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

蔡鍔要去北京,要來上海他陳敬雲管不着,現在也懶得管了,當十月十一號蔡鍔宣佈要在十一月初北上的時候,陳敬雲就已經對蔡鍔徹底不指望了。既然你蔡鍔非要去北京,那麼他陳敬雲無話可說,而接下來嘛,陳敬雲就是立即加大了和唐繼饒的聯繫。

當蔡鍔北上之前,已經宣佈辭去雲南都督一職,而唐繼饒則是接替了這一職位,也就是說,從蔡鍔宣佈辭職的那天起,他就已經不是滇軍的實際領導人了,現在滇軍的領導人是唐繼饒。這些天來,陳敬雲一直積極聯絡唐繼饒,試圖建立起雙方的戰略合作關係。

爲了拉攏唐繼饒,陳敬雲不但承諾在一年內向滇軍優惠出售五千支步槍,甚至答應提供部分機槍。要知道現在福州兵工廠的產量雖然已經超過了漢陽廠,成爲了國內第一大兵工廠,但是國民軍的需求更大,這個福州兵工廠的產量一直都是滿足不了國民軍的需求,在這種的情況下陳敬雲答應爲滇軍提供武器裝備已經算是很有誠意了。

要知道現在遠東地區的軍火價格對比辛亥之前已經足足攀升了大半,辛亥前一支漢陽造的價格不過四十元左右,但是現在就算是老舊的漢陽造,沒有四五十元根本拿不下來,如果是全新的話就更貴。這樣的情況下滇軍從福州兵工廠以優惠價格購買軍火的話,可以省下一大筆錢。

陳敬雲表示了自己的誠意,唐繼饒也是表達了自己的誠意,發來密電說只要等蔡鍔一離開雲南,那麼他唐繼饒就會公開宣稱支持陳敬雲。雖然這只是口上的支持,但是至少能夠在聲勢上給予國民軍極大的支援。

如此多情況結合起來,就讓陳敬雲對蔡鍔的北上之旅不怎麼關心了,現在的他更關心鎮江和南京那邊的戰事。

第一師遭遇慘敗後,陳敬雲第一時間就是把第一師師長陳衛華撤職,到沈綱從廣州到達杭州之前,第一師的部隊將由副師長徐鏡清暫時率領。

說起來,這個徐鏡清還是國民軍當中第一個出身舊軍巡防營的高級將領,他之前可是在福建西北部地區和國民軍打過仗的,後來投降了國民軍後進入福州軍校,再到當時的第一旅任職參謀,最後慢慢爬上來當了13團的團長,通過杭州一戰以及前幾天的作戰,他終於是被國民軍的上層尤其是陳敬雲關注上了,所以這才一躍而起成了第一師的副師長,現在第一師的師長沈綱尚未到達之時更是臨時統領第一師。

“李兄,你看是不是再給我這邊一個基數的炮彈!”徐鏡清站在李繼民跟前,說話的時候有些懇求的味道在裡頭了。

現在的第一師有些慘,前段時間大撤退的時候不但丟失了不少重武器裝備,而且連隨軍帶的彈藥都給丟了個一乾二淨,這回到鎮江後只能依靠第四師的彈藥儲備過日子。而後勤部那邊組織的補給還沒有上來,偏偏曹錕的第三師就跟附骨之疽一樣,國民軍一路逃他就是一路追,現在還不容易穩住陣腳了,他曹錕的第三師又猛攻猛打了。

雖說依靠着戰壕加鐵絲網和大量機槍給守住了,但是彈藥消耗的也是很大,第一師彈藥缺乏之下也只能向第四師求援了。

李繼民也是嘆了口氣道:“唉,我們也困難……”第四師是後一步到達上海,不過和第一師不一樣,第一師攻佔上海蘇州後,完全沒管當地的守備,而是全軍繼續北上到達鎮江,而後面的第四師來的時候,不但要在上海留下相當不對擔任守備,然後在鐵路沿線,江陰等要地都要放置一部分的兵力用以防守,這些地方雖然一個地方的兵力都不多,可能就一個連,一個營左右,但是這麼大一片地區加起來就牽制了第四師不少的兵力。最後李繼民能夠帶來的第四師主力部隊只有一個步兵團加上一個步兵營,剩下的還有部分炮兵營和輔助部隊。這支部隊來增援第一師的時候,爲了幫第一師穩住陣腳可是主動承擔了曹錕第三師的主力攻擊,所以兩天激戰下來損失也很大。

不過看着徐鏡清的哀求神色,他也是不忍心拒絕,當即道:“這樣,你帶半個基數彈藥走吧!”

徐鏡清聽罷後纔是展開了笑容:“那兄弟我就代替第一師的兄弟謝過李兄了!”

第一師和第四師在鎮江方面所面臨的補給困難只是臨時性的,等第二天,後勤部組織的緊急補給就已經通過火車運抵鎮江,如此大大緩解了第一師和第四師的補給困難。這一批補給中不但有子彈炮彈等消耗物資,更有部分的重武器裝備,包括迫擊炮和輕重機槍,這些物資都是國民軍事先在杭州儲備着的,爲的預防萬一。不過步槍,機槍,迫擊炮都可以補充,但是火炮就沒辦法了,當初陳敬雲購買火炮的時候雖然每次購買一個團都會多買一兩門當庫存,但是數量並不多,而且這些火炮就算是庫存也不能讓他真放在庫房裡,現在國民軍上下都缺着火炮呢,所以這要補充的話根本就沒辦法。

也就是說,現在國民軍各師當中的火炮是丟一門少一門,要重新補齊的話那就要很長時間了,不但國民軍如何,國內其他軍閥甚至連北洋軍也都是如此,火炮這種的重武器裝備在戰時基本補充不了。

基於之前第一師突出鎮江外圍設置防禦陣地而遭受打擊後,現在徐鏡清和李繼民兩人一謀劃,決定不再冒進,主動放棄了多數鎮江的外圍防禦陣地,選擇了集中兵力固守鎮江的核心陣地。這樣的好處很簡單,一個是能夠集中兵力防守,而另外一個則是靠近江邊可以有效的得到海軍的炮火支援。反正鎮江對於雙方來說重要的一點就是鐵路沿線,只要滬寧鐵路經過鎮江,那麼北洋軍就不可能繞過鎮江攻打上海,真要打的話也行,那麼鎮江裡頭的國民軍就能隨時威脅北洋軍那漫長的補給線,甚至能夠來之前後包圍一舉殲滅繞過鎮江進攻上海的北洋軍。

有了這樣的選擇後,第一師和第四師開始依靠鎮江核心陣地進行防守,並且在戰鬥間隙挖掘了衆多的戰壕,構築了衆多的防禦陣地,再加上鐵絲網和重機槍的配合,竟然連續數天讓曹錕的第三師無法前進一步。

看着自己手下的嫡系部隊一遍一遍的發起衝鋒,然後被國民軍的重機槍掃射倒地,就算到達了國民軍的陣地前,也是被鐵絲網擋住了去路,根本就無法向前突進一步。

現在的曹錕也遇上了當初朱瑞下屬兩旅進攻八號高地時所遇到的困局,現在的進攻方曹錕第三師的士兵素質雖然強過朱瑞的部隊,進攻前的炮火準備也比朱瑞的部隊要強多倍,但是就本質來說火力密度並沒有改變太多。而防守方呢,國民軍依靠重機槍和鐵絲網加戰壕的三重組合進行防守,加上預先選定的陣地佔據了一定的地形優勢,這就讓進攻方有些束手無策了。

如果雙方背後都有一個龐大的工業體系的話,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會變成對持,雙方加大重機槍的佈置,挖戰壕,構築完整的防禦戰壕體系,然後就變成一場長時間對持的戰壕戰了。不過很不辛的是,雙方的背後都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鎮江也不是一戰時的歐洲西線,所以北洋軍和國民軍之間不太可能發生這種大規模的戰壕站。

玩戰壕戰也是需要資本的,一戰時期的歐洲部隊每一師的機槍數量高達數百挺,後面的火炮支援密度更不是東方戰場上能夠見到的。

所以面對進攻受阻後,曹錕迅速的改變了戰術,一方面是先後退休整,然後接應張勳的第八師準備渡江。

這時候就不得不說張勳有點倒黴了,他早就到達了鎮江的長江北岸,但是因爲長江天塹的緣故他一直沒辦法繼續南下,原本是打算繞道南京那邊再過江的,但是這時候曹錕卻說第三師可以掩護他過江,張勳想着繞道南京的話路程太遠,而且自己要是走了的話,國民軍很有可能就直接渡江,側擊江蘇以及南京的北部,切斷津浦線,所以他放棄了繞行南京的想法,而是選擇了直接渡江。

剛巧那時候薩鎮冰的艦隊正在鎮江以南的江面,海圻號和海容號以及其他幾艘炮艦回江陰進行補給,剩下的艦隊則是待命,準備隨時爲陸地上的守軍進行火炮支援。

如果說事情順利的話,薩鎮冰的艦隊是不會發現張勳的第八師偷偷摸摸的在曹錕的掩護下渡江的,可偏偏他們不知道,國民軍體系裡除了陸軍和海軍外,還有一個航空部隊。

十月三十號早上,張勳的部隊和曹錕派出的工兵部隊開始架設浮橋,而這一情況剛好被天空上的國民軍航空部隊,第三偵查中隊的一架偵察機給看到了,當時這架國民軍的偵察機飛的很高,地面上的人頂多也就是聽到一些轟鳴聲,但是不注意的話基本不會看到頭頂上的飛機。當這架偵察機發現了長江上有異動的時候,立刻降低高度,然後偵察機上的飛行員就是拿出瞭望遠鏡進行了詳細的觀察。

隨着飛機的高度越來越低,轟鳴聲越來越響,地面上的北洋軍也是發現了頭頂上有一隻奇怪的大鳥在飛來飛去。

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369章 十九號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998章 陰謀(二)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95章 北京兵變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18章 整編行賞第596章 爆發(一)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57章 北京初雪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18章 整編行賞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10章 密議(二)第760章 xb10項目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39章 關餘貸款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191章 伍世鍾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51章 胡陳之爭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48章 山東亂第39章 關餘貸款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
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369章 十九號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998章 陰謀(二)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95章 北京兵變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18章 整編行賞第596章 爆發(一)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57章 北京初雪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18章 整編行賞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10章 密議(二)第760章 xb10項目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97章 航空工業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39章 關餘貸款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191章 伍世鍾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51章 胡陳之爭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48章 山東亂第39章 關餘貸款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