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

日`本的學習讓他們的戰術水平以及裝備水平都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而這也就是日`本爲什麼能夠在過去的大半年裡橫掃太平洋的根本原因所在。

不過也只有在太平洋,也只有在這段時間裡日`本才能夠佔據如此大的優勢了,隨着時間的慢慢過去,這種優勢就會慢慢消失。

這一點中國的大多數將領知道,陳敬雲知道,人家日本人同樣知道,所以他們纔會那麼急迫的發動了澳大利亞戰役,試圖快速的攻佔澳大利亞後,徹底奠定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勝利,只要把澳大利亞給拿下了後,那麼美國想要反攻日`本的話,就失去了在南太平洋的基地,只能依靠珍珠港和中途島這些距離遙遠的島嶼了。而這個時候,日`本也就有了資本和美國進行談判,最後通過談判的方式結束戰爭。

然而日本人的這種心思同樣是陳敬雲所不允許的,陳敬雲不希望看到日本人短時間內失敗,更加不希望看到日本人短時間內勝利。

他要讓日本人去攻打澳大利亞,但是他並不允許日本人快速並順利的拿下澳大利亞,他所希望的是日本和英美兩國在這裡進行一場類似蘇德那樣的殘酷消耗戰,他想要看到除了中國之外的所有國家都在這場戰爭中流血,流的越多越好。

所以陳敬雲會支持德國,支持蘇俄,支持日`本,支持他們把戰爭持續下去。

“沒有我的同意,誰都別想結束掉這場戰爭!”陳敬雲在他的總統府辦公室裡,看着牆上的那副巨大世界地圖,和以往一樣思索着和各種事情。

這個時候,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燕井鄺走了進來:“總統,二公子到了!”

陳敬雲聽罷,點頭:“嗯,讓他進來吧!”

不多時,陳華俊走進了陳敬雲的辦公室,一看到陳敬雲就是對陳敬雲敬了個軍禮。陳敬雲看着這個兒子,面上沒有太多的表情,只是略微點頭,然後走了過去坐下,陳華俊也是過來給陳敬雲倒起了茶。

“什麼點回來的,可都安頓好了!”陳敬雲接過茶杯,隨口問着。

陳華俊道:“飛機是午時到的,剛纔我已經見過母親了!”

陳敬雲道:“回來了就要多陪陪你母親,這些年你不常在她身邊,她總是念叨你!”

“兒子會的!”陳華俊面色如往而道,言語也沒有太多的話,他知道和父親在一起,更多的時候他是需要聽,說的太多並不是什麼好事。

陳敬雲繼續道:“你在西北那邊做的都不錯,我都看在眼。你在西伯利亞也待了好幾年了吧,這次就回來,去參謀部的作戰司!”

陳華俊聽着眉宇略皺,他和他的大哥陳華天不一樣,他不喜歡呆在司令部了,而更喜歡呆在野戰部隊中任職。

雖然兩父子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但是這陳華俊可是他陳敬雲的兒子,這兒子想什麼這老子多少也知道一些,當即就是道:“陸軍有陸軍的規矩,你雖然是我陳敬雲的兒子,但是也不能壞了這個規矩,你要想升中將,就必須回來。”

作爲一支龐大軍隊,中國陸軍有着屬於他自身的嚴格晉升體系,而這種體系哪怕是陳敬雲也很難改變,陳敬雲對於自家兒子的晉升所做的就是縮短這個過程,很多時候陳敬雲也不好直接做的太過了。

中國陸軍中少將晉升中將的方式雖然多種多樣,但是很多方式都是野路子,對後續發展有着諸多弊端。陸軍中少將晉升中將,最爲正規的路子就是走作戰司司長這個位置。一個陸軍將領,如果沒有擔任過作戰司司長這個職位,那麼就會被認爲是非正式出身。這種數十年來形成的傳統雖然並非是固定不變,但是已經深入人心,哪怕是陳敬雲也是不願意改變這一點。

中國陸軍中目前位高權重的上將以及中將,絕大部分都是擔任過作戰司司長這個職位,其他的上將和中將對比這些人多少有些弱勢。

陳華俊從軍多年,對這些自然是清楚無比,但是讓他疑惑的是,年初他的大哥也就是陳華天晉升中將的時候,之前可沒有擔任過作戰司司長這個職位,但也是一樣被任命爲第六集團軍的參謀長,並因此而晉升爲中將銜。

因此這心裡頭不由得也是疑惑着:這老頭子這麼安排到底是怎麼考慮的?莫非是要加強我在軍中的影響力?可是這樣的話他怎麼又是一步把大哥提到了集團軍副司令這個職位上呢?

對於繼承人的安排,外人大多數都已經猜的出來陳敬雲是準備從陳華俊或者陳華天兩個人當中選擇,但是具體選誰卻是誰都猜不出來,因爲陳華俊和陳華天都是一步一步被陳敬雲扶持起來並身居要職,而且這種扶持並不是說一步登天的那種,而是歷盡多年磨練的那種,別看他們兩人年輕,但是這兩人從十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從軍,從那個時候就已經是被陳敬雲安排着未來之路了,這軍校還沒有畢業呢就被陳敬雲安排上了朝鮮戰場,隨後在進攻東南亞六國以及俄羅斯戰役等諸多戰爭中,這兩個人都是被陳敬雲安排到要職上,以此來不斷積累資歷。

而隨着兩個人相繼把軍銜提升到中將後,也就是開始進入陸軍中的高層將領之列,如此就下更加難以讓外人猜測陳敬雲到底選擇了誰。

實際上說別說外人不知道了,現在連陳敬雲自個也沒有確定,畢竟以後的事情誰都無法預知,陳敬雲索性就兩個人一起扶持,以後就看他們各自的機緣如何,當然到了最後陳敬雲肯定是要做出決定的,只不過不是現在下決定而已。

當中國對外擴張暫告一段落的時候,陳敬雲一方面進行人事上的調整,提波了一大批在俄羅斯戰役中踊躍而出的傑出將領,同時也把一批在和平時期依靠資歷熬上來的平庸將領陸續從要職上撤出來,這些重要職位將會以這數年來涌現的傑出將領所代替。使得內戰時期的老一代將領陸續退出,而一大批建國後培養的新生代將領成爲了陸軍的中流砥柱,少將的平均年齡更是從五十多歲降低四十多歲,甚至出現了一批才三十多歲的少將。而俄羅斯戰役後更是提拔了一批年輕有爲的少將級別將軍,讓中國陸軍中的四十多歲的中將數量增加了一大批。

如此情況使得中國出現了建國之後首次軍方將領的平均年齡降低。

除了人事上的調動外,中國的整軍步伐依舊在加快,1942年編制計劃得到了陸續實施,不到半年時間中國陸軍的五十多個常備步兵師就已經完成了編制改動,隨後衆多大擴軍期間建設的步兵師也是陸續進入了整編。

海軍中,多艘改進型的青山級航空母艦陸續得以建成並服役,兩艘長江級大型巡洋艦也是建成服役,此外還有更多的輕型巡洋艦以及驅逐艦。

中國繼續積蓄力量的時候,1943年初,日`本海軍和美國海軍在中途島海域附近進行了一場慘烈的大規模交戰,雙方各有損失,但是此時對於日`本海軍的打擊顯然比美國海軍要大,因爲美國海軍可以源源不斷的進行補充,沉掉一艘航空母艦的同時他就有兩艘建成並服役,而日`本海軍卻是無法得到補充,因此日`本海軍也是被迫進入了戰略防禦態勢。

澳大利亞那裡,已經成爲了日`本和英美聯軍的大戰場,日軍陸續向澳大利亞投入了將近兩百萬的部隊,和數量同等的英美聯軍進行了殘酷的爭奪戰。

比澳大利亞戰場更殘酷的是蘇德戰場,那裡蘇德兩國軍民進行着生死爭奪,每一天都有無數人傷亡,然而和兩年前的戰局不同的是,1941年,是德國人在進攻,蘇俄在潰敗,在1942年,雖然德軍還保持了一定的攻勢,但是蘇俄人已經不是連接潰敗,而是穩定了戰線進入了僵持狀態。但是到了1943年,蘇俄人已經開始嘗試着進行小範圍的反攻,現在已經是變成了雙方互有攻防了,而可以預見的是,蘇俄人大反攻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但是1943年對於中國來說,卻是顯得極爲平靜的一年,甚至是前兩年喊的很厲害的大擴軍也已經是消停了下來,因爲經過了數年的擴軍後,中國陸軍的規模已經擴充到了一個臨界點,達到了八百萬之多,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滅國之戰,那麼對於中國來說繼續擴充陸軍已經是沒有必要的了,甚至即便是目前八百萬陸軍也是屬於過剩的局面,之所以維持那麼龐大的陸軍,是因爲陳敬雲知道,中國隨時都會面臨着戰爭,而戰爭一旦打起來就沒有太多的時間讓中國陸軍重新動員那麼多部隊。

和陸軍已經轉向保持數量並進行裝備的更新換代不同,海軍和空軍的擴軍步伐依舊在進行,只不過相對而言海軍和空軍所需要的人員數量沒有那麼多,他們所需要的更多是裝備上的擴充,畢竟中國增加一艘航空母艦的話,也只是需要增加四五千人的海軍兵員而已。而空軍那邊現在都好幾萬架戰機了,人員也纔剛剛突破百萬而已,而空軍之所以有那麼多人,還是因爲空軍有着爲數衆多的地面防空部隊。

總體而言,1943年的中國海陸空三軍已經停止了大規模的人員擴張,進入到了裝備大量更新換代上了。

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18章 整編行賞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941章 終戰令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133章 籌餉處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30章 購軍械(三)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73章 白雪紅梅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209章 衝鋒(一)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87章 洪府娶親第39章 關餘貸款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
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18章 整編行賞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941章 終戰令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133章 籌餉處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30章 購軍械(三)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73章 白雪紅梅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209章 衝鋒(一)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87章 洪府娶親第39章 關餘貸款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