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請別死

第84章 請別死

“大喜!大喜啊,國公!”

急匆匆地衝進帳篷,帶出了一大陣風。

好在齊國公沒有在那祈禳七星燈,只是在那和一個蒙古貴族送的女奴膩歪,看模樣也看得出真是憋的夠嗆。

看到劉鈺火急火燎地跑進來,齊國公拍出了一聲脆響,叫那個女人離開。

“何事這麼高興?”

“俄國人那邊心態崩了!被咱們拖崩了!背鍋的!新來的是個背鍋的!”

激動的話都有些說不利索,齊國公卻敏銳地聽到了熟悉的“背鍋”二字。

頓時叫人守好營帳,不準任何人靠近,問道:“怎麼回事?”

劉鈺把大致的情況一說,齊國公頓時也來了精神。

雖說羅剎人那繞舌頭的名字難記,可是宮廷政治這種事,東西方區別不大,着實“普適”。

他一個國公,自然是明白了關鍵處。

聽着劉鈺對彼得的介紹,齊國公也是頗爲讚歎。

“好似宋神宗變法,爲了新法不廢,甚至立下了遺囑:廢新法者不得繼位。爲了這事,那彼得自己監斬,殺了自己兒子?還寧可女子登基?這彼得……的確是個雄主啊。”

劉鈺笑道:“管他是不是雄主,這人已經死了。現在接替薩瓦的這個,就是他當年抓回了現今小羅剎王的爹,也是他宣讀的死刑。讓他來這裡的意思……國公難道還不清楚嗎?”

“哈哈哈哈哈!再清楚不過了!”

齊國公放聲大笑,心想這種事簡直就是明擺着的。

就是廢物利用嘛,反正這老頭兒肯定是混不下去了,年紀也大了,正好來背鍋。

若不然,肯定還是會讓薩瓦繼續在這談的。

“小子!不錯。陛下沒選錯你。若不然,我又不懂羅剎內部的事,就算知道臨陣換將必有緣故,卻也猜不到。只怕還會以爲羅剎要開戰,故而換了個老將在前線呢。”

“這二百兩銀子花的,不冤,大賺。若是別人,對羅剎缺乏瞭解,斷不會因爲換將之事知道羅剎內部出了這麼大的亂子。”

“那這豈不是可以繼續拖下去?拖得越久,對我越有利?”

齊國公心情大喜,心想陛下這一次真是選對了人,換了別人,焉能抓住這樣的機會?

可劉鈺聽齊國公要繼續拖下去的說法後,搖頭道:“我以爲,拖就不要再拖了。直接談正事吧,拖下去,對我大爲不利。”

“嗯?”

劉鈺皺皺眉道:“這老頭兒八十多了,拖太久,我怕他死了。他要是氣死了,羅剎萬一沒人肯背鍋了怎麼辦?”

齊國公一想倒也是,八十多歲的人了,大冬天的在這種地方談判,看起來又肯定是準備退讓的,氣死極有可能。

“此外還有個事。現在羅剎掌權的,是個名不正言不順的權臣。權臣派這老頭兒來背鍋,我現在擔心的是權臣坐不穩。一旦權臣下臺,恐怕又不好談了。”

“國公你看,要是現在談出來了,那麼表面背鍋的是這個姓托爾斯泰的老頭兒,可等權臣一死,真正背鍋的就是那個權臣緬希科夫。這樣一來,羅剎王面上也好看:非我賣國,實乃權臣賣國。吾非賣國之君,臣乃賣國之臣啊。”

面子問題,對君主國而言還是很重要的。

齊國公點點頭,神情轉爲嚴肅,問道:“你斷定那個叫緬希科夫的坐不穩位子?”

劉鈺心想歷史證明他就是坐不穩。

但掐指一算這種事,容易被當成神棍,還是要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自己“運籌帷幄、算無遺策”爲上。

“國公放心。他坐不穩。此人難成大事。”

“我之前不是說了嗎?彼得爲了變法,殺了親兒子,改了繼承法,寧可讓女兒上位。剛死的這個羅剎女王,是他的第二任老婆,彼得和前妻還有一些女兒的。”

“我聽那羅剎王的義子說,這個緬希科夫和彼得是一起長大的,大約類似於前朝陸柄?反正彼得殺兒子的時候,此人也是最早支持的。他之所以扶彼得的孫子上位,因爲他有個女兒,想把女兒嫁給彼得的孫子、現在的羅剎小王,以後外孫當沙皇。但前朝元老,都是參與過彼得殺廢世子之事的……所以大部分元老還是支持彼得的女兒上位的,怕彼得的孫子上位後清算他們。”

才聽到這,齊國公就楞的差點被自己的唾沫嗆到。

就這水平還想學曹操?

這時候的合理選擇,明顯是扶植彼得的女兒上臺,畢竟你手上可是沾了廢世子血的人。女子上臺,地位不穩,定有求於你,你這權臣的地位亦可穩固。

新舊黨爭,你應以新黨爲援纔是。新黨手上都有廢世子的血,你卻扶植廢世子的血脈上臺,真是……

真是權勢迷了眼啊,這麼搞,野心昭然若揭,又把當年一起支持殺廢世子的老臣置於何地?

你外孫日後能繼承王位,其餘人怎麼辦?若無朋黨,豈可爲權臣?

忍不住搖搖頭,心道這羅剎國宮鬥水平,很一般嘛。

“嗯,如你所言。此人當真是個短視之輩。你說的沒錯,此人必不長久。是得趕緊談了。一則不能讓這老頭死了,二則要得在那個緬希科夫下臺之前談好。給羅剎王個臺階。”

齊國公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就劉鈺說的這些事來看,這個緬希科夫絕對不會長久。

正如劉鈺所言,一旦這個緬希科夫下臺了,羅剎新王老臣,必然誰都不肯背這個喪權辱國的大黑鍋。

現在若能簽了,鍋儘可以讓這個緬希科夫背,羅剎國現在都不起兵,短時間內也不會起大軍前來,只能順勢就認了此事。還可以順帶着清理一下緬希科夫的餘黨。

以齊國公多年紮根朝堂的經驗來看,多半如此。

劉鈺見齊國公也認可自己的“推斷”,心想齊國公這是心裡也有數,長久打下去大順未必佔得到便宜,不若見好就收。

藉此事他又笑道:“所以這談判的條件嘛,就另有章法了。我還得請國公一件事。”

“說說看。”

“請國公寫密摺,陳訴此事。請陛下允許簽訂密約:從陛下內帑每年拿出三萬兩,給羅剎人,秘而不發,十年爲期。以這三十萬兩,爲贖買費,贖買羅剎人從石勒喀河到色楞格河的一座堡壘、一座小寨。暫時沒時間攻取了,不如買。拖下去,一旦緬希科夫下臺,新臣新王,誰也不肯背鍋,就難讓步了。真打下去,三十萬兩也不夠。”

“能換回什麼?”

“黑龍江全部流域。凡支流,均爲國朝土地。包括北岸精奇里江。三十萬兩銀子,十年期,換東線百萬裡土地、石勒喀河和斡難河。這樣,地圖就不必走直線,可以直接沿着分水嶺山峰爲界。分水嶺流向黑龍江、鯨海的,都是我們的;分水嶺向北流的,是他們的。”

拿出之前已經劃了一道直線的地圖,劉鈺指着黑龍江北岸的外興安嶺等山嶺,說出了這一次談判的要求。

以山脈爲分水嶺,索要整個黑龍江支流流域,這是羅剎臨陣換將給劉鈺帶來的勇氣。

用錢換石勒喀河的一座小堡,那是爲了儘可能在今年過年之前完成簽約,否則羅剎國一旦再度政變,只怕沒人肯背鍋。

此等時機,簡直千載難逢。

齊國公也是知道輕重的人,這三十萬兩買的是石勒喀河。

本來可以不用買,再拖一陣就能攻下,但現在羅剎國內有變,大順這邊就不宜再拖,以免夜長夢多。

能否同意,那是皇帝的事。雖說之前有過底線,但現在事發突然,偏偏這種事又不是能夠臨機決斷的。

“好,我這就寫摺子,叫人速速送回去。此事若成,你是首功!”

劉鈺微笑,齊國公又道:“經此一事,日後外交之事,倒真的要變一變了。需得有人常駐國外,一旦有什麼情況,也好知曉。這一次若不是你,這麼好的機會擺在這,換了別人也不知用。你去準備吧,我自會陳明。”

…………

老托爾斯泰伯爵不會漢語。

如果會的話,他現在一定想說那句話。

“豎子!不足與謀!”

八十多歲的身軀在蒙古高原的嚴寒中加速着蒼老,咳嗽聲從過了伊爾庫茨克就沒停過。

老伯爵深知自己命不久矣,可能還要背一個喪權辱國的罵名。更可恨的是那個不足與謀的緬希科夫,簡直是被權勢名利衝昏了頭腦。

當年處死廢太子阿列克謝的事,就是你緬希科夫第一個簽名的,你膽子可真是大,就爲了能女兒當皇后、將來外孫當沙皇,連讓廢太子的兒子登基這種事你都敢幹?

真以爲知道當初你第一個簽名同意處死廢太子的人,都死了?

老臣們大多希望讓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女兒伊麗莎白登基,因爲老臣們擔心彼得二世上臺會搞清洗,尤其是當年廢太子一案中的諸多老臣。

緬希科夫這個蠢貨卻不同意,就做着自己的外孫或者外孫女當沙皇的夢,以爲至少能欺瞞到女兒和彼得二世結婚。

沙俄是有秘密警察傳統的,老托爾斯泰伯爵就是彼得大帝的秘密警察頭目、彼得大帝的“錦衣衛指揮使”。

這種暗影中的毒蛇,當然會留後手。

老托爾斯泰確信,緬希科夫不久之後就要倒臺,只可惜他自己未必看得到那一天了。

甚至這個喪權辱國的罵名,自己也是擔定了。

朝廷老臣們都認爲,不能擴大和中國的戰爭。尤其是得知了大順這邊有法國軍官、大順採用了法國式的攻城方法後,更是如此。

俄羅斯雖大,卻沒能力面對法、土、中的三方同盟。

遠東的利益,排在黑海、波蘭之後,這時候擴大對中國的戰爭,就等於放棄了一雪第三次俄土戰爭之恥、奪回克里米亞的可能;更可能在波蘭王位問題上面對中國的背刺。

之前他們曾以爲,那個東方的帝國對外界的事一無所知。可現在看來,並非如此,不但不是一無所知,恐怕連開戰時機都是刻意選擇在彼得去世朝政混亂的時候。

緬希科夫不想擔這個喪權辱國的名聲,他不是彼得大帝,做不到戰敗數次仍舊牢牢控制着朝政。所以,這個背鍋的事,終於從廢品堆裡找出來已經失勢的老托爾斯泰。

彼得大帝留下的十三萬軍隊,已經要把俄羅斯的財政拖垮了,每年歲入的七成,都扔到了軍隊裡。

現在沒有財力支撐一場萬人級別的戰爭,更急需恢復和中國的貿易,得到茶葉和大黃,以及生絲,來換取足夠的錢養活那一支讓俄國躋身爲歐洲強國的軍隊。

大順在東方的推進速度實在太快,幾座堡壘完全沒有擋住他們,聽說大順的皇帝親臨前線,這如同於彼得親臨瑞典前線,宣示着大順必須要奪回黑龍江。

至少,朝中大部分老臣都是這麼想的:狡猾的中國人,選擇了俄羅斯最衰弱的時候發動了戰爭,他們的法國和土耳其盟友,必然熱切地期盼着中俄之間的戰爭持續下去。

咳嗽聲中,老托爾斯泰憂鬱地看着談判對手,心中連連嘆息。

看得出,對面真正主持談判的,是那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

朝氣蓬勃,就像是七八點鐘的太陽,熱熱的、紅紅的,臉上始終掛着微笑,可微笑的時候眼神又銳利的如同毒蛇,不斷用暗諷來奪取氣勢。

自己卻像是將要落山的太陽,儘可能撐着想要晚一些落下去,可憐坐直身體都很痛苦,更不用提連續不斷的咳嗽讓他的每一句話都缺乏氣勢。

當年在威尼斯學習海軍技術時候的拉丁文底子,如今竟被一個年輕人壓的說不出一句完整的反駁。

對面那個悠閒喝茶的公爵,更給老托爾斯泰無盡的壓力。

等到第一份大順這邊正式的談判條件的拉丁文文本遞送過來時,老托爾斯泰掃了幾眼,再也撐不住了。

氣急之下,連連咳嗽。嚇的劉鈺嗖的一下翻桌子跳到了老伯爵旁邊,拍打着他的背,讓他把氣喘勻。

心想:您可先別死,過倆月再死。您現在死了,這大黑鍋誰來背?

(本章完)

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525章 不敢殺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3章 出事了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1122章 鄉約村社(三)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1041章 國運(上)第54章 全員賭棍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384章 逼迫第809章 閹黨(下)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067章 惡龍殘影(二)第933章 覺醒(五)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780章 抓與放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781章 談定第423章 勸說第922章 歸來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934章 覺醒(六)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941章 自覺(三)第56章 埋伏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932章 覺醒(四)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477章 四凶第807章 閹黨(上)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380章 內外有別第1435章 分歧(一)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502章 終章 九三年(二十)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411章 出奇第9章 翻譯問題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994章 鹹餌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1193章 皇帝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555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一)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148章 魚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77章 入吾彀中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861章 哄一鬨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
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525章 不敢殺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3章 出事了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1122章 鄉約村社(三)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1041章 國運(上)第54章 全員賭棍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384章 逼迫第809章 閹黨(下)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067章 惡龍殘影(二)第933章 覺醒(五)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780章 抓與放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781章 談定第423章 勸說第922章 歸來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934章 覺醒(六)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941章 自覺(三)第56章 埋伏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932章 覺醒(四)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477章 四凶第807章 閹黨(上)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380章 內外有別第1435章 分歧(一)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502章 終章 九三年(二十)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411章 出奇第9章 翻譯問題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994章 鹹餌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1193章 皇帝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555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一)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148章 魚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77章 入吾彀中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861章 哄一鬨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