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五星勳章

受到空軍急需F3戰鬥機的影響,滁州飛機公司已經是在一個月內迎來了三批次的空軍高層的視察,一個星期前,空軍部的軍械司司長剛走,而一個星期後的今天空軍部的作戰次長李屯洋中將也是抵達了滁州飛機公司。

看着滁州飛機公司巨大的組裝廠房內排成一排一排正在組裝當中的F3戰機,李屯洋對着身邊的滁州飛機公司F3戰鬥機研發團隊的設計人員道:“F3戰鬥機在朝鮮上空的表現非常良好,各方面的性能都要優於敵軍的飛機,爲我軍獲取朝鮮上空的制空權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不過他緊接着又是讓身邊跟着的空軍人員拿出一份報告:“不過在數次的空戰中,F3戰鬥機依舊受到了一定的損失,參戰的飛行員報告時候,我們的F3戰鬥機雖然爬升率以及瞬盤性能出色,但是在急速俯衝時,飛機的操控性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這一點希望貴方能夠拿出妥善的解決方案來!”

任何一款作戰飛機都不可能是完美的,F2戰鬥機如此,日`本人的91式戰鬥機也如此,同樣的作爲中國最先進的F3戰鬥機也同樣如此。由於技術上的限制,要取得更優良的最高速度,要取得優異的爬升性能,那麼肯定就會在其他方面做出一定的妥協。

F3戰鬥機其他方面的性能雖然出色,但是在空戰中,飛機在向下快速俯衝時,轉向性能就會惡化,而這種情況在之前的試飛階段並沒有發現。因爲試飛的時候,不管是前期的研發階段的試飛還是空軍剛裝備時的試飛訓練,其實都限制在一個極限上,然而在實際作戰中,生死攸關的情況下飛行員可顧不上那些限制條例,不管是追殺敵人還是在擺脫敵人的時候,都經常使用俯衝轉向這種戰術,而這個時候戰機的速度往往是超過了作戰手冊所限定的。

旁邊的設計人員道:“這個問題我們在研發階段就已經注意到,不過問題並不算嚴重,加上對最高時速以及爬升性能的優先考慮,所以暫緩了這一問題的解決。下一步我們團隊會對F3戰鬥機在實戰中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進行解決,爭取儘快解決問題並推出改進型號!”

李屯洋雖然是個空軍中將,但他並不是技術人員,他也不知道滁州飛機公司這邊打算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他也不關心,身爲空軍部的作戰次長,他所需要的是空軍擁有性能最爲優秀的戰機。至於該怎麼解決問題,那是滁州飛機公司這些國防承包商的事情。

走過F3戰鬥機的廠房,李屯洋也道:“現在空軍方面不但對戰鬥機需求急迫,同樣的對轟炸機的需求也非常大,你們在加大F3戰鬥機生產的同時,也不要減少對轟炸機方面的投入。”

滁州飛機公司作爲中國最大的飛機研發設計製造企業,除了F3戰鬥機外,還有B4轟炸機,B6艦載俯衝轟炸機,B7陸軍俯衝轟炸機等一系列的軍用飛機,雖然說國內的其他幾家公司也得到了技術授權制造上述的幾種轟炸機,但是滁州飛機公司這邊依舊保持了最大的產量。

現在的戰爭時期,不但急需戰鬥機來獲取制空權,還得需要大量的轟炸機來進行轟炸任務。空軍的任務可不只是說取得制空權,而是要進行轟炸。

而實際上空軍的主要目標就是轟炸,取得制空權只是進行轟炸的前提而已。

除了中間的那一小段時間被日軍的91式戰鬥機壓制了外,大多數時候中國空軍都掌控着制空權,並源源不斷的對朝鮮的日軍發動了轟炸。除了採用B4轟炸機進行高空水平轟炸,還採用B7俯衝轟炸機對前線部隊進行最直接的俯衝轟炸支援,可以說是有利的支援了陸軍作戰。

戰爭在1930年12月1號正式爆發,到了1931年1月上旬,兩國交戰已經持續一個多月了,不但海軍方面和日軍進行了大規模的決戰,並取得了擊沉日`本多艘主力艦的戰果,而且陸軍方面也是發動了規模龐大的清川江戰役。

清川江戰役中,中國陸軍的集中了二十餘萬部隊,其中包括第一裝甲軍、第十七軍、第十四軍、第八軍的部隊。參戰的七十五毫米口徑以上的野戰火炮達到了上千門之多,坦克近三百輛,另有各口徑迫擊炮一千多門,輕重機槍更是高達上萬挺。

如此龐大的兵力和火力擊中在清川江這一片小小的地域上,使得了這個小地區遭到了有史以來最爲猛烈的火力打擊。

作爲對抗的日軍兵力也不少,加起來也是二十多萬,在火力上,輕武器中的輕重機槍以及步槍等大家都差不多,而迫擊炮上面中國佔據了明顯的優勢,這個不是說日本人沒錢,而是和兩國對迫擊炮的運用戰術理念不同而導致。但是在火炮方面,日本人的差距就要明顯的多,師屬火炮方面,日本陸軍依舊是大量採用七十五毫米口徑,其中的38式七十五毫米野炮以及41式山炮依舊是日`本陸軍中的主力,作爲對比,中國奔赴朝鮮的部隊中已經大量裝備105毫米榴彈炮,裝甲部隊的師屬火炮更是清一色的105毫米榴彈炮。所以在師屬火炮方面,中國軍方是優於日`本陸軍的,不管是射程上還是威力上,當然了兩者的數量是差不多的。

除了師屬火炮外,其他的大口徑獨立火炮雙方則是差不多,中國陸軍的獨立炮兵部隊普遍裝備105毫米野戰加農炮以及155毫米野戰榴彈炮,155野戰加農炮,其中又以155毫米野戰榴彈炮的數量最多。對面的日軍裝備的大多也是如此,只不過在數量上要略微遜色一些,這主要是日`本受到了交通限制,無法短時間內從國內運輸衆多的大口徑火炮到朝鮮前線,而中國陸軍則是在戰爭爆發後陸續通過鐵路運輸從國內的其他地方抽調了大量的重炮。

如此一來就使得了日軍的大口徑火炮在數量上比較少,加上師屬火炮方面的劣勢,就讓日軍在清川江戰役中在火炮上面處於劣勢地位。

而雙方士兵的訓練,軍官的指揮水平都差不多的時候,決定戰爭勝負的也就是雙方的裝備的差距了。所謂的奇襲,以少勝多,以劣勢勝優勢這些東西向來都是小說家言,在傳統將領導心中都是邪門歪道。集中己方最優勢的兵力和火力打擊敵人的劣勢兵力,這纔是取勝的王道。

比如目前正在轟轟烈烈展開的裝甲部隊快速突進,如果按照普通人的觀念,這應該就是劍走偏鋒的一種戰術了,畢竟數萬的裝甲部隊一路深入數十里進入日軍數十萬部隊的縱深,看起來是非常危險的。

但是這表面看上去非常危險的舉動卻是經過了第一集團軍裡的諸多將領參謀們的計算,別看只有一個裝甲部隊在前面衝鋒,然而爲了掩護第一裝甲軍發起進攻,第一集團軍的另外三個步兵軍卻也是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第十四軍,第十七軍以及第八軍的步兵們都沒有閒着,安州前線的戰鬥遠比平壤城外的戰鬥要激烈的多。

雙方的大口徑火炮幾乎整日不停的進行着炮擊,步兵們的衝鋒每天都在進行,不是中國陸軍進行衝鋒,就是日`軍發起反攻,而天空中每天都是有着無數的飛機進行的戰鬥,日`本人的進行防空的戰鬥機,中國的大批轟炸機部隊,然後還有零星的偵察機。

安州前線的慘烈要遠遠超過其他地區,然而如果安州方面沒有爆發這種規模的戰鬥,那日`本人早就抽調部隊增援平壤或者直接切斷中國裝甲部隊的補給線了。

安州前線的47師戰地醫院裡,李上尉從病牀上起來,右手還綁着綁帶的他絲毫不顧旁邊護士的阻攔,就這麼走出病房,病房外的一側,一個大通鋪的病,通過門外看去就可以看見病房內的大批傷兵,痛苦的呻吟聲不時的傳入耳中。

儘管已經不是第一次看見這種情況,但是李上尉依舊是有些不太好受,他雖然不知道這場戰爭中有多少人受傷了,但是他知道,單單是他眼前所看見的這些人,至少就有上百人,而這只是前線戰地醫院的傷員而已,而更多的傷員則是被轉送到了後方的丹東的軍隊醫院,甚至轉移到了東北地區的其他公立醫院裡。

李上尉是三天前的一次戰鬥中受傷的,說起來也算是的倒黴,這都已經攻克了一個日本人的陣地了,這帶隊清理陣地的時候,不知道被那裡飛來一枚流彈給打中了右手,雖然沒傷着骨頭,但是也是鮮血橫流。

五星勳章,這是中國軍方在1928年纔開始設立的一種勳章,勳章爲銅質,上面是一個五色星。用來授予因作戰而負傷的軍人,平時意外受傷不計算在內,陣亡不計算在內,戰爭期間在後方受傷不計算在內,只限定於軍人在對敵作戰時負傷。其用意是用來表彰軍人的勇敢作戰行爲。

之所以設立五星勳章,是因爲軍方考慮現有的三種雙劍勳章獲得難得太大,比如當年的1923年中日戰爭中,陸軍中白銀雙劍勳章的獲得者才二十多人,青銅雙劍勳章的獲得者也就七八百人左右。然而參戰的人可是有好幾十萬部隊呢。很多軍人,包括中級軍官中的校官在內,很多人一輩子都不可能獲得雙劍勳章,哪怕是作爲高級將領的那些將官們,也有不少的少將都是沒能獲得雙劍勳章的,大多隻有幾個戰役紀念勳章。

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7章 林家有女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98章 航空部隊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
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7章 林家有女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98章 航空部隊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