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

元山港周邊,這方圓約二十多裡的地方已經是佈滿了密密麻麻的日軍,在港口碼頭,更是有着大批的日`本士兵正在源源不斷的登船。於此同時天空中是密密麻麻的中國飛機,他們不斷的投下炸彈,俯衝掃射,遠方中國火炮羣發射的炮彈連接不斷的劃過空際落到元山港區內。

爆炸聲幾乎無時不刻都在響着!

“現在高山地區的日軍已經潰退,而且我軍之第三十六師的前鋒已經延伸到日軍南部防線的安邊。在北線的文川地區,第二集團軍的第十三軍下屬的第十五師已經擊潰了日軍的防線,不用多久就能夠配合其他部隊繼續南下。按照目前的局勢,日軍已經抵擋不了多久了!”在平壤的李連陽看着牆上的大幅地圖,對身邊的陳儀道:“只是我們的空軍雖然也攔截了一定的日`本運輸船,不過日軍的撤退行動相當快,這幾天功夫就已經撤走了好幾萬人!拖得太久的話,就會讓日`軍撤走更多的人!”

日軍在元山地區的敗局實際在中國突破日`軍部署在元山外圍防線時就已經註定,元山防線並不是說一個依託城市的防線,元山的防線主要是建立在元山外圍的山地上,依靠山地的地形構築防線攔截中國部隊的進攻,這在前期中也發揮了一定作用,但是在中國的兵力和火力優勢越來越大時,日軍也是攔不住了,外圍的山地防線逐漸被攻佔後,元山就變成了一個脫光了衣服的女子,沒有任何的遮攔可以阻擋中國軍隊的進攻。

而正是外圍山地防線的失守,才讓金谷範三下定了決心從海上撤退,一開始日軍高層還打算牢牢的定在元山不退,企圖依靠元山和釜山重新獲取朝鮮戰事的主動權,但是這種想法在元山外圍防線被突破後就沒有人敢提了。

三月二號,中國第三十六師攻克日軍部署在安邊的南部防線,隨後第八軍的主力部隊在第六軍的配合下,進逼元山城區。

當中國陸軍的主力部隊靠近元山港的時候,日`本海軍前來支援的各軍艦也是冒險靠近岸邊,對陸地進行大規模的轟炸。導致三月三號的作戰中,第八軍遭到了一定的損失,然而很快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就是組織了大規模的空中反擊部隊,以海軍的攻擊機羣爲主,空軍機羣爲輔對元山港口區的日`本海軍艦隊進行了大規模空襲。

這個空襲力度雖然不如對長崎的空襲,也沒無法和上一次海空大戰中的空襲力度相比較,但是參戰的飛機總量卻是不輸於四艘航空母艦所發動出來的力量。

對海面軍艦的攻擊以海軍航空兵爲主,爲了支援元山地區的作戰,海軍航空兵從國內的各沿海地區中抽調了數箇中隊的陸基飛機,組建了一個臨時陸基聯隊進駐平壤,此外還抽調了第三艦載聯隊進駐漢城。

海軍航空兵是分兩種的,艦載機部隊,而另外一種則是陸基部隊。艦載機部隊也就是那五個艦載機聯隊,裝備的全都是艦載機,乃是海軍的主力,擔當艦隊決戰的重任。另外一種則是陸基航空兵,主要任務是負責沿海地區的偵查以及制空權的爭奪,同時擔任海軍基地的空中保護任務,裝備上有偵查巡邏機、攻擊機和戰鬥機,不過這些岸基飛機是相當分散的,基本上是分散到各海軍基地當中,力量也不算強。

沿海城市的防空任務還是由空軍所主導,平常時候海軍航空兵是不會參與到陸地上空的作戰,陸軍的空中支援一般也都是由空軍所負責。比如朝鮮作戰中,海軍航空兵一直都沒有插手,一直到了元山作戰的時候,爲了攻擊元山港口的日`本軍艦,國家軍事委員會這才命令海軍抽調航空兵進駐朝鮮。

除了海軍的這一百多架飛機外,還有空軍的大量飛機,不過空軍的飛機主要以戰鬥機和B4轟炸機爲主,能夠對海攻擊的飛機實際上並不多,只有部分的B7轟炸機。而且空軍的B7轟炸機飛行員平時的訓練也是針對陸地目標,是不會去訓練說怎麼攻擊海里的軍艦的。

所以空軍的飛機數量雖然多達數百架,但是能夠無法對日`本軍艦形成太大的威脅,主力的攻擊還得依靠海軍的作戰飛機來完成。

三月三號和四號,海軍航空兵和空軍部隊組織了大規模的機羣對港口外的日`本艦隊進行空襲,激戰中擊沉了兩艘日軍的驅逐艦以及多艘運輸船,另外擊傷了多艘日軍船隻,迫使日本海軍艦隊暫時後撤,只能在晚間時分才靠近對陸地日本陸軍提供炮火支援,可是這種程度的支援遠遠無法阻擋中國陸軍的快速推進。

三月六號,中國陸軍第一集團軍下屬之第八軍攻克元山,隨後第六軍和第十七軍相繼抵達,元山港內的日軍除了少數登船逃跑了外,其餘的不是陣亡就是被俘,攻克元山的消息並沒有停留多久,李連陽迅速的向南京發去了電報:“職部終不負主席重望,於今日午時攻克元山,一戰殲敵十萬餘!”

不用多久,這封電報就已經是被送到了陳敬雲手中。

陳敬雲看着手中的電報,饒是他是心志堅定的人,但是這會也是忍不住的露出了笑容:“好!他果然沒讓我失望!”

當初他調李連陽去擔任第一集團軍司令的時候,還是有着擔心的,然而一連串的作戰證明了他沒有看錯人。安州戰役、平壤戰役再到現在的元山戰役,李連陽率領入朝部隊通過一連串的戰役已經是殲滅了日軍入朝的絕大部分主力。

沈綱也是滿臉喜色道:“按照前線回報上來的情況來看,原本龜縮在元山地區的二十萬日軍,半數在我軍的進攻中傷亡,從海上逃走了約四萬餘人,我軍俘虜的日軍高達四萬人。”

“加上安州和平壤戰役的話,我軍已經殲滅了至少三十萬日軍,俘虜了約五萬人!”沈綱口中的這加起來的三十餘萬人已經是日軍駐朝部隊的絕大部分主力部隊了。

作戰中,日軍的陣亡率是相當的高,除了日`本陸軍的醫療條件不足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日軍沒有一個大後方,傷員無法及時送回國內治療,不像中國這樣可以把大批的傷員送回國內治療。此外日`軍在戰敗後,自殺的比例相當高,這一點不但體現在軍官身上,也體現在士兵身上,衆多無法行動的日`本傷兵在部隊撤退後爲了避免被俘受辱,往往是成規模的自殺。

僅僅是日軍在元山港的一個軍方臨時野戰醫院裡,自殺的日`本傷兵就高達近千人。

當然了這種事情也並不是只有日`本軍隊裡有,實際上陳敬雲領導下的中國部隊也同樣如此,不管是軍方內部還是民間對軍隊投降都是無法忍受的,哪怕是彈盡糧絕後軍方高層和民間的輿論也要要求被圍困的部隊進行最後的抵抗直至成仁,任何理由和動機下的投降行爲都是無法忍受的。

所以交戰中陷入了絕境的話,他們往往都會選擇戰鬥到最後並自殺,這一點和西方軍隊是截然不同的,要不然一整個朝鮮戰役下來,中國俘虜的日軍就不會只有五萬多人,而是至少也有十幾萬了。

“現在元山既下,下一步就把釜山給徹底拿下來,屆時以朝鮮爲橋頭堡,即可直接威脅日`本本土了!”沈綱如此道。

陳敬雲點頭:“不錯,等釜山拿下後,我軍的空軍部隊就可以直接從釜山出發轟炸日`本本土!”

拿下釜山後,以朝鮮南部爲空軍基地的話,那麼空軍的轟炸機就可以轟炸日`本本土西部地區,對長崎、廣島這一帶地區進行大規模轟炸。而還有一個極爲重要的是拿下朝鮮南部後,海軍的軍艦就可以依靠陸基航空兵的掩護,直接和日`本爭奪對馬海峽的制空權和制海權,爲下一步可能的登陸濟州島、登陸對馬海峽甚至登陸日`本本土創造最有利的機會。

當然了,登陸日`本本土這種事情現在也就只能想想而已,真正要做的話是絕對不可行的。

首先是海軍無法保障能夠掌控制海權,甚至連平安度過對馬海峽都無法保障,日`本海軍主力猶存,雖然日`本海軍由於缺乏航空母艦而無法在遠海和中國的航空母艦編隊進行決戰,但是在沿海地區,在陸基航空兵的支援下進行防守作戰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而在對馬海峽這種靠近日`本本土,同時狹窄的海域對於中國的航空母艦編隊來說很難發揮,但是對於日`本的戰列艦編隊來說卻是優勢極大,這也是中國海軍爲什麼遲遲都不願意冒險進入對馬海峽的原因所在。

如果說制海權的問題還不算嚴重的話,那麼中國登陸日`本本土所引起的國際反應哪怕是陳敬雲這樣的人都不得不三思而行。

近數十年來,中國和日`本一直都是東亞地區的兩個相互敵視的國家,而英國俄國乃至美國都是利用中日兩國的矛盾擴張在東亞地區的利益。如此情況下,英國和美國都是不希望中日兩國任何一方獨大,當年日本想要吞併遼東半島被三國聯合阻止,而1923年中國也是在列強的干涉下,被迫和日軍進行和談,並歸還了朝鮮給日`本。

這已經充分說明了,他們不希望中日兩國任何一方被徹底打敗,一旦一方被徹底壓過之後,那麼他們就會扶持弱小的哪一方重新形成東亞地區的中日均勢。

當中國橫掃朝鮮南部的時候,就已經接到了英國和法國乃至美國的調停建議,這個調停早不來遲不來,偏偏在這個時候來,明顯是希望中國在這場戰爭中見好就收,如果中國繼續打下去並想要登陸日`本的話,恐怕英國和美國都會視中國爲東亞地區的最大敵人,屆時英日同盟甚至日美同盟都可能出現,而這種情況是陳敬雲絕對無法忍受的。

要是把日`本推到了美國或者英國的這一邊去,那豈不是把自己變成了英國和美國的敵人,如此在即將到達的二戰中,自己且不是得要聯合德國對抗英美同盟?

一想到這個可能性,陳敬雲就是頭皮有些發麻。

這場戰爭,好處要撈,但是也不能把日`本推到英國或者美國那邊去!

不多廢話,就爲拉月票!各位同學把保底月票砸過來吧!

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1024章 忍讓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57章 北京初雪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353章 王麒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1053章 戰損(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833章 直升機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27章 袁氏復出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599章 鎮壓(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429章 ‘抗菌素’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848章 空襲!!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1024章 忍讓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597章 爆發(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394章 蔡秘書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94章 軍校演講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817章 北方定(一)
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1024章 忍讓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57章 北京初雪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353章 王麒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1053章 戰損(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833章 直升機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27章 袁氏復出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599章 鎮壓(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429章 ‘抗菌素’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848章 空襲!!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1024章 忍讓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597章 爆發(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394章 蔡秘書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94章 軍校演講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817章 北方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