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伍世鍾

“從現在的態勢來看,我軍在上海往內陸延伸的長江南岸地區是安全的,北洋軍第八師雖然在南通方向有部分兵力,但是通過情報得知數量並不多,張勳把第八師的主力都集中到了鎮江的長江對面,試圖和南京的北洋第五師配合攻佔鎮江。而且我軍的海軍部隊在薩將軍的帶領下已經控制長江,目前已經派出艦隊前往鎮江地區。”作戰司司長樑訓勤爲在座的諸多將領們解釋着戰局、

本來海軍早就可以沿江西進的了,不過之前長江沿岸的江陰炮臺並沒有被國民軍掌控,薩鎮冰爲了保險起見也不敢硬闖,一直等國民軍第一師派出部隊攻佔江陰炮臺後,江陰炮臺上的守軍才意識到天下真的要變了,而後很快投降,等國民軍掌控了江陰炮臺後,薩鎮冰才帶着艦隊繼續西進。

樑訓勤繼續說着:“有第四師的部分兵力和海軍方面的封鎖,張勳的部隊不可能在鎮江以東的長江渡江,鑑於此,我軍將東線之第一師,第四師的主力都用於鎮江方面的作戰所用!”

陳敬雲聽罷也是點點頭,然後左右看了一眼,才找到了航空聯隊的指揮官伍世鍾,當即道:“伍上校,航空部隊那邊怎麼樣了,什麼時候才能給部隊提供情報支援!”

陳敬雲這話聽在伍世鍾耳中,就像是變成了質問一樣,本來第一次參加這樣高級軍事會議的他就有些緊張,現今讓陳敬雲這麼一問,立刻就讓伍世鐘有些臉色通紅。由於航空部隊現在沒有成立單獨的兵種,只是掛在了參謀部之下,嚴格上說起來就是陸軍航空兵。所以平時裡一些高級軍事會議航空部隊人是挨不着邊的,不過陳敬雲對航空部隊歷來重視,所以就特別要求航空部隊的指揮官伍世鍾日後也可以來參考高級軍事會議。

所以,伍世鍾就出現在了怎麼一大羣將軍裡頭,環視在座的軍官們,基本上都是少將以上的將軍,校官只有那麼幾個,而且這幾個校官裡頭好幾個都是屬於旁聽性質,根本就沒發言的資本,更加不用說能夠被陳敬雲親自提問了,所以伍世鍾這麼一個上校多少就顯得有着晃眼了。

縱然有些緊張,但是伍世鍾還是立刻回答着陳敬雲的話:“報告司令,我航空聯隊下屬的兩個中隊昨日已經進駐溧水基地,現已能夠進行偵查作戰,另我部已經準備在江陰設立第二個基地,預計兩日後能夠完成轉場工作!”

“這有些慢了,你還得催促他們務必加快行動,儘早在江陰設立基地。另外在溧水的航空部隊也要加速對周圍地區進行偵查,確保我軍的情報來源!”陳敬雲是有些不滿航空部隊的舉動的,這都那麼多天了,但是航空部隊目前還沒有拿出一份可用有效的偵查報告來。

不過這也不能單怪航空部隊,現在國民軍航空聯隊中裝備的飛機雖然分爲了偵察機和戰鬥機以及轟炸機,不過他們的原型機都是同一架,大致的飛行係數也差不多。速度大概在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然後續航時間爲三個小時,也就是差不多三四百公里的航程。而這點航程當初航空基地設置在杭州的時候根本就覆蓋不了廣大的蘇南地區。因爲四百公里的航程換成作戰半徑的話只有兩百公里,而且不管是偵查還是戰鬥或者轟炸之類的,總不能筆直的飛過去然後飛回來就可以了,總的到目的地上空停留一段時間來完成各種任務。所以說當初在杭州方面的基地距離鎮江和南京就太遠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航空部隊迅速在溧水開闢了一個航空基地,反正這年頭飛機的起降要求很簡單,只要有一塊平整的空地就行了,麻煩的就是補給之類的。所以不用兩天功夫,歷史那邊的基地就完成了,然後一個偵查中隊和一個混合中隊就轉場了過去,至於江陰那邊還要等一等,畢竟國民軍佔據江陰不久,開闢航空基地的時間在短也要一兩天時間。

“司令放心,我航空部隊一定能夠完成各種任務!”伍世鍾打着包票。

對於伍世鐘的打包票陳敬雲也沒說什麼,只是微笑着示意他重新坐下,然而衆人又是分析了一邊鎮江和南京那邊的戰況,總體來說並沒有太大的變數,國民軍和北洋軍目前也沒有開始什麼大規模的作戰。

鎮江那邊國民軍第一師的11團先頭部隊已經在二十四號下午趕到,第一師的後續主力部隊也陸續趕到,國民軍的到達總算是讓江蘇第三師的董宏放下了心。

這人倒也乾脆,等國民軍第一師到達之後,他就藉口部隊傷亡太大,缺乏補給從部分前線撤回了部分部隊,陳衛華雖然很反感他這樣的行爲,但是也沒辦法所以直接是讓部隊接替了防線,並且安撫董宏說:國民軍的相應補給很快就會到了,而且國民軍的第四師也在路上很快就會到達,這才讓董宏放下了擔心。

第一師到達鎮江後,對面的張勳似乎也察覺到了很快就把部隊給縮了回去,於是乎鎮江就重新變得平靜下來。

而南京方面,馮國璋也在二十四號晚上到達南京,跟着他一起來的還有曹錕的第三師。如此,北洋軍的兩個師都到了南京,這加起來近三萬的兵力。

北洋第五師在二十三號佔據了南京城後,馮國璋就命令靳雲鵬繼續南下,爲此第五師就派出了先頭部隊南下到了溧水附近,第五師的主力緊隨其後。二十四號,第三師也到達了南京,並且開始整合部隊後,向鎮江方向派出了部隊。

不過從目前來說,國民軍還沒有和北洋軍發生大規模的交火,也就是溧水那邊雙方發生了一些小規模的交火,遠不到影響局勢的地步。

雙方的行動都沒有着急,相反都是穩紮穩打的那種,北洋軍方面還需要從津浦線調來大批的補給,在補給沒有到位之前進行大規模作戰可是很不理智的行爲,而國民軍方面是因爲第二師還在等第七師的增援,他們現在進行的就是防守,而鎮江那邊第一師也纔剛到達,第四師還在路上。

所以這一時半會還打不起來。

儘管還沒有發生大規模的交火,但是國內的輿論此時已經是鬧翻了天。當戰事越來越近的時候,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等人都是沒心思關注什麼輿論動向,而陳敬雲那邊也是忙着制定各種作戰計劃等等,也沒什麼心思來搭理什麼輿論。

當國民軍和北洋軍準備着進行一場大戰的時候,國內的各種報紙上亂七八糟的消息滿天飛,一會說陳敬雲要敗,一會說袁世凱要下臺,還有更離譜的說孫文對雙方大戰很不滿意,意圖恢復南方臨時政府。

本來各種消息就亂,加上國民軍軍事調查局宣傳處裡特地散播的各種假消息之類的,就讓江蘇戰事更加讓人摸不着頭腦了,畢竟國民軍和北洋軍的相關調動對於雙方的高級將領來說不是什麼秘密,但是對於外人來說就很難知道真實情況了。甚至黃興都跑了兩天了,外面都還沒什麼人知道這一情況,很多人還在以爲黃興和陳敬雲正並肩作戰呢。

這些情況普通人不知道,不過多餘各國外交人員來說並不是什麼秘密,東交民巷裡,朱爾典正在和一羣外交家們舉行酒會。

說是喝喝酒跳跳舞,但是外交家們舉行酒會基本都不是那麼簡單,尤其是在中國局勢進一步惡化的現在,朱爾典剛擺脫了一個金髮女郎的糾纏,然後端着酒杯走到了美國駐華公使嘉樂恆和日`本駐華公使伊集院彥吉跟前。

“兩位正說什麼呢?”朱爾典說着的時候喝了一口紅酒。

嘉樂恆道:“哦,我們剛纔正在討論江蘇南邊的戰事可能帶來的影響!”

伊集院彥吉道:“江蘇那邊爆發的戰事讓很多人都在擔心!”

朱爾典道:“不知道兩位對江蘇那邊的戰事怎麼看?”

伊集院彥吉開口道:“我對福建不太熟悉,不過也看過一些陳敬雲和國民軍的資料,個人認爲國民軍在江蘇可能會給北洋軍帶來很大的麻煩!”

“哦?”朱爾典道:“難道你認爲國民軍有能力擊敗北洋軍?”

伊集院彥吉笑了笑道:“我可沒這麼說,現在大家普遍的觀點都是北洋軍最強,可是在戰爭分出勝負之前,誰能斷定結果呢!”

面對伊集院彥吉的話,朱爾典也只是笑了笑然後轉向美國公使嘉樂恆那邊:“卡爾霍恩先生,你也認爲國民軍能夠擊敗北洋軍嘛?”

嘉樂恆面帶微笑道:“這個嘛,很難說,一個是老牌勁旅一個是新起之秀,至於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

朱爾典道:“勝負以後再說,不過現在這雙方在江蘇一帶的交戰已經給各國在華利益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所以不知道兩位對此如何看?”

伊集院彥吉道:“我國對他國的內部事務一直保持中立態度,儘管中國之變化有可能影響到日`本之利益,不過我國曆來尊重他國尤其是中國的主權,所以對於中國之內部衝突,我日本帝國將持謹慎的觀察態度。”

嘉樂恆則道:“美國曆來奉行中立外交,這一次也不例外!”

聽到這兩個人的標準外表式回答,朱爾典並沒有生氣或者鬱悶啊什麼的,而是笑了笑後吧話題一帶,就是說起了巴黎的傳來的一些八卦趣聞了。

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90章 蔡鍔心思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941章 終戰令第998章 陰謀(二)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18章 整編行賞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28章 購軍械(一)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97章 航空工業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775章 演講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48章 山東亂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826章 偉大事業
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90章 蔡鍔心思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941章 終戰令第998章 陰謀(二)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18章 整編行賞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28章 購軍械(一)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97章 航空工業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775章 演講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48章 山東亂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826章 偉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