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

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

聽起來,好像大順這邊的人,腦袋也有問題。

這玩意兒,是靠談就能談出來的?

實際上,並無問題。

因爲很久很久之前,這邊也有一羣“兼愛”、“非攻”的人,熱愛和平、反對戰爭。

而他們是怎麼做的,史書上是有記載的。

全是靠嘴嗎?

並不是,是靠一羣更加暴力的暴力集團,所以那羣和平主義者的領袖纔敢孤身見楚王,談和平、談退兵。因爲他的身後,有一支專業的強力暴力團體,於是楚王退兵了。

這個故事放在現在也一樣。

靠嘴就能談出來減租、減息、降低地價嗎?

當然不是。

而是靠着大順支援法國人、靠着支援印第安人火槍。

現在這情況就擺在約翰·賓面前。

管?那就好說。或者武力鎮壓、或者減租降價。

不管?英國現在自身難保,到時候肯定要籤邊界條約的。印第安人拿着法國的大炮、大順的火槍、再加上大順支援的“夷丁”森林輕步兵,當然可以有和平。

不和平?

這一戰之後,英國二十年內不敢再動兵戈,也無力再動兵戈。

這個和英國國內的諸多問題相關,英國不可能養一支大規模的常備軍,尤其是被大順卡斷了印度之後,常備軍問題是英國的國本。那是真要鬧到國本之爭的程度,才能養常備軍的。

貿易一旦被切斷,英國國內的地主更是要蹦着高反對常備軍。這不是簡單的什麼買官制和團練是捍衛英國自由的最後保障,而是更“庸俗”的土地稅問題。

屆時,你賓夕法尼亞惹的事,你賓夕法尼亞自己去處理,到時候復仇的印第安人在法國炮手、大順散兵的幫助下直接打進費城,你們自己看着辦。

法國人非常熱衷於支援別人炮兵,不管是真印度人、還是假印第人,炮兵是個技術活,而法國總會有“志願”炮手出現在想要支援的勢力一邊。

大順人非常熱衷於培訓輕步散兵,從軍改開始,到鯨海毛皮公司在北美搞牛痘接力,大順徵召了許多森林輕步兵膛線槍獵手。從西域的北疆山林、到南洋印度的散兵騎炮反泛蒙古化騎兵、再到北美攪屎棍,都是熱衷於把大量老林子裡徵召的輕步散兵送過去。

約翰·賓腦子還是清醒的,他和那些“蘇格蘭—愛爾蘭邊疆人”不一樣。他很清楚,如果法國人不走、大順又在西海岸摻和了一腳,那麼這個西部邊疆問題早晚要出大事。

這個大事,是迴避不了的。

支持邊境摩擦,得收稅。因爲原本靠那些逃亡過去的蘇格蘭愛爾蘭邊疆人,就能解決。民兵、團練、自武裝,打打把法國趕走後拿不到火槍的印第安人,最起碼能五五開。

而現實是法國人不可能走了,大順又在西邊登陸墾殖了,別說火槍,印第安人想弄大炮都能弄到。

靠那點團練民兵,去打得到支持的印第安人、或者大順的僱傭兵、法國的“志願”者、毛皮販子的武裝商隊,那是做夢。

只能組建常備軍。而組建常備軍,就得收稅。

不支持邊境摩擦,也得收稅。

不支持邊境摩擦,手裡得有暴力工具吧?

連個暴力工具都沒有,誰會遵守州政府的規定?歷史上即將發生的帕克斯頓男孩屠殺事件,州政府說要給印第安人一個交代,結果有個卵用?二百來號人直接就能殺到費城,連個暴力工具都沒有,靠嘴維護法律規定?

想要暴力工具,就得徵稅,沒錢怎麼組織暴力工具?

而徵稅,這恰恰是北美最難的一件事。

歷史上漢密爾頓爲了徵稅,可是和財政部的人一起策劃過紐堡事變的。

徵稅不能、財政沒錢,又不發工資和退伍退休金,故意把不發工資不給退伍金的事散播出去,遂煽動士兵“誅國賊”。

特拉華河波濤動、國會山上亂雲飛,肉食者鄙,敵在議會,不若帶槍進京,用刺刀教教那些議員們什麼叫國家和稅收。

也就是北美地廣人稀、資源豐富,拿不到退伍金回去種地也比當時世界包括歐洲大部分人的生活好。但凡人均資源少點,那可真就提前國賊天誅了。

這種情況下,約翰·賓對於大順出兵援法、登陸賓夕法尼亞這件事,真的是很難用簡單的“支持”、“反對”這樣大而化之的詞彙來形容。

但陳青海諷刺他應該降低地租,他便試圖和陳青海講一番道理,說明這些地的所有權是屬於他們家族的,他們家族擁有……

然而道理只講了一半,陳青海便打斷了一下,略微講了講從綠林、赤眉、黃巾開始的一些故事。

隨意地講了一些後,便道:“人活着,是最大的道理。不想做安安餓殍,那麼餓殍們總有他們的道理。他們的道理,不是伱們的道理;你們的道理,也不是他們的道理。我想,你應該聽說過,我朝就是起義軍得的天下,口號便是均田免糧。”

“我今日來,並不是來和你們講道理的。”

“我只是說的更加直白點。天朝已經在西海岸墾耕,天朝需要一個緩衝國,一條沿着阿拉巴契亞山脈的緩衝地帶。”

“而英國已經扛不住了。我不知道你是否聽說了這個消息,狂熱地支持全面戰爭的威廉·皮特,自殺了。英國的國債也已經炸開了,英國除非恢復五而稅一的土地稅,甚至可能連國債利息都無法償還。”

“這種情況下,英國是一定會接受停戰談判的。”

“你們可以說,是英國背叛了你們。”

“這就要看你們願意爲你們想要的自由,付出多大的代價。沒有英國的正規軍,你們是否能夠在阿拉巴契亞山的城堡和山谷平原野戰中獲勝?”

“你們你們認爲,英國接受了停戰,是‘次亂命也、美不奉詔’。那大可以打,我們也會源源不斷地派人來。”

“問題是,你要考慮清楚,有多少人願意爲這個‘自由’,出錢、出力、出人,在沒有英國正規軍幫助的情況下,爲了一羣蘇格蘭愛爾蘭人,在邊境和我們與法國人打正規野戰?”

“這就是我說的現實。如果他們無法越過阿拉巴契亞山,那麼那些邊疆人,總要土地。”

“是我們可怕?還是你們可怕呢?”

“原本,是你們更可怕,因爲他們要面對的是印第安人。兩害相權取其輕,印第安人不如你們可怕,所以他們選擇去打印第安人。”

“而現在,你們相對於我們和法國人與印第安人的同盟,你們並不那麼可怕。”

“蘇格蘭愛爾蘭人嘛,素來如此。抽刀向更弱者,但凡有點骨氣,當初被英國奪占強制遷入農業種植園做農奴的時候,就該起來反抗了。”

“可見,他們只敢對弱一些的人動手,卻不敢和強者動手。”

“所以呢,我才說,你應該認真考慮一下,你們家族在賓州的土地問題、地租問題、地稅問題、土地所有權問題了。”

“你們講上帝、講道理。”

“我們講理性、講歷史。”

“而根據歷史,我們可以非常確定,一旦無法跨越阿拉巴契亞山,那麼必然要面臨着均田、耕者有其田的訴求。”

“真要論起來,賓夕法尼亞和印第安人之間的衝突,責任全在你們家族。土地佔得太多,又佔着茅坑不拉屎,難道不正是這個原因,那些蘇格蘭愛爾蘭人,纔會選擇去你們管不到的地方開墾,最終引發了和印第安人的矛盾嗎?”

“這件事,就是個簡單的苛政猛於虎也的故事。你們覺得有火槍可以殺死老虎了,但時代變了。我們會源源不斷地提供給印第安人火槍。”

“不是因爲這樣的道理、那樣的道理、亦或者人的生命應該被尊重、亦或者印第安人也是人之類。”

“只是因爲,我們需要一條沿着阿拉巴契亞山的緩衝帶。”

“法國人,會爲了阿拉巴契亞山中的毛皮人蔘,出這筆錢。”

“我們,則願意爲了西海岸的土地,出這筆錢。”

“你能想象,一個三億多人口的國家,對耕地的渴望嗎?”

“我們有個道理,叫守江必守淮;守華北必守燕山;守關中必守隴西。一樣的道理,我們要守西海岸的耕地,必守阿拉巴契亞山。我們需要這個緩衝區。”

“我倒是沒去過阿拉巴契亞山。但我估計,這和太行山類似,肯定會有諸如太行八陘之類的險要隘口。這是條天然的分界線。”

“總之,我們的意思,還是規勸你一下。與其將來被人掛在樹上分了你的地,何不主動退一步,尚可做個富家翁呢?”

“我們這也是爲你好。”

“你們這邊之前一直是條田制、份田制、莊園農奴制。所以你們可能不太瞭解,自耕私有之下的分地起義,多可怕。”

歷史上,約翰·賓運氣還算不錯,沒被槍斃,也沒有被“焦油和羽毛”。只是被關在了城堡裡關了好些年,最後他“主動”把土地所有權交了出來,免於一死,和堂兄兩人分了13萬英鎊的賠償款。

當然,給的不是白銀,而是革命券。

(本章完)

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390章 清華園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565章 制禮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139章 考察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1355章 英國的總崩潰(四)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677章 科學院(下)第886章 恐嚇第1279章 特色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26章 鍍金第206章 狠話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883章 無用功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138章 良家子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1171章 備戰(十)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1079章 爭功(四)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861章 哄一鬨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935章 綁定(上)第26章 鍍金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279章 特色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337章 見過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1441章 分歧(七)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047章 大改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39章 心思不純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633章 斡旋家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
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390章 清華園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565章 制禮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139章 考察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1355章 英國的總崩潰(四)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677章 科學院(下)第886章 恐嚇第1279章 特色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26章 鍍金第206章 狠話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883章 無用功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138章 良家子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1171章 備戰(十)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1079章 爭功(四)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861章 哄一鬨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935章 綁定(上)第26章 鍍金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279章 特色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337章 見過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1441章 分歧(七)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047章 大改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39章 心思不純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633章 斡旋家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