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

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

在這種大家族聯盟的寡頭政治中,區分出“我們”和“你”,就是一種明確的態度。

愛國者黨的被推在前面、最爲著名的人物,是威廉·皮特。

但威廉·皮特並不是全部的愛國者黨。

這個愛國者黨,是以坦普爾家族的三分支和皮特家族爲核心,且擁有大量核心成員,代表了英國政壇上此時“擁有力量但卻無法發出聲音”的一羣人的利益。

這裡面,包括了將《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翻譯成英文的亞歷山大·波普等一些著名的筆桿子。

甚至於在廣義上講,當初他們結成反沃波爾同盟的時候,寫《乞丐歌劇》的約翰蓋伊;些《格列夫遊記》的斯威夫特,在一段時間內都算是愛國者黨的外圍成員。

他的發起者是陸軍元帥,而英國從創立陸軍元帥銜至此時,算到喬治·韋德這一波,一共就七個正式授銜的元帥。

這個愛國者黨的核心圈子裡,除了筆桿子之外,在朝廷中也是佔據了大量的位置。

包括:

陸軍元帥,理查德·坦普爾。

掌璽大臣,理查德·格倫維爾。

財政大臣,喬治·利特爾頓。

海軍新星,托馬斯·格倫維爾。

海軍會計部和軍餉辦公室總司庫,喬治·格倫維爾。

以及皮特和皮特的哥哥。

大家都是親戚,真正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你妹妹是我老婆、我妹妹是你妻子這樣的關係。

前期他們這個“愛國者”的名頭,當之無愧,是有明確的政治理念的。

政治理念就是“英國是英格蘭人的英國”。

在對俄談判中,他們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促成了俄法同盟。因爲他們堅決反對給俄國補助金,從而拉成英俄同盟,因爲這樣會讓英國過多地陷入歐洲泥潭。

他們反對常備軍,因爲常備軍意味着加強政府的權力,支持由各個大家族和貴族們組建自己的軍團,相信買官制和團長私軍所有制是維護英國自由的基石。

反對英國花錢僱傭黑森僱傭兵,認爲英國的國防安全要靠家族民兵來維護,而黑森僱傭兵總是站在國王一邊,他們是以“爲神聖羅馬帝國大司庫”的漢諾威爲效忠對象被僱傭的,而不是在法理上爲英國作戰。

當然,在此期間,他們擁有一些基本明確的政治訴求的時候,他們是團結的。

但伴隨着皮特上臺,很多東西變了。

比如他們當初極力反對對俄國的補助金,極力反對摻和到歐洲大陸的爭端中,但皮特一上臺就可以轉向,促成了每年幾百萬兩的對普魯士的補助金。

並且極大了黑森僱傭兵的使用量,開始訓練常備軍……

雖然說,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站在一個帝國主義的現實需求來看,皮特做的無可厚非。

然而這和他們一開始堅持的理念,截然不同。

換句話說,一開始,這個愛國者黨,是以“四個家族爲核心成員的、能吸引激進輝格黨和反歐洲戰爭派的外圍成員、有一定的明確政治訴求”的黨派。

但是伴隨着皮特上臺,那些當初因爲政治理念而團結在這四個家族身邊的那些輝格黨成員,眼睜睜看着皮特的政策和他當初所反對的無甚區別,自然退出。

於是這羣人也就退化成了喬治三世嘴裡的“藏在地下的蛇”,一個以家族爲核心的政治寡頭家族,完全喪失了政治信念和綱領。

現在,作爲核心人物的皮特,面臨着巨大的危機。

大順參戰導致了皮特的“戰爭貿易兩不誤”的策略,徹底破產,國家經濟系統性的崩潰,使得這個家族寡頭們必須要和皮特做出切割了。

朝堂政治並不是無跡可尋的混亂,而是有一定的邏輯的。

甚至,其實大部分時候,這個邏輯非常的庸俗。

站在喬治三世的角度,他不能把全部的愛國者黨搞臭,或者徹底讓他們滾蛋。

因爲讓他們全都滾蛋,意味着他們會在外面抱團。

而這羣人,本來就是以反對政府和首相起家的。

全踢出去,意味着這羣原本已經不和的人,又抱團成一股勢力了。

所以,顯然,新國王必須要瓦解愛國者黨,拉攏其中的一部分,造成愛國者黨內部的分裂。

這樣,皮特滾蛋之後,就是個光桿兒,沒有其餘家族的協助,那麼在野狀態下反對的聲音也就沒那麼大。

所以,新國王選擇了喬治·格倫維爾。

希望利用格倫維爾,完成對愛國者黨的分化。

反過來,愛國者黨內部,尤其是坦普爾——格倫維爾家族,現在也急需和皮特做出一定的切割。

這種切割,不能是無底線的切割和背刺。

因爲皮特的影響力,所以才迫使新國王不得不捏着鼻子還要用皮特身邊的人。

而如果皮特徹底臭了、背刺的太狠、切割的太過,徹底沒有了影響力,那麼新國王也就不需要捏着鼻子非要用格倫維爾。

就是這麼個市儈且庸俗的道理。

格倫維爾是希望皮特在退場之下,給新國王整個大活兒,這樣才能提升愛國者黨這個團體其餘人的價值。

因爲要是整出來一個巨大的活兒,國王和議會就更沒可能把皮特一黨的人都扔出去——這要是全扔出去,這是生怕他們在政府外不能抱團、擴大影響啊。

犧牲伱一個,幸福大家族。

說起來都是親戚,你下去了,你不還有兒子、女兒、女婿嗎?

只要整個大家族的同盟不倒,那還不是隨時可以東山再起?

只要海峽艦隊還能保住海峽,那麼大家就還可以繼續內鬥,內鬥爲主、外戰爲輔;外戰是內鬥的手段,內鬥是外戰的目的。

至於皮特嘀嘀咕咕的失敗後英國經濟的毀滅,一來這件事現在看來並不明顯,相反大量的文章還在論證徹底放開關稅後的好處;二來原本是戰爭貿易兩不誤,商人有錢賺,現在是大順封鎖劫船加走私,未來經濟是否毀滅不知道,再打下去很多商人就毀滅了。

三來就是……打到什麼程度才能確保不會發生皮特所擔憂的未來經濟毀滅?

荷蘭那邊的報紙給皮特扣了一個“保守”的大帽子,按照保守的戰略,也即是保持那種母國利用航海條例強制用殖民地做市場的戰略,英國已經不可能回去了。

所以,大家是相信皮特嘀嘀咕咕的關於未來的恐怖預言,堅持一場根本看不到希望的戰爭——這個希望,不是說英國被侵略了復國什麼的,而是說這個希望是指“在保持航海條例和行政貿易前提下,對北美、加勒比、西非、印度的控制,繼續用舊辦法攫取財富”。

還是,大家更願意相信一些鼓吹自由貿易的言論,認爲英國的航海條例和行政貿易,傷害了英國的根基。現在是忍住劇痛、完成自由貿易、比較優勢、白銀外流提升白銀價值、降低勞動力成本浴火重生?

現在英國的關鍵,不是戰術上的勝利。

而是需要有人站出來,給出一個明確的戰略和未來方向。

哪怕這個方向根本經不起推敲,但現在重要的不是結論對不對,重要的是迷茫和絕望中的人需要一個結論。

這個結論,或者說明確的戰略和未來,可以是保守的、可以是激進的、可以是屈辱的,重要的是得有。

哪怕皮特這時候站出來,說爲了英國的未來,實行經濟管制、國債一律不兌、發行紙鈔、徵收資產稅、把土地稅從好容易壓到的10%回增回沃波爾時代的20%、按照窗戶多少強制徵收房產稅、強制壯丁服役……募集資金、使勁兒造艦、海戰反擊、一直打到好望角,逼着大順退回好望角以東……

哪怕說,學徵遼餉呢,加點稅,或者搞金融管制呢。

也行。

甭管說這個東西說出來,明天是不是祖墳都讓人揚了,但至少這是個聽起來似乎大約還是有希望的戰略和有一定細節的手段。

問題在於,沒有這樣的東西。

沒有一點實際的東西。

從直布羅陀被圍之後,議會整天都是在扯犢子,沒有一點細節上的、有可操作性的、考慮到錢國債這些東西的辦法。

每天不是在扯犢子、就是在互噴、要麼就是在吵架。

皮特整天扯着嗓子喊:打、打、打、堅持下去。

可他對徵稅、加稅、金融管制、土地復徵五一稅、稽查走私倉庫、清查囤貨居奇者倉庫等等這些細節上的東西,隻字不提。

他倒是羽毛鮮亮,真正的愛國者、自由的守護者,可能至死都是。

那錢呢?錢從哪來?沒錢怎麼打?打到什麼程度?要恢復舊有的貿易體系把大順打回錫蘭、打到馬六甲,得花多少錢?

或者說,不提錢。只說死人,男女老少600萬人口的英國,要頂着軍改後的大順,一路拔掉開普敦的堡壘、毛里求斯的海軍基地、反攻印度、攻克淡馬錫,逼着大順只能和英國東印度公司貿易……這得死多少人?死得起嗎?

他隻字不提。

就是“要堅持到底”、“要戰鬥到底”、“要捍衛我們的貿易,那是我們強盛的根本”。

全都是空炮。

是保守派的路徑依賴之下的空炮。

格倫維爾此時讓皮特去內閣展示的條款,不是空炮,而是一個至少聽上去可行的方向。

(本章完)

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1453章 “帝”(五)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029章 不公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170章 絕路之泣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第152章 入倭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40章 野心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381章 臚音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808章 閹黨(中)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499章 洗頭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57章 老婆本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642章 逃避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780章 抓與放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1324章 冒犯第345章 畫餅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1251章 復辟的代價(上)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847章 雙贏(下)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1030章 氛圍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1437章 分歧(三)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1437章 分歧(三)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194章 卸力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633章 斡旋家第691章 棱堡時代的終結 會戰時代的開啓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354章 鎖國之困第204章 投名狀第68章 決心第367章 平平無奇第34章 買賣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46章 哈士奇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681章 隱喻(下)第933章 覺醒(五)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1079章 爭功(四)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77章 入吾彀中第1001章 缺陷
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699章 身份的轉變第1453章 “帝”(五)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029章 不公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170章 絕路之泣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第152章 入倭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40章 野心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381章 臚音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808章 閹黨(中)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499章 洗頭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57章 老婆本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642章 逃避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780章 抓與放第1447章 三山合一(中)第1324章 冒犯第345章 畫餅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1251章 復辟的代價(上)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847章 雙贏(下)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1030章 氛圍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1437章 分歧(三)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1437章 分歧(三)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194章 卸力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633章 斡旋家第691章 棱堡時代的終結 會戰時代的開啓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354章 鎖國之困第204章 投名狀第68章 決心第367章 平平無奇第34章 買賣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46章 哈士奇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681章 隱喻(下)第933章 覺醒(五)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1079章 爭功(四)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77章 入吾彀中第1001章 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