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北王返城

(160)北王返城

這一次廬州兵敗,翼王人雖不在,胡以晃卻是石達開的心腹嫡系,韋昌輝想必也是看出來這一點後,纔敢冒着危險包庇胡以晃在他的軍中,人未至,求情請告的信函倒是先至了。想想這幾年來,韋昌輝向來對他這個四哥東王必恭必敬,哪裡敢有半點違拗之處?這一次膽子如此之肥,想必是仗着翼王的勢,要給東王一點兒難看了。

想到這裡,楊秀清不免面露冷笑。他適才的狂怒也就是因爲這一點,在他看來,無論是誰,哪怕是掌握着重兵,手裡有超過十萬人部曲的精兵強將的翼王,也不足以利用手中的力量來挑戰他的權威!

天國是他楊秀清的,在這一點上,不容許任何人來質疑!

況且,除了這些權術私鬥的原因之外,他對廬州一戰的結果也確實是份外的憤怒。三四萬人的太平軍將士,還有兩三千人的精銳騎兵,在三河鎮那樣極利於防守的地形,在淮軍做戰部隊不超過一萬人,而且重型火炮不能參戰的前提下就把太平軍打的丟盔棄甲潰不成軍,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兩千淮軍以下攻上,在地形極端不利的條件下對抗超過自己五倍的太平軍,而那一萬多人的太平軍裝備精良身經百戰,都是胡以晃部的精銳,其中有不少參加過湖北與湖南等地的戰事,在當年與清軍拉鋸攻打防守廬州的一系列安徽的戰事中,胡部都立下了赫赫戰功。

可惜,就是這樣的一支精銳部隊在與兩千淮軍做肉搏戰時居然是節節敗退,最終守不住營壘,也守不住城寨,大軍潰敗之後,胡部大半被俘。小半戰死,還有小半在胡以晃的帶領下立刻逃走,在敗逃之前還燒掉了幾十萬石的糧食和大量的布匹與藥材等軍事物資,而那些物資,原本就是要調配到天京聖庫裡來的!

在楊秀清看來,胡以晃地三河一戰過錯極多,其中任何一點都足以誅殺此人全家,更何況胡以晃逃走之後。不急速來天京尋他請罪,而是先避入秦日綱軍中,秦日綱不敢包庇於他,此人又躲入韋昌輝的帳下,現下韋某敢帶着他回到天京。想必是與秦日綱和石達開等人取得了共識,幾個王爺一起來保這胡以晃的性命了。

楊秀清連連冷笑,在他看來,這些人爲保一個胡以晃這麼大費周章,最主要的原因,不過就是胡某是石達開的心腹愛將罷了。

在他的冷笑聲中,嘴角的紋斷越發分明。伺候在轎子一旁的人隱約間看到。心裡都是咯噔一聲,知道這是東王要大開殺戒前地模樣。在這樣的笑容之下,無數人的人頭滾滾落地,血流成河。

在鑼聲與開道聲中,幾百人形成的儀仗隊伍已經先後起行,向着天王的府邸逶迤而去,多達五九百人地隊伍足足走了小半個時辰這才完全走開,等東王的儀仗全數走完後卻也沒有人吩咐這些茶館的老闆夥計和茶客們起身。因此各人還都老老實實的跪着。倒是聶士成與吳穆兩人一直偷眼看着東王儀仗的動向,待看到人走開後。便各自站起身來,看到各人還跪在原地,兩人相視一笑,一起道:“各位老哥,都好起身了,王爺的儀仗走看不到尾巴了。”

聽這兩人這麼一吵嚷,各人才是先拿眼偷看,然後看到儀仗果真走遠,這才一個個站起身來。這麼短短一會兒的功夫,卻都是個個額頭冒汗,這會子站起身來,都是忙不迭讓夥計也從井裡汲了冷水來,大夥兒打着毛巾擦起去汗。

吳穆與聶士成兩人也是嫌熱,南京地天氣確實古怪,這會子在淮安還是春天地氣候,日頭也漸漸厲害起來,風卻是涼爽怡人,這南京城內卻是無風悶熱,溫度極大,弄的人身上極爲難受,待他兩人也取過毛巾擦一擦臉,果然這深井中地冷水涼氣沁人,擦在臉上令人精神一爽,整個身體都舒適起來。

吳穆呵呵一笑,故意向着聶士成笑道:“還是王爺會享福,咱哥倆在這就沒想起來用這井水。”

果然聶士成還沒答話,就有一個小夥計接話道:“天國的王爺們誰還不會這個,東王用這水轎,其餘王爺的轎子也不差,天王他老人家等閒不出宮來,不過咱也聽說天王也是用的這大轎,也得百來號人擡,聽說,轎子和那房子也差不多大了,這坐在裡頭,能不舒服?”

“不要胡說,安生做咱的生意。”夥計的多話讓茶館的老闆極爲不悅,城內太平軍地眼線很多,不要說東王,等閒地王爺或是官吏又是小老百姓們胡亂議論得的?幾句話不打緊,有心人聽到了,就是滅門破家地大禍!

“是,知道了。”小夥計頑皮的吐一吐舌頭,立刻不敢多說半句話,在肩頭搭塊舊毛巾跑去打掃桌子了。

吳穆自覺無趣,向着聶士成使個眼色,兩人都覺在這裡搞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倒不如去水西門瞧瞧聖庫的熱鬧也好。

自從入城之後,兩人也沒有與城內的軍統探子接頭,兩邊的情報體系不一樣,辦事的手法也不相同,無此必要多生出事來。他倆人此行,其實不過是張華軒親點的代表淮軍將領的高級觀察員罷了,看看走走聽聽,察顏觀色分析大局,倒沒有必要把自己陷在具體的情報工作裡。

兩人正打算離開此地,卻聽得有幾個茶客低聲道:“聽說北王要回城,想來是和皖北的事有關?”

“噓,小聲點兒,這些大事,咱管它做甚。”

“不然,要是皖北真亂了,咱們多加些小心總是沒錯。”

“我看也是,北王原本鎮守湖北,提督大軍征戰,好端端的,迴天京做什麼?定是皖北情形吃緊,東王徵調他回來。搞不好,翼王也得回來。”

“看來這淮軍當真厲害……”

吳穆與聶士成支愣起耳朵來偷聽,怎奈這幾人再也不肯多說半句,就是誇說淮軍厲害的那人也是賊眉鼠眼怕的不行,一副唯恐被旁人聽到的情形,兩人知道從這些普通的南京城內的百姓嘴裡也聽不到什麼真實情形,當即相視一笑,牽着騾子一一翻身上去,卻是往着水西門而去。

20 夜行軍99 王爺高見228 打白旗的英使178 憂心忡忡130 聶士成48 大事業191 背黑鍋220 易服猛虎出柙1989 安排47 工地第一 卷嶄露頭角1442 挽留63 新火槍95 安撫人心170 徐州的變化第一 卷嶄露頭角1164 毛瑟兄弟141 炮火準備122 向南向北191 背黑鍋88 暗流98 恭王府238 重劍無鋒31 藍旗猛虎出柙8猛虎出柙22165 屠城2 會議91 遭遇猛虎出柙14216 心腹大疾第一 卷嶄露頭角441 咸豐41 咸豐猛虎出柙2第一 卷嶄露頭角7165 屠城161 突變6 升官第一 卷嶄露頭角23126 翁家兄弟141 炮火準備167 覲見天王149 晉見71 迎親195 良吏123 向北5 軍機大臣猛虎出柙14103 挖坑埋人130 聶士成210 年輕的使節團第一 卷嶄露頭角14猛虎出柙11161 突變98 恭王府172 轉變222 登岸63 新火槍14 宴客90 狂奔129 下徐州78 往海州71 迎親107 內衛營37 勝利141 炮火準備44 分銷商的出現第一 卷嶄露頭角15213 中將32 會戰之初109 新軍制242 最後一搏99 王爺高見41 咸豐114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82 海權126 翁家兄弟222 登岸2 會議113 淮軍進擊猛虎出柙21232 軍驛47 工地30 亂戰行軍56 焦頭爛額106 胡慶餘堂猛虎出柙15168 亂息197 土勝洋第一 卷嶄露頭角11猛虎出柙11170 徐州的變化104 肅反第一 卷嶄露頭角24216 心腹大疾第一 卷嶄露頭角24
20 夜行軍99 王爺高見228 打白旗的英使178 憂心忡忡130 聶士成48 大事業191 背黑鍋220 易服猛虎出柙1989 安排47 工地第一 卷嶄露頭角1442 挽留63 新火槍95 安撫人心170 徐州的變化第一 卷嶄露頭角1164 毛瑟兄弟141 炮火準備122 向南向北191 背黑鍋88 暗流98 恭王府238 重劍無鋒31 藍旗猛虎出柙8猛虎出柙22165 屠城2 會議91 遭遇猛虎出柙14216 心腹大疾第一 卷嶄露頭角441 咸豐41 咸豐猛虎出柙2第一 卷嶄露頭角7165 屠城161 突變6 升官第一 卷嶄露頭角23126 翁家兄弟141 炮火準備167 覲見天王149 晉見71 迎親195 良吏123 向北5 軍機大臣猛虎出柙14103 挖坑埋人130 聶士成210 年輕的使節團第一 卷嶄露頭角14猛虎出柙11161 突變98 恭王府172 轉變222 登岸63 新火槍14 宴客90 狂奔129 下徐州78 往海州71 迎親107 內衛營37 勝利141 炮火準備44 分銷商的出現第一 卷嶄露頭角15213 中將32 會戰之初109 新軍制242 最後一搏99 王爺高見41 咸豐114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82 海權126 翁家兄弟222 登岸2 會議113 淮軍進擊猛虎出柙21232 軍驛47 工地30 亂戰行軍56 焦頭爛額106 胡慶餘堂猛虎出柙15168 亂息197 土勝洋第一 卷嶄露頭角11猛虎出柙11170 徐州的變化104 肅反第一 卷嶄露頭角24216 心腹大疾第一 卷嶄露頭角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