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

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

粗聽上去,好像大順這幾個年輕人的意見有點離譜。這等於是讓法國的投資者承擔前期的風險,養殖牛馬,僱傭人手,運輸種牛馬等。

但實際上這個看似離譜的意見,這時候提出來,倒也是恰逢其時。

法國的確財政沒錢。

但法國財政沒錢,不代表法國資本家沒錢。

就算法國資本沒錢,也不代表荷蘭的金融資本沒錢。

現在歐洲各國的熱錢,處在一種非常蛋疼的階段。

比較穩妥的英國國債,炸了;歷史上七年戰爭後二十年的英國“運河熱”大基建,也肯定沒戲了;東印度公司炸了,各國都炸了;大順國債買的也不是太多……

在這個當口,很多錢是不知道該往哪去的。

左腳踩右腳上天這種事,南海公司和約翰·勞兩撥操作,至少三十年內,歐洲還會有記性,也不太可能再搞一次左腳踩右腳上天的金融操作。

而在此之前,因爲英法之間互毆,加上哈德遜灣的特殊情況——大量移民是不可能的,冬天凍死個人,而且還是半永久凍土帶,使得每個據點也就十個八個的人。

今天你打我、明天我偷回來。

弄得都知道利益極大,但是HBC愣是20年沒給股東分紅股息,因爲確實分不了。

一直到烏得勒支條約之後,HBC纔算是開始穩定分紅、給股息了。

現在,HBC也死了,因爲法國在北美站住腳了、沒有被趕走,HBC拿的是英國的專營權,現在不歸英國管了。

而本身,HBC控制的只是毛皮貿易的最終端,在上游狩獵的、交易的、五大湖水系卡位的,依舊是法國的森林獵手。

如今,最終端這邊也要丟給法國了,那麼法國版的“北美山貨專營公司”,幾乎可以視作戰後最有潛力的一家專營公司。

這種情況下,股東自然不會吝嗇於投資,也不會不選擇可以適當延長一下回報週期,甚至可以確定法國的這些豪強也將擺脫之前募集資本募不到的情況——之前肯定募不到,河口貿易站都丟了,海軍拉胯到英國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哪個傻子會把錢往法國毛皮販子身上投?現在自然大不同,哪個傻子會不把錢往法國毛皮販子身上投?

比如往這邊養牛馬,準備將來賣給大順等,都算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投資方向。

而且這種投資可是真金白銀見效的,東亞只吃不拉,但又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拿人蔘作爲高端奢侈品藥材的地方。

真的是那種只要有貨、根本不愁賣的狀態。

此等背景下,大順的這幾個小夥子侃侃而談,聽的這幾個新法蘭西的豪強頻頻點頭。

對於已經拿下了約克堡的新法蘭西豪強而言,對於大順可能在西部摻和毛皮貿易的事,不甚在意。

既然夕陽海並不存在。

那麼,就像是在鬆蘇壟斷對外茶葉貿易的大商人,會在意上游種茶的人轉了幾道手嗎?轉幾道手,到頭來不還是要從這裡出海,經自己的手才能換成歐美白銀嗎?

至於北美的價值,只要大順不下場,那麼對法國而言就是“幾英畝雪地”而已;大順下場,那麼對法國而言,就是不啻於兩個瓜德羅普島。

而這個價值,體現在森林裡,恰恰不體現在草原上。甚至可以說,對法國而言,北美的價值是相當苛刻的,得有鹿、得有人蔘、得有湖泊。

反過來,對大順而言,北美的價值,體現在非常簡單的幾個字上:溫帶,不旱,能種地。

沒了。

是以兩邊的矛盾,是非常次要細微的。

大順這幾個年輕人只是隱瞞了西海岸的黃金傳說,卻不諱言大順需要移民墾殖,以安置大量的“多餘”人口。

一通半忽悠式的交流後,這些新法蘭西的豪強,便準備了一艘船,將大順的這幾個年輕人送到大順在這邊的營地。

到了營地,簡單訊問之後,這邊的將領也嘖嘖稱奇這幾個人的膽魄,勉勵一番,又送到了在歐洲的李欗那裡。

此時歐洲這邊正忙成一團,李欗卻還是抽空見了見這幾個年輕人,見面便問道:“那法國人不知你們何等人,本王卻知道,你們怕是沒有這樣的權限談這樣的事。伱們倒是好大的膽子。”

這幾個年輕人也不甚慌張,內心反而竊喜,心道若是按部就班,莫說見到個王爺,就是見個將軍都難。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當初抱着搏一搏的念頭,便該想到萬一出了事該如何。既是提前想到了,那還有什麼可怕的?

遂道:“回稟殿下,我等雖少讀正學,卻也知一二道理。昔者,子產曰: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興國公亦曾借用,言:苟……”

“吾等位卑,卻不敢忘憂國。是以莽撞,自西海岸一路向東,打探消息。及至哈德遜灣,見法人豪強,我等也知此番尋金之所以然,是以既知大略,便在細節上略敢做些出格的事。”

“我等此番一路向東,見從西海岸過了大山後,一路平坦,皆爲旱草,甚有利開墾。是以心中擔憂,劃界談判時候,萬萬不可放棄這些草地。這些草地,極爲廣闊,若墾殖得當,容民數千萬不在話下。”

一番話下來,李欗只嗯了一聲,這些年類似的人見的多了,也不至於過於驚奇。

說是位卑憂國也好、說是心存脫穎而出往上爬的心思也罷,論跡不論心,結果上差別也不大。

要說談判的話,這邊正忙着談,但上面的意思,就是拿着經度線劃一筆就是,論起來可能差別也不大。

法國殖民地缺人、西班牙也缺,西班牙都缺到恨不得把阿卡迪亞人送到他們殖民地去頂新教徒了,劃線問題在大順上面看來還是很容易的。

但這幾個人走了這麼一圈,所見所聞,確實是給了正在談判的大順使節團們一個很好的機會,說不定還真能從法國人那裡多咬上幾口。

這隨便多咬一口,可能就是幾十萬平方里,現在是畫一筆的事,若考慮將來,這時候畫線稍微抖一抖,百年後那都大不一樣。

這種瓜分,未必是越大越好。吃的太多,沒有那麼多人,或者說暫時不能移那麼多人塞滿、卡位,平添許多談判的麻煩,還容易生出齟齬。

再一個,大順這邊是不遵守歐洲這邊的一些所謂“國際法”的。比如“誰發現、誰佔有”。

因爲,這個所謂“國際法”的前置,是教皇子午線的託德西拉斯條約的衍生。

這種衍生,有個非常噁心的法理問題,就是“非基督國家的土地,遵循誰發現、誰佔有爲殖民地”的問題。

這裡面的法理問題過於噁心,所以即便說大順在實質上遵循的也是“誰發現、誰佔有”的潛規則,但是絕對不承認這一套法理,而是認爲根本就沒有這種破法理,就是純粹談判或者戰爭弄出來的。

加之其實劉鈺對北美洲西部的問題,大致是瞭解的,而且早就定下來了“金礦搭臺、移民唱戲”的思路。所以,自始至終,大順在北美的劃界問題上,包括之前和西班牙的談判,從不遵守所謂的“誰發現、誰佔有”的原則,而是拿着大地圖,直接畫經緯線,也根本沒有派人深入到北美內陸去繪圖。

歐洲這邊可能還會因爲“誰先繪圖”這種事打嘴炮。

大順是不打這個嘴炮的,因爲大順壓根不認這個由“非基督國家即可爲誰發現誰佔有爲殖民地”所衍生出的所謂國際法法理。

具體表現就是和西班牙談判的時候,大順既不拿地圖、也不拿證據證明自己去探索了,而是直接拿着直布羅陀和菲律賓說事,發個錘子的現,直接畫直線。西班牙也承認了、且認可了。

原本對於北美的劃界,計劃就是拿着鉛筆來一道就完事的。

這幾個年輕人跑了這麼一圈,提出來了一些和法國人談利益的想法,倒是確實歪打正着地解決了一些所謂的談判法理。

一種基於現實主義和具體利益的、不以扯犢子的虛空法理和規則的新規則。

畫線那是完全的無道理。

而現在倒是有道理的,按照各國的利益所在來畫線:既然法國的利益就是人蔘貂皮,否則北美對法國就是幾英畝雪;而大順的利益就是北美的潛在耕地。

那麼,兩邊的談判,就可以既不是大順非常討厭的那套發現法理;也不是毫無理由的劃線;而是一種可以談現實、談具體利益的新的國際規則。

李欗聽完這幾個年輕人和新法蘭西豪強的一些討論之後,先想到的就是這個。

之所以不想別的。

則是因着李欗很清楚金礦和移民的事,所以他知道絕對不可能分封的,故而他也從沒做過什麼諸皇子分封海外的夢。至少現在是不可能的,只要金礦挖不乾淨那就絕無可能,朝廷必然會選擇非常嚴格的官督商辦模式。

他是沒想別的,卻架不住這幾個年輕人說的順暢了,在看到李欗對他們的說法有些讚許後,不免忘乎所以地加了幾句話。

“殿下,我等雖位卑,卻也知道,如今天朝人地矛盾日盛,隨着人口滋生,糧食日益不足。”

“爲社稷長久、爲聖朝流傳,我等又親眼目睹了這扶桑土地之廣、墾耕之易、氣候之宜。聽聞東邊英人已有數百萬口,本朝晚了一步,正該如黃河、戍邊等大事來看待。不惜代價,加大移民,尤其是要變革稅制、行均田法,以爲長久計……”

這話,讓李欗心裡一咯噔。

這話倒不至於說會被抓起來打死。

大順說的比這過分的,有的是。

但是,有些話,有些人說可以、有些人說就不行、有些人聽了也會惹出許多麻煩。

就如現在這番話,這幾個年輕人,隨便說,哪怕是直接公車上書給皇帝,那也無所謂。

可對李欗來說,這話聽着就有些彆扭了。他是皇家內實學派的代表人物,而這些人說的變革稅制、行均田法等東西,牽扯的可不只是簡單的一句“改革”,而是直接涉及到實學派的地位、科舉制是否要變、近百萬的士紳生員的特權……

或者說,這是要直接動大順的統治基礎的。這些事,李欗年輕的時候還是挺願意摻和的,隨着年紀越大、權力越大,他反而不敢也不想摻和了。

尤其是眼看着這一次朝廷出兵,劉鈺在背後出謀劃策的一些事,以及過多地在北美干涉,李欗其實看出來很多問題。

(本章完)

第34章 買賣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1119章 最終困境第1009章 親不親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733章 朋友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203章 奇襲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706章 海戰(四)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935章 綁定(上)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1012章 圈地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735章 咱們(下)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733章 朋友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1116章 脈絡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1042章 國運(下)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1128章 志向第1437章 分歧(三)第1222章 開戰(一)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579章 廢物第794章 憧憬(下)第230章 科技攻關小組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84章 請別死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863章 妄想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95章 任俠士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795章 南巡意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1207章 守成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1279章 特色第426章 錯覺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572章 藍狗子第255章 兩制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727章 毀屍滅跡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969章 舊怨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703章 海戰(一)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157章 老婆本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第1041章 國運(上)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252章 特許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835章 誠意展示
第34章 買賣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1119章 最終困境第1009章 親不親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733章 朋友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203章 奇襲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706章 海戰(四)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935章 綁定(上)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1012章 圈地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735章 咱們(下)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733章 朋友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1116章 脈絡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1042章 國運(下)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1128章 志向第1437章 分歧(三)第1222章 開戰(一)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579章 廢物第794章 憧憬(下)第230章 科技攻關小組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84章 請別死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863章 妄想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95章 任俠士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795章 南巡意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1207章 守成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1279章 特色第426章 錯覺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572章 藍狗子第255章 兩制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727章 毀屍滅跡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969章 舊怨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703章 海戰(一)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157章 老婆本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第1041章 國運(上)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252章 特許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835章 誠意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