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搶人才

第612章 搶人才

聽劉鈺忽悠的太多,已經學會主動腦補的康不怠,縱然和劉鈺相處日久,可事實上也是有文化隔閡的,當然也不可能知道沙家浜這段唸白的原意。

見劉鈺要在此常駐,知道劉鈺也是準備拖下去,拖到歐洲戰局發生變化。

在對法國的信心上,他倒是和劉鈺基本一致。

交往了十餘年,聽了不少歐洲的事。今日真的來到了阿姆斯特丹,真切體驗到了荷蘭國的分權、如同放屁不響的周天子般的荷蘭大議長,再想想從路易十四開始加強集權的法國,這要是對法國沒有信心,反倒見鬼了。

“公子要在此常駐,觀歐洲局勢。可萬一要是出了什麼意外,荷蘭的攝政派主動向法國宣戰了呢?”

劉鈺笑道:“宣了更好。不宣,是懦弱;宣了,是廢物。區別不大。法國不是東虜,荷蘭也不是大明,你能想象東虜沒有了野戰兵團,靠在瀋陽、赫圖阿拉修堡壘,對抗洪武永樂之大明嗎?打的贏就見鬼了。”

“怯懦,民衆不滿。廢物,民衆就滿意了?廢物,就比怯懦強?”

“我留給奧蘭治派的,是毀滅荷蘭民衆的最後一點熱情。對法宣戰,那不是奧蘭治派的任務。誰宣都一樣。”

“我留此地,一則是拖,拖以待變。二則,也是順便把另一件事辦了。來之前我不就說了嗎?要尋幾位人才,爲天朝的數學打好基礎。正好在荷蘭逗留一段時間,此地地處中部,南來北往交通方便,而且又暫時無什麼戰火,正好請君入甕。”

逗留的這段時間,除了要與荷蘭人繼續扯淡外,劉鈺也要抓緊這個機會把那件事辦了。

物理化學之類的東西,可以另起爐竈,反正此時全世界都一個鳥樣,初中生的化學水平拿到現在,就是絕對的強者。

但是數學這種科學的工具,差距實在有點大。大順數學的最高水平,應該就是那幾個有法蘭西科學院通信院士頭銜的宮廷傳教士,但水平和歐洲此時的最高水平也差了約莫百年。

而且劉鈺深知航海鐘有多難做,大順爲數不多的短板就是精密加工,英國的出口管制太嚴,根本搞不到航海鍾。

在經度大戰上,劉鈺也只好站在理科派,而不是工科派這一邊了。

現在正是個絕佳的時機,尤其是俄羅斯科學院的那一票人才,若能搶走,簡直起飛。

而且,搶起來也相當容易。

後世搶蘇聯人才,靠的是蘇聯解體後的混亂。

現在搶俄羅斯科學院的人才,幾乎就是故事重演。

德國黨的領袖人物安娜女皇崩了,爲了防止德國黨被清算,傳位給了當時才一個月零十天的小娃娃,蟄伏的各方勢力都在蠢蠢欲動。

整個政局亂成一團,特別亂。

這時候俄羅斯科學院的外籍院士們,也都住不下去了,紛紛考慮跑路,將來誰上臺還不一定呢,萬一來一場對外國勢力的大清洗呢?

院士們又不都是獨善其身不聞窗外事的,像是哥德巴赫這樣的,就是外交部秘書長,在政治上也都是有派系的。

爲了今天這個局,劉鈺也算是等了很久了。早在齊國公出訪歐洲的時候,他就已經和歐拉等人開始了通信,每一次都在塑造一種“大順的科學很發達”的假象,吸引這些人。

鋪墊了很久,很久。

劉鈺的數學水平什麼樣,自己心裡倒是有些批數的。但是,數學不夠,物理化學來湊,這時候的科學界還處在萌芽階段,很多科學院的院士都是全才。

如同俄國科學院的第一位本土籍院士羅蒙諾索夫,作爲科學家被人牢記,發現了質量守恆定律。但實際上他的頭銜按照輕重排列,應該是詩人、俄語標準化創始人、莫斯科大學創建者、俄國古典主義文學新文化運動奠基人、教育家,最後纔是化學家。

俄國科學院此時的一大票外籍院士——當然,俄國科學院現在還沒有俄籍院士——也基本都是全才。

劉鈺在給他們的信件交流中,爲大順科學界樹立的形象是“有一套完整的物理、化學等自然哲學,但是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上有所欠缺”。

故而希望雙方能夠進行一些互補,從而推動無國界的科學的發展,爲全人類謀福祉,並且在京城科學院工作是這樣有利於全人類的事業的最優答案。

Wωω .t t k a n .c o

這套說辭,基本上是延續了萊布尼茨的科學院思想,加了個爲全人類謀福祉的大帽子。

而且在萊布尼茨構想的“無國界的科學家的理性共和國”的設想中,五大科學院之一的中華京城科學院也算是此時爲數不多的“萊布尼茨科學院派的血統”。

血統之外,科學院制度構想上,大順這邊也是標準的以俄爲師:三層體系,最高層的外籍院士研究問題、中層的本土研究生做外籍院士助手、下層的科學院生員畢業後做大學預科教師。

制度上的相似性,也可以讓這些俄國的外籍院士無縫融入到大順的科學院工作中。大順的官方外語不是俄語,但學實學最優秀的那些人,也基本都學拉丁語,交流也沒有問題。力爭二十年內,培養出一個本土的數學系院士,就算是打下基礎了。

能搞蒸汽機的,數學未必好,包括搞出來航海鐘的,更是連大學都沒上過。但若還想繼續往後走,數學這個短板是必須要補齊的。

從當年締結中俄界約開始的準備,拐騙院士的事,劉鈺的信心倒是很足的。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趁着荷蘭人在這拖延、歐洲大亂的機會,在阿姆斯特丹暫時沒被戰火燒到的情況下,在這裡召開個科學研討會。

做幾個化學或者物理的實驗,看看除了能拐走俄國科學院的數學家,還能拐走別人不。

要想拐騙,除了衆人所喜歡的探求世界的真理的討論之外,還要做足一些現實的態度。科學家首先是人,然後纔是科學家,他們不是機器,也得衣食住行,也渴望老婆孩子過上好日子,以及感受到權力對他們事業的尊重。

雖然不是簡單的“錢”的問題,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錢要花,但怎麼才能花的漂亮,順便引動一波中國熱,這就還得請康不怠幫忙。

將拐騙科學家的事和康不怠一說,劉鈺便道:“仲賢兄,若以科學論,這些人都算是一方諸侯了。古人云:諸侯使大夫問於諸侯曰聘。”

“這種高規格的邀請、互訪,都是有一套專門的禮儀的。禮儀這東西,就是做給外人看的。仲賢兄還是幫着張羅一下。”

“不敢說約車百乘吧,最起碼正規一點的儀式感還是要做出樣子的。”

“儀式感,形式要大於實質。我不知道我這麼說,你明白不?”

康不怠輕輕一笑,心道咱倆也認識十多年了,這點事有什麼不明白的?

《禮記》之聘,開篇第一句就開宗明要,點明瞭主旨。

【聘禮,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貴賤也。】

禮,是爲了明貴賤的。這是實質。

去掉實質,流於形式,那麼禮就成爲了一種文化特色的禮儀。

大約就像是服裝,形制、樣式、顏色,是爲了“明貴賤”。只有去掉“明貴賤”的實質,才能復歸好不好看的實質。

跟着劉鈺一起來的,朝廷也是準備了一些懂禮法的人。明明他們更專業,但劉鈺不用他們,非要找康不怠來辦這事,康不怠很清楚其中的緣由。

既要展示出有別於歐洲的禮儀形式,又要去掉禮法“明貴賤”的主旨,那些搞禮法的人不可能抓住重點的。

也幸好劉鈺有個侯爵的爵位,這種禮法的東西,只要他別弄出來逾制、僭越的事,問題不大。他也算是個“諸侯”,有資格使使聘於他人。

康不怠也知道劉鈺的辦事風格,既是讓他去辦,那就是一切放手不管,到時候來這裡領錢就是。

荷蘭這邊的馬車不少,算一算,就按照“侯伯五介”的級別去搞,全都一視同仁,做的漂漂亮亮的便是了。

“行,那我就去安排。這來來回回,少說也得大半年時間。各處的科學院、大學等,倒也扎堆,容易尋找。去彼得堡,若走海也不甚遠。荷蘭這裡車馬也很容易租到、買到。”

“禮法一物,若不爲明貴賤,只要有錢,江南大商人有的是蓋的起七間正堂的。公子既是隻要形而不要質,只要有錢,此事太簡單了。”

…………

正式的、儀式感很強的車駕尚未抵達的時候,幾封信已經先抵達了聖彼得堡。歐拉作爲劉鈺最想要拐騙走的對象,在他確定此事之後,就已經派人乘船先去送信去了。

只不過抵達彼得堡的那艘船上,送信的對象,也不只是歐拉這樣的俄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還有一些送往法國大使館的。

接到信的歐拉並不知道那封送往法國大使館的信,即將給俄國帶來一場政變,俄國的局勢會更加混亂。

但現在,已經夠亂的了。歐拉已經準備辭去俄國科學院的職務,離開政治混亂的俄國,尋找一片單純的能夠容得下數學研究的淨土。

他的手中,有兩封掛着橄欖枝的信。

一封,是剛剛收到的、來自遙遠東方帝國的使節的。

另一封,是不久前收到的、來自不遠的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

(本章完)

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191章 預想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251章 壓力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794章 憧憬(下)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227章 超脫低級趣味?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167章 論跡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16章 震動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509章 回報率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393章 泡沫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72章 參謀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420章 奇襲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1000章 扶植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10章 找茬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464章 立碑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247章 海參崴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38章 扣個人質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308章 禮法還是利益第464章 立碑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439章 回援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1117章 傳承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171章 萌芽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
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191章 預想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251章 壓力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794章 憧憬(下)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227章 超脫低級趣味?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167章 論跡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16章 震動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509章 回報率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393章 泡沫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72章 參謀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420章 奇襲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1000章 扶植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10章 找茬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464章 立碑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247章 海參崴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38章 扣個人質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308章 禮法還是利益第464章 立碑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439章 回援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1117章 傳承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171章 萌芽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