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故地重遊】

方長這幅原身,乃是興慶府人氏。

從懷鳳府出來後,沿着官道繼續往西,過了兩府轄區交界後繼續前行。

而後在一顆巨大槐樹處朝北轉折,沿着小路再走上幾十裡,便就是方長在另一個世界閉眼後,再次醒來時所身處的那座小鎮。

包括醒來後那次巧遇,即得到身後背囊裡那兩本修行書籍的奇遇,也是發生在這座小鎮上。

原身在這裡生活了近二十載,熟悉這裡的每位居民,熟悉這裡的河流水井,熟悉這裡的小路農田,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熟悉這裡的每棟建築,嗯……那邊新起的高樓除外……

總之,在原身記憶裡面,這座小鎮就是他涉足過的所有地方。

離開小鎮前,方長已經將原身在鎮中所有因果,做了個了結。

那並不耗費什麼力氣。

再之後的他,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塵緣不染,因此方長並不準備現身,打擾這些鄰居們平靜地生活。

他更不想給鎮民們留下什麼談資,方長知道謠言變形的速度,若是自己忽然現身被關注到,估計用不了幾天,在鄰居們口中,自己就會成爲雙手十四跟手指頭、三頭六臂、隔三差五就會蒸吃個小孩的那種怪物。

自己的小屋已經賣掉。

那是曾經收養了自己的義父去世後,留下的財產之一。

如今裡面住了一家普通人,是從外地過來這裡討生活,他們在門前支了個小攤子,每日耕種之餘賣些醃菜。

老屋提供了這幾位百姓的生計,也算是物盡其用。

曾經的田裡,都是已經收割過的粟杆,尚未徹底刈倒,猶如一片針林。方長有了奇遇,從而走上修行路的那條河邊,也又生長了一茬蘆葦,河邊柳葉垂着,給平緩地河面鋪上綠色倒影。

鄰家二牛已經娶了媳婦,正在如膠似漆地過日子,村口杜小妹家,門口紅字顯是新貼,證明這家獨生女已經嫁出去,到了臨近村鎮。

大樹下那位常年靠在那裡,曬着太陽,給孩子們講故事的老頭不見了,他家門口多出了一抹白色。

婚喪嫁娶,人間常事。

而鎮中那些吵架聲、歡笑聲、孩童嚎哭聲,也像以前的每個日日夜夜一樣,輪番在這裡上演。

但以上這些,都已經和方長沒有什麼關係了,他不再屬於這裡,不管是身軀還是心魂。

待到幾十年後,這一代人逝去,也不會有人還記得,曾經有一位名叫方長的少年,在這座小鎮長大過——那時,這裡不會再有關於他的任何印記。

悄悄在鎮中轉了一圈,方長從很多人身旁走過,但是他刻意發揮了自己那幅修爲境界,變得好似融入這片天地,從而沒有任何人注意到他,更沒有人認出他來。

這裡應該不會有人知道當年事。

原身早就朝每一位可能知道的人打聽過,然而大家都只是曉得,那位平日裡沉默寡言,但很有本事的老方,某日忽然抱回了一名嬰兒,並將其撫養成人,而對於這名嬰兒的來歷,那老方至死也未吐露一個字。

思來想去,唯一可能有線索的,便是那位偶爾來訪的人。

那人年紀和義父彷彿,每次到來都是一身黑衣,甚至斗笠也是黑的。當年,每次他來訪,義父便會將原身支出去,讓原身去鄰居家用飯。

能夠知道的信息,是那人來自不遠處鹿林鎮,姓紀。

只是後來,原身也去鹿林鎮尋找過幾次,但從沒有碰見過,鎮民們告訴原身,那處居所已經久無人住,早已坍塌,人更是不知道去向。

但是在傳說中,這位紀姓人,早早地便已入了江湖,不再“本分”。

若是預感應驗,大概率就是應在這個人身上罷……

方長緊了緊背後包裹,便朝鎮外行去,將這個原身長大的地方拋在身後。

想來,以後不會再有機會回到這裡。

…………

……

到鹿林鎮這條路,方長也已經行走過多次。

如今修爲小成,無牽無掛,他終於有心情欣賞路兩邊景色。之前原身多次行走這條路時,並無閒暇注意兩邊,只是自顧自帶着心思,悶頭趕路。

二十幾里路轉瞬而過。

站在鹿林鎮鎮口,方長尋了路邊一閒人,上前禮貌地問道:“這位老兄有禮了,請問這鹿林鎮裡,是否有一戶姓紀的人?”

“嘿,今天咋這麼多人問姓紀的?”

那閒人並不吝於指路,他也不還禮,指手畫腳的對方長說道:

“確實是有一家,而且你來的時候正巧,這家人只剩一個老頭,很多年不回來,連房子都塌了,還好沒有人去侵佔那片宅基。”

“最近那老頭回來了,一個人,還帶了不少錢,宴請了四鄰後,便就開始招人修葺屋子。說是修理,我看比新造一座還要好上些。”

方長又拱拱手:“多謝老兄指路,不過,除了我還有人打聽這個老頭?”

“是啊,早上有一夥人,在這兒問了之後,我也是這樣回答的。但是他們轉身便走,一聲不吭,好似我給他們指了道路,還欠了他們錢糧一樣,實在是缺乏禮貌,更是讓人費解。”那閒漢說着,朝腳邊土地呸了一下。

誒?竟然有這種事。

方長暗暗記下,而後向閒人道別,朝那紀老頭家的方向走去。

新起的院牆屋宇,還帶着些新建築特有的火氣,需要一場秋雨洗刷,才能變得和周圍房屋合拍。大門緊閉,但只是從裡面閂上,證明裡面應該有人。

他沒有上門拜訪,而是重新從鎮民們注意力中,隱去身形,每道視線掃到自己時,總是會被無意中滑過,沒人會在意有個人於鎮中行動。

方長看了看周圍,輕輕一躍,跳到了旁邊房頂上。

而後他找了個舒適位置,靠在那裡,打開腰間竹筒抿着美酒,觀察視線前方那個安靜地小院。

直到傍晚時分,方長才發現那位紀姓老者出現。

那人已經很老了。

對方拄着柺杖,老態龍鍾,但依稀間,還能看到當年模樣。

545、【白跑一趟】97、【池心碧玉】155、【特派員】317、【順利且快捷】58、【胡雪球】402、【登高眺望以尋逐】221、【愈加走形的傳說】280、【圍點打援】59、【成語不能亂用】464、【參觀皇宮】175、【包廂還是那個包廂】132、固執喬娘子91、【合秋月的催促】122、【對線彩娘子】74、【冬日弈中閒話】187、【洗白上岸的機會】225、【別人家的徒弟】554、【漏網之害】363、【神不靈廟祝瘦】315、【破局所需的兩個人】484、【暴雨】345、【神算】82、【仙緣鑑】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463、【妖王】542、【真假雲中仙】346、【藏寶圖】337、【荒島怪客】412、【河邊小路】571、【場地變了個樣子】188、【街邊乞丐們的話題】164、【家家有本難唸的經】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109、【永嘉府偶遇】361、【烏篷船上】271、【前面是居海】211、【遠方飛來的信】463、【妖王】501、【抓個樣品】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94、【魏和】42、【前往串門】380、【前哨衝突】31、【撓頭的巡遊夜差】332、【碼頭】217、【江湖郎中方長開張了】122、【對線彩娘子】472、【指路】414、【賽人蔘】514、【動了動了】46、【閒話人間劫數】219、【小路前方又一城】425、【闖陣】544、【破局之人】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394、【並非南轅北轍】199、【世事不停移】474、【崖上】225、【別人家的徒弟】72、【山坡故妖對個眼】322、【求救】112、【所遇難事】373、【思鄉】223、【不能空手上門】577、【鶯啼】529、【與衆不同的光明】314、【抓住紛雜現象的線頭】176、【背後的勢力】471、【青史亦留名】424、【擺脫追蹤】125、【江邊風俗】429、【邀請】597、【物歸原主】390、【少男少女齊上門】405、【修行者游擊隊】556、【祈雨之人】25、【最短路徑下山法】350、【好客的妖王們】167、【草莽英雄們】416、【守株待兔,福至心靈】233、【結伴出南屏】141、【足下雲起時】223、【不能空手上門】246、【喬裝打扮來入夥】255、【將目標們聚成一團】173、【劉修文之託】505、【山神來串門】163、【準備束脩】147、【山門】223、【不能空手上門】100、【方長下山先吃麪】411、【傳聞】575、【去尋想尋之人】317、【順利且快捷】78、【新客暫居】546、【富貴】330、【信物】594、【人怕入錯行】89、【不懼危險三師徒】546、【富貴】
545、【白跑一趟】97、【池心碧玉】155、【特派員】317、【順利且快捷】58、【胡雪球】402、【登高眺望以尋逐】221、【愈加走形的傳說】280、【圍點打援】59、【成語不能亂用】464、【參觀皇宮】175、【包廂還是那個包廂】132、固執喬娘子91、【合秋月的催促】122、【對線彩娘子】74、【冬日弈中閒話】187、【洗白上岸的機會】225、【別人家的徒弟】554、【漏網之害】363、【神不靈廟祝瘦】315、【破局所需的兩個人】484、【暴雨】345、【神算】82、【仙緣鑑】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463、【妖王】542、【真假雲中仙】346、【藏寶圖】337、【荒島怪客】412、【河邊小路】571、【場地變了個樣子】188、【街邊乞丐們的話題】164、【家家有本難唸的經】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109、【永嘉府偶遇】361、【烏篷船上】271、【前面是居海】211、【遠方飛來的信】463、【妖王】501、【抓個樣品】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94、【魏和】42、【前往串門】380、【前哨衝突】31、【撓頭的巡遊夜差】332、【碼頭】217、【江湖郎中方長開張了】122、【對線彩娘子】472、【指路】414、【賽人蔘】514、【動了動了】46、【閒話人間劫數】219、【小路前方又一城】425、【闖陣】544、【破局之人】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394、【並非南轅北轍】199、【世事不停移】474、【崖上】225、【別人家的徒弟】72、【山坡故妖對個眼】322、【求救】112、【所遇難事】373、【思鄉】223、【不能空手上門】577、【鶯啼】529、【與衆不同的光明】314、【抓住紛雜現象的線頭】176、【背後的勢力】471、【青史亦留名】424、【擺脫追蹤】125、【江邊風俗】429、【邀請】597、【物歸原主】390、【少男少女齊上門】405、【修行者游擊隊】556、【祈雨之人】25、【最短路徑下山法】350、【好客的妖王們】167、【草莽英雄們】416、【守株待兔,福至心靈】233、【結伴出南屏】141、【足下雲起時】223、【不能空手上門】246、【喬裝打扮來入夥】255、【將目標們聚成一團】173、【劉修文之託】505、【山神來串門】163、【準備束脩】147、【山門】223、【不能空手上門】100、【方長下山先吃麪】411、【傳聞】575、【去尋想尋之人】317、【順利且快捷】78、【新客暫居】546、【富貴】330、【信物】594、【人怕入錯行】89、【不懼危險三師徒】546、【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