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王麒

參謀部的巨大會議室中,陳敬雲坐在主位上,身前的長形圓桌兩側和往常的數次聯合參謀部軍事會議一樣,坐着不少的國民軍將領,這些將領中有着參謀部的部分重要將領,比如袁方、陳儀這兩個人,實際上他們幾乎會出席每一場重大的軍事會議,日常向陳敬雲回報軍情也是由他們兩人之一去回報。雖然說他們兩人一個是參謀部總長,一個是作戰司司長區別極大,參謀部內除了他們二人外還有參謀部次長、戰略司司長,教育司、交通司,通信司等司長,但是參謀部內的實際工作卻是以作戰司爲主,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作戰司的司長陳儀纔是參謀部的二把手,而參謀部次長是個很尷尬的位置,以前袁方到參謀部次長的時候就是上有馮勤,下了沈綱、樑訓勤等司長,根本就是什麼事都『插』不了手,只能呆在辦公室裡對着天花板發呆,這個不但是參謀部如此,就連裝備部,後勤部,海軍部和空軍部都是如此,次長一職都是比較尷尬的,這個權勢和北洋陸軍部次長一職是無法比較的。

如果不是馮勤突然病重亡故的話,當時正值蘇南戰事緊要關頭陳敬雲不敢把得力將領從前線調回來的話,他袁方也不可能順利的繼任參謀總長一職。

袁方當了參謀部總長後,儘管參謀部次長一職依舊尷尬,沈綱、林肇民這些手握實權一軍之長是看不上的,乃至那些師長比如樑訓勤這樣的人都是不願意去當這個參謀部次長浪費大好年華的,但是參謀部次長一職好歹也是參謀部內的高級職位,配發的軍銜可是中將和少將,在衆多苦熬資歷想要升爲將官的上校而言乃是香饃饃了。畢竟那些實權師長、司長這些職位比較重要的輪不到什麼,而次要一些的還不如這個參謀部次長呢,萬一要是和袁方一樣走了大運氣以後被直接提升起來的話,那也是一個晉升之道。

所以還是有很多人瞄着這個參謀部次長的。

在國民軍的現今體系裡,要升爲將官的途徑是極少的,因爲國民軍現在實行的乃是一直一職,並不是年限資歷夠了就能夠升遷,實際上就算有了資歷可以升遷國民軍的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足夠的資歷,因爲國民軍才成立幾年而已。靠時間傲資歷那是絕對無法出頭的,說不準幾年後當年的同僚同學都當上將官了,而自己還只是一個校官而已。鑑於此,國民軍的那些上校們要升遷爲將官,那就要爬到實際職位纔可以,比如各師的師長,各混成旅的旅長,各軍的參謀長,這些職位都是野戰部隊中爲數不多的少將職位,以國民軍現在的規模而言,一共也不過二十二個野戰部隊的少將職位。

除了野戰部隊就是統帥部內的各部了,而以陸軍將領而言,升遷的渠道自然也就是參謀部和後勤部以及裝備部了,但是實際上後勤部和裝備部兩大部門中,絕大多數將領都是技術『性』軍官,極少有步科、騎科、炮科三大科的人都能夠擔任司長這樣的職位,大多數都是通信,後勤科等專業軍官升遷而已,所以說留給三大科軍官的升遷路子是極窄的。這三大部加起來的少將職位包括各部次長以及各司司長在內,大約也能夠提供將近二十個職位,但是適合野戰軍官,也就是非技術『性』職位只有半數多點,大概也就是十二三個這樣。

這兩大部分加起來大約能夠提供三十多個少將職位,而等着升遷的上校級別的有多少呢,至少也是上百人眼裡盯着呢,並且隨着國民軍的規模擴大,各類機構越來越充實校官的規模還會進一步提升。而這些少將職位並不是全部都可以拿出來讓上校們升遷,總的有人讓出了位置才能讓後來人坐上去,而要讓這些少將們騰出位置來,陳敬雲就的創造更多的少將位置,或者更多的中將位置,而爲了避免二十萬不到的軍隊裡出現幾百上千的將軍,陳敬雲不可能無節制的大肆晉升將官,畢竟給一個團長就晉升爲少將的事情他還做不出來。

少將的位置如此緊缺,那麼不管是虛職還是實權位置都足以讓那些上校們爲止爭奪,升上無實權無所謂,關鍵是得把軍銜提上來,以後有了軍銜再謀取同等軍銜的職位,比如那些旅長,師長以及作戰司,謀略司司長這些職位。

對於手下將領們的競爭陳敬雲是保持贊同態度的,想要往上爬的人才能夠讓陳敬云爲止看重,那些整天一副清心寡慾心態,擺着世人皆俗的面貌的人不是陳敬雲想要的,屬下是需要有野心的,沒有野心的人大多也是無能之人,因爲他哪怕是個天才但是不去做那麼他也就和一個庸才無甚區別。當然了這種野心是需求保持在自己所能控制的範圍之內,一旦超出了自己的默許範圍要叛『亂』犯上作『亂』,陳敬雲不介意送他們一粒子彈。

然而儘管手下們爭着要上位,但是陳敬雲卻是沒有把這個尷尬職位直接讓那些剛升上來的人擔任,而是換了個人,此人就是王麒(前文出現名字錯誤,把王麒寫成了王麟)。王麒乃是中國留學陸士第二期步科畢業生,回國後歷任福建守備學堂教習,第十鎮正參謀官兼任第十九協統領。陳敬雲在福州發動福州起義後,幾乎把第十鎮的所有高級軍官全都一股腦的抓住了,包括了第十鎮統制孫道仁,正參謀官兼任第十九協統領王麒,軍事參議官嶽開先。甚至還有那個第三十九標的統帶胡桂高先是躲了兩天,後來還是被找了出來並主動投降。當時第十鎮的衆多高級軍官中,除了陳敬雲、林肇民`聯合發動起義外,其他的基本都被俘虜。

當時由於權勢不穩,陳敬雲連林肇民,蕭奇斌,林文英等人都極力壓制,更別說那些被俘的高級軍官了,後來陳敬雲的則是陸續給那些願意暫時屈身國民軍的這些高級清軍將領授了少將軍銜,掛名高級軍事顧問,實際上一直被軟禁着。

這也就形成了國民軍將官中的另外一個羣體,那就是所謂的軍事顧問,全都是少將或者中將,而來源除了前清新軍高級將領外,都是這兩年被國民軍所擊敗而投降的敵軍將領,包括龍濟光的部隊,包括浙軍,贛軍、蘇軍、當然還有去年投下的那個第八師旅長少將。這些人投降後不管願不願意,全都帶上了軍事顧問的名頭。而這個過程中,有部分人是願意真正的投入國民軍當中,爲陳敬雲效力,如此的話陳敬雲也會看情況把他們調任一些實際職位,繼續帶兵或者去擔任作戰司司長這些重要職位自然是不可能的了,頂多是一些次要不太重要的職位而已。

而王麒自從辛亥後就是經歷着這樣的一條路,一開始是被關了一兩個月,然後他主動說願意投誠國民軍,然後就是掛上了軍事顧問,雖然沒關着了,但是依舊被軟禁,又是過了兩個月後他被派到了福州軍校擔任教官,做回了他剛回國時的教習,而他也是有能力的,教習工作做的極好,而且有何蔣方震拉上了關係,後來在蔣方震的舉薦下升任了福州軍校教務處處長。

而期間國民軍的滂湃發展外人能夠看到,身爲國民軍一員他更清楚國民軍的潛力,野戰部隊裡沒有待過他不知道,但是單從福州軍校裡就能夠看出整個國民軍的水平了,作爲國民軍中唯一的一所陸軍軍官學校,福州軍校從在大量的資本投入下,規模擴展迅速,各類的教學設置齊全,而師資力量中前期主要依靠日`本教官,日`本教官陸續回國後,則是以國民軍自身教官佔了半數,其餘的有小半部分是美國教官,還有小半部分則是聘請的各國退役軍官。每個月都在大規模的招生。

福州軍校爲了能夠快速的培養出大量的基層軍官,採取的一個月招一次學生,並且是面對全國進行招生,對於距離過遠並囊中羞澀的學生只要寄來相關的推薦信,那麼福州軍校就給寄去船票或者火車票,一旦入學後所有費用全免,並且開始領取相關生活津貼,三月期畢業後,直接補充進入國民軍各部隊中。之所以一個月招一次,主要是爲了能夠快速而源源不斷的向國民軍提供大量軍官。而半年期的高級版,主要是面對校官進修所用,講學的主要是國民軍內的現役高級將領,主要是講授戰略層面的指揮藝術,不過由於國民軍的任務緊張正值戰爭期間,所有有空來進修的很少,到現在一共也纔開了兩個班,,每個班不過十餘人而已。

福州軍校每個月給國民軍補充着大量的基層軍官,而這種情況是王麒所深知的,知道國民軍潛力的他早已經是想要做一番事業出人頭地,積極奔走在國民軍中幾個和他較好的將領中間,比如蔣方震。

後來參謀部次長職位空缺之後,才讓陳敬雲把他給提起來任職參謀部次長。陳敬雲對於王麒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雖然說王麒在第十鎮的時候地位比他高,但是今非昔比他可不用擔心王麒還會對他的權勢造成什麼影響,而王麒也的確是個有能力的人,擔任這個參謀部次長是綽綽有餘的。而王麒擔任參謀部次長之後一直很本分,儘量避免出位招惹袁方以及參謀部下設的那幾個司長們,久而久之就成爲人們眼中的透明人。

但是今天這樣的場合,他還是會到場的,只是和往常一樣,沒有多少他發言的餘地而已。

王麒心裡頭瞎想的時候,陳儀已經一缺一拐的走到對面的巨幅地圖中,然後用着手中的指揮榜說着:“大帥,諸位長官,諸位同僚,請看這裡!”

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157章 長樂號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14章 剪辮造反第1024章 忍讓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83章 軍制改革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210章 衝鋒(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66章 福寧公司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302章 遷移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586章 毒氣彈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429章 ‘抗菌素’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
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157章 長樂號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14章 剪辮造反第1024章 忍讓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83章 軍制改革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673章 戰鬥到最後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210章 衝鋒(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66章 福寧公司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302章 遷移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586章 毒氣彈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429章 ‘抗菌素’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