體制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而這種矛盾心態的產物就是洋務運動,企圖利用西方現今技術來彌補體制之欠缺,而現今,已經不是來一場技術革命就能解決問題所在了。

在忠君和北洋利益之間,當年的曾國藩,李鴻章都選擇了朝廷,而袁世凱選擇了北洋。

人都是有野心的,不同的是有人能夠控制住野心並把它深埋在心底,而有些人是控制不住的,當時機來臨之際就把野心暴露在外。

而後半生的袁世凱就是一個把野心暴露在外的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

當這徐世昌和諸多北洋干將的面前,袁世凱毫不掩飾他對清廷的哀憐之心,可是這種表情不過是持續了半刻鐘後就是消失不見。

“現在楊哲子就在上海那邊,給他去電正式和南方聯繫!”袁世凱知道上海那邊還有一個南方聯軍都督代表會議,更加知道這個都督代表會議纔是真正代表了南方實權都督們的心思,至於南京那邊,只能算是表面上的政治作秀,等私底下談妥了再拿到南京那邊去談。

徐世昌道:“聽聞孫文已經到達日本,不日即將回國,他回來會不會對局勢有所影響!”

袁世凱點頭:“影響肯定是有的,不過不會實際改變什麼!”

身爲一個手握中國最大軍事力量的超級大軍閥,袁世凱很明白有些人說的話可以聽一聽,有些人說的話必須重視,而有些人說的話只能權當笑話,而孫文嘛,在袁世凱看來他是一個招牌,一個南方黨人會高高舉起的招牌,而招牌本身是不是高高豎起的,關鍵在於把他豎起來的人。所以袁世凱的關注重點依舊在於南方各個擁有實際軍隊的都督,比如浙江朱瑞,比如武昌黎元洪,比如南京之徐紹禎,比如江蘇之程德全,還有福建陳敬雲等人,只要把這些人搞定了,檯面上的孫文等人那就是無根之萍。

“不過還是讓芝泉多注意一二,掌控住湖北和南京方面的分寸!”段祺瑞現在在南方,身兼第一軍總統官要職,同時還兼了個有名無實的第二軍總統官,是目前北洋軍系統在南方名副其實的大佬,就算比起前些時候的馮國璋還有來的更權重一些。

前些時候段祺瑞已經按照袁世凱的密令秘密和南方接觸,算得上是袁世凱的全權代表了。

“芝泉的能力是大家所共知的,有他在南邊,想必南京方面也翻不了局!”馮國璋心中雖然還是有些酸味,但是現在南北議和事關整個北洋,他也不能置身之外,所以這些天面對袁世凱的一些垂詢他也是盡心盡力。

“不過南邊的幾個都督我看還是需要加深聯絡,到時候如果和談不成聯絡我們好歹也能有個後路!”馮國璋到達老辣,這和談還沒正式開始呢,就打算起和談失敗之後的退路來。

可是這話聽在袁世凱的耳中,再聯想起前段時間馮國璋不聽從自己的暗示執意要拿下漢陽,就讓袁世凱對馮國璋的話產生了歧義,心裡暗想,莫非他心裡還是想着幫着朝廷,想要破壞和談大局?

南北和談發展到今天,已經不是簡單的一句中國共和之類的就能概括,裡面包含了諸多勢力的各種利益,甚至說成是各方勢力的一個妥協也不爲過。

對南方各省而言和談代表着什麼先不去說,但是對於北洋,對於袁世凱來說和談代表着北洋這個整體將取代朝廷,而他袁世凱本人也將成爲中國之最高領導者。所以這和談大局是袁世凱必保的。

要不然袁世凱先前所做的這麼多努力都白費了。

十二月八號,袁世凱委郵傳部大臣唐紹儀爲其全權代表,主持和談事宜。

於此同時,南京裡頭卻是一如既往的亂,自從南方聯軍攻克南京後,南京就沒安靜下來過,尤其是黃興等人革命黨人南方聯軍各都督等人的矛盾以及和武昌黎元洪方面的矛盾日益加劇,表面上看上去南方各方勢力聯合在一起對抗北洋想要推翻滿清,但是實際上就是一盤散沙。這和談還沒正式開始呢,黎元洪就對自己頂着一個副元帥的名頭極爲不滿,隨後發動了各方代表要求重新選擇大元帥和副元帥。

而黃興這個時候沒工夫和黎元洪吵,他在同盟會高層中算得上是最務實的一個人,剛進南京呢就算宣佈要準備北伐,並以大元帥的名義組建北伐軍。

僅僅兩天後,也不知道他用了什麼手段竟然是說服了徐紹禎加入北伐軍。徐紹禎這個南方聯軍司令都帶着部隊跑了,這南方聯軍僅存在一個月就宣佈解散,其中陳其美本來就是革命黨人,孫文最忠誠的支持者,所以他很乾脆的帶着部隊加入了北伐軍。剩下的程德全、朱瑞、陳述之派去的部隊將領等人一時間有些迷茫了。

然而還沒等他們反映過來呢,黃興就用大元帥的名義一一接管他們手下的部隊。等程德全、朱瑞等人反映過來,心裡直罵孃的更是後悔不已。

說起玩耍政治的手段,這些地方都督們遠不如黃興、宋教仁之流。人家同盟會一天一天發展至今,把清朝都快要推翻了,現今利用利用革命大義又有大元帥的名頭,奪起軍權來得心應手。

這沒幾天功夫,南方聯軍雲集南京的部隊就變成北伐軍了,當得知這個消息後,遠在福州的陳敬雲也是心裡後怕不已。

這黃興打仗不咋地,奪軍權倒是乾淨利落,如果陳敬雲之前把第一旅也給派到南京的話,怕也是保不住了。

黃興初步整合了南京的北伐軍後,又是急忙招收新兵,期間又有諸多所謂的革命隊伍來投靠,短短數天時間南京周圍聚集了十餘萬大軍,聲勢之大堪比廣州之民軍。

而這等聲勢也讓外面覺得黃興的北伐之舉大有可行之勢。

但是如果從北洋的軍事調動中就會發現,北洋根本就無動於衷,張勳的江防軍還固守在南京,甚至張勳還咽不下被趕出南京的那口努力,還派出了小股部隊去偷襲,成果頗豐。山東的第五鎮也開始按照預定計劃和第三鎮交接山東防務,開始移防徐州。

同時爲了和談大局,袁世凱特地把南軍聲勢大漲的消息傳給宮裡以及一衆滿清權貴們,當隆裕聽到說南京已經聚集了數十萬革命大軍,隨時都可能進行北伐的時候整個人都嚇愣了,就連載灃等人也是被袁世凱嚇的一愣一愣,前幾天一直阻撓着和談的話語才略微停歇了下來。

“現在的和談嘛,就像是一場大戲,南京和袁世凱兩邊演習給清廷看!”在福州的都督府裡,陳敬雲很是難得有空在白天裡陪着羅漓一起。

這幾天南北和談鬧的沸沸揚揚,就算是深宅之內的羅漓也略有耳聞,聊着聊着就說起了這南北和談。

可是羅漓到底是女孩子家,並不喜歡說這些,雖然想要裝出一副聽得津津有味的樣子,但是裝模作樣的本事卻差了些,沒半會功夫就讓陳敬雲看了出來。

陳敬雲伸出手捏了捏她的手:“唉,一時忘了你不喜歡聽這個!”

羅漓搖了搖頭:“沒有啊!我很認真的在聽呢!”

“呵呵!嗯,知道你在聽!”陳敬雲也不和她辯駁,轉換話題道:“上午你回府的時候,家裡那邊可有什麼事!”

羅漓搖頭:“沒事啊,家裡一切都好呢,比以前熱鬧好多呢,聽她們說天天都有好多人去見老婦人還有大管家!”

說到這,她略微停頓了會後道:“還有老太太說想你了,讓你有時間回去看一看!”

陳敬雲聽罷點頭:“也好些天沒回去了,明日我抽時間回去一趟,到時候你也跟着吧!”

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94章 軍校演講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97章 航空工業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369章 十九號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9章 密議(一)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858章 秦海濤第358章 蔡家崗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47章 復古風情第596章 爆發(一)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353章 王麒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353章 王麒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40章 亨利歸來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32章 陳府景象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36章 軍服肩章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961章 低估(二)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212章 大戰(二)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66章 福寧公司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848章 空襲!!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575章 伏擊戰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
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94章 軍校演講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97章 航空工業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369章 十九號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9章 密議(一)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858章 秦海濤第358章 蔡家崗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47章 復古風情第596章 爆發(一)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353章 王麒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353章 王麒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40章 亨利歸來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32章 陳府景象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36章 軍服肩章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961章 低估(二)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212章 大戰(二)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41章 南下北上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66章 福寧公司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848章 空襲!!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575章 伏擊戰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