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祈雨之人】

這封信上的內容方長剛剛便已經看過。

信是兩名修行人之間互相交流所寫,似乎是因爲修爲低微,他們並沒有掌握遠程傳信的法術。

但是送信的人,在途中遭遇了老虎精,不幸身隕於此,若非方長出手剿滅了這隻老虎精,這封信怕是要等到祈雨完畢,纔會有機會重見天日,考慮到信封信紙的材質很普通,說不定到時候早已經因爲潮溼或蹂躪而消散了。

寫信的人名叫劉明,信中的內容很豐富。

這位叫劉明的修行人,在信中告訴自己的朋友,他啓程去了西北乾旱之地尋訪同道,問得了幾種看起來比較有效的祈雨方法。卻是由於西北乾旱,因此對於這種法術儀式的需求,比中原和江南東海等地大很多。

他將這些祈雨方法寫信告訴了本州的朋友,希望他抓緊時間試一試這些方法,若是有效,就證明他這趟出行值得。最後,劉明在信中說,自己還要尋訪更多的地方更多的人,找更有效的祈雨方式。

方長看了看信中所提及的幾種祈雨方法,有一兩個還算有效。所以略微思索後,他決定自己來當這個信使,將這封信送到它應該去的地方。

以前方長周遊天下時候,沒有來過這邊,所以他出了山,找到有人聚居之處,還是尋了幾個人問了路,才決定了接下來的方向。這一路上的景象,與天下其餘地方普遍安泰的情形頗有不同。

大地乾旱開裂、禾苗枯黃、草木憔悴,空氣中也沒有多少水氣。周圍的村鎮城池裡面,百姓雖然沒有饑饉,但個個面露憂色。便是天真的孩童,也因爲大人的影響,變得安靜了許多,不復往日的活潑。家禽,牲畜更是因爲缺乏照料,照料,顯得有氣無力。

一路上方常聽到的百姓聊天中。最多的話題便是下雨。有時候天邊偶然飄來幾縷細窄的陰雲,也會被滿懷期待的百姓們,用期待的眼光凝視上半天。而當雲被風吹散去,剩下的便只有咒罵和不甘的嗟嘆。

看來長久的乾旱,已經給這片地域的百姓留下了深深的傷痕。或許這段憂愁的經歷,會與整整一代人緊緊相伴,成爲他們關於這幾年最爲深刻的回憶。

州城裡的官員們,除了盡力去協調更多的賑濟之外,便是將主要的精力投在了祈雨儀式上。

到了這種地步,普通的自救之法已經無法生效。畢竟現在不管是州府還是百姓,都缺乏存糧。而且興修水利除了需要大量糧食、人力物力之外,還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已然來不及。

現在州里的官員和百姓們,最需要也最爲企盼的便是一場大雨,一場透雨,一場能讓土壤浸透水分的雨,一場能夠讓大家保住今年收成的雨——只要還有糧食,生活就還有希望。

但是方長微微卜算了下,不由得在心裡默默搖頭:百姓們期盼的這場大雨,需要到明年的這個時候,纔可能會下來。

現在是和平時期,州府裡的看管並不嚴密。

方長懷裡這封信需要寄到的地方,在州衙旁邊,收信人身具修行,同時也算朝廷的在編人員,這還是當年大劫消泯後,他參與的會議上決定設立的部門,聽說這些年來運轉良好,有效的維護了凡間的人妖兩族關係。

“閣下來此有何貴幹?”走到門前,門口的守衛說道。

“我來尋人,有人讓我送封信給封同封學士。”方長說道,並出示了下信封。

“請稍等,待我去通報下。”說着,門口處朝方長搭話的守衛,便讓同伴守着大門,自己走進去通稟,接着很快便跑出來說道:“閣下請進去,封學士已經等在裡面了,直接進前廳就好。”

方長邁步進門,看了看裡面的情形。

這裡是封同這些修行人的“辦公地點”,說是辦公地點,其實這幾間屋子裡面,卻連張書桌都沒有,倒是有些蒲團,像個佈置很不錯的修行之所。

封學士看起來很年輕,而且身上修爲不高。

他將方長當做是普通人,在前廳門口迎進去,還給他倒了杯茶。

然後,封同坐在旁邊椅子上,對方長說道:

“在下便是封同,聽說先生帶來了一封給我的信件?”

“沒錯。”

方長點點頭,從懷中掏出來那封信,伸手遞了上去。

封同雙手接過,看信封上的火漆已然破裂,心中略有疑惑,於是他沒有着急看信中內容,而是對方長說道:“多謝先生將這封信送來,我和舍弟劉明頗有段時間未曾聯繫了,不知道這封信,可是舍弟劉明親自託您捎過來的?”

“這倒不是。”方長說道,“我並不認識劉明。這封信,是我在東面的齊鳴山裡,一處虎穴中得來的,見裡面內容重要,便跑一趟送來。那老虎在當地爲非作歹,咬吃了不少人,想來真正的送信人,應當已經葬身虎口了。”

封同十分吃驚:“竟有此事?看來是當地的衙門失責。”

方長再次搖搖頭說道:“這隻老虎已經成了精,不是衙門組建的普通捕獵隊所能應付。”

“啊,這!”封同深嘶一口氣,說道:“那這本應是我們的分內之事,可是這幾年,我們精力都被幹旱之事牽絆住,竟然在本職工作上失責,漏過了這隻虎精。”

不過馬上,他就意識到,對面的人既然能出手消滅虎精,自然不是凡人,於是定睛朝方長看過來。然後封同感覺自己在仰望高山,面前人的修爲如同浩蕩星海,深不可測,這讓他神色大驚。

於是封同離開座位,用晚輩禮重新見過,而後再次爲信中之事致謝,並盛情邀請方長留在州府裡,一同祈雨。

方長想了想,迴應道:“唔,也好,我先看看你們接下來怎麼做吧。”

見方長答應下來,封同大喜:“舍弟劉明寄來的信裡面,說了不少讓人耳目一新的祈雨儀式,正好接下來挨個試一試,若是前輩肯出手幫忙,成事的機會又大了幾成。”

403、【將俘虜炮製一下】202、【燒爐玻璃才符合身份】370、【方長管閒事】407、【繼續向北】125、【江邊風俗】182、【靠海吃海朝雲港】489、【在山上瞎鼓搗】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35、【寧河府城隍】329、【奇怪的食客】185、【鬧市中的偷兒】237、【抓住個小信使】121、【端倪今初現】277、【直前】464、【參觀皇宮】434、【雲頂村事】119、【故妖相遇州城裡】369、【往事與陰雲】495、【抓包】398、【捏碎,統統捏碎】177、【方先生水平有多高】90、【和同道交流】269、【打探】14、【上仙饒命】17、【臘肉配村釀】521、【歸來也得食補】455、【陣前商議】574、【甜瓜籽】33、【阿黃與阿牛】444、【很有用的禮物】305、【雕鄰居的反應】198、【重要情報】534、【版本升級後的林溪村】366、【蔥薑蒜三兄弟】532、【新皇城裡新人皇】155、【特派員】293、【石洞交談】60、【故地重遊】459、【出使】173、【劉修文之託】222、【南屏山上有神仙】573、【天庭】566、【當年的消息】188、【街邊乞丐們的話題】288、【風光依舊風俗移】84、【陰影角落的動作】402、【登高眺望以尋逐】299、【學堂裡的熟人們】444、【很有用的禮物】389、【織絲打鐵忙】433、【毛賊方長】60、【故地重遊】60、【故地重遊】136、【捐銀】296、【又到洞盱江】271、【前面是居海】599、【往事如煙】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327、【伏擊】451、【竟然沒有名字】559、【靠自己纔是正道】530、【店主和村長】69、【去而復返】380、【前哨衝突】22、【草叢中的動靜】61、【退隱江湖】462、【中軍帳外的竊竊私語聲】329、【奇怪的食客】263、【贈佩】167、【草莽英雄們】210、【無名】470、【尋仙】60、【故地重遊】413、【風盤山】489、【在山上瞎鼓搗】452、【宜將剩勇追窮寇】253、【裝滿人類的奴隸營】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60、【故地重遊】17、【臘肉配村釀】58、【胡雪球】276、【泛舟居海上】482、【要當被撿漏的人】22、【草叢中的動靜】522、【聘貓】196、【奇特山谷】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27、【黃塵百戲多】206、【崖邊問道】399、【農村白事兒】402、【登高眺望以尋逐】540、【滑竿上的錦衣員外】405、【修行者游擊隊】391、【年輕真好】558、【挺身攔路】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533、【幼童指路】14、【上仙饒命】278、【白虎堂】139、【父與子】
403、【將俘虜炮製一下】202、【燒爐玻璃才符合身份】370、【方長管閒事】407、【繼續向北】125、【江邊風俗】182、【靠海吃海朝雲港】489、【在山上瞎鼓搗】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35、【寧河府城隍】329、【奇怪的食客】185、【鬧市中的偷兒】237、【抓住個小信使】121、【端倪今初現】277、【直前】464、【參觀皇宮】434、【雲頂村事】119、【故妖相遇州城裡】369、【往事與陰雲】495、【抓包】398、【捏碎,統統捏碎】177、【方先生水平有多高】90、【和同道交流】269、【打探】14、【上仙饒命】17、【臘肉配村釀】521、【歸來也得食補】455、【陣前商議】574、【甜瓜籽】33、【阿黃與阿牛】444、【很有用的禮物】305、【雕鄰居的反應】198、【重要情報】534、【版本升級後的林溪村】366、【蔥薑蒜三兄弟】532、【新皇城裡新人皇】155、【特派員】293、【石洞交談】60、【故地重遊】459、【出使】173、【劉修文之託】222、【南屏山上有神仙】573、【天庭】566、【當年的消息】188、【街邊乞丐們的話題】288、【風光依舊風俗移】84、【陰影角落的動作】402、【登高眺望以尋逐】299、【學堂裡的熟人們】444、【很有用的禮物】389、【織絲打鐵忙】433、【毛賊方長】60、【故地重遊】60、【故地重遊】136、【捐銀】296、【又到洞盱江】271、【前面是居海】599、【往事如煙】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327、【伏擊】451、【竟然沒有名字】559、【靠自己纔是正道】530、【店主和村長】69、【去而復返】380、【前哨衝突】22、【草叢中的動靜】61、【退隱江湖】462、【中軍帳外的竊竊私語聲】329、【奇怪的食客】263、【贈佩】167、【草莽英雄們】210、【無名】470、【尋仙】60、【故地重遊】413、【風盤山】489、【在山上瞎鼓搗】452、【宜將剩勇追窮寇】253、【裝滿人類的奴隸營】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60、【故地重遊】17、【臘肉配村釀】58、【胡雪球】276、【泛舟居海上】482、【要當被撿漏的人】22、【草叢中的動靜】522、【聘貓】196、【奇特山谷】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27、【黃塵百戲多】206、【崖邊問道】399、【農村白事兒】402、【登高眺望以尋逐】540、【滑竿上的錦衣員外】405、【修行者游擊隊】391、【年輕真好】558、【挺身攔路】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533、【幼童指路】14、【上仙饒命】278、【白虎堂】139、【父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