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審判】

這麼邪惡的麼?那看來要早些清除爲妙,方長暗道。

而後他問:“祈雨是怎麼回事兒。”

面前的婦人說道:

“州里旱了三年,原本風調雨順積攢下的存糧漸漸空了,州里人家都越來越惶恐。這幾年衙門也十分焦急,到處尋求辦法,又向朝廷要了賑濟。”

“可賑濟雖足,不下透雨終究治不了本,大家的日子依然看不到希望,所以衙門發的祈雨賞格越來越高,所以山裡的虎大王也就沒人管了。”

原來如此。

方長安慰了幾句,從這家離開。

後面棺材前面的火盆裡,不斷的被放進紙錢,保持其中的火焰。火光跳躍,映照着每個人的臉龐,還有他們臉上的悲痛。

方長搖搖頭,沒有再回首看。

逝去的人,終究是已經逝去了,便是方長,也沒有能力改變這一切。即使他修爲高絕,也沒有能力將一個已經死去的智慧生靈復活。或者說,死而蘇生這種事情,已經超出了這片天道所能容忍的範疇。

方長接下來準備做的,是去山中尋找一下罪魁禍首,也即那位據說吃人還要放鹽的老虎精。即是爲了爲死去的人尋求一個公道,也是爲了還此地安寧,而且從某種意義上,這也是那隻老虎精的解脫。

畢竟吃多了智慧生命,不僅會被怨氣纏身,還會被諸多因果纏墮靈性,愈加渾噩。

方常修爲高絕、五感通明,遠超常人,都不用動靈覺進行占卜,僅僅靠在雲中山裡捕獵的經驗,就已經抓到了對方的蹤跡。

這並不算難,因爲一隻老虎精在這山中,並沒有什麼天敵,尤其是州府的修行人們都去祈雨之後,它更是肆無忌憚。在一些樹根處,還能察覺到留有的便溺味道,這是野獸的本能,用以劃分地盤。

山中枯木參差,交織在綠葉長草之中,讓景色顯得有些衰敗。

順着自己找到的蛛絲馬跡,方長僅僅繞過了兩個山頭,就發現了附近越來越多的痕跡。不遠處有條山澗,裡面樹林茂盛、水聲隆隆。跟着線索來到此處,憑着五感和靈覺,他已然察覺虎妖的藏身之地,於是徑直走過去。

方長沒有掩飾自己的氣息,反而如同一個凡人那樣朝前走着。

在洞裡的虎妖,頓時聽見了動靜,立時便查看,見外面動靜是個人類,興奮的一聲大吼,嗷的一聲朝方長撲了上來。

這老虎精依然維持着野獸形態,其四肢粗壯、獠牙鋒利、毛色豔麗斑斕,額頭寫着一個王字。

其行動間有呼呼風起,正如傳言中所說,雲從龍風從虎。

猛虎的這次凌空撲擊,對於凡人來說,十分致命,但對於方長來說,宛若撓癢癢一般。他只是伸出一根手指,輕輕一彈,還在半空中的老虎頓時如遭雷擊,摔在了旁邊的石頭上。

方長手指上有着千斤巨力,但這老虎的身軀更是宛若銅鐵鑄就,於是巨大的青石被老虎砸的粉碎。而虎妖雖然靠着體魄,硬扛下了這一擊,但疼痛是實打實的,老虎疼的慘嗷了一聲。

不過到了這時候,哪怕其靈慧早已因怨氣與因果纏繞,不剩下幾分,老虎精還是認出了方長的身份。

“修行人?!”

老虎竟然口吐人言,吃驚的說道,聲音隆隆作響,在山澗中迴盪。

然後他在亂石中就地一滾,順便將裂開滿地的石頭碾得更加細碎,接着化作了一箇中年壯漢。

不知道是不是虎精而行的影響,其所化的這個中年壯漢,五官扭曲,兇惡而醜陋。不說小兒,便是普通成年人,見了也要心生恐怖。

方長靜靜看着這幅景象,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中年壯漢獰笑着對方長挑釁道: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要來。本王正好腹中飢餓,你這菜送的倒也及時。”

“本王也着實吃過幾個修行人。你們的味道更好。老老實實束手就擒,本王倒是可以從頭吃起,給你一個痛快;要是你敢反抗,本王吃你時,從腳跟吃起,讓你求生不得求死難覓!”

方長依舊沒有說話。

即使不是反派,他也不準備對這虎妖說太多話。對於正義而言,受害者們往往要的是乾脆利落的審判與復仇,而不是對罪犯的折磨。

他表現出了這副風輕雲淡的樣子,頓時激怒了老虎精。

老虎精氣的大吼一聲,合身撲上來,同時掌中一抖,便多了根長鋼叉。同時,虎鯨所化的中年漢子,眼睛盯着方長的臉,餘光卻瞅着他背後的靈泉劍,並保持了巨大的警惕心。

靈泉劍在劍鞘中發出了輕微的錚鳴聲。

但是方長沒有拔劍,只是輕輕揮出一掌。他方長的胳膊遠沒有虎精的鋼叉長,但他的手掌於空中劃過道奇妙的軌跡,瞬間繞過鋼叉形成的影幕,輕輕的印在了大漢錚亮的額頭上。

這一掌看起來很慢,但其中蘊含的勁道,卻遠遠超過了剛剛那下彈指。

只聽咔啦一聲,虎妖被打了個白玉豆腐崩碎、萬點桃花紅。

被打碎了天靈蓋的老虎精,一聲不吭的倒在地上,化爲最初的那隻斑斕猛虎。雖然其皮毛很是完整,顏色鮮豔,看起來質地上品,但方長憐其已經開了靈慧,並沒有做其他多餘的舉動。

他只是簡單搜尋一下,便朝山澗間的地面伸手一指。

地面頓時動起來,虎精所躺的地方凹陷下去,兩側土石隆起,反向上面包住了老虎的屍體,而後慢慢陷入地下。

地面恢復了光滑,只是微微隆起。

方長走進洞中查看,見洞內陳設簡陋,但是有不少破碎衣衫和便攜用具,明顯是之前遇難者的遺物。然後山洞的角落,還有許多已經被吃完肉髓的遺骸,看數量這老虎已經是惡貫滿盈。

他簡單翻查了下,除了一封信之外,倒也沒有什麼貴重或者有意義的物品,於是決定將這些遺物和遺骸安葬在一起。

做完這一切後,他在洞裡放了把火,將所有物什燒得乾乾淨淨。而後方長動動手指,從山澗中的水流中挑起一大股,將洞中火澆滅。

“好了,接下來該去別處。”方長拍拍手,準備離開這裡。

他留下了從虎妖身上搜出來的兩大袋鹽,還有一封在山洞裡搜出來的信。

469、【午餐真費工夫】316、【方案】570、【小小觀禮亭】122、【對線彩娘子】392、【方長是啥妖怪】481、【無事練攤取樂】438、【堂屋會議】60、【故地重遊】301、【梨香時候】438、【堂屋會議】98、【他反應好迅速】189、【山野猴蹤】491、【拜訪城隍】208、【資料裡的雲中山方長】131、【清江岸邊亦繁華】337、【荒島怪客】508、【下山,再次下山】385、【舊客來訪】550、【三月】403、【將俘虜炮製一下】302、【買幾隻家禽】210、【無名】376、【進山】394、【並非南轅北轍】128、【月夜行】497、【傳授】273、【路中央的異狀】84、【陰影角落的動作】247、【兩“小妖”覲見洞主】100、【方長下山先吃麪】559、【靠自己纔是正道】475、【以美景待客】583、【廟堂之上】423、【黑暗亂燉】83、【伏虎酒樓】267、【黃沙漫漫】510、【荒野夜談】242、【將近關中】329、【奇怪的食客】408、【雪地裡奇怪的帳篷】237、【抓住個小信使】86、【方長病了】498、【贈予】311、【龍安府的新鮮事兒】363、【神不靈廟祝瘦】385、【舊客來訪】203、【蹄瓣與十指】114、【人生充滿意外和戲劇化】508、【下山,再次下山】593、【故人之物】141、【足下雲起時】479、【榨出油來】79、【有人慾來擾】373、【思鄉】307、【後山裡的寶貝】57、【這裡有妖氣】520、【異域小鎮】572、【方長的建議】370、【方長管閒事】510、【荒野夜談】289、【豆花】261、【堵住】395、【路遇】268、【綠洲】593、【故人之物】137、【事畢離去】431、【恭喜】44、【鑄鼎】477、【碧玉塘將有新名字】129、【半生蹉跎前路茫】333、【啓航向大海】36、【知縣升堂】523、【還是當貓快樂】268、【綠洲】321、【羣賢洞的反應】218、【迴光返照】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551、【這次託對了關係】105、【攔路求被騎】18、【第一批陶器】522、【聘貓】219、【小路前方又一城】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249、【兜頭悶棍】104、【夜宿縱斷山】330、【信物】154、【聯手】42、【前往串門】399、【農村白事兒】428、【井】308、【暖玉牀】507、【落在桌子上】429、【邀請】206、【崖邊問道】384、【崖上浮生閒】471、【青史亦留名】15、【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士來做】509、【吏員】189、【山野猴蹤】359、【車隊失竊】
469、【午餐真費工夫】316、【方案】570、【小小觀禮亭】122、【對線彩娘子】392、【方長是啥妖怪】481、【無事練攤取樂】438、【堂屋會議】60、【故地重遊】301、【梨香時候】438、【堂屋會議】98、【他反應好迅速】189、【山野猴蹤】491、【拜訪城隍】208、【資料裡的雲中山方長】131、【清江岸邊亦繁華】337、【荒島怪客】508、【下山,再次下山】385、【舊客來訪】550、【三月】403、【將俘虜炮製一下】302、【買幾隻家禽】210、【無名】376、【進山】394、【並非南轅北轍】128、【月夜行】497、【傳授】273、【路中央的異狀】84、【陰影角落的動作】247、【兩“小妖”覲見洞主】100、【方長下山先吃麪】559、【靠自己纔是正道】475、【以美景待客】583、【廟堂之上】423、【黑暗亂燉】83、【伏虎酒樓】267、【黃沙漫漫】510、【荒野夜談】242、【將近關中】329、【奇怪的食客】408、【雪地裡奇怪的帳篷】237、【抓住個小信使】86、【方長病了】498、【贈予】311、【龍安府的新鮮事兒】363、【神不靈廟祝瘦】385、【舊客來訪】203、【蹄瓣與十指】114、【人生充滿意外和戲劇化】508、【下山,再次下山】593、【故人之物】141、【足下雲起時】479、【榨出油來】79、【有人慾來擾】373、【思鄉】307、【後山裡的寶貝】57、【這裡有妖氣】520、【異域小鎮】572、【方長的建議】370、【方長管閒事】510、【荒野夜談】289、【豆花】261、【堵住】395、【路遇】268、【綠洲】593、【故人之物】137、【事畢離去】431、【恭喜】44、【鑄鼎】477、【碧玉塘將有新名字】129、【半生蹉跎前路茫】333、【啓航向大海】36、【知縣升堂】523、【還是當貓快樂】268、【綠洲】321、【羣賢洞的反應】218、【迴光返照】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551、【這次託對了關係】105、【攔路求被騎】18、【第一批陶器】522、【聘貓】219、【小路前方又一城】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249、【兜頭悶棍】104、【夜宿縱斷山】330、【信物】154、【聯手】42、【前往串門】399、【農村白事兒】428、【井】308、【暖玉牀】507、【落在桌子上】429、【邀請】206、【崖邊問道】384、【崖上浮生閒】471、【青史亦留名】15、【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士來做】509、【吏員】189、【山野猴蹤】359、【車隊失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