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

1915年7月3號,中國自造的第一艘歲鼎級驅逐艦正式下水,目前已經展開緊張的舾裝工作當中,這艘海軍部編號DD14的驅逐艦被命名爲‘歲青號’。之所以沿用‘歲’字,這是因爲這艘國產的歲鼎級驅逐艦和美造的驅逐艦性能參數一致,其內部結構都是完全一致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國產版本的歲鼎級驅逐艦在質量上要遜色一些。

歲青號在進行試航的過程中,發現其裝備的由上海動力公司所研製的動力系統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導致最高速度並沒能達到三十三節,而是直接三十二點三節,少整整零點七節之多。而且其裝備的燃油鍋爐問題還不大,但是其蒸氣輪機卻是非但沒能達到預定的動力輸出,反而還故障頻繁,在第一次試航的時候就出現主機故障最後不得不靠拖船拖着回港。

其動力系統出現如此重大問題後,海軍部責令動力承包商也就是上海動力公司進行故障排除,並要求上海動力公司後續提供的蒸汽輪機必須保證質量,不然的話海軍寧願進口也不願意用上海動力公司的破爛貨。

只是這些問題實際上也不是上海動力公司一家能夠解決的,雖然說蒸汽輪機是上海公司公司設計並製造的,但是上海動力公司實際上做的是系統整合,負責設計和組裝而已,一些重要零部件都是由其他工業部門提供的,而將這些問題追根到底後,就是發現乃是蕪湖機械設備公司所提供的某重要零件不過關,而零件的質量不過關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蕪湖機械設備公司缺乏高精度的設備。

籠統說起來,蒸汽輪機之所以出現問題,是因爲現今中國的基礎工業的技術尚不足,以至於雖然勉強造出來了但是依舊存在着諸多問題。

而要解決這個問題要多久連蕪湖機械設備公司自己都說不準,只說模糊的說需要時間,他們需要時間進行技術攻關!

面對動力系統出現的問題,海軍部不得不暫時放棄了採用國產動力的打算,轉而向美國訂購了多套的蒸汽輪機準備用於接下來的數艘已經開工的歲鼎級驅逐艦上。海軍的第一期發展計劃已經全面展開,六艘驅逐艦和兩艘輕巡洋艦的建造計劃已經全部安排好,驅逐艦方面包含了歲青號在內,是1914年動工一艘,1915年動工兩艘,1916年動工兩艘,1917年動工一艘。以求再三年內完成這個計劃。而兩艘輕巡洋艦則是今年年底準備動工一艘,明年下半年再動工一艘,以求和六艘驅逐艦同時完工,最後在1918年的時候把兩個雷擊艦隊組建完畢。

在這些計劃中,第一艘已經完工,而目前江南造船廠在建的有一艘,並且在8月份還在再開工一艘,而這兩艘1915年開工的驅逐艦短時間內就需要動力系統的,既然上海動力公司短時間內拿不出來合格的產品,那麼海軍部就不得不先訂購一部分的蒸汽輪機用於這兩艘驅逐艦上了,至於後續的幾艘是採用進口還是國產蒸汽輪機,就得看上海動力公司什麼時候才能拿出合格的蒸汽輪機來了。

相對於動力系統的困難重重,艦炮方面卻是進展順利,上海兵工廠的四寸艦炮很早就開始研製了,並且在歲青號建造之前就開始了大量的實彈試驗並通過了海軍的檢測,最後正式投入使用,並且沿用歲鼎級上的美造四寸艦炮的型號,爲1913年式四寸五十倍炮。其歲青號上的副炮也是通過了海軍的檢測,被定型爲1913年式三寸五十倍炮。

實際上不但四寸艦炮和三寸艦炮已經完成了研發,上海兵工廠之前還完成了五寸艦炮的研發,並且依舊順利通過了海軍部的測試,只不過目前國民軍的新造艦艇當中並沒有採用五寸艦炮,海軍的第一期發展計劃中的兩艘輕巡洋艦計劃採用六寸炮。爲此上海兵工廠也是在上半年順利的完成了六寸艦炮的研發,同樣是根據圖紙紡織的美造六寸艦炮,被海軍命名爲1915年式六寸五十三倍炮。

而更大口徑的八寸岸防炮也已經是完成了仿製工作,目前已經交付了數門安裝在吳淞炮臺上,這款八寸的岸防炮乃是仿製德國的210毫米四十倍艦炮,上海兵工廠仿製的版本爲八寸,口徑同樣爲四十倍,被定型爲1913年式八寸四十倍炮。這款火炮雖然射速不差,不過其穿甲性能遠遜於海軍所擁有的興上號重巡的主炮1913年式八寸五十五倍炮,1913年式八寸四十倍炮的初速爲780MPS,彈重108公斤,而1913年式八寸五十五倍炮的初速爲850MPS,彈重118公斤。兩者的彈重和初速差距太大以至於兩者炮彈的穿甲性能也是差距甚大。

基於這些比較,海軍就從來沒打算過在未來可能建造的新式艦艇上使用1913年式八寸四十倍艦炮,而是把目標瞄準了1913年式八寸五十五倍炮上來了。至於這個八寸四十倍炮一開始仿製的目的就是爲了充當岸防炮而已,如此不但技術簡單一些,而且也能夠有效增加上海兵工程建造大口徑艦炮的經驗和水平,當然更重要的是價格也更便宜,海軍可捨不得把最新式的艦炮當成岸防炮使用。

這一系列艦炮的研發工作使得了上海兵工廠成爲了國內軍工企業當中技術最爲先進的軍工廠,而且沒有之一!

上海兵工廠之所以擁有如此技術水平,這個和它被當做了兩輪海軍援助計劃中的主要負責企業是分不開的,這幾年來上海兵工廠並沒有說和其他國內的軍工企業一樣得到太多來之於軍費的支援,但是這並不是海軍不肯給,而是因爲不需要給,作爲兩輪海軍援助計劃的主要負責企業,上海兵工廠前後獲得了直接來之於美國貸款的數千萬元資金,這些資金當初可是被指定爲發展海軍配套所用,這也就是上海兵工廠爲什麼沒有得到來自軍費的特別扶持後,依舊發展迅速並展現出來其龐大的技術能力的原因。

當然了,這個和美國人的扶持有着極大的關係,比如那些艦炮美國人可是提供了全套的圖紙設置派出了不少專家過來,讓上海兵工廠從中獲益不少,而前幾年國民軍海軍派遣的大量留美學生當中,除了相當一部分是學習海軍的外,大部分都是學習造船、工程機械的,而這些部分在海軍和美國方面的安排下,也是陸續在回國後進入上海兵工廠就職,爲上海兵工廠提供了大量的技術人才。

海軍在每年獲得了高達伍仟萬元軍費的支持下展開了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空軍方面在獲得了兩千萬元的資金後開始新一代戰機的研發和裝備工作時,作爲中國軍方的大哥,在1915年度財政預算中獲得高達23%預算、總額兩億三千萬元軍費的陸軍在1915年裡自然是平靜不下來。

除了一如既往的在國內展開大規模的清洗土匪以及私人武裝的小規模戰鬥外,陸軍方面已經正式展開了1915年陸軍整編方案,準備整編到33個整編師,26個簡編制,使得步兵師的總規模達到59個師!

當然了,由於國內大規模戰爭已經結束,這些整編當中除了少數幾個師依舊保持滿編制外,其他部隊都是隻保有和平編制,具體下來就是大量裁撤後勤以及其他輔助人員,甚至步兵的人數也進行一定的削減,使得整編師的人數控制在一萬兩千人左右,而簡編制的人數控制在七千人左右,而那少數幾個滿編制的師則是保持了高達一萬五千人的滿員編制。

這樣規模龐大的整編,陸軍也知道一時半會是並不可能全部完成的,但是卻可以先把架子給打起來,於是乎上半年裡相繼恢復了之前被滇軍、桂軍、晉綏軍所佔據的番號,並設計了相關的師部機構後慢慢補充人員。

於此同時福州軍校和保定軍校合併,並搬到了武漢,改稱爲中國陸軍軍官學校,並擴大招生規模,學制從半年延長到兩年,並對國內的所有中學畢業生開放報名,意圖爲中國陸軍提供大量而合格的基層軍官。其南京陸軍學校和原屬北洋的陸軍大學合併,依舊在南京辦學,名稱爲中國陸軍大學。並且陳敬雲嚴令各省原有的所有陸軍小學、武備學堂等軍校一律併入這兩所軍校當中,除了這兩所陸軍軍校以及空軍學校以及海軍的兩所軍校外,其他軍校或者類似軍校性質的機構一律裁撤!

除了以上外,陳敬雲還重建了第五軍、第六軍、第七軍、第九軍,晉升了一批在國內戰爭中表現出色的將領,第五軍軍長爲陳儀,並晉升爲中將,第六軍軍長爲左玉剛,晉升爲中將,第七軍軍長爲原第一騎兵師黃安源中將。而原來在蕪湖戰役中被陳敬雲裁撤的馬成中將再一次得到起復,有參謀部作戰次長調任第九軍任軍長。

由此中國陸軍序列中的十二個軍番號得到了全部恢復,十二個軍分別下轄數個師分別部署在中國廣大國土當中國。

其中的重兵部署的區域依舊是長江三角洲地區;江蘇、山東以及河北的津浦線地區;東北三省地區;此外南方諸省尤其是兩廣地區也有不少兵力,剩下的西部諸省以及西北諸省都有部分的兵力,不過總體來說中國陸軍的主力依舊集中部署在長江三角洲、津浦線、東北三省這三大區域裡頭。

而這種部署的目的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保證中國工業和經濟重心也就是沿海諸省的安全,並在東北方向防備日軍和俄軍。

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92章 定都之爭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961章 低估(二)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848章 空襲!!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28章 購軍械(一)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586章 毒氣彈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358章 蔡家崗第760章 xb10項目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
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92章 定都之爭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961章 低估(二)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848章 空襲!!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28章 購軍械(一)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586章 毒氣彈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358章 蔡家崗第760章 xb10項目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