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

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

既是以股東的利益爲重,且本身他就是劉鈺當年扶植起來的北美豪強之一,他爹靠着人蔘貂皮直接拿到了聖路易斯勳章,他的兄弟如今也算是新法蘭西地區的“排在前二十”的富人家庭。

那麼所謂未來、所謂國傢什麼的覺悟,很難說能有多少。

走在新少府城的街道上,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忙着運輸土豆或者木桶或者木柴的人,嗅着濃郁的酒香,維倫德里對於這幾年讀的關於“自由貿易”和“世界市場”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層。

扭過頭,他身邊的翻譯副官說道:“這裡,就是你們說的世界貿易中的一環。對我們公司而言,可能這裡只是一個刷新土豆燒酒的貨架;但對世界貿易來說,這裡是你們設想的‘新的天下’體系內的一環。”

“我這些年看了關於自由貿易的書。雖然……你應該知道,自由貿易、重農主義等等這些,在法蘭西,很多人在提倡。但實際上,我不認爲他們真正明白了自由貿易的概念。”

“在自由貿易的概念下,各國分工,如同伱們舊時候周天子時代的諸侯分工。有的負責提供過濾酒的苞茅、有的提供酒、有的提供兵器、有的提供銅鉛……”

“如果把自由貿易看做你們所理解的禮法、把分工看成是各司其職。那麼,你們所塑造的新的天下,就是有的國家提供棉花、有的國家提供染料、有的國家提供金銀、有的國家提供糧食……”

“之前的戰爭,你們並沒有摧毀舊的秩序,反而加強了舊的秩序。並且藉助舊的秩序成爲新的禮法,或者說,將你們鼓吹的自由貿易作爲禮法,不可逾越。你們加冕爲了天子。”

“正如,你們之前的夢想是克己復禮,足見禮是最高追求,但又在現實中不可能完整存在,所以你們纔要鼓吹禮法。”

“而自由貿易也是一樣。因爲在現實中不可能完整存在,所以你們纔要不斷鼓吹。”

“那麼,在將來的‘天下’體系中,整個新大陸,就是一個提供糧食、棉花、羊毛、肉類、皮毛、或者礦產,並且消費你們的各種布匹瓷器茶葉鋼鐵的地方。”

“雖然英國人是敵人,但我不得不說,英國人對其紡織品產業的保護,是正確的。而你們卻把這種產業保護,視作違背了新的禮法。就像是你給我講過的故事,違背了禮法的諸侯,是要被天子烹殺的。”

“具體到北美,這個禮法的規矩,就是你們在這裡提供酒類、穀物。而我們新法蘭西人,負責將這些酒類和穀物買走,並且武裝自己爲你們守衛邊疆阻擋‘東夷’。”

“顯然,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就是北美的秩序。任何想要打破這種秩序的勢力……不管是我們,還是西班牙人,亦或者是英國人,都將遭到懲罰。”

“雖然這聽起來很不好,甚至法蘭西的驕傲在心理上無法接受。但顯然,這就是現實,並且新法蘭西是這個秩序的受益者。”

“我們帶着槍炮、深入叢林山脈,與印第安人結盟,和十三州的墾殖者血戰。換來的,是你們提供的酒類和穀物,並由此來確保毛皮和人蔘貿易。”

“正如你所說,其實,人蔘是可以種植的,對嗎?但你們並沒有種植。而是用來維繫這個秩序。因爲……很顯然,除了人蔘,你們找不到將白銀吐出來的辦法。”

關於自由貿易和禮法天下的問題,翻譯副官並不想討論。但維倫德里說的“人蔘其實是可以種植”的這件事,翻譯副官是非常清楚的。

因爲,林地裡,的確是可以種植的。當然,歷史上,實際上到了清中期末尾,大量的所謂“遼東參”,其實都是在林地裡種出來的了;朝鮮國的高麗蔘,更有大半是種的。

真正懂行的,心知肚明。正如老恩說的,真正懂行的,全都知道漢堡的白葡萄酒是用醋酸鉛和土豆燒酒以及劣質葡萄渣酒勾兌的一樣。唬一唬外人還行,真正行內的人,哪能連這個都不知道?

只不過這年月,因着缺少化肥,是以種人參的週期過於長而已。而且也缺乏足夠的現代化設施,種在林下,基本靠自然生長,你說這是種的還是野生的?

既是明白這裡面的行業內幕,翻譯副官也便明白了維倫德里的意思,說道:“你是說,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計策?而從始至終,我們都在這個計策之中?那麼,這個計策的目的,是什麼呢?”

維倫德里指了指周圍忙碌的人羣,又指了指自己和翻譯副官,說道:“目的?這一切。”

“也就是我剛纔說的……秩序。”

“我們是這個秩序的一部分,因爲我們在這個秩序中承擔的任務,是作爲你說的‘方伯’,抵擋‘東夷’的。”

“作爲回報,他們毀滅了朝鮮國的人蔘產業,將人蔘產業的利潤轉移給我們,由我們做看門狗。朝鮮國在這個新的秩序中,是一個提供分工到稻米、紙張和挖煤鐵的諸侯,而不再是一個貢人蔘的。”

“秩序,至少北美的秩序,已經建立起來了。這五六年間,我們和十三州墾荒者的邊境衝突,至少七次,每一次都有屠村、報復、剝皮、焚燒之類的事。”

“但我們卻又沒有任何辦法,因爲這是我們‘自願’的。並不是被他們的大皇帝逼着做的。”

翻譯副官想了想,蹙眉道:“但據我們所知,這座城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黃河新河道地區的遷徙者。那麼,他們也是在這個新秩序之內嗎?”

維倫德里搖搖頭道:“這正是我要說的。他們建立了秩序,看起來,他們的所作所爲又在摧毀這個秩序。”

“因爲北美現在的秩序,其實西海岸只需要五六萬人口就夠了,就足以維繫這個現有的貿易秩序。”

“但顯然,他們還在不斷的移民遷民。”

“既然新法蘭西在這個‘秩序’中的任務,是抵擋東夷。那麼,如果有一天,當這件事不需要我們的時候呢?你也知道,其實人蔘是可以種植的,而且我想他們也很清楚,到那時候,爲什麼這筆錢要讓我們賺去呢?”

“或許,當有一天,不需要我們抵擋‘東夷’的時候,朝鮮國或者你們的遼東山東,種植人蔘的產業就會發展起來了。或者說,從這裡又轉移回去了。”

維倫德里苦笑着攤了攤手,無奈道:“但這是沒辦法的事。即便我知道,但我依舊還是要去做,並且非常高興你們暫時能把這份產業交給新法蘭西。”

“所以,我對我的兒子們說:將來賺了錢,不應該繼續留在新法蘭西。而是應該回去,買一塊很大的莊園、買許多的土地、通過捐獻購買一個貴族頭銜。而不是繼續在這裡從事這項事業。”

維倫德里對未來的展望,聽起來很有道理。

至少現在聽來,確實有道理。

只不過,按照原本歷史的進程,如果他的兒子們若是回到法國買貴族頭銜、買土地、買莊園……算算時間,肯定是要趕上去斷頭臺狂歡和雅各賓土改的。

當然現在他也不可能知道,至少法國現在看起來舊秩序還是可以維繫的。

考慮了子孫的未來,維倫德里便不得不關注“黃河”問題,於是便問道:“你見過黃河嗎?如果真的要完成新建一條河道的壯舉,需要移民的人數大約多少呢?”

副官翻譯點點頭,他確實見過黃河。雖然他並不是在黃河流域出生的,但是後來被“流放”到北美的時候,是見過奔騰的黃河的。

對於地理概念,他多少還是有所瞭解的。

對於大順的人口密度,他更是門清兒。

於是伸出了一根手指道:“至少,一百萬人。甚至更多。這裡,還並不包括被編入廂軍專門修護河堤的、不包括可能闖關東的、也不包括可能去工場做工的。”

“如果全靠朝廷走國庫,包括遷徙、移民、修堤等,可能需要四五億兩白銀。”

維倫德里咋舌驚怪,嘆息道:“夠普魯士打十場西里西亞戰爭了。還有上百萬的人口……上百萬人口規模的遷徙,這對法蘭西而言,是不可想象的。”

“即便是被迫害的新教徒,從分離教派,到伊比利亞大審判,再到《楓丹白露敕令》的新教非法、以及德國戰爭……一百五十年的時間,在北美不過彙集了二百萬人口。”

“而他們,竟要在不迫害的情況下,試圖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內,完成上百萬人口的遷徙。”

“甚至現在看來,算上西海岸的金礦,這個計劃並不是不可實現的,甚至可能很快就能完成。”

“至於這裡……”

維倫德里苦笑一聲道:“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我們公司,每一次擴大貿易額、每一次擴大酒類的購買量,都是在出售勒死公司的絞索?而即便我們不出售這個絞索,換另一批人從事毛皮人蔘貿易,依舊會選擇出售這樣的絞索?”

(本章完)

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246章 探險隊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828章 海牙慘案(五)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1079章 爭功(四)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328章 問罪第1078章 爭功(三)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44章 三百年後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617章 許願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184章 備戰第384章 逼迫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380章 內外有別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34章 買賣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174章 僭越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733章 朋友第423章 勸說第735章 咱們(下)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30章 立信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86章 外交訛詐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250章 欺瞞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197章 活路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233章 壟斷權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841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三)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765章 荷蘭災難年(五)第700章 反圍城第682章 打印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129章 拓展天下觀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443章 誘降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30章 立信
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246章 探險隊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828章 海牙慘案(五)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1079章 爭功(四)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328章 問罪第1078章 爭功(三)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44章 三百年後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617章 許願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184章 備戰第384章 逼迫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380章 內外有別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34章 買賣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174章 僭越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733章 朋友第423章 勸說第735章 咱們(下)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30章 立信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86章 外交訛詐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250章 欺瞞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197章 活路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233章 壟斷權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841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三)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765章 荷蘭災難年(五)第700章 反圍城第682章 打印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129章 拓展天下觀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443章 誘降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30章 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