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隨心拜訪】

“好,那來一份兒。”

方長將手中銅錢數出兩個遞過去。

對方高高興興地接過錢,瞅了瞅之後放好,接着打開兩邊竹簍的蒙布。

扁擔兩邊的竹簍裡,一邊是裝着豆花的大罈子,另一邊是作料和分隔開來,整整齊齊地粗瓷碗勺。

賣豆花的姑娘拿起個小碗兒,邊往裡面放豆花邊說道:

“都是刷洗好後,一大早用滾水燙過的,足夠乾淨,客官放心用。”

接着她用竹蓋將壇口蓋好,到另一邊調料盒旁,擡頭問:“客人是要紅糖豆花還是豆豉豆花?”

“唔。”方長沉吟了下,又摸出兩個個錢兒:“那就每樣來一份。”他選擇全都要。

“好嘞!”

看到客人大方,賣豆花的姑娘很是高興,她忙不迭地在碗中加作料,又從擔子上抽出個馬紮打開,放在一邊示意方長可以坐着吃,方長也不客氣,便坐在上面,端着豆花品嚐。

便如剛剛叫賣的一樣,還帶些熱氣的豆花十分細嫩,潔白如膏。

紅糖豆花裡面的作料只有紅糖,砂糖對比起來稍微有些昂貴,故而這種小攤上往往不會提供,畢竟消費水平不高,賣不出去會蝕本。

豆豉豆花裡面稍微豐富些,放了兩大勺豆豉,幾粒幹黃豆,還滴了幾滴芝麻油。甚至,對方還在徵求了方長的意見後,灑了些綠油油的香菜碎末進去作爲點綴。對方還說,若想再來點兒醋,也可開口討要。

“手藝不錯。”方長坐在馬紮上,邊吃邊誇讚道。

“客人喜歡便好。”對方道了聲謝,隨即攀談起來,“都是選的今年新豆,提前洗乾淨泡好,而後連夜磨製。這可是個體力活兒,我丈夫每天要轉磨到大半夜,而後一大早就累的睡下,由我挑出來賣。”

“賣的怎麼樣?買的人多麼?”方長隨口問道。

“還好,一路上總能賣掉幾份兒,剩下的在土地廟前便能賣光。”賣豆花的姑娘說道,“那邊人多熱鬧,或許也是土地奶奶保佑,總是不愁售賣。這樣累些也值了,不然以做豆花這種勞累程度,不如改行去做冰粉賣。”

方長吃完,將碗勺遞過去,對方趕緊接住,小心地放回筐簍裡。

而後她摺好馬紮,也放回擔子上,蹲下一用力,將擔子挑起來,往鎮中土地廟方向走去。

聽說那邊熱鬧,方長準備去看看,尋覓些簡單趁手的禮物。

土地廟這裡果然人不少。

不過攤位擺的很雜亂,而且多爲收購山貨的小攤,十里八鄉的村民們,手裡的東西都要到這裡換成錢,順便再於周圍買些日常用具、吃食布匹之類的東西,帶回去使用。

所以這裡除了收購山貨大量小攤之外,還有不少小鋪,賣吃食、酒水、棉麻布匹、鞋襪帽子腰帶、鈕釦頂針、副食零嘴之類。方長來回轉了幾圈兒,竟然沒有發現合適的東西。

溜達着就到了土地廟門前,方長擡頭看了看匾。

或許是因爲蜀地富庶,這裡土地廟修建的很是氣派,進深廣闊還有小院兒,金身塑像,幾碟貢品成色很新鮮,門口還有個兼顧售賣香燭的,只是生意一般。

倒是旁邊兩個算卦和代寫文書的小攤,似乎是本地需求不小,生意很好。

既然都到了門口,不去拜訪下也說不過去。

方長輕輕施展了個拘神小法術。

經過大量的練習,如今他對這個法術的控制和效果,已經掌控的很好了。

所以土地廟裡面的土地,只感覺被輕輕打了個招呼。

她立刻驚覺,趕緊將視線投向外面。

找了兩圈,她才發現那裡角落,那個身着白衣,背後揹着長劍的身影。

於是土地趕緊整理儀表,再三確認後,才輕輕動腳,走出土地廟門外:“這位上仙,請入內一敘。”

“叨擾了。”方長走進去,將手上一小包臘肉放下,權當簡單禮物。

“上仙請坐,不知道從何而來,如何稱呼?”說罷,城隍走到旁邊,開始燒水準備沏茶。

“在下方長,乃是中原修行人,前不久去了趟西域,準備經關中回中原時候,被蜀道天險吸引住,特來蜀地一遊。”方長笑道。

土地手上燒水的動作微微停頓了下,她略一沉吟,說道:

“難道,您便是傳聞中的‘雲中山方上仙’?今日得見,果然風采照人。”土地奶奶笑道。

“唔,你認識我?”

方長略感驚奇,開口問道。

“當然,天下山神土地城隍本就是一家,雖說需要履行各自職責,不敢到處走動太遠,但是作爲同類人,互相之間其實交流並不少,而且許多事情傳播起來十分快速。”

“原來是這樣。”

方長想了想,點頭贊同。

雖然他之前做的事情,在百姓們之前並不彰顯,但是很難瞞過當地主官,方長只好將那些之前的歷練事情,再次陳述一遍,講述予面前土地。

如此倒也收穫對面土地的了幾聲喝彩。

方長上門拜訪,其實並沒有什麼明確目的,故而兩人之間話題逃脫,變化得很快。從天下大勢,到附近府縣今年的收成,甚至還有門外小市場的運行狀況、縣衙管理類似小市場的方式等等。

方長甚至詢問過百鳥崖的情況。

土地笑道:“倒是有過些許交道,不過不多,能夠看出來,是正規修士。怎麼,上仙準備去百鳥崖拜訪?”

“沒錯。”方長笑道,“那便是我此次前行的目的地,之前曾碰到過這師徒三人的兩個徒弟,互相之間交流了下,而後他們邀請我上門一會。此次南行,正是爲了去百鳥崖。”

從土地廟出來,已經開始接近中午。

早上那個挑着擔子來賣豆花的年輕女子,已經將扁擔裡面的存貨,一口氣賣光了,而後她纔打掃過腳下爲生,將碗勺都放回扁擔裡,挑起扁擔回家。

倒是一大早從周圍村子出發,此時來到小鎮的百姓開始漸漸增多。所以土地廟前小市場顯得更爲繁華。百姓們出掉了手中的貨物,得了錢在手,便各自去心儀的店鋪,購買早已經看好的物件。

222、【南屏山上有神仙】576、【雛鳥】84、【陰影角落的動作】513、【城隍曾經做的孽】389、【織絲打鐵忙】470、【尋仙】18、【第一批陶器】471、【青史亦留名】399、【農村白事兒】0、【猴子麻了】534、【版本升級後的林溪村】476、【脫胎換骨】535、【猴包餃子】490、【新的經營方式】252、【套情報與鐘鼓司】70、【崖上的不速憨客】553、【入夢】113、【出乎意料的反應】152、【靈泉劍歸】379、【第一處疑似位置】522、【聘貓】140、【女兒也是傳後人】419、【暴露】556、【祈雨之人】55、【懷鳳府】556、【祈雨之人】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125、【江邊風俗】126、【僱船】367、【桃花尚未盛開的地方】0、【猴子麻了】466、【遍嘗皇城】137、【事畢離去】577、【鶯啼】522、【聘貓】455、【陣前商議】23、【狐谷】283、【有人水面踩滑板】279、【正面打上門去】159、【下山途】356、【廢墟里的希望】584、【出巡途中君臣對】171、【囚車中的故人】545、【白跑一趟】214、【相見又分別】353、【飯前口號所透露的…】363、【神不靈廟祝瘦】357、【柳丞相和於大帥】550、【三月】90、【和同道交流】560、【南屏山師徒】288、【風光依舊風俗移】364、【陽壽】414、【賽人蔘】289、【豆花】124、【洞盱江邊尋渡船】575、【去尋想尋之人】498、【贈予】277、【直前】248、【臥底】281、【先進設備】26、【虎橋鎮前伏虎橋】482、【要當被撿漏的人】233、【結伴出南屏】537、【時過境遷】150、【千里之隔】271、【前面是居海】461、【不辱使命】394、【並非南轅北轍】265、【歇腳時西面來客】146、【師徒齊栽樹】314、【抓住紛雜現象的線頭】187、【洗白上岸的機會】587、【問對】347、【寶藏】504、【技術水平升級】72、【山坡故妖對個眼】595、129、【半生蹉跎前路茫】128、【月夜行】498、【贈予】20、【借宿的行人】483、【狀元之材】472、【指路】561、【回到平靜生活】294、【鶴仙人】409、【帳中人】226、【小小竹渠】202、【燒爐玻璃才符合身份】189、【山野猴蹤】331、【尋船出海】295、【目標:回仙棲崖】103、【登門拜訪】539、【新土地是故人】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179、【這番乃是回合制】291、【百鳥崖】301、【梨香時候】504、【技術水平升級】211、【遠方飛來的信】
222、【南屏山上有神仙】576、【雛鳥】84、【陰影角落的動作】513、【城隍曾經做的孽】389、【織絲打鐵忙】470、【尋仙】18、【第一批陶器】471、【青史亦留名】399、【農村白事兒】0、【猴子麻了】534、【版本升級後的林溪村】476、【脫胎換骨】535、【猴包餃子】490、【新的經營方式】252、【套情報與鐘鼓司】70、【崖上的不速憨客】553、【入夢】113、【出乎意料的反應】152、【靈泉劍歸】379、【第一處疑似位置】522、【聘貓】140、【女兒也是傳後人】419、【暴露】556、【祈雨之人】55、【懷鳳府】556、【祈雨之人】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125、【江邊風俗】126、【僱船】367、【桃花尚未盛開的地方】0、【猴子麻了】466、【遍嘗皇城】137、【事畢離去】577、【鶯啼】522、【聘貓】455、【陣前商議】23、【狐谷】283、【有人水面踩滑板】279、【正面打上門去】159、【下山途】356、【廢墟里的希望】584、【出巡途中君臣對】171、【囚車中的故人】545、【白跑一趟】214、【相見又分別】353、【飯前口號所透露的…】363、【神不靈廟祝瘦】357、【柳丞相和於大帥】550、【三月】90、【和同道交流】560、【南屏山師徒】288、【風光依舊風俗移】364、【陽壽】414、【賽人蔘】289、【豆花】124、【洞盱江邊尋渡船】575、【去尋想尋之人】498、【贈予】277、【直前】248、【臥底】281、【先進設備】26、【虎橋鎮前伏虎橋】482、【要當被撿漏的人】233、【結伴出南屏】537、【時過境遷】150、【千里之隔】271、【前面是居海】461、【不辱使命】394、【並非南轅北轍】265、【歇腳時西面來客】146、【師徒齊栽樹】314、【抓住紛雜現象的線頭】187、【洗白上岸的機會】587、【問對】347、【寶藏】504、【技術水平升級】72、【山坡故妖對個眼】595、129、【半生蹉跎前路茫】128、【月夜行】498、【贈予】20、【借宿的行人】483、【狀元之材】472、【指路】561、【回到平靜生活】294、【鶴仙人】409、【帳中人】226、【小小竹渠】202、【燒爐玻璃才符合身份】189、【山野猴蹤】331、【尋船出海】295、【目標:回仙棲崖】103、【登門拜訪】539、【新土地是故人】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179、【這番乃是回合制】291、【百鳥崖】301、【梨香時候】504、【技術水平升級】211、【遠方飛來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