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

在國民軍的諸多計劃裡頭,有考慮到北洋軍一下子集中四五個師大舉南下的,有考慮到北洋軍通過海軍佔據上海後,直取杭州的,也有考慮到南京失守後國民軍如何進行後續防守。而這些計劃裡面或多或少都考慮到了黃興手下三個師的作用,比如現在國民軍所採用的第三號方案就是建立在黃興能夠在抵擋住北洋軍三到五天時間,然後給國民軍爭取到前往南京的行軍時間。

但是不管是陳敬雲還是國民軍參謀部裡的參謀們都沒有想到過,黃興竟然會跑了!

基於黃興,孫文等人和袁世凱的對持關係,更考慮到辛亥後孫文和袁世凱的對立關係以及首都之爭和政體之爭。幾乎讓那個全國人都認爲黃興和孫文是走在了對抗袁世凱的最前沿,甚至有人猜測過,如果說北洋軍要大舉南下的時候,那麼遇到的第一個阻力那肯定就是黃興和孫文這一方的國民黨勢力。

就算是國民軍和北洋軍爆發了激烈衝突的現在,人們依舊習慣性的把陳敬雲當成國民黨的一份子,把陳敬雲當成是和黃興,李鈞烈同樣的角色,也把國民軍所佔據的閩浙兩省以及大半個廣東都當成了國民黨的勢力範圍。

當陳敬雲北上杭州,馮國璋指揮北洋第二軍大舉南下之際,很多人都會認爲黃興會和陳敬雲並肩作戰,甚至由此引發全國範圍內的內戰,就和南北和談之前一樣,以孫文爲名義領袖,南方的各軍閥聯合起來和北洋軍作戰,黃興,陳敬雲,李鈞烈,柏文蔚,陸榮廷,蔡鍔,黎元洪他們會再一次聯合起來對抗北洋。

然而人們都不知道,現在的國內形勢和去年已經大不相同。

最爲重要的就是陳敬雲的突然崛起,國民軍體系的崛起可以說是迅速無比,在武昌起義的那段時間裡,陳敬雲就已經帶領着國民軍整合好了福建,爲國民軍的擴大打下了基礎,而後更是趁着南京大戰時期,用着南方聯軍的名頭佔據了浙江南部地區,極大的擴充了國民軍的財力。

等今年年初杭州蔣尊簋和朱瑞發生矛盾並爆發兵亂後,國民軍通過軍事行動徹底擊敗了朱瑞,然後佔據了浙北地區,實際了對浙江的徹底控制,由此完成了國民軍真正的擴張,奠定了國民軍爭霸中原的基礎所在。

而在這個過程中,陳敬雲雖然和之前的同盟會,改組後的國民黨都保持了親密關係,他甚至現在都還是國民黨的幹理事,然而他又自己組建了一個國社黨,並且以行政和軍事手段在閩浙兩省內強制推行,國社黨不但控制了福建省議會,在下半年的浙江省議會改選當中又以微弱的優勢掌控了浙江議會。到現在爲止閩浙兩省內的高級官員中,已經有三成都加入了國社黨,而在國民軍當中,基本上所有軍官都加入了國民黨,士兵們也有多數加入了國社黨。陳敬雲大力支持國社黨,相對的對國民黨在閩浙兩省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阻礙,不久前才結束的浙江省議會改選當中國民黨只收取了30%的席位就已經表明他們和國社黨已經成爲了政治對手。

國社黨和國民黨的競爭也就造成了陳敬雲和宋教仁等革命黨之間的矛盾加大,不過一直都是沒有暴露出來而是隱瞞起來了下來。

從某種事實程度上來說,陳敬雲,蔡鍔,孫文,黎元洪,陸榮廷,譚延闓都是相對獨立的政治集團。蔡鍔掌控雲貴,陳敬雲掌控閩浙以及大半個廣東,陸榮廷掌控着廣西和粵西地區,黎元洪則是以副總統的名義兼任湖北都督,譚延闓相對弱勢一些,也沒有積極擴軍和對國內局勢發表各種看法的意思,他就是一個湖南官紳的代表,手底下的軍隊也混亂複雜,和前面幾人沒法比較。

孫文手底下的力量主要是依靠江西的李鈞烈,然後還有蘇南的黃興以及安徽的柏文蔚。

所以說,雖然明面上孫文是南方各大軍閥的名義領袖,但也只是名義領袖,孫文自己也不傻,不想讓陳敬雲當槍使,現在國民軍你自己要和北洋軍打,憑什麼把我們也拉到裡面去啊。

加上孫文和杭州和陳敬雲對上海一事進行交談時,他對陳敬雲的解釋很不滿意,數千滬軍說沒了就沒了,這樣的情況下,孫文給黃興發去了電報:“革命尚未成功,諸君尚需努力,爲國爲民望兄忍一時之辱!”

黃興心裡是不想走的,之前的預定的各種計劃裡頭也沒說退走南京的說法,而是打算着先頂住北洋幾天,然後等國民軍北上和國民軍聯合作戰。這要是事到臨頭自己溜走了的話,那麼可就滑天下之大稽了,以後人人見到了自己還不得罵自己貪生怕死啊。

可是孫文在電文上讓他去安徽,說是安徽那邊柏文蔚維持的很困難,安徽第一師和第二師都不聽從柏文蔚的命令,假如黃興帶着部隊進入安徽的話,那麼就能夠將安徽地區徹底掌控,以後再加上江西的李鈞烈,那麼國民黨也就算是有了兩個省的穩固地盤。

這種情況總比現在夾在蘇南地區看國民軍和北洋軍的臉色強的多。

黃興詳細的想了想覺得也是,如果自己和國民軍聯合打敗了北洋的話,那麼得到最大好處的肯定是國民軍,而且到時候來了蘇南的國民軍要想再走恐怕就不可能的,假如自己和國民軍敗了,別說國民軍會很慘,他黃興可以養不好過。

如此考慮了很多後,黃興咬了咬牙就是下令連夜撤退。

於是乎,下午北洋第五師的部隊剛和蘇軍接觸,就是小小的交了下火,然後第五師花費了一晚上的時間進行戰前準備,等第二天準備大規模進攻的時候,卻是發現南京城裡一個蘇軍都沒有了。

滁州的馮國璋得知黃興連夜帶着人逃了的時候,整個人都愣了,饒是他是久經風雨的老將軍了,但是突然遇上這事也是一下子反應不過來。

“這黃興竟然又跑了!”馮國璋當初在湖北就和黃興交過手,當初黃興眼看着湖北局勢難以維持就連夜東逃,而現在自己的部隊剛擺上去展開進攻的架勢,這都還沒打呢,黃興就跑了。

“這跑的倒是夠快的!”馮國璋一邊搖頭一邊苦笑着:“不過這也算是好事吧,不戰而居人之兵說的就是這種事吧!”

袁世凱知道這個消息後也是忍不住笑了出來:“這些個革命黨人腦子裡到底想的什麼啊!”

段祺瑞在一邊也是打趣道:“這黃興可真成逃跑將軍了!”

黃興跑了,這事對於北洋軍來說可是重大的好事情,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南京不說,還讓北洋軍保存了實力,通過佔據南京,讓北洋軍跨過了長江天塹。

南京除了擁有重要政治意義外,他的交通意義也很重要,北城區也就是長江北岸是津浦線的終點站,然後南城區位於長江南岸,那邊乃是滬寧線的終點站,雖然由於長江的阻礙讓這兩段鐵路暫時無法連接起來,但是通過渡船等船舶工具的轉接完全可以完成這兩者之間的交通。

佔據了南京南岸之後,北洋軍一方面可以利用滬寧線直撲鎮江,甚至抵達上海地區,從而徹底繞過長江的阻礙。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直接南下,拿下溧陽後威脅湖州,之後這兩路回合的話就是威脅到杭州的安全。而拿下了杭州也就可以說成是拿下了浙北地區。

可以說,黃興的連夜西逃給北洋軍極大的戰略優勢,一時間讓國民軍實現的各種部署都產生了各種不確定因素。

當北洋軍高高興興的踏入南京城區,並且度過長江到達南京南岸之時,杭州方面也是因爲黃興的出乎人意料的變動而採取了臨時緊急措施。

二十三號下午,杭州國民軍司令部給已經到達溧水的確的第二師下達了停止向南京行軍的命令,同時命令他們阻擋可能從南京方向南下的北洋軍先鋒部隊。

同時向已經到達長興的第七師加速北上,增援第二師。

再命令在上海,蘇州等地的第一師前往鎮江方向接應被黃興拋棄了的江蘇第三師。

已經到達溧水的馬成接到司令部的電報後,開始還有些不解搞不明白杭州方面爲什麼要讓他停止進軍,但是當他發現是黃興竟然是連夜棄城而逃時,整個人氣的罵娘:“格你老子的,他孃的我就知道革命黨人沒一個好東西,吹牛皮的時候一個比一個大,說的一個比一個好聽,真正事到臨頭了就都他媽變軟腳蝦了!”

不管是馬成還是陳敬雲,其實還真不能怪黃興這樣的舉動,人都是爲自己考慮的,你陳敬云爲了國民軍的利益要和北洋軍打一架黃興自然沒意見,但是要讓他夾在裡頭,爲了國民軍的利益把自己的部隊拼光,這事黃興做不來。如果要說黃興缺德的話,那隻能說是黃興走的時候沒通知陳敬雲一聲,假如黃興事前通知一聲的話,或許國民軍還能通過急行軍搶佔南京,但是現今都一天時間過去了,北洋軍的主力已經到達南京的情況下,國民軍要想突襲南京是不太可能的了,現在最重要的已經不是攻佔南京,而是如何在北洋的優勢兵力打擊下進行防守,避免北洋軍繼續南下。

所以罵歸罵,不過相應的戰術調整還是要做的,馬成立即下令部隊停止進軍,然後在溧水、袁巷一帶設置防線,一方面是等待第七師的援軍到來,一方面是派出了偵查騎兵營前出偵查敵情。

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96章 福州體系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31章 財政困境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998章 陰謀(二)第598章 鎮壓(一)第1024章 忍讓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63章 所謂漂亮第511章 F1戰鬥機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208章 空襲(二)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476章 不孝子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10章 衝鋒(二)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29章 購軍械(二)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
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96章 福州體系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31章 財政困境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998章 陰謀(二)第598章 鎮壓(一)第1024章 忍讓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63章 所謂漂亮第511章 F1戰鬥機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208章 空襲(二)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476章 不孝子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10章 衝鋒(二)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29章 購軍械(二)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