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下個先手

(219)下個先手

聽起張華軒說起這個話頭,翁同書便是一陣氣鬱,當下只是擺手道:“此事不談也罷。”

張華軒噗嗤一笑,樂道:“老太爺這一年又受了些苦楚,我這做女婿的,將來總歸要負荊請罪便是了。”

說的就是他帶着淮軍不聽朝命開始,然後廬州之變,翁心存老爺子一世清名便毀在他身上。時人最忠便是忠義,張華軒未受什麼國恩也還罷了,翁心存可是在清朝一直做到大學士,算是受恩深厚,讓他造反,絕無可能。而因兩子一婿造反一事,也使翁心存臉上無光,雖然屢次表明態度,與兩子一婿恩義斷絕,不過封建社會,親族關係豈有說斷就斷的道理?所以清廷雖知這老臣心意不是作僞,並不爲難於他,不過翁心存還是閉門謝客,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自己先把自己給軟禁了,如此一來,日子確實難過的很。

談話到這個時候,算是可以隨意一些,翁同和氣狠狠看張華軒一眼,怒道:“翁家一門的清譽,總歸是毀在你身上。”

張華軒擺手道:“這算得什麼,我總歸要做皇帝,不做也是不成。若學美國,現在不到時候。所以說,翁家將來就是後族,何等尊榮。以我的意思,咱們的宗室外戚不要學任何一朝,學學宋朝就不錯,所以將來,你們總有尊榮日子可過。”

翁同和卻並不領情,只道:“這算得什麼,並不稀罕。”

他所說也是事實,並不是矯情。以這些官至極品的官紳世士大夫之家來看,自漢朝開始外戚就臭了名聲,然後歷朝各代都不算什麼。與皇家結親,唐時有公主難嫁之說,宋時皇家不論親王國公或是公主,士大夫之家都不願與之結親。所以常有宗室娶商人之女或嫁給商人,以圖實利。至明朝時,外戚除了封伯之外別無好處,一樣全無地位,也做不得事。而本朝。額附後族之家。也只能在內務府做些偷雞摸狗的勾當,雖得實利,在士大夫眼裡,誰瞧的起?

以翁家的地位就算是轉做皇帝至親後族。也當真是不大情願。所以翁心存對張華軒的反感與憤恨委實當真,並不是做假。便是翁氏兄弟。問起實際情形。怕是寧願做官做事,也不願因成爲後族外戚而封侯封伯。

翁同和這話算是說的極實誠了,論理論親,張華軒也不必有所保留了,於是他也決意實話實說,當即接口道:“老三,我看你們都太小瞧了我。”

這話說的聲色俱厲,翁同和也是愕然:“這話如何說起?”

張華軒正顏厲色道:“你看我算是特別獨斷攬權的人嗎?”

翁同和搖頭道:“不算。這陣子政務改革地事傳的極兇。我看。以後內閣出來,凡政務都算內閣斷了就能施行。新朝比明朝還要更進一步,連批紅也不必了,所以宦官以代帝批紅的權力之爭也算化解。只是這樣,算是虛君了,皇帝其實可做的事情很少,算是隻做點面子活和總掌全局,而臣下們平時都各有專職,也有專門的衙門來管,只要制度不亂,也出不了曹操和王莽之流。況且,軍權也操於上,再是有心地人,也徒呼奈何?”

“這話說地極是。”張華軒也不能不讚自己的小舅子很有遠見,他神采飛揚的接道:“我曾經自己寫過一本,現在又令人翻過不少泰西的政治制度,想來你都看了?中國,也會走虛君憲政地這條路,這條路雖不保是最好的,而西方人也不能說就是一點錯漏沒有,不過以現在地情形來看,我只要抓住軍權一條,然後主力教育這一條,促民智,我來抓,對外征戰,我來抓,這兩條抓好了,國內地大人先生們,卻是要使國富民強,這樣一來,幾十年後中國富強可待,並不能說是水中月,鏡中花。”

翁同和到底年輕,而且張華軒也是誠心正意,這兩年來原本的一點芥蒂也算不得什麼,當下也是興奮,只看着張華軒道:“但願如此,但願如此。”小舅子如此開竅,張華軒着實欣慰。虛君立憲一說,早就書傳天下,就是北京也有人私下議論,現在不比當年,英夷早就進來,其餘法國普魯士美國俄國意大利諸國早就不是什麼天方夜談,而諸國情形,大概也流傳於世,不再如同新山海經鏡花緣那般是無稽之談的神話。所以各國制度軍制,也總會有聰明人關心,而淮軍大帥所倡內閣制度與往虛君上走的想法,也得到不少人的贊同。

雖是如此,到底中國封建日久,君權到了清季已經積重難返,清朝皇帝,總以權操自上而自得,而臣下也不以爲不對。其實宋朝之時,皇帝自己也承認不可以皇權侵相權,否則必生事端,只是到得現在,卻是沒有人敢於提起了。

所以張華軒的想法,在目前來說搞一個比前明權還重的內閣尚沒有太多問題,若以虛君立憲一說頒行天下,愚夫愚婦恐心不自安,便是士大夫官紳之流,能懂的也少。

他飽含欣慰又不無遺憾地道:“可惜懂得地人太少,所以將來如果能進北京,怕是助力很小,而阻力甚大。得天下靠軍隊可以,治天下就不成了。”

張華軒今晚又問起翁心存,又提起這些未來的政治藍圖,翁同和不是笨蛋,這時候已經想明白了,於是緊接着問道:“今天叫我進來,怕是有什麼吩咐吧?”

“不錯,有一件大事要你去辦。”張華軒說到這裡,未免有些揣摩不定,他看人見事都是極準地,有時候偶有阻力,稍加壓迫就好,比如左寶貴的事,就是如此處理。而眼前畢竟是郎舅至親,如果萬一翁同和不願意,也不便強迫,而時間緊迫,萬一先不着手,到時候就會格外的麻煩。

他這一層苦衷,導致他說話很客氣:“若是不願意,也不會勉強你的,而且,此行有些危險。”

翁同和到底年輕,受不得激,當時臉上就臉些激昂模樣,只道:“若果真需用,便是性命之危也說不得什麼。”

“好。”張華軒拍掌一讚,笑道:“現在是五月,估算起來,最多再過十天,北伐淮軍必定會有大仗打。這一仗打完,就我的猜想,咸豐非得借北狩的藉口逃走不可,而所逃地方,就必定會是熱河。他還想借着內蒙兵和東北的老八旗再東山再起,這一層咱們也不必理會他了。現在清廷也就一個京師重地,其餘地方,都在觀望,如果京師那邊沒有問題,天下就容易得了。而京師穩定,就非得有郡望大佬出來維持,事情就好辦的多了。”

張華軒的話並不曾說的很直白,不過翁同和是何等出身,立刻就明白了。

北伐淮軍一戰能消滅清軍在京師附近最後的主力後,皇帝和王公貴族非得北逃不可,這當然是以後的軍事與政治手段雙下,而得到京師後,政治又比軍事還要重要了。得天下純粹用武力,非得打到累死不可。而且現在放眼天下,真正在軍事上能與淮軍爲難的清軍幾乎沒有,不論是陝甘還是整個南方,除了湘軍殘部外,再無武力存在。所以如果能維持住一幫漢人官員中的佼佼者出來做事,或是最少在京師觀望,而不是跟着皇帝北逃或是觀望,到時候在政治上就得分很多,很多省份,根本不需要淮軍大兵壓境就會傳檄而定。

到時候,淮軍只需調集兵力,防備英法與俄國,一部與太平軍主力決戰,就可以了。

而此事,卻不是軍統可以辦得的。朝中大員,絕不會貿然接見什麼沒根底的外客,僥倖見了,也不會容他說出什麼大逆不道的話,便會將其趕走。所以這件事,非得有大根底的郡望世家中的人去做方纔妥當。

清季時最講郡望,本鄉本土出來爲官的當然就一定會抱成一團,一致對外。很多大案大事,都以郡望角力解決,而稱呼貴人最重的**,也是以郡望來稱爲好。如翁家在江蘇就是大士紳,整個江南官紳,無不以翁家意見爲重,凡事都會打招呼,聽意見。其餘京師官場中人,也多半如此行事。

比如許雋藻爲軍機領班大學士,是山西壽山人,於是尊稱便是壽山相國,以爲尊敬。而山西全省官場中人,無不以許爲宗主一般,凡事都依附而行。

原本以淮軍力量,也無須顧忌如此,純以力也能得天下,並不需要討好各地官紳。內衛在各地行事,也剷除了不少官紳地主。而京師一地,卻與淮安等地不同。底下沒有大官紳,也不會牽一髮而動全身,現在與英國翻臉,太平未滅,如果淮軍奪了京師,內衛拿捕的惡名在前,京師裡的大官紳一溜煙全跑了,或是辭官隱居,拒不爲新朝效命,這就將會是很大的麻煩,最少,要花費淮軍多一半的精力,才能平定全國。

而對這些官紳拉攏則省事的多,左右把那些大佬籠絡幾個,便足以拉來一羣。而且張華軒有計較,名聲壞的不要,正好與翁家交好的,總歸是在士林裡有點根底名聲的,如果讓翁同和暗中潛入京師,藉着大亂的當口先行籌措此事,等大軍一入城,事情就好辦的多了。

猛虎出柙1378 往海州第一 卷嶄露頭角2193 舒城之變161 突變第一 卷嶄露頭角281 大勝48 大事業130 聶士成232 軍驛204 雙線69 城管局29 出兵105 肅反擴大化猛虎出柙5180 軍政改革猛虎出柙20187 睥睨30 亂戰行軍36 槍刺如林第一 卷嶄露頭角18115 行軍39 品評95 安撫人心223 典範10 發財大計155 聽閒話60 王莽禮謙下士時猛虎出柙1457 世家子弟41 咸豐61 恐懼流言164 北王35 肉搏162 鞭辟入裡197 土勝洋212 艦隊189 削權100 反攻倒算第一 卷嶄露頭角28183 選將235 青雲直上4 報捷62 華爾的憂慮73 成親72 會黨18 希望之光第一 卷嶄露頭角20189 削權117 戰安北199 對峙151 大麻煩159 機關算盡149 晉見189 削權75 兵發淮北第一 卷嶄露頭角1573 成親第一 卷嶄露頭角83 追擊79 江寧佈政64 毛瑟兄弟猛虎出柙7第一 卷嶄露頭角11153 動身129 下徐州52 先聲奪人175 北上徐州246 分權9 封賞部下第一 卷嶄露頭角2594 李中堂78 往海州238 重劍無鋒98 恭王府106 胡慶餘堂第一 卷嶄露頭角18232 軍驛219 下個先手26 風雨欲來227 旗鼓相當36 槍刺如林234 皖系猛虎出柙7224 苦鬥111 內衛調整189 削權91 遭遇7 覆信241 跋扈161 突變119 最後的騎兵76 爭執203 盤算160 北王返城94 李中堂167 覲見天王50 一八五四年的秋天153 動身
猛虎出柙1378 往海州第一 卷嶄露頭角2193 舒城之變161 突變第一 卷嶄露頭角281 大勝48 大事業130 聶士成232 軍驛204 雙線69 城管局29 出兵105 肅反擴大化猛虎出柙5180 軍政改革猛虎出柙20187 睥睨30 亂戰行軍36 槍刺如林第一 卷嶄露頭角18115 行軍39 品評95 安撫人心223 典範10 發財大計155 聽閒話60 王莽禮謙下士時猛虎出柙1457 世家子弟41 咸豐61 恐懼流言164 北王35 肉搏162 鞭辟入裡197 土勝洋212 艦隊189 削權100 反攻倒算第一 卷嶄露頭角28183 選將235 青雲直上4 報捷62 華爾的憂慮73 成親72 會黨18 希望之光第一 卷嶄露頭角20189 削權117 戰安北199 對峙151 大麻煩159 機關算盡149 晉見189 削權75 兵發淮北第一 卷嶄露頭角1573 成親第一 卷嶄露頭角83 追擊79 江寧佈政64 毛瑟兄弟猛虎出柙7第一 卷嶄露頭角11153 動身129 下徐州52 先聲奪人175 北上徐州246 分權9 封賞部下第一 卷嶄露頭角2594 李中堂78 往海州238 重劍無鋒98 恭王府106 胡慶餘堂第一 卷嶄露頭角18232 軍驛219 下個先手26 風雨欲來227 旗鼓相當36 槍刺如林234 皖系猛虎出柙7224 苦鬥111 內衛調整189 削權91 遭遇7 覆信241 跋扈161 突變119 最後的騎兵76 爭執203 盤算160 北王返城94 李中堂167 覲見天王50 一八五四年的秋天153 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