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瑞典的激進派政客,需要一個五年平俄的政績;東印度公司董事選擇利潤分出一部分而不是破產;大順需要的打開歐洲市場站住腳並且願意付出一定的代價。

三方稍微談了談,在某種底線上已經達成了一致。

底線可以接受,卡爾卻不能立刻給出確定的答覆。

他現在還不是國務大臣,即便他很有信心,自己的激進派能在今年的國會中執掌大權,可現在畢竟還沒有。

名不正,言不順。

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卡爾心中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自己可以給東印度公司設置一個底線。

如果,一切順利,自己的激進派在今年掌控了國會,那麼自己就可以承認卡姆比爾在中國的談判。

如果,出現了意外,那麼卡姆比爾在中國談判的條件,並沒有法律效力,瑞典可以直接不承認。

在政客看來,如果瑞典出爾反爾,大順有反制措施,可以斷絕貿易、加增瑞典的出口關稅。

但那不重要。

相反,如果出現了意外,激進派在這次國會召開中失敗,那麼所有的責任都是現任的國務大臣阿維德擔着。

這無疑是一個一舉兩得的手段。

先斬後奏,造成既定事實,國會可以後期追認認可。

如果換屆成功,等卡姆比爾從中國回來,他這個激進派的新國務大臣,就可以作爲一項自己的政績宣傳:看,是我達成了瑞、法、中的反俄同盟,是我守護住了東印度公司股東們的利益。

既然卡姆比爾找到了這裡,顯然在東印度公司的內部,已經達成了某種共同意識。

和英國、荷蘭的東印度公司不同,瑞典的東印度公司賬本是不公開的,船到就直接銷燬的。所以根本不需要面對洶洶的、數量衆多的小股東。

只要大股東們同意,小股東們是翻不起什麼浪的——他們連利潤到底是多少,都無權知道,只要確保自己的收益高於荷蘭國債或者英國國債,就值得投。要不然,在瑞典,留着錢還有什麼可增值的投資方向呢?總不能向國王學習,在瑞典養蠶吧?

卡爾·吉倫特博格心中的這個大膽的想法,就像是春天發芽的蕁麻,很快佈滿了心間,用那些劇毒的毛刺驅趕走了其餘的雜草。

至於那些造船業主,這是可以用錢搞定的。而這筆錢,可以作爲談判的條件,由大順的商人出,以作爲遊說國會的資金,以便修改壟斷權條例。

斟酌片刻後,他認定饅頭只是在傳達某種意圖,確實沒有最終談判的資格。

於是請饅頭先離開,只留下了東印度公司的代表卡姆比爾,商談這個私密問題。

“考林爵士,你既然作爲對華交涉的全權代表,國務大臣給你的底線是什麼呢?”

此時還不是國務大臣的卡爾詢問了一下,這應該算是一個秘密,有些事是不能夠公開討論的。

“國務大臣並沒有給我具體的底線。他說只需要讓我對國會負責、遵守東印度公司的壟斷權條例。這樣的談判,必然是毫無意義的,也定然是會無功而返的。”

“如果我遵守東印度公司的壟斷權條例,那麼就意味着:中國的商船不能參股,只能在瑞典建造;中國商船的船主,必須接受瑞典的軍職,在戰時受控於瑞典海軍……顯然,這是順帝國不能接受的。”

“他們不能接受,就必然採取反制措施。加增對瑞典的出口關稅、增加瑞典船隻入港稅、甚至封閉瑞典商館。”

“國務大臣的底線,模棱兩可,一切責任都是我來承擔。”

卡姆比爾腦子很清醒,現任的國務大臣阿維德不想背鍋,給的這些個底線,純粹扯淡。

既要不違背瑞典法令,又要保證東印度公司存活,這不是扯淡是什麼?

無論他在中國那邊達成了什麼條件,到頭來都是錯的。

允許中國商人入股,那就違背了國會;不允許中國商人入股,那就造成了公司倒閉。

國務大臣倒是不用擔責任,可以詰責他,這種事實在是幼稚的政治。

給他的頭銜是對華交涉全權代表,可他能交涉什麼?後面的繩子拴的這麼緊,往左走是死、往右走也是死。

故而卡姆比爾根本沒有指望在現在的國會中糾結,他把所有希望都寄託了國會改組,支持激進派上位,趕走阿維德,換一個和東印度公司走的更近的政客,也就是眼前這位卡爾·吉倫特博格。

故意透露出的無奈,在等着卡爾表態。

“不得不說,我們的阿維德大人的外交政策,是軟弱且愚蠢的。國會裡像他這樣腐朽的人太多了。”

“如果我是國務大臣,我會答應順帝國的許多條件。有蕪菁吃,也比餓着肚子強。”

卡爾很隱晦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卡爾爵士,東印度公司也認爲國會的一些外交政策,過於溫和。至少,對東印度而言,海外的利益,沒有中國的支持,是不可能盈利的。與其叫東印度公司,不如叫瑞典中國公司。這是現實。”

“對於英國和荷蘭,雖然我們欠荷蘭人不少債務,但您知道,荷蘭人做生意很講信譽。當年荷蘭和西班牙、法國打仗的時候,只要給錢,荷蘭商人是可以把糧食和火藥運到法國人的城堡裡的。”

“即便我們擴大業務,會引起英荷的不滿,但……但事實上,您也知道,瑞典的東印度公司從組建的第一天開始,英荷就是不滿的。我們給英國的外交照會,英國根本沒有拆封給送了回來;荷蘭人也差不多。既然他們已經不滿了,那麼我們再擴大一下業務,也沒有什麼問題。”

卡姆比爾站在商人的角度上,冷靜的分析了一下此時東印度公司的處境。荷蘭人的“講信譽”在歐洲還是很立得住的,就算立不住,有了順帝國商人的資本,完全可以連本帶息地將荷蘭的債券償還。

當然,最好不還。欠錢的是大爺,欠債越多,荷蘭動手的顧慮就越大,要是還了本金,反而讓荷蘭人少了顧慮。

而且東印度公司現在的問題,主要就是兩點。

資本少,船少,運的貨少。

在中國,被在那裡根深蒂固的荷、英、法、西、葡打壓,拿不到上等茶葉和瓷器。

大順商人如果可以入股,確實能把這兩個問題都解決掉。不管是荷蘭盾,還是西班牙銀元,在廣東、福建,存量都不比加的斯或者阿姆斯特丹少。

去年商船的訂燒瓷,也表明了在大順做生意,有官方背景的,讓你活你就能活,讓你死你就得死,讓你拿到貨你就能拿到貨,讓你拿不到貨你就拿不到貨。

這些問題,他和那些不怎麼太過愚蠢的東印度公司董事說清楚了,現在也需要向眼前這位很可能執掌國會的人說清楚。

這也不是說給卡爾明白的,而是讓卡爾在國會中,接受質詢時候的說辭。

“考林爵士,你的話很有道理。中國貿易的利潤,不應該被英國和荷蘭壟斷,瑞典理應分一杯羹。而且,這和我們的激進的重商主義政策不矛盾。只要你們保證,不會將中國的紡織品在瑞典銷售,我想這應該是國會授予你們的唯一底線。”

“至於其他,您作爲商人,商人的第一目標是追求利潤,而且您還是東印度公司的發起者和第一股東,我想您在談判中完全可以清楚地取捨利益。”

“國會應該支持,而不是應該反對。”

話盡於此,卡爾也不能說的太明白,畢竟他還不是國務大臣,他的激進派還沒有控制國會。

但他已經給出了卡姆比爾底線:只要保證紡織品不在瑞典銷售,剩下的都能談。

“不過,一些國會議員們的利益,或許會受到一些損害。這或許需要一定程度的補償。這個,或許也應該作爲一個和中國人談判的條件。”

卡姆比爾完全聽懂了。他盤算了一下,今年國會要開會,激進派很有可能大獲全勝,那麼舊的國務大臣給自己的那些模棱兩可的底線,自己完全不需要聽。

一朝天子一朝臣。

眼前這位最可能的新國務大臣,已經給了自己新的底線,這一次中國之行也就輕鬆多了。

那麼,剩下的,便是行賄了。或者說,叫遊說。

結束了這次談話,卡姆比爾再度約見了饅頭,隱晦地表達了一下條件後,他又立刻返回了哥德堡,解決股東們的最關心的分離對華業務的股權分配。

饅頭還不能立刻返回哥德堡,他來的時候,是帶了一些禮物給瑞典國王的。

天子既然知道這事,禮儀之邦嘛,就不可能讓他們空着手來,自然是贈送了一大堆的禮物,所以他要在這裡等瑞典國王的還禮。

天子送的禮物,有貴、有重。

貴者,首先要符合禮制。天朝可不承認瑞典是帝國,依照郡王禮,紫檀木漆器爲頂,白玉青玉的一些禮器都是單的,估計瑞典人也不懂,可能也不覺得值錢。

重者,則是瓷器、絲綢、茶葉等三件套,這些在瑞典都能賣上好價錢,瑞典國王肯定是還相應的禮物。

好在瑞典國王是神羅的黑森伯爵,領地不少,不至於拿不出相應的禮物。

在等待瑞典王湊禮物的時候,兩對精美的青花敞口壺、四匹上等的倭緞、二十柄對日貿易積壓的扇子、兩口倭刀、一套朱漆菊瓣兒盤、六團普洱茶等等禮物,被送入了卡爾·吉倫特博格的府邸。

除了這些禮物,還送了一張價值兩千兩的代金股權,表示將來在中國入股的時候,卡爾的這一份會直接入股到瑞典東印度公司中,股息就作爲他退休後的年金,可以直接在瑞典東印度公司的哥德堡大樓取息。

不怕送禮,而是怕送禮找不到對的人。看來,這個卡爾·吉倫特博格,是個值得送禮的。

(本章完)

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42章 曙光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579章 廢物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656章 光榮復辟(上)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838章 賭國運(下)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262章 紙老虎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702章 備戰第381章 臚音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541章 人性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157章 老婆本第55章 說服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1028章 割裂(六)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587章 不平等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987章 止步(下)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1335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六)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171章 萌芽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82章 賣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1170章 備戰(九)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394章 軍費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946章 旗手第27章 臨行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164章 備戰(三)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126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一)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1167章 備戰(六)第1077章 爭功(二)第436章 各自打着小算盤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78章 以商控蒙第187章 開戰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922章 歸來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796章 工商局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991章 煙幕
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42章 曙光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579章 廢物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656章 光榮復辟(上)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838章 賭國運(下)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262章 紙老虎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702章 備戰第381章 臚音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541章 人性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157章 老婆本第55章 說服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1028章 割裂(六)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587章 不平等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987章 止步(下)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1335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六)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171章 萌芽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82章 賣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1170章 備戰(九)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394章 軍費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946章 旗手第27章 臨行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164章 備戰(三)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126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一)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1167章 備戰(六)第1077章 爭功(二)第436章 各自打着小算盤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78章 以商控蒙第187章 開戰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922章 歸來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796章 工商局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991章 煙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