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北京初雪

餘額不足

自從韓辰旭上任監察部總長後,福建政局動盪,報紙更是時不時的放出大消息,說某某官員辭職,某某官員被監察部提起公訴等,這政局動盪的背後自然是各方各派的明爭暗鬥。鄭祖蔭、林文英、陳敬雲這三方利用着手中的資源進行着暗中的政治博弈,誰勝誰負一時半會還不好說,但是表面上看還是陳敬雲獲利最大。

通過奎林洋落馬一事,陳敬雲成功的把韓辰旭推了出來,雖然直到目前爲止韓辰旭好沒有透露出投靠他的意思,但是從韓辰旭現在所做的事情來看,對陳敬雲還是極爲有利的。因爲監察部的高壓調查,軍政府內一大批中高級官員或辭職或被辭退甚者身陷牢獄,短時間內雖然無法動搖各部總長次長這樣的實權人物,但是也空出了不少實權位置,陳敬雲這段時間收攏的一些官員也逐漸掌控實權。

像福建這樣的明爭暗鬥可以說是目前整個南方各省的一個縮影,幾乎和福建軍政府一樣,各省的軍政府中也存在着激烈的矛盾,主要各方也都是士紳富商和軍隊實權人物以及革命黨人之間的矛盾,其中最激烈最爲明顯的例子就是湖南的焦達峰被刺殺。

湖南的事例幾乎就是革命黨人和士紳富商之間矛盾的最佳代表!革命黨人和士紳富商以及軍隊的實權人物聯合起義後,各方就是爲了權力開始廝殺。有些地方是革命黨人贏了,比如江西方面。有些地方是士紳贏了,比如湖南,而有些地方則是大權落入了軍隊高級將領手中,比如福建,比如廣西。

有些還在繼續爭鬥中,比如浙江、廣東等地。

其中又以廣東的爭鬥最爲激烈,龍濟光和胡漢民以及民軍首領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烈,同時也導致了廣州城內混亂不堪,到處都充斥着爲非作歹的民軍,燒殺劫掠處處可見,僅僅十一月二十一號那天就有五十餘人被城內的民軍所殺,其中包括一家老少二十餘口慘遭滅門,連三歲幼兒都沒有放過。其中緣由是廣州軍政府拿不出足夠的軍費來填飽民軍的胃口,要知道現在廣州城內各種名號的民軍土匪足足有十萬餘,這些人都自稱是革命功臣,要求廣州軍政府給予正式軍費的同時,民軍的各個首領也是獅子大開口,張口就是數十萬數百萬的,胡漢民那裡拿得出那麼多錢啊。

沒有錢來安置這些民軍土匪,人家自然就是在城內燒殺劫掠了。

而唯一有能力維持廣州治安,驅逐民軍亂匪的龍濟光部卻是按兵不動,原因也簡單,那就是龍濟光想要把控廣東的全部軍權,學臨近福建的陳敬雲。胡漢民那裡肯讓龍濟光把控軍政府啊,不但把錢根抓的緊緊的,就連軍務部總長這個位置都一直抓着不放。

這三方繼續耗着的同時,湖北和江蘇前線的戰事還在繼續!徐紹禎率領的南方聯軍各部已經從四面八方陸續向南京方向集中,前線已經發生了小規模的交火,按照目前的態勢發展下去,不用三五天的時間,南方聯軍就能夠在南京集中兩萬五千左右的部隊,這兩萬多人可不是什麼新兵,而都是江蘇、浙江等地的原新軍,戰鬥力比起湖北那邊的民軍要強的多,如果指揮得當的話,固守南京的張勳將極難抵擋。

其實張勳能不能守住南京,很大程度上還是要看袁世凱的意思,如果袁世凱下定決心要守南京,不用多麻煩,從第五鎮中分出一個混成協沿着津浦線南下南京援助張勳就足以守住南京,但問題是袁世凱並不想守南京。

自從山東宣佈獨立之後,袁世凱就命令第五鎮速回山東,同時直隸混成協也南下靠近山東沿線,數天後第五鎮的前鋒剛回到濟南孫寶琦就宣佈取消獨立,同時第五鎮奉袁世凱命令大肆搜鋪革命黨人,同時前段時間鼓吹獨立的一批士紳富商們也被堅決鎮壓。在第五鎮的強力鎮壓下,山東光復只持續了五天不到的時間就宣告失敗,大批的革命黨被捕殺,少數逃亡山東各地,不過從大局上而言已不足爲慮。

山東發生的動亂讓袁世凱也謹慎了起來,對北方各省的革命黨人開始嚴厲鎮壓,各主力部隊也暫緩南下,防備北地動亂。如此情況下,第五鎮大部只能駐守山東,只派出了一標兵力前往徐州,防備江蘇局勢敗壞而不可收拾。至於南京,袁世凱已經是下定決心放棄了,甚至暗地裡已經給了張勳密令,稱如果守不住南京的話,就退往徐州方向。

第五鎮暫緩南下,也就給了徐紹禎一個極爲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所以這段時間徐紹禎調兵遣將,意圖在山東第五鎮南下之前拿下南京,從而從政治奠定南方各省聯軍的基礎。

南京方向的戰事順利的同時,湖北前線的局勢卻是越來越敗壞,雖然袁世凱給馮國璋的密令中暗示馮國璋要注意把握分寸,既要讓南方黨人認識到北洋軍帶來的強大壓力,又不能真的把武漢三鎮給全部拿下來,可是馮國璋剛地了朝廷封賞的爵位,心裡想着報銷朝廷的同時也對袁世凱的拖延戰略不理解。

按照他的看法,那肯定是集中力量一舉而下,早日平定南方亂事,爲此雖然他得到了袁世凱的暗示,礙於袁世凱的原因不能大舉調動兵力進攻,但是暗地裡卻沒有放鬆進攻的步伐,在拿下漢口後對漢陽展開猛攻,漢口形勢危急,已經是到了失陷的最後關頭。

十一月二十四號,湖南援鄂軍一標到達漢陽,湖北民軍得到了這支支援力量卻是沒有能夠哦挽回一敗再敗的戰略頹勢,當天就失守漢陽戰略要地十里鋪,湖北民軍發生大規模潰逃,其中以援鄂軍爲甚。

二十五號,眼看着漢陽失陷在即,黃興、宋教仁等一大批湖北民軍高層領導人開始緊急會議,準備放棄漢陽,全力守衛武昌。會議中黎元洪等大批武昌軍政府的高層對黃興前期的指揮作戰極爲不滿,大有把漢口、漢陽失守的責任全部推到黃興身上。

這時候的黃興是有嘴不能辯。如果說漢口、漢陽失守的責任全部在黃興,那自然是不妥當的,但如果說黃興一點責任也沒有,那肯定也是睜眼說瞎話。

鬱悶無比的黃興開會的時候沒說幾句話,等會議散了後他一個人沉思了許久,最後就以個人名字再發了一封通電,而這通電和上次陳敬雲發的擁袁通電極爲相似,無非就是說如果袁世凱如果願意投身共和的話,他黃興願意擁戴袁世凱爲大總統。

黃興雖然軍事素養不咋地,但是也知道按照目前的局勢下去,湖北民軍戰敗是遲早的事,如果不舉行和談的話,按照目前各部南方軍隊的實力根本就擋不住北洋軍,所以和談是必要的。

發完這封通電後,黃興立即辭去了湖北民軍總指揮的職務,然後連夜和宋教仁等人沿江東逃,準備去南京。

按照黃興的意思自然是不管和談不和談,這武漢三鎮都已經沒有繼續打下去的資本了,未來的革命中心已經不在於武漢,而在於正在圍攻南京的南方聯軍,他是準備去指揮部隊攻佔南京了。可是他這個想法只是一廂情願而已,南方聯軍可是浙江、江蘇、福建、上海數個實權都督聯合發起的軍事聯盟,手下的基本也都是正規部隊,總司令司令徐紹禎原先更是一鎮統制,黃興去到那裡要想接管指揮權的話,估計沒幾個人會同意。

實際上,到目前爲止,在各地實權派的督撫眼中,孫文還好,至少名頭夠響亮,藉着他的名頭振臂一呼就能招攬衆多熱血年輕人爲自己賣命。但是黃興、宋教仁之流就要弱許多,和他們刷嘴皮子功夫那自然可以,但真要來奪權的話,估計立馬就得翻臉。

所以黃興要來南京接管南方聯軍指揮權的話,除了陳其美外就沒其他人支持他了!先不說權力這問題,就算是不考慮到這些,南方聯軍中都是原來的新軍部隊,職業高級將領一抓一大把,不像湖北那邊羣龍無首,唯一的一個高級軍官黎元洪還是被槍逼着當都督的,說什麼也輪不到他黃興來指揮他們。

黃興又一次扔下正在浴血奮戰的將士逃跑了,不過他東逃之前發的那封通電卻是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袁世凱看到這封通電後,心中沉思了起來。

南邊說要擁戴他當大總統也不是第一次說了,上一次也是這個黃興,然後接着是陳敬雲,後來也有其他幾個實力督撫發過類似的通電,不過袁世凱卻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消息。這一次又看到黃興的通電,他纔算是放下心來:看樣子南邊的黨人是真準備讓我當這個大總統了。

楊度也是恭喜道:“袁公,此次黃興所言,怕是八九不離十了!”

昨天剛到達北京的段祺瑞也是道:“按照目前的情況,南邊那些人是不得不談,南京雖然局勢不穩,但是湖北一戰想必他們也知道了雙方的高下之分,繼續頑抗下去只是徒勞而已!”

袁世凱放下手中的電文,走到窗前,看見窗外飄揚而起的雪花,沉思着不知道想些什麼。今年北京的第一場雪來的很早,小雪剛過呢就是下起了雪來。

足足半個時辰後他纔回過身來:“也打了這麼久了!老是這麼打下去總不是辦法!”說罷眼光一掃楊度:“哲子,你辛苦些就到南邊走一趟,看看那些黨人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發書後有不少朋友打賞,如:屁股上的時間、雞情肆射、solilly、蚤聖、流浪江南、硝煙的消炎藥、多福、非專業噴子;雨天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在此多謝各位的大力支持,雨天無以爲報只能是埋頭碼字再碼字,以精彩情節來回報各位……

又是新的一個星期,也是大軍閥能夠呆在新書榜的最後一個星期,新書榜對雨天有多重要就不用多說了,各位要給力啊給力,沒事刷幾個點擊,有時間來本書頁面瞧一瞧,紅票啊什麼的隨便也來幾張……雨天拜謝!

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575章 伏擊戰第352章 蔡凝(三)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1040章 秋熱第48章 山東亂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833章 直升機第133章 籌餉處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941章 終戰令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918章 F5對P51(二)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315章 B3轟炸機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139章 7月調整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63章 所謂漂亮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596章 爆發(一)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29章 購軍械(二)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10章 密議(二)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
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575章 伏擊戰第352章 蔡凝(三)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1040章 秋熱第48章 山東亂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833章 直升機第133章 籌餉處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941章 終戰令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918章 F5對P51(二)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315章 B3轟炸機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139章 7月調整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63章 所謂漂亮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596章 爆發(一)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29章 購軍械(二)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10章 密議(二)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