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

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

正視荷蘭的強大,纔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享受最多的勝利果實。

大順花錢造艦,想要炮擊倫敦迫使英法西開關貿易,那不現實。能做到這一步花的錢,拿出十分之一援法,歐洲都能亂成一國雜燴湯。

大順要想辦法繼承荷蘭毀滅後的遺產,市場、運輸能力、走私渠道。

大順是廠、荷蘭是店。

大順是貨源地,荷蘭是運輸公司。

一個“地大物博無所不有”。

一個“縱橫七海的馬車伕”。

兩家合作的前景當然是非常光明的。

講到興起處,眉飛色舞,紅光滿面,手底下的天平一會向左、一會向右,搖搖晃晃。

下面聽講的人,認真做着筆記,這和他們平日裡接觸到的看待世界的角度是一致的。可以說融會貫通,但卻不是醍醐灌頂。

人不多,劉鈺也從未指望小圈子來解決將來的問題。他連軍權都不抓,自是不會去考慮諸如五學之類的手段。

而且這個小圈子裡的人,在大順也沒有可能身居高位,他們都是一羣邊緣人,也是皇帝心中的劉鈺心腹人——樞密院副使可以有自己的私人幕僚心腹,但卻決不能有帶編制的開府屬僚。

劉鈺只是教他們一套公式,將來指望他們把這套公式教給後人。

不同的情況,這套公式得出的“眼下該怎麼辦”是不同的,照抄就是刻舟求劍。南洋這一票幹完,如果兩條腿都接上了,那麼大順就要當帝國主義了。沒當過、沒經驗、沒法抄,內部的種種問題該怎麼辦,那也着實知不道,只能待後來人了。

臺下的人聽的也只是看待世界、分析局勢的思路。

此時也只是聽着荷蘭,並沒有往大順自己這邊想。

待到劉鈺講完了荷蘭的種種困境,已然是兩天過去了。

這兩天談的所有內容,用導師的一句話就能概括:荷蘭衰敗的歷史,就是商業資本從屬於工業資本的開始。

這是歷史的必然,表現在現實中的表層區別,無非就是它所要從屬的工業資本,到底是大英,還是大順。

兩天的閉門會議,這些人一個個身體疲憊,精神卻是抖擻。

從一開始的疑惑,到中途的將信將疑,再到現在的信了七八分可能。

反正穩贏不賠,無非贏大贏小。

只要歐洲能打起來,大順就有機會把腳徹底伸到歐洲,就算荷蘭這邊的事不成,再不濟也能壟斷一下香料等物產,找別的買家帶貨。

感謝幾千年來勤勞的人民,大順的手工業底子相當之好,放在此時,不能再好。於是至少不需要以史爲鑑,擔心荷蘭的覆轍,重複在大順身上。

後續的五天,天氣居然不錯,爲了讓這些人更深刻地理解他說的那些東西,劉鈺帶着他們前往城外的糖廠去轉了轉。

終究巴達維亞是隸屬於荷蘭治下的,荷蘭此時的衰敗,在巴達維亞也有一樣的投影。

就像是巔峰期荷蘭令人暈眩的500艘雙桅打漁船,現在只剩下了不到百艘;就像是荷蘭令人驚詫的羊毛亞麻紡織業,如今敗落的一片凋亡。

曾經是巴達維亞支柱產業的蔗糖業,落入眼中的就是清晰可見的蕭條。

赤着上身的糖廠奴工蹲在糖廠附近的椰子樹下,一羣人圍繞着一堆火,在那裡抽着煙,嘀咕着遙遠的錫蘭是希望還是地獄。

糖廠承包商在忙着變賣自己的家產,他們不會去錫蘭,但卻不知道留在巴達維亞還能做什麼。

幾個糖廠承包人跟在劉鈺的身旁,渡過了一開始的緊張,感覺這位欽差大人平易近人之後,便開始嘮叨起自己的苦處。

如今的蔗糖業,算是完了。

本來就搖搖欲墜,現在荷蘭人要全面清查人口,把所有人登記造冊,以便多從大順這裡拿人頭稅。

每個人加的這些人頭稅,終究還是要從糖廠的承包者手裡出。算上這些人頭稅,蔗糖的收購價已經比成本價還低了,再幹下去,幹一天、賠一天。

200多個蔗部,還能堅持下去的只有十幾家了。

能堅持下去的,是一些家底子厚的,都覺得大家都幹不下去了,自己堅持堅持,說不定明年就賺錢了。

可大部分糖廠的承包者都已經幹不下去了。

因爲絕大多數的承包者,都是接盤俠。蔗部的所有權不屬於他們,而是屬於荷蘭人或者甲必丹雷珍蘭,他們需要每年交付一定的租金承包。

荷蘭人靠着壟斷政策,又把糖價壓的過低,一旦開始繳納人頭稅,這日子就沒法過了。

“欽差大人,我們也是沒辦法啊。這裡距離巴達維亞這麼近,甲必丹管得嚴,荷蘭人也催得緊,荷蘭人又不準其餘人來收糖。糖只能賣給公司,公司定價太低……”

訴着苦,悄悄看了劉鈺一眼,猶豫了片刻,還是忍不住道:“今年朝廷打了日本,往年還能往日本賣一些糖,今年去日本的荷蘭船也停了,這糖可不就沒人要了嗎?”

“其實早幾年前,這糖廠就不好乾了。可是沒辦法啊,我們能幹什麼呢?榨糖,經常就是賺一年、賠一年。有時候賠了,便想着,熬一熬,熬過今年,說不定糖又貴了,到時候不但能回回本,還能把之前欠的貸款都還了。”

“這幾年多出來的烏衫黨啊、無褲漢啊,以前都是在糖廠做工的。然而這幾年生意不好,實在養不活他們,很多糖廠也就只好叫他們自尋生路。”

“可去哪尋生路呢?回福建?沒有地,去了不也是在街上混嗎?那還不如留在這。時間一久,一些人便琢磨着坑蒙拐騙偷,實在是正經營生沒得做啊。”

“要說不交人頭稅這事,實際上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天朝不也有很多帶地投效鄉紳免勞役的嗎?新瓶裝舊酒,不還是一回事嗎?哪知道今年就要嚴查呢?”

劉鈺給這位吐了一路苦水的糖廠承包者遞了支菸,稍微顯得自己更平近一些後,問道:“你就沒打算過改行?”

承包糖廠的狠狠地吸了一口,憋了半天才把煙吐出來,苦笑一聲道:“這幾年,啥也不好乾啊。這又不像是天朝,地是不能隨便買的。爪哇村社的地,我們不能買,人家也不賣。巴城周邊的地,都有主了。”

“哎……如今這蔗部算是完了。不怕大人笑話,我也是有上吊的心思了。日後要交人頭稅,那就根本沒希望了。既是朝廷與荷蘭人協商移民,那就移唄。可是,荷蘭人那邊又只准這些奴工移民,不讓我們過去承包產業。”

“我看看,還是變賣變賣家產,回福建吧。”

看起來,荷蘭人已經把移民錫蘭的一些情況和這裡的人說了。

劉鈺很能理解荷蘭人的心思,巴達維亞需要用華人作爲中間統治者,因爲需要鎮壓當地的土著、需要華人做網絡連接巴達維亞和鄉村產出的貨物,加之巴達維亞有嚴重的宗教衝突,所以與華人上層合作。

但結果,就是華人有人、又有錢,而且還有能讓巴達維亞癱瘓的力量,這是荷蘭人一直提防的。

錫蘭就大不同了。

錫蘭有葡萄牙留下的“強制歸化”的基督徒,人數極多。

巴達維亞城中華人小布爾喬亞的位置,被錫蘭的混血人種佔了。

錫蘭重要的肉桂生產,也不需要華人做承包商。

錫蘭,沒有華人中上層的生態位,只有華人底層的生態位。

這在劉鈺看來,荷蘭人這一步棋走的實在是太差。

巴達維亞,可以以華制華,製造矛盾,城內城外的華人彼此矛盾、上中下三層的華人各有訴求。

可你讓錫蘭只收華人的底層,這是生怕華人的民族意識不覺醒?

然而反過來想,荷蘭人可能也是沒有辦法。

總不能讓華人去錫蘭,擠了荷蘭本地混血的小布爾喬亞;亦或者讓錫蘭最賺錢的肉桂檳榔產業,再度如同巴達維亞一樣被華人高層佔據。

看着這個心灰意冷準備回福建的糖廠承包者,劉鈺寬慰道:“回福建也未必就是壞事。你們這些人不是還有些家產嗎?回去之後,又不是就沒有事情可做。”

“松江那邊正在組織一些新的產業,婆羅洲不是有金子嗎?那裡也不歸荷蘭人管,這些人準備募集一些股本,去婆羅洲包地、包礦。”

“人多好辦事,人多也好抱團。”

“你是多年沒回去了,豈不知這天朝內也有了一些變化?之前人們都不願意合股,怕出事受牽連,如今松江、天津等地,陛下特許的,合股辦事之風日盛。你回去後,可多打聽打聽。”

當即把朝廷允許在松江、京畿等軍隊絕對能鎮得住的地方興殖產業的事一說,意思倒也很明確。

如今天朝內的資本,正在朝相對於閩粵的北方集中。松江或是天津,現在正缺這種流動的資本。

這一次巴達維亞事變這麼解決,會有很多的流動資本無處可去。巴達維亞的製糖業不景氣,包稅業沒法往裡擠,回去後與其買地當地主,還不如繼續當資本家。

這糖廠的承包商也確實不知道這些變化,趕忙多問了幾句,連聲道:“早就聽說婆羅洲有金子,可是當地的地頭蛇招惹不起。若是大家合股做事,或是開礦,或是墾田,這倒真行得通。只是……”

言語上雖顯得興奮,可內心還是猶豫。

在商業這事兒上,荷蘭人雖然可惡,可是荷蘭人卻比朝廷更可信,最起碼好像似乎到現在爲止,荷蘭人還算是基本講道理,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會奪走。

可朝廷呢,當官的巧取豪奪,捐獻也多,別到時候全都是給別人作嫁衣裳。

還是回去仔細打聽打聽再說吧。

(本章完)

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1025章 割裂(三)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758章 表演戰(八)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542章 惡毒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206章 狠話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316章 結善緣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256章 優劣第320章 榮譽第99章 酒醉多言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426章 錯覺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97章 風波起第586章 中轉港第248章 鎖鏈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939章 自覺(一)第862章 好事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398章 主心骨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419章 絕望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358章 實封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1169章 備戰(八)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1246章 鑽石灣屠殺(二)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950章 夢魘第552章 理想國第800章 時代的浪漫(中)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701章 優勢在我
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1025章 割裂(三)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758章 表演戰(八)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542章 惡毒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206章 狠話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316章 結善緣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256章 優劣第320章 榮譽第99章 酒醉多言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426章 錯覺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97章 風波起第586章 中轉港第248章 鎖鏈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939章 自覺(一)第862章 好事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398章 主心骨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419章 絕望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358章 實封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1169章 備戰(八)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1246章 鑽石灣屠殺(二)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950章 夢魘第552章 理想國第800章 時代的浪漫(中)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701章 優勢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