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

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

就在荷蘭內部已經如同一個火藥桶的時候,在海牙的本廷克伯爵,來到了阿姆斯特丹。

憂心忡忡的他,沒有去找康不怠質問此事。雖然有很多證據表明,確實是這羣中國人在背後煽動了海牙的事,但現在不是論事的時候。輿論風向好容易從論事吹向了辯理,這時候可不能傻乎乎地再把事情引回來。

大順這邊的人雖然可惡,但終究需要荷蘭內部的人配合。就像是當初奧蘭治派上臺一般,大順只能推波助瀾,卻不能創造海潮。

本廷克伯爵來到阿姆斯特丹,直接拜見了前任大議長安東尼。

如果說,大順這邊的人試圖搞事的話,最有可能與大順合作的,就是安東尼這一派的人。

他們有錢,有實力,也掌控着整個阿姆斯特丹,以及大部分的荷蘭省。

本廷克伯爵對安東尼並沒有太大的不滿,除了一方是攝政派、一方是奧蘭治派的區別外,兩人的矛盾主要還是理念上的分歧。

本廷克伯爵是範思林格蘭特的集權主義的擁躉。

安東尼是範思林格蘭特選定的接班人。

分歧在於,本廷克認爲,荷蘭必須要依靠奧蘭治家族的特殊威望和特殊地位,才能快速地完成集權。讓這些聯省議會的議會派在臺上,四十年了,毛也沒幹成。

而且,法理上,大議長不是執政官,執政官有權強制下令,大議長只能主持會議。

本廷克覺得威廉四世還挺冤的。

шшш ●ttKan ●C 〇

攝政派被趕下臺,不是沒給攝政派機會。而是給攝政派機會了,卻不中用。

從02年威廉三世墜馬摔死,到42年奧蘭治派政變上臺,整整四十年時間,荷蘭都是無執政的。

四十年時間,攝政派幹成什麼事了?

本廷克覺得,執政官威廉,42年上臺,這才三四年時間,又趕上打仗,很多手段無法施展。

真給奧蘭治派一個和平的40年,到時候要真是不如攝政派,那也無話可說。

現在,確確實實,民衆普遍不滿,再加上海牙那檔子事,威廉四世的位子着實不穩。

但要是沒有這羣攝政寡頭和共和派在背後煽動,這件事恐怕也不至於到不可開交的地步。

既然安東尼仍舊還是攝政派的領袖人物,本廷克自然要來和安東尼談談。

會面之後,安東尼沒有說關於海牙的事,而是直截了當地問安東尼:“閣下認爲,萊頓的民兵奪權事件,應該怎麼看待?以及現在街頭涌起的一些風潮,諸如組建城市的自由軍團、武裝民兵之類的事,閣下是如何看待的?”

安東尼則用非常嚴厲的詞彙,對這件事進行了定性。

“這是一場暴亂。”

“混亂的無政府和暴民,以及激進的變革,是我們滑向比君主制更加專制的第一步。”

“過去的歷史,鄰國的經驗,無不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混亂、暴民和改變傳統,只是第一步。”

“下一步,必要出現克倫威爾!”

“這是有史可依的。”

雖然荷蘭的集權派,很多人其實暗地裡是佩服克倫威爾的,甚至不少集權派認爲現在的荷蘭,缺的就是一個克倫威爾一樣的“過渡者”。

但是,反克倫威爾是荷蘭的政治正確,在正式談話中必然是反面人物。

一方面,大權獨攬,殺人,暴君,意識形態恨。

另一方面,打的荷蘭割地賠款,國仇。

“我是尊重歷史的,也是尊重尼德蘭的傳統的。更是尊重尼德蘭建國的基礎性文件的。”

對現在紛亂的街頭混亂定性之後,安東尼說完克倫威爾的例子,又說尼德蘭的傳統和基礎性文件,本廷克伯爵聽完後非常滿意。

這裡面,有個類似於後世南北戰爭是否違憲的爭論。

荷蘭立國的基礎,是烏得勒支憲章。

烏得勒支憲章規定了執政官的存在,也規定了執政官的存在。

那麼,反執政官這個人,是不違憲的;可要是反執政官制度,就是違憲的。

之所以說要尊重歷史和傳統,也在於克倫威爾的故事。在反祖宗之法後,英國出現了“暴君”,這應該是歐洲最可以借鑑的革命的例子。

這個例子,用在荷蘭這邊,就可以理解爲,如果違背了傳統和基本的法律文件,搞出大事來,只怕的確是推翻了執政官,但迎來的可能是護國公。

而激進的共和派,要求武裝民兵準備奪權的那些人,引用最多的,也是烏得勒支憲章中的法律條款,賦予的各種權利。

所以,以烏得勒支憲章爲基礎的武裝民兵,可以推翻烏得勒支憲章規定的執政官制度嗎?

如果不以烏得勒支憲章爲基礎,那麼組織武裝民兵的法理基礎,從何而來?

這是歷史上荷蘭的激進共和派一直沒成事的原因之一,他們被自己的理論限制了。

所謂書生造反,十年不成。

他們講道理,可執政卻不講道理。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等着他們弄好了道理起義的時候,奧蘭治家族轉手就請普魯士進入荷蘭,鎮壓愛國者。

一直到93年風暴之後,激進共和派才找到了一條明路:此處沒有理,爺投雅各賓。

於是一聲笨豬擡手指,公民這邊走,帶路法國人攻入海牙,從法國人的理論中找到了一條名正言順的道理,完全不需要從烏得勒支憲章裡尋章摘句證明合理了。

所以在安東尼說他支持傳統、擔心荷蘭出現克倫威爾之後,本廷克伯爵也就明白了安東尼的意思。

至少,他不準備廢除執政官制度。

不廢除執政官制度,和不支持現任執政官,不矛盾。

站在奧蘭治派的角度,最擔心的,還是廢除執政官制度。奧蘭治家族起起落落、上上下下,只要執政官制度沒有被廢除,就始終還有機會。

再不濟,奧蘭治家族還能混個類似於英國王室的地位呢。

這,也是雙方能繼續談下去的基礎。

要是安東尼把現在的混亂直接定義爲正義的事業,那後面的話也就不用說了,各回各家準備開戰就是了。

“伯爵大人,對於尼德蘭的局勢,您有什麼看法嗎?我個人認爲,執政官殿下現在應該避一避。這是爲了尼德蘭祖國。”

“現在,各個市都被那些暴政的理論所蠱惑。可是,這時候執政官殿下下令鎮壓,意義就是暴君對人民的屠殺。是海牙慘案的延續。”

“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會激化問題,甚至出現更大規模的叛亂。這個道理,您應該是明白的吧?”

本廷克伯爵無可奈何地點點頭,雖然他懷疑,現在把那些人煽動起來,眼前這些攝政派中的保守派和傳統派,只怕也出了一份力,暗地裡推波助瀾。

但現在就算有證據,也不是拿證據質問的時候,更現實的問題是這麼下去,荷蘭內戰是肯定要爆發的。

確實,如安東尼所言,現在的事該不該管?

該管,尤其是首先把萊頓市的民兵武裝解除,不能讓這個風氣蔓延到全國。槍打出頭鳥,以儆效尤。

但,解除武裝的命令,誰來下?

威廉四世這個執政官,是絕對不行的。

風口浪尖的時候,這時候下令,那就是火上澆油。豈不是直接搞出來武裝暴動了?

而且,煽動起來非常簡單:今天解除我們的武裝,明天就會像對待海牙請願的那些漁民一樣,把我們都殺死。

此一時,彼一時也。

四五年前,威廉四世向阿姆斯特丹進軍的時候,所到之處,民衆竭誠歡迎,真可謂佔盡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竟發的境界,猶在眼前。

短短四五年後,民衆已經開始編排段子,到處流行的都是諷刺奧蘭治家族和長公主的笑話。

數百年的基業,幾代人積累的名望、威望,四五年時間,毀的一塌糊塗。

再因爲海牙慘案,無論如何這時候都不能再刺激民衆了。

如果這是和平時期,其實這事也好解決。

聯英平寇,請英軍入關,鎮壓就是了。

但現在,英國肯不肯冒着小僭越王登陸蘇格蘭的風險來荷蘭且不說,一旦英軍進入荷蘭,百姓起義,旁邊可就有個已經基本拿下了奧屬尼德蘭的法國啊。那還不趁機攻入?

到時候,哪還有勝算?

俄軍現在出兵還是杳無音訊,就算現在出兵了,幾時能到?到時候,只怕法軍配合荷蘭的起義者,直接攻入海牙。

其實還有一條路,那就是繼續煽動情緒,激發民衆起義,然後聯法平寇,打開堡壘,請法軍入關。

法國是君主制國家,對這種事肯定非常敏感。

用“染病自殺”的方法威脅法國,法國怕“染病”,肯定會出手。

但問題是請神容易送神難。法國真來了,荷蘭就成法國的傀儡國了,到時候威廉四世只怕也只能做傀儡了。

請外人入關鎮壓的兩條路,也不是說都走不通,而是要考慮利益。給法國人當傀儡,或是暫時退回格羅寧根等地蟄伏亦或暫時流亡英國,還是後者更有利一些,也更有未來。。

事情總得解決。

安東尼說他不反對執政官制度,如果能夠達成妥協,威廉四世可以暫時先去避風頭。

日後兒子復辟也好、或者風頭過來自己復辟也罷,總還有機會。

可是,安東尼所代表的的派系,願意在這個時候接盤嗎?

現在,誰上臺,誰就要直接面臨嚴重的外交內困。

法國的威脅、內部的起義、民衆的不滿、金融的崩潰、東印度公司的倒閉、糧價飛漲……

本廷克伯爵很懷疑,安東尼等人是否願意在這時候接盤。要是隻是嘴上說說支持,嘴上說說那些行爲不是正義而是暴亂,可真讓接盤卻拒絕的話,那就全是空話了。

(本章完)

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600章 捧殺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713章 活路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477章 四凶第680章 隱喻(上)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262章 紙老虎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487章 開眼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936章 綁定(下)第18章 歸化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331章 雷罰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1012章 圈地第969章 舊怨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1452章 “帝”(四)第197章 活路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1128章 志向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993章 直鉤第420章 奇襲第1076章 爭功(一)第1026章 割裂(四)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793章 憧憬(上)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436章 各自打着小算盤第323章 假公正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439章 分歧(五)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2章 枯燥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1055章 小麻煩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
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600章 捧殺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713章 活路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477章 四凶第680章 隱喻(上)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262章 紙老虎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487章 開眼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936章 綁定(下)第18章 歸化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331章 雷罰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1012章 圈地第969章 舊怨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1452章 “帝”(四)第197章 活路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1128章 志向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993章 直鉤第420章 奇襲第1076章 爭功(一)第1026章 割裂(四)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793章 憧憬(上)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436章 各自打着小算盤第323章 假公正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439章 分歧(五)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2章 枯燥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1055章 小麻煩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