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風光依舊風俗移】

老郭有些油滑的聲音裡面,透出幾分自豪,但也透着幾分不靠譜。

飯館掌櫃略有些好奇,但想到之前的諸多經歷,他還是忍住表情,用十分淡然的口氣對來人說道:

“這麼多年鄉里鄉親的,大家都知根知底,這麼多年老郭你也沒搞成什麼事兒……這次你又能弄什麼好東西來?估計只是新鮮又不實用的東西吧。”

“我還記得上回,你弄了堆瓷瓶兒,讓大家把酒灌進其中售賣,結果過路的客商們,對此並不買賬,走南闖北又好酒的人,誰還沒有個慣用且貼身的酒器?況且磁瓶兒又不耐顛簸。”

來人語氣中頓時帶上了羞愧感,但油滑的聲音半點兒沒變化,反而提高了些許嗓門兒:

“這回可不一樣,這回是正事兒,對你有大好處的!”

飯館掌櫃笑道:“那便說來聽聽,反正不差你這一時半刻。”

老郭其實是個不錯的人,但是從小到大辦事比較跳脫,辦成的事兒不多,辦砸的事兒不少。

沙沙的聲音之後,包裹很快被打開,露出裡面東西。

“看看!”

“老郭,這是啥?”

“嘿嘿嘿,剛剛我可是說過,這是從中原搞來的好東西,一路過了,在咱們蜀地可是珍貴的緊,你要不要嘗一口?”

“那我試試……啊!!!有毒!!!!水!水!水!”

撲騰騰一陣雞飛狗跳之後,樓下才安靜下來。方長扯了個鴨腿兒,一邊啃一邊饒有興趣地聽着下面對話。

“太辣了,這是啥啊,老郭。”

來人帶着些自得的聲音道:“這是辣椒,我之前不是去過中原麼?在那裡吃到過幾碗豆花,裡面便放了這個,讓我回味無窮。”

“第一次碰還不覺得,後來感覺有些趣味,就多吃了幾碗。結果回到蜀地之後,越來越懷念,抓心撓肝地想。”

“我熟人不少,乾脆託人從中原將其帶了回來。做豆花又不費事兒,你也坐上一些,定然好賣。”

然後是一陣沉默。

飯館掌櫃的咂咂嘴,嘆道:“竟然還真聽起來比較靠譜,這倒是你慣常的風格,每次都能讓別人相信你。”接着他問道:“那我便做了試試,反正費不了多少工夫,這辣椒,你帶了多少?”

“要多少有多少!”老郭拍胸脯保證。

“噢?”

“好吧,其實我託人從中原帶來的不是辣椒,而是辣椒種子。”老郭的聲音重新變低,“我已經種植成功了,今天這些都是摘下來裝籃的。蜀道真難走,若真的是將辣椒運過來,成本不知道會跑哪裡去。”

“嗯,這個說法倒是夠老成……你先把這些留下吧,我和後廚大師傅商量下,看看哪些能用。這股味道,在咱們這裡實在是能夠提升食慾,驅散溼氣,真個是好物件兒。”飯館掌櫃意猶未盡地咂咂嘴,繼續說道。

“好啊,你且試着罷了。”老郭豪爽地說道,“我帶了好幾個品種呢。不過有一種需要熟透了纔好吃,這次沒帶過來。那種熟透了之後,個頭和小姑娘手指頭差不多,紅彤彤地甚是誘人,摘下來自然風乾就好。”

“吃的時候,不用切不用剁,放在個小瓷碗兒裡頭,上面撒上些鹽,將豆油在小鍋裡面燒滾了,從上往下一澆,滋啦一下就成了,待不燙嘴了吃,那滋味,嘖嘖嘖,特別的好……

“還有人將其剁碎了過油,辣椒油辣椒末分開,各自用來調味,我在中原吃到過幾次後,就忘記不掉。我打聽過,這種作料在中原也是剛流傳開來一段時間,因爲地理阻隔,尚未在蜀地見着。”

“聽說還有更多種吃法,但我上次去中原是有‘要事’,沒能待上幾天,兜裡又沒幾個錢,主要還是和商隊同吃同住,見識到的不夠多。”

掌櫃的此時有些迫不及待,他說道:

“我都記下了,那我趕緊去試上一試,你暫且回去,再多收割晾曬些。過個一兩日,我這裡有了成果,直接去你家商議。”

老郭見掌櫃的被他再次說服,十分高興:

“好嘞,我就知道你是個識貨的,找你準沒錯兒,我這就回去靜候佳音!”

而後便是關門聲,還有飯館掌櫃去後廚和大師傅談話聲,那個揹着包裹來空着手離去的老郭,嘴裡哼着小調,樂呵呵地走遠。

方長將最後一塊蜜藕放進口中,細細咀嚼後嚥下,接着起身下樓結賬。

那個老郭帶來的辣椒保密不了多久,估計一段時間以後,它的種子就會在蜀地被百姓們擴散開來,而此處的口味也會有些改變。就是不知道,這段時間會是十年,還是五十年。

出了小鎮,外面是大片農田,方長遠遠地就看到了老郭那片地,裡面辣椒種類真個不少。

前面的地形起伏開始變大,那是大地在億萬年裡緩慢活動擠壓出的褶皺。

前方遠處有羣山,白鳥崖便在其中。

對於和傳說中的劍仙們一會,方長還是很期待的。

他看到的諸多書籍中,對於這羣身在蜀地,以劍爲修行根本的修行人,描述並不算多,但往往提到他們的脾氣和行事風格很有特點,尤其是修行高深了之後。

而且由於劍乃兵刃,他們往往比常見那些性子淡泊的修行人,更爲好戰一些。據說,那些妖怪們傳言中“喜歡斬妖除魔的修行人”,有些原型便是劍仙們中間,偶見的幾個喜歡主動去尋找做惡妖怪,並加以處置的。

越往前走,山與樹越多,有人煙地方的山裡,還往往多茶樹。只是此時並非春日採茶時節,沒有百姓在山中勞作。倒是偶爾經過的人家,屋檐下掛着許多晾茶的竹匾和竹架。

這些器具的材料,都來自旁邊山中。

竹林團團簇簇,甚至在有的地方連成一大片,覆滿山坡。微風吹過,在山間淡淡薄霧中,竹林翻碧浪,搖曳生姿,煞是好看。

此處腳下已經沒了路,還好方長修爲在身,只需要尋找空隙,如履平地般走將過去。

“咦?”

方長忽然笑道。

他看到不遠處,有隻細小的竹精,正鬼鬼祟祟地,用根做腳,在山間邁着小碎步奔跑。

31、【撓頭的巡遊夜差】307、【後山裡的寶貝】389、【織絲打鐵忙】299、【學堂裡的熟人們】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110、【陋居閒話】402、【登高眺望以尋逐】457、【優秀細作方長】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374、【茶農】181、【港口送別】425、【闖陣】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273、【路中央的異狀】449、【合圍敵軍總部】96、【你賠我徒弟!】296、【又到洞盱江】313、【旁聽者與指數】373、【思鄉】361、【烏篷船上】108、【煙消雲散 得見真我】490、【新的經營方式】459、【出使】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517、【浪子難回頭】402、【登高眺望以尋逐】494、【連籃子買下】196、【奇特山谷】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90、【和同道交流】305、【雕鄰居的反應】269、【打探】466、【遍嘗皇城】533、【幼童指路】498、【贈予】333、【啓航向大海】181、【港口送別】275、【禮尚往來】263、【贈佩】352、【妖怪們的教室】478、【串門】110、【陋居閒話】415、【機緣再至】112、【所遇難事】570、【小小觀禮亭】442、【李悅留下的傳說】112、【所遇難事】272、【這個飯館的名字……】103、【登門拜訪】366、【蔥薑蒜三兄弟】372、【無法避免的命運】411、【傳聞】510、【荒野夜談】334、【依然在途中】83、【伏虎酒樓】246、【喬裝打扮來入夥】435、【鹹魚兮福之所倚】190、【奇怪的山村】182、【靠海吃海朝雲港】288、【風光依舊風俗移】454、【去匯合】527、【再訪仙棲崖】538、【算不算有緣人】273、【路中央的異狀】560、【南屏山師徒】194、【靈泉蕩邪】492、【只怪當時太天真】350、【好客的妖王們】34、【託夢授良方】465、【分別】124、【洞盱江邊尋渡船】378、【教化四夷】410、【蘑菇屯】474、【崖上】124、【洞盱江邊尋渡船】530、【店主和村長】483、【狀元之材】597、【物歸原主】47、【爐火旺 置辦忙】129、【半生蹉跎前路茫】531、【山村教師】58、【胡雪球】33、【阿黃與阿牛】105、【攔路求被騎】411、【傳聞】404、【廣陽城是對峙區】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113、【出乎意料的反應】496、【圍觀】495、【街角煎餅】194、【靈泉蕩邪】11、【斷絕的水源】16、【梳理水脈】428、【井】597、【物歸原主】363、【神不靈廟祝瘦】570、【小小觀禮亭】34、【託夢授良方】582、【等待客人】323、【單騎追蹤】
31、【撓頭的巡遊夜差】307、【後山裡的寶貝】389、【織絲打鐵忙】299、【學堂裡的熟人們】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110、【陋居閒話】402、【登高眺望以尋逐】457、【優秀細作方長】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374、【茶農】181、【港口送別】425、【闖陣】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273、【路中央的異狀】449、【合圍敵軍總部】96、【你賠我徒弟!】296、【又到洞盱江】313、【旁聽者與指數】373、【思鄉】361、【烏篷船上】108、【煙消雲散 得見真我】490、【新的經營方式】459、【出使】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517、【浪子難回頭】402、【登高眺望以尋逐】494、【連籃子買下】196、【奇特山谷】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90、【和同道交流】305、【雕鄰居的反應】269、【打探】466、【遍嘗皇城】533、【幼童指路】498、【贈予】333、【啓航向大海】181、【港口送別】275、【禮尚往來】263、【贈佩】352、【妖怪們的教室】478、【串門】110、【陋居閒話】415、【機緣再至】112、【所遇難事】570、【小小觀禮亭】442、【李悅留下的傳說】112、【所遇難事】272、【這個飯館的名字……】103、【登門拜訪】366、【蔥薑蒜三兄弟】372、【無法避免的命運】411、【傳聞】510、【荒野夜談】334、【依然在途中】83、【伏虎酒樓】246、【喬裝打扮來入夥】435、【鹹魚兮福之所倚】190、【奇怪的山村】182、【靠海吃海朝雲港】288、【風光依舊風俗移】454、【去匯合】527、【再訪仙棲崖】538、【算不算有緣人】273、【路中央的異狀】560、【南屏山師徒】194、【靈泉蕩邪】492、【只怪當時太天真】350、【好客的妖王們】34、【託夢授良方】465、【分別】124、【洞盱江邊尋渡船】378、【教化四夷】410、【蘑菇屯】474、【崖上】124、【洞盱江邊尋渡船】530、【店主和村長】483、【狀元之材】597、【物歸原主】47、【爐火旺 置辦忙】129、【半生蹉跎前路茫】531、【山村教師】58、【胡雪球】33、【阿黃與阿牛】105、【攔路求被騎】411、【傳聞】404、【廣陽城是對峙區】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113、【出乎意料的反應】496、【圍觀】495、【街角煎餅】194、【靈泉蕩邪】11、【斷絕的水源】16、【梳理水脈】428、【井】597、【物歸原主】363、【神不靈廟祝瘦】570、【小小觀禮亭】34、【託夢授良方】582、【等待客人】323、【單騎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