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

次日一大早,美國那邊那就是發來了嚴重的抗議,要求中國提供一個解釋並作出賠償要求!

這事搞得陳敬雲也是哭笑不得,雖然自亞號報告的是美方的潛艇先發射魚雷,自亞號才反擊的,但是怎麼說呢,現在沉掉的不是自亞號而是美國的潛艇,現在美國人一口咬定責任在於中國一方,也就不得不讓中國進行費力的辯解了。

爲了避免衝突進一步擴大,中國先是提供了自亞號當夜的作戰記錄,以表明自己是先受到攻擊並認爲是受到了日`本潛艇攻擊後才反擊的,而美國人那邊根據生還的官兵報告得知的事實也的確是他們先發動魚雷進攻。

不過不管事實怎麼樣,外交上的扯皮還是會繼續,爭吵了好多天後中國好吃好住外加派出專機運輸把那些美國潛艇船員送回了美國,而且還大方的表示吃喝費用和專機運輸費用一文錢都不收後,纔算是結束了這一爭論,至於賠償?自打陳敬雲統一中國之後,就沒有出現過向外國賠償的事情,陳敬雲寧願用其他方法解決這事,也不願意支付哪怕一毛錢的賠償。

這涉及到了政治問題,至於錢倒還是次要的。

不過美國那邊也是爲了避免影響擴大化,加上的確是他們率先發射魚雷的,所以也就被迫接受了這一事實。

然而這一事情發生後,爲了避免再一次發生此類事情,中美兩國海軍決定建立一個身份識別系統,雙方相遇時用以表明各自的身份,避免再一次出現誤擊的情況。

不管是空中還是海上,中美雙方出現的一連串遭遇以及潛在對抗行爲,都是急劇的加深了兩國的衝突和矛盾。

而越是這樣,雙方就是越來越擔心兩國之間會爆發戰爭,而爲了能夠在未來可能發生的中美戰爭中佔領優勢地位,雙方對彼此的情報收集是越來越密集,除了雙方的大量間諜開始相互進入外,在菲律賓以及海上的兩國相互偵查以及跟蹤行爲都是非常的頻繁,用來收集各種各樣的軍事情報,尤其是中國海軍的一些主力艦艇的情報。

不用多久,美國人就是把一份關於青山級航空母艦的報告送上了海軍部高層手中!

“根據各方面的情報來看,他們的青山級航空母艦在性能上不弱於我們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了,而且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他們的大量航空母艦採用了一種非常奇怪的佈局,他們的甲板並不是直通甲板,而是在前半部左方有一段向外飄出的甲板,而根據我方多次的空中偵查發現,他們在降落就是採用在這一段斜角甲板上進行,而且我們發現了一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他們的起飛作業中出現了復飛的情況,而這種情況在通直甲板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而根據海軍部的相關論證,他們的這個斜角甲板能夠有效的降低降落事故率,而且還能夠同時進行起飛以及降落作業,如此對於增加航空母艦的戰鬥力而言是有着極大幫助的。因此我們建議,在後續的航空母艦建造中,嘗試採用類似的甲板佈局!”

中國的斜角甲板研究和應用是在1940年開始,而且真正斜角甲板航空母艦的服役是在1942年以後,而在戰爭狀態上中國對各級主力艦不管是具體性能還是外觀都是進行了保密,外人是很少能夠知道中國斜角甲板的真正效用的。

這年頭軍事裝備的保密遠比後世要容易的多,沒有互聯網的時代,沒有偵查衛星的年代,要發現對方的先進裝備的情況是非常難的,日`本人的大和級高速戰列艦從建造階段就是進行了保密,雖然已經多次作戰並戰沉了兩艘,但是大和級高速戰列艦的相關情況依舊是絕密狀態,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都只能從有限的情況中推算它的相關數據,至於裝甲厚度,航速這些關鍵數據是不可能知道的。

然而儘管無法瞭解到更多關於中國斜角航母的信息,但是這並不影響到美國也開始建設應用斜角航母的想法。

這裡頭的原因除了美軍通過實驗發現斜角航母可以有效降低降落事故率以及同時進行起飛和降落作業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敵人有的我們也必須要有!

就和二十年代以及三十年代裡各國大規模建造條約型重型巡洋艦一樣,不是因爲說條約重巡有多麼好,而是因爲各國都在建造,如果你不建造的話那麼就有可能在未來的海軍作戰中落於下風,同樣的理由也出現在二戰初期階段美國建造大型巡洋艦阿拉斯加級一樣,不是因爲他多麼有用,而是因爲中國海軍大規模建造的大型巡洋艦。

敵人已經有了的東西,我們也必須要有,哪怕它一點用處都沒有也必須要有,防止的就是出現一些不可預料的情況,如果說真的一點用處都沒有,反正大家都建造了,要吃虧大家一起吃虧。

而這個理念在各國的海軍軍備競賽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不管有用沒用,造了再說!

現在這種情況也是出現在斜角航空母艦中,儘管美國海軍現在對斜角航空母艦還一知半解,但是並不影響他們開始重視並立即建造斜角航空母艦,而且爲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錯誤,他們甚至是直接仿製中國海軍青山級斜角甲板的外觀設計,這是因爲美國的埃塞克斯級以及中國的青山級在排水量上相仿,雖然說具體設計以及內部結構都是不同,不過這兩者還是有着極大的相似性,尤其是表面上的外觀在遠處看是很難分辨得出來,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也是有着理由的,那就是中美兩國在航空母艦的研發中,在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究後發現,對於螺旋槳飛機而言,三萬噸左右的航空母艦剛好是性價比的最優化噸位,噸位小的載機量太少,噸位大了就是浪費。而且雙方之所以都採取單層機庫以及機庫甲板和開放式船首的方式,理由也是相似的,那就是他們對於航空母艦的使用最爲優先的目標都是爲了搭載更多的飛機,預定作戰海域也是在太平洋,以至於出現甲板繫留,機庫倒掛備用飛機,開放式船首等設計。

而日`本人同樣三萬噸的大鳳號,他們採用的就是裝甲航空母艦的模式,爲的是儘可能的保全航空母艦的安全以及保障艦載機的安全。英國的封閉式船首以及裝甲飛機甲板則是因爲他們要在大西洋作戰,那裡風高浪急不但要考慮到航空母艦的作戰穩定性,還得考慮到暴風雨天氣裡航空母艦遭到敵人近身襲擊的可能性。

各國對於航空母艦的發展是根據各國戰略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但是中美兩國由於極爲相似的戰略性質而導致兩國海軍的發展具備了極大的共同性。

青山級航空母艦和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相似性讓美國人的斜角甲板工作能夠順利的多,後續建造的多艘航空母艦已經是把直通甲板改爲了斜角甲板,而美國海軍的艦載航空兵部隊也已經是對斜角甲板的作戰模式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在諸多的陸上基地裡展開了密集的訓練。

對於斜角甲板的運用並不是說改了斜角甲板就可以的,航空母艦的運用是一個繁雜無比的大學問,而這些東西是表面上看不出來的,而很多細節是需要在長年累月的大量使用中才能夠發現問題並進行解決,而這些東西別人是不會教你的,你得自己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摸索。

別的不說了,單單是青山級斜角航空母艦上的降落信號以及指揮體系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其中涉及到非常多的信息,比如說飛機在降落的時候由於是斜着靠近航空母艦,其中飛機和航空母艦是有一個夾角的,這個問題對於後世裡高速度降落的噴氣式戰鬥機而言不成問題,但是對於這個年代低速降落的螺旋槳飛機而言就是問題比較大,速度低就代表着降落時的飛行時間長,而時間越長就代表着飛機和航空母艦之間的夾角會變得的越大,畢竟飛機和航空母艦都是相對運動的。

所以這個問題看似不起眼,但是在青山級的斜角甲板剛運用的時候卻是給中國海軍航空兵造成了極大的麻煩,連續出現衆多的事故,到了後來改進了降落信號燈等一系列的降落過程體系後纔算是解決了這個問題。

另外還是說降落,斜角甲板是可以讓降落不成功的飛機進行復飛的,而這個也是斜角甲板的最大優勢,但是這個復飛過程也不是那麼容易搞定的,比如說戰鬥機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復飛?萬一這個過程有所差錯的話,比如沒能夠構築阻攔索的同時,飛機動力又不足,那麼就無法進行復飛了,而這些都是極大的問題,需要長時間進行試驗和研究才能夠解決的。

航空母艦這個東西,要想它發揮出最爲龐大的戰鬥力實際上比運用戰列艦還要困難的多!絕對不是說有了航空母艦就能夠發揮戰鬥力,也不是說學了航空母艦的外觀就能夠學到別人的海軍航空兵的精髓所在了。

然而真正精髓這些東西各國基本都是保密並不對外流傳,所以現在擁有航空母艦的四個國家裡,中美日英的航空母艦作戰體系表面上看差別不多,但是實際細節卻是極大不同的,可以說是各成體系,你有你的一套,我有我的一套。

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64章 悅己者容第27章 袁氏復出第27章 袁氏復出第73章 白雪紅梅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4章 花巷所聞第533章 59號戰艦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41章 南下北上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24章 殺人奪權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38章 英國領事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64章 悅己者容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27章 袁氏復出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92章 定都之爭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
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64章 悅己者容第27章 袁氏復出第27章 袁氏復出第73章 白雪紅梅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4章 花巷所聞第533章 59號戰艦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41章 南下北上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24章 殺人奪權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38章 英國領事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64章 悅己者容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27章 袁氏復出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92章 定都之爭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