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承諾與回饋

第637章 承諾與回饋

“往您的酸黃瓜上撒雪白的鹽的權力,是我們之間和平的基石。”

搖晃了一下鹽瓶,鹽瓶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就像是搖動孩子喜歡的撥浪鼓,在逗孩子玩。

伊麗莎白女皇皺了皺眉,眼睛盯着劉鈺手裡的鹽瓶,看着他把鹽瓶放下,心中的不滿只能一吐爲快。

“我不希望將兩國的和平,寄託在您的善良和道德上。人們能夠遵守道德的唯一原因,是違背道德所承受的壓力。可國與國之間,沒有道德可言。”

劉鈺輕輕推倒了鹽瓶,真誠無比地說道:“女皇陛下,撒鹽的權力我們有,且只能有一次。我們不會輕易地動用這唯一的一次撒鹽的權力。”

“因爲一旦撒鹽,要麼我們可以確保維持伏爾加河的佔領;要麼就只是拖延一下你們的腳步。”

“撒鹽的辦法一旦動用,以後就再沒機會用了。我不是靠道德來維繫和平的,我是靠利益。”

“如果有一天,我們有一種辦法,可以讓軍隊或者補給,能夠在十日之內從京城運送到鄂木河,那麼就算你們不想,我們也會撒鹽,而您卻制止不了。”

“亦或許,我們在吃其餘美食的時候,您和我的敵人達成了同盟……那我,就不得不搖動雪白的鹽瓶,在伏爾加河的酸黃瓜上撒鹽了。”

“正是因爲它很有用,但卻只能用一次,所以我們纔會小心翼翼,不會選擇濫用。”

“也正因機會如此寶貴,所以纔是和平的保障。”

“您說的沒錯,主動權在我,我可以撒鹽,而您沒辦法。可也正因如此,我們之間纔有和平。”

“反過來,如果你也能撒鹽、我也能撒鹽,那麼就會像是爭搶黑海的魚子醬一樣,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而且,不但可以保證我們之間的和平,還能保證您不和我的敵人結盟。這是我們和平的基礎。”

伊麗莎白女皇的眉頭看似皺的很緊,但內心卻是輕鬆的。

劉鈺的話,印證了當日貝斯圖耶夫的判斷。

他要籤的,不是《中俄互不侵犯條約》,而是要達成《中俄不與彼此宿敵結盟條約》。

餐桌上的比喻,說的很明白。

劉鈺那句將來能十天從京城到鄂木河的想象,聽起來只是笑話。

對中亞地區,如果大順不想進攻,那也就意味着和平。

短時間內,俄國無力在中亞方向繼續蠶食。當初打個準噶爾就頗爲費力,那還是因着準噶爾缺少大炮,以及遊牧戰術特色的不會攻城。

大順如果想要主動進攻,俄國其實四面樹敵。

正因爲大順不想主動進攻,所以纔要急着締結條約,因爲大順有進攻的主動權,所以大順這邊主動締結條約就真的是和平的保證。

同樣,大順主動提出中俄不可單獨與第三方敵人結盟,也就意味着大順下一步肯定是要與歐洲國家發生衝突。

漫長的陸上邊境,大順只有一個歐洲鄰國,那就是俄國。

而剩下的有交集的歐洲鄰國,也就都不是陸上邊境。最大的可能,也就是荷蘭了。

這件事只有俄國能知道,因爲漢尼拔在大順生活了十餘年,十餘年前劉鈺就琢磨着俄國西進的事,只有俄國這邊知曉。

而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籌碼。

因爲如果拿這個做籌碼,換大順的對等回報,什麼也換不回來。

劉鈺說自己有七美德,但七美德里不包括誠信。

俄國拿着籌碼能換到的回報,只能是劉鈺保證一句不會對土爾扈特部繼續施加影響——但這並沒有什麼用,現實是隻有大順想不想,而不能從物質層面上抹除掉土爾扈特部可能的反叛。

也就是說,大順一直有機會。而承諾,是最不可靠的。

蒙古帝國的遺產,兩邊都吃的差不多了,俄國暫時又實在無力徹底同化掉土爾扈特部。

真想要同化,關鍵的第一步是東正化,但這第一步就無比艱難,極大地損害了部落中的喇麻們的利益。

越想同化,越塑造離心,大順這邊伸出的橄欖枝也就越美好,那雪白的鹽瓶的誘惑也就越大。

所以,伊麗莎白在試探出劉鈺想要下南洋之後,已然決定,不可能與荷蘭達成任何形式的盟約。

毫無意義,而且荷蘭必敗。

看了一眼上演木偶劇一般的餐桌,伊麗莎白指了指桌上的食物,說道:“我想吃魚子醬、香腸和鯡魚。”

劉鈺點點頭,說道:“那應該是屬於您的,而且我絕對不想吃這些東西。並且,這些食物中的一部分,正是我給您拉出座位、請您就餐的原因。”

得到了這個保證之後,伊麗莎白徹底放心了。

太遠的事,他也管不到。普魯士、波蘭、土耳其,和大順也沒有什麼交流。

唯獨擔憂的瑞典,看大順這意思,也不準備調停。

有密談說瑞典大使去見了劉鈺,但是談了什麼,不可能知曉。既然大順現在不準備提瑞典的事,想必大順已經轉達了不予調停的意思給瑞典方面了。

女皇拍拍手,示意各回各自的位子,重新端來了新準備的菜品。

然後她的手輕輕握住了酒杯,卻沒有舉起,說道:“俄羅斯帝國,承認和大順的兩份界約,並保證遵守。俄羅斯帝國,承認朝貢國沒有外交權,且承認日本、朝鮮爲大順的朝貢國。”

劉鈺也握住了酒杯,同樣沒有舉起,並沒有複述女皇的話,而是用了類似的祝酒詞。

“大順承認與俄羅斯帝國的兩份界約,並保證遵守。大順帝國不會與奧斯曼土耳其、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簽訂任何形式的同盟合約,並且保證不與土耳其和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發生任何的貿易往來。並且絕對不會在君士坦丁堡駐派大使。”

波蘭就是個湊數的,除了在京城幫着大順訓練槍騎兵的準噶爾戰俘波爾舍夫斯基外,大順和波蘭實在沒有什麼聯絡。

土耳其,纔是重中之重。

大順和土耳其之間,不太可能有過多的緊密聯繫,但如果互派大使的話,聯絡一起出兵卻絕對是一拍即合的。

俄國承諾的東西不多,劉鈺這邊反饋的也不多。

俄國有能力與日本貿易,大順也有能力和土耳其貿易,只是利益都不大,雙方一致放棄,亦算平等。

女皇對於這個反饋相當滿意,又道:“俄羅斯帝國保證不會與中華帝國的交戰國,有任何的同盟關係。即便之前同盟,也會保證在正式宣戰後,廢除條約。並且保證不會加入任何針對大順的第三方盟約。”

她很想知道,對這個承諾,劉鈺該怎麼回饋。

在她,以及她的核心外交幕僚看來,所說的這個“第三方”很可能指的是荷蘭。

荷蘭的話,和俄國之間是有一些貿易往來,但要說堅定的同盟,那也確實沒有。

一方面荷蘭已經喪失了大國地位,當初開會分贓都不去,整個歐洲外交圈子都認爲這是荷蘭時代的落幕。

另一方面,荷蘭和俄國之間也沒有太緊密的關係,而且基本上也不太可能與俄國因爲歐洲事務結盟,或者說俄國在歐洲的利益,荷蘭也幫不上什麼忙。

承諾給出,劉鈺卻沒有用語言回饋,而是掏出了一封信,由侍女轉交給了伊麗莎白女皇。

女皇展開看過之後,衝着劉鈺點點頭,將信紙團成一團,交給侍女扔到了熊熊燃燒的壁爐裡,然後舉起了酒杯。

“致中俄之間的和平與合作。”

在場的人雖然不知道劉鈺的信上到底寫了什麼,但從女皇的表情來看,一定是達成了相當圓滿的結果,並且對俄國相當有利。

只是,他們怎麼也想不出,大順到底是拿什麼做了交換。

不過既然女皇高興,他們從這幾天女皇對於人事方面的安排看出來這不是一位輕易被擺佈、或者可以被感情左右操控的人。

於是紛紛舉起酒杯,追隨女皇的祝詞。

酒宴,只是加深一下了解、確定一下共識,並不是談判桌,也不需要在酒宴上就簽訂雙方的條約。

酒宴結束後,伊麗莎白女皇惦記着信上的內容,邀請了劉鈺單獨見面,不過由她的秘密丈夫拉祖莫夫斯基作陪。

拉祖莫夫斯基是個很知道進退的人,作爲一個哥薩克牧民出身的人,他很清楚自己沒有什麼根基,唯一能讓他繼續留在貴族圈子的,就是“守男德”,抱緊女皇這條大腿。

兩人的關係,整個彼得堡上層圈子都清楚,由拉祖莫夫斯基作陪,最是合適不過。

飲了幾杯酒的女皇臉色紅撲撲的,精神明顯有些亢奮,也不知道是因爲酒精的緣故,還是因爲劉鈺那封信的緣故。

作爲俄國保證不與大順敵對國結盟的回饋,劉鈺信上給出的回報當然不少,而且似乎越發驗證了貝斯圖耶夫當日的猜想。

雖然,實際上他們猜錯了。

信上,劉鈺提出了一個“環波羅的海中國貿易品壟斷”計劃,看上去似乎像是要對付荷蘭,可實際上這個計劃的目的,卻是爲了製造英俄之間的矛盾。

英俄之間本沒有矛盾,但大順給的錢多了,也就產生了矛盾。

(本章完)

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78章 以商控蒙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419章 絕望第92章 欽定?第129章 拓展天下觀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791章 新矛盾(上)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56章 埋伏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426章 錯覺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837章 賭國運(中)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82章 賣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831章 海牙慘案(八)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239章 教改第1164章 備戰(三)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552章 理想國第194章 卸力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1223章 開戰(二)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1449章 “帝”(一)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793章 憧憬(上)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398章 主心骨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464章 立碑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677章 科學院(下)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97章 風波起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263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九)第685章 試試看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343章 絕戶計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1436章 分歧(二)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
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78章 以商控蒙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419章 絕望第92章 欽定?第129章 拓展天下觀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791章 新矛盾(上)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56章 埋伏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426章 錯覺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837章 賭國運(中)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82章 賣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831章 海牙慘案(八)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239章 教改第1164章 備戰(三)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552章 理想國第194章 卸力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1223章 開戰(二)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1449章 “帝”(一)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793章 憧憬(上)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398章 主心骨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464章 立碑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677章 科學院(下)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97章 風波起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263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九)第685章 試試看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343章 絕戶計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1436章 分歧(二)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