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泰州大捷

江北解家莊內,北洋軍第二軍的指揮部設立在一棟不起眼的宅院之內,之所以沒有選擇富麗堂皇的大宅院,一方面是因爲這解家莊裡就沒什麼富豪之家的大宅院,再者國民軍的空軍猖狂,時不時的就會找一些明顯的北洋軍目標進行轟炸,之前第五師的師指揮部就受到過國民軍空軍的轟炸,雖然沒有太大的損失但是也死傷了好幾人。所以馮國璋的軍指揮部也就選擇了較爲隱秘的地方。

此時已經是上午時分,窗外的陽光透過了窗戶照射進來,讓裡面的會議室充滿了陽光,而不會和下午和傍晚時分一樣顯得昏暗,會議室中有着馮國璋以及一大羣的北洋將領,而他們此時都是聽着一個少校正在回報着前線軍情。

“根據前線第七師回報,加上我軍從其他方面探知的消息,已經可以判定昨日從靖江渡江的乃是敵軍第三師徐離善部!”

國字臉少校繼續說着:“該部從數天前就已經進駐江陰地區,並做着渡江的準備,我軍爲了避免在灘頭和敵軍交戰而遭到敵艦炮的轟炸而選擇放棄了灘頭阻擊。第七師已經在揚州到泰州一線做好了迎頭阻擊的準備,並與今日凌晨時分和敵軍前鋒部隊交火,我軍第七師英勇奮戰給予敵軍重大殺傷,據不完全統計殺傷敵軍五百餘衆!”

少校說道這裡後停下,而一邊的馮國璋開口了:“南邊的國民軍終於是等不住要動手了,他們在安徽久攻不下,現在是終於忍不住在蘇南動手了,現在我們就是要給他們一個狠狠的回擊!”

“不但第七師要做好泰州到揚州一線的防禦,第五師也要加強防備,防備敵軍從其他地方發起渡江,也要防備敵軍從安徽方向突進!”馮國璋繼續說着:“另外給第八師張勳去電,把這邊的情況給他通報一下,再讓他做好準備,防備敵軍繞過我軍突襲淮安和鹽城。”

此時,靳雲鵬道:“你看是不是讓唐兄的第十師和於兄的第二混成旅抽一部分回來。”

馮國璋卻道:“第十師和第二混成旅的正面有着敵軍至少兩個師的部隊,正面壓力很大不能輕易抽調。不過嘛,滁州持續空虛也不是辦法,得再給老頭子發個電報告急,讓第十一師早日南下,要不來讓二十師和二十三師來也成啊!”

馮國璋話雖然如此說,但是下面的那些第二軍的軍官們聽到這話卻是面露憂慮之色,馮國璋向後方求援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早幾個月前就希望徐樹錚的第十一師南下了,可是後方的段祺瑞遲遲扣着不放,而袁世凱也是默認了段祺瑞的做法,直到巢湖失守後纔出口讓段祺瑞把第十一師往前移了一段到達了蚌埠。後來第十一師遲遲不來,馮國璋就說第十一師不來也可以,但第二十師和第二十三師至少也得來一個師,這樣段祺瑞倒是准許了,但是人家第二十師的師長潘矩楹和第二十三師的師長孟恩遠也不傻啊,自然不肯乖乖的聽從段祺瑞的話就上江北前線和國民軍拼死拼活,都是抱着能拖一天是一天,在後方坐看前線大戲的心思,反正不管是徐樹錚還是潘矩楹還是孟恩遠都是不想當第二個張勳。

這讓前線的北洋第二軍上下都頗爲擔心,自從八月份國民軍主動發起渡江戰役後,雖然戰場都集中在安徽地區,但是幾乎從巢湖戰役開始北洋第二軍就已經開始參戰,唐天喜的第十師和第二混成旅現在還在武崗一帶和國民軍打着呢,他們的壓力很大,傷亡也不小。長久以往如果得不到後方增援的話,包括馮國璋等人在內可沒有信心守住江北。

果不其然,等馮國璋的告急電報發到了袁世凱那裡的時候,袁世凱看着電報沉思了好久:“國民軍又在靖江渡江,現在江北那邊只剩下一個第七師和第五師可以調用,而第五師又要防守江北重地不能輕易調離!”

他心裡自然是不願意讓馮國璋的第二軍繼續膨脹擴大的,但是江北地區可不能不增援,說到底馮國璋還是他的下屬,他要做的是平衡控制,而不是丟棄不管。袁世凱想了半天后,最後對一邊的段祺瑞道:“再給潘矩楹去電,命令他即刻奔赴滁州增援第二軍,不得延誤!”

段祺瑞聽到袁世凱說出如此強硬口氣的話,當即有些遲疑道:“大總統,這是直接說?還有,這第二十師是掉入第二軍還是?”

袁世凱自然知道段祺瑞話裡頭的潛意思是什麼,當即擺了擺手道:“第二十師和第十一師一樣獨立作戰,不歸屬第二軍指揮,另外任命他爲滁州守備司令!”

段祺瑞聽罷後也是贊同袁世凱的決定:“明白,卑職這就去辦。”

這時候,袁世凱道:“還有,第二十師既然南下了,那麼第二十三師的孟恩遠也讓他繼續南下接替徐州防務!”

袁世凱指揮手下那些將領的時候,一般都是恩惠並施,而且也是極少的公然用強硬語氣去發佈命令,而這一次袁世凱命令潘矩楹南下滁州的時候,確實少有的用了極爲強硬的語氣,讓潘矩楹接到了語氣強硬的電報時心裡很不是滋味。

“老頭子這麼多年來還是把我當外人看啊!”心裡如此嘀咕着的潘矩楹雖然不爽,但是袁世凱發出瞭如此強硬措辭的電報,他也不得不離開徐州繼續南下了,當然免不了的走之前那把徐州搜刮了一番,而且還用強硬手段把一批運給徐樹錚第十一師的彈藥給截爲己用,而且路過蚌埠的時候連車都沒下,說是受了風寒不能見人,只在蚌埠的火車站上待了一晚後就是繼續往滁州去了,讓前來迎接的徐樹錚臉上極爲難看。

“這個潘矩楹,遲早我得讓他把吃掉的東西全部吐出來!”徐樹錚剛回去後就是甩掉了手中的白色手套,然後氣哼哼的公然在手下發泄心中的怒火。本來就因爲潘矩楹死扣了第十一師的補給彈藥就讓徐樹錚極爲不滿了,正打算找他理論的時候沒想到他連人都不見,而且還說他年老體衰受了風寒,不比他徐樹錚這樣的年輕人身體好。

這就是明擺着諷刺他徐樹錚年紀小,更是暗喻他徐樹錚是依靠段祺瑞才能上位。

徐樹錚不過三十就當上了中將師長,在北洋軍這個早已經形成了體系,升遷除了軍工就是靠資歷的軍隊裡受到很多風涼話,說的最多的就是徐樹錚是依靠段祺瑞才上位的,所以一有人跟他徐樹錚說起年紀的時候就容易讓徐樹錚反感,何況潘矩楹還是擺明了諷刺他。

在潘矩楹和徐樹錚的恩怨中,北洋軍面對國民軍在靖江發起的渡江也是做出了一連串的反應,最大的效果就是第二十師前往滁州了。

不得不說這大大出乎了國民軍參謀部那些參謀官們的預料之外,原本按照沈綱等人的預料,自己在蘇南發動渡江的話,敵軍肯定是要從後方增派援軍的,但是最可能的應該是徐樹錚的第十一師纔是,這樣一來蚌埠和淮南方向也就沒了敵軍,合肥方向也就短時間內得不到增援了。如此一來合肥方向的第二軍拿下合肥的把握就更大了,但是沒想到北洋內部的衝突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嚴重的多,江北危急的情況下第十一師竟然還能按兵不動,捨近求遠的從徐州調動第二十師來增援。

當然了,北洋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沈綱等人還不知道,國民軍還按照自己制定的作戰計劃進行着戰爭。

第三師渡江後迅速對泰州發動了猛攻,防守泰州和揚州一線的王汝賢第七師雖然早有準備,但是由於兵力分散到泰州和揚州兩地,泰州內不過一個旅兵力而已,當面對着第三師全部兵力發動的猛攻時,很快就是守不住,王汝賢見勢不妙短短二十四小時不到就是下令泰州守軍後撤,準備向西方撤退到揚州城東部的江都,依靠京杭運河爲阻礙加上原先修築的衆多工事抵擋國民軍的進攻。

最後是準備以揚州爲橋頭堡,和國民軍打一場防禦戰。

如此一來,實際上也就不難理解王汝賢爲什麼如此快速的從泰州撤退了,主要原因還是泰州缺乏防守的地形,如果國民軍少量兵力來攻的話還可以守,如果是這裡傾巢而攻擊,那麼第七師撤退是必然的。

不過戰爭嘛,有時候永遠是充滿着意外的,王汝賢是打的好算盤,泰州能守就守,守不住就退往江都,可是對面的國民軍第三師的徐離善卻是同樣看到了機會,更加知道等敵軍撤回揚州後就很難打了,所以命令下屬之第32團連夜急行軍,最後在江都以西二十里攔住了從泰州匆匆撤退的第七師一旅,而數個小時後第三師主力過泰州而不入,直接追擊敵軍而來。

這一仗打的極爲乾脆,第三師以輕裝部隊穿插阻擊,再以優勢兵力正面突破,還不等揚州的王汝賢反應過來,從泰州撤退的一旅四千餘人就宣告被滅,儘管是在平原地區上沒能夠做到全殲,但是也只讓北洋軍逃走了不足千人。

而這一切發生的時間加起來十二個小時還不到,從十月三號國民軍渡江,四號抵達泰州交戰,而五號夜晚泰州守軍主動撤退,中午時分泰州守軍就已經被第三師追擊而來幷包圍,兩者的交戰時間只有短短的三五個小時不到。

又是情人節這個傷感的節日!

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191章 伍世鍾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187章 上海亂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211章 大戰(一)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1040章 秋熱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1040章 秋熱第133章 籌餉處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998章 陰謀(二)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84章 人事任命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848章 空襲!!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36章 軍服肩章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17章 F5對P51(一)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353章 王麒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13章 臨近生變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47章 復古風情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261章 煙華夜第97章 航空工業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343章 騎兵對決
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191章 伍世鍾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187章 上海亂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211章 大戰(一)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1040章 秋熱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1040章 秋熱第133章 籌餉處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998章 陰謀(二)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84章 人事任命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848章 空襲!!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36章 軍服肩章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17章 F5對P51(一)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353章 王麒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13章 臨近生變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47章 復古風情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261章 煙華夜第97章 航空工業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343章 騎兵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