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撓頭的巡遊夜差】

虎橋鎮南面有個土地廟。

託這條官道的福,這座土地廟可比雲中山章山神的廟宇,要氣派的多。雖然沒有廟祝,但是被修葺的很新很結實,而且——可以進人。

或者說,這裡是一間正常的屋子。

雖然裡面依然沒有塑像,只是寫着本地土地的神位,但這座土地廟有一人多高,前後四尺,甚至有門和窗。如果擠一擠,裡面說不定能蜷塞下五六個人。

比起章山神那半人高,前後一尺多進深的山坡小廟,這裡簡直是豪宅。

拎着鬼,方長走到土地廟前,看了看周圍。

他單手捻訣,朝土地廟前石板路面輕輕一跺腳,而後將鬼扔於地面,朝着廟門輕輕拱手,沉聲說道:“一介散人,求見此處土地公。”

這訣很有講究,卻是用來驚動本地神祗所用,若施展完全,甚至可以將山神土地等,直接提到面前。

不過,方長只是使了前半截,就像敲了敲門,而後說出自己來意。

此謂禮貌待人。

我們的主角,要比那隻齊天大聖有素質的多。

卻說本地土地公,從睡夢中被驚醒,咒訣之力下,就像有人分開自己頂門骨,澆了一盆陽春水下來。

他從自己府中牀上彈了下來,渾身冰冷,趕緊查看外面情況。

只見一位人,拎着只……鬼?正站在土地廟前,拱手施禮表示求見。

這是高人啊……!

哪裡來的?

對自己這個念頭,土地公毫不懷疑,不是高人,怎麼能抓住鬼?反正比自己要高多了。

而且那鬼竟然被條凡間布帶五花大綁,似乎放棄了抵抗,也不知帶子上有何妙法,竟然能捆住鬼。

仔細感覺之下,此人卻好似不留任何氣息,對方站在那裡,就像月光像輕風,近乎完美地屬於這片天地。若不是自己有着神祗威能,可以查看土地廟左近任何事物,絕難注意到。

在府邸廳堂裡如風車般一通轉悠,咬咬牙,土地公現身在廟門前:

“小神拜見上仙!”

腿一軟,就要行大禮。

這幅模樣讓方長大驚失色,自己是來求見,怎麼就把主人家弄跪了,不當人子!他趕緊扶住土地,道:“土地公不可。”

“不知上仙前來,所爲何事?”

對此土地公很是忐忑,夜半敲門,很可能沒啥好事。

面前這高人拎着個邪物,路數不明,而且自己又無反抗能力,還不是任人擺佈。

對於那些有神祗遇害,或者被厲害妖物捉住驅使的傳聞,土地公交遊廣闊,聽過很多,不由得胡思亂想。

還未等土地公做好足夠心理準備,方長拱手說道:

“在下途徑此處,剛剛見這隻鬼於虎橋鎮上來去穿梭,行蹤不明,遂綁了帶來給土地公看看,不知道是否認識此鬼?”說罷用腳尖踢了踢地上那鬼,示意給土地公。

土地不敢怠慢,立刻上前查看。

卻見土地公眉頭越皺越緊,手開始撫上頦下長鬚,似是在努力回憶和辨別。

過了一陣,土地搖搖頭,朝方長低頭拱手道:

“上仙恕罪,小神實在是想不起這是誰,應該不會是虎橋鎮中人。而且,這形態也太奇怪了,我在此地幾百年,生老病死見得很多,就沒見過這麼奇怪的鬼。”

“噢?請問有何怪處。”方長好奇道。

“上仙容稟,一般鬼魂,多爲新逝之人,一點靈光投入輪迴時,攜帶了生前印記,故有人性,有記憶,但不過是一團清氣罷了。”

“其間有那執念過深者,會因加持變得似有形有質,這纔是通常意義上,凡人們所遇到那種鬼,但此鬼不然。”

虎橋鎮土地指了指地上那隻,由黑影組成,正被一根布帶倒攢蹄捆着之物。

“此鬼近乎凝實,鬼氣森然,卻無厲鬼之象,最可疑的,是它只憑本能活動,木訥不堪,望之神智全無。”

“正常情況,鬼物哪怕是瘋傻愚癡,也不會出現這種現象,小神甚至懷疑這不是此方天地所有,不過這也太荒誕了。”

“哦——”方長也感覺不太對勁,於是問:“不知之前遇到遊魂野鬼,是如何處理的?”

土地趕緊回答:“此事當屬城隍職份,若有人去世或夭折,一點真靈會受黃泉吸引,飛投入輪迴之中,若有那貪戀不去者,各府城隍手下巡遊差自會捉拿送走。”

“上仙若有意,我與那本地幾位巡遊夜差熟識,可呼叫他們來處理。”

“好,那就麻煩土地公了。”

這虎橋鎮屬寧河府治下,沒多久,兩位寧河府巡遊夜差便隨着土地,前來此處。

“拜見上仙。”似乎是被土地公告誡過,兩名巡遊差上前見禮,言語間頗爲恭敬,顯然也將方長當做了高人。

方長也不怠慢,立刻跨一步回禮,而後指着身旁地面道:

“兩位衙前請了,還請看此處。”

這兩位巡遊夜差俱都身着黑衣,手上拿着鐵尺鎖鏈,一齊向前查看那鬼,他們先是以鎖鏈將鬼鎖了,把布帶還給方長,而後研究許久。

只聽其中一位對另一位說道:“咋還有沒見過的鬼?”

“是啊,這是啥?”

“沒見過,估計城隍老爺也不清楚,他甚至沒有咱們哥倆見過的鬼多。”

“要不拷問一下?”

“好,可以試試。”

兩位巡遊夜差嘗試拷問,也未有任何結果,甚至依然無法和這鬼交流。

其中一位巡遊差稍顯高大,他撓了撓頭,轉身對方長與土地說:

“真是怪事,卻是不知此鬼跟腳。上仙,土地公,不如我倆將其鎖至府城,請城隍老爺決斷。觀其既無靈智、亦未做惡,當在不久之後,被送入那黃泉往生去。”

方長與土地皆無異議。

巡遊夜差告別,押送着這隻鬼朝遠方夜幕裡一路行去。

土地說道:“真有鬼鬧事,一定有原因,不過這沒頭沒尾的事兒,確實讓人無奈……小神爲此方土地吳懷錦,不知上仙名號?”

“在下仙棲崖方長。”

“原來是方上仙當面,小神這廂有禮了。”雙方重新認識,而後聊了下龐員外家怪事。

但吳懷錦土地表示,由於龐員外做惡不少,略有煞氣,自己並不喜歡去那邊,更無從瞭解此事緣由。

…………

……

第二天一早,從土地廟門口出來,方長活動了下筋骨,準備去找點吃的。

附近有個賣早餐的小攤,上面有燒餅油條包子餛飩,生意煞是火爆。

最受歡迎的是豆腐腦,用大桶裝了片進碗中售賣,有骨湯、醬油、辣椒粉、雪糖、花椒鹽等多種口味澆頭可選,能滿足天南海北各地過客需求。

沒等靠近,便聽不遠處一位居民對旁人說:

“你聽到沒,龐員外家又出事了……”

49、【修行路上須懷貞】62、【夜深忽夢少年事】74、【冬日弈中閒話】294、【鶴仙人】116、【將至】68、【撥開雲霧重見日】83、【伏虎酒樓】436、【再臨利州】514、【動了動了】72、【山坡故妖對個眼】112、【所遇難事】1、【先安頓肚子,再……】28、【沽酒望氣】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592、【時光裡的玉佩】568、【入場】186、【做一個故事獵人】124、【洞盱江邊尋渡船】225、【別人家的徒弟】389、【織絲打鐵忙】295、【目標:回仙棲崖】116、【將至】182、【靠海吃海朝雲港】244、【蟻山腳下劍仙廟】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3、【仙棲崖上仙棲客】28、【沽酒望氣】137、【事畢離去】180、【路邊審訊】242、【將近關中】200、【崖上凡間遠】142、【百業待興】449、【合圍敵軍總部】217、【江湖郎中方長開張了】520、【異域小鎮】200、【崖上凡間遠】323、【單騎追蹤】297、【無題】106、【河工】239、【塵埃落定】477、【碧玉塘將有新名字】405、【修行者游擊隊】552、【代爲引薦】442、【李悅留下的傳說】113、【出乎意料的反應】158、【狐谷裡的烤雞】327、【伏擊】589、【時過境遷】444、【很有用的禮物】9、【山神廟前會山神】171、【囚車中的故人】46、【閒話人間劫數】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75、【旁有耳目】203、【蹄瓣與十指】209、【老夥計歸來】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251、【下一步行動】61、【退隱江湖】436、【再臨利州】436、【再臨利州】395、【路遇】245、【給自己上香】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77、【山中無歲月,寒過方知春】212、【耕牛的理想】275、【禮尚往來】465、【分別】51、【重過小鎮】193、【極其出乎意料】453、【口號】226、【小小竹渠】8、【後山雲海化橫骨】13、【尋跡】207、【寧河府城聯絡點】431、【恭喜】320、【抗議】243、【路邊荒野夜話】171、【囚車中的故人】136、【捐銀】147、【山門】483、【狀元之材】416、【守株待兔,福至心靈】580、【老領班心態強大】570、【小小觀禮亭】74、【冬日弈中閒話】71、【靈劍泉】447、【姓名錯位】84、【陰影角落的動作】79、【有人慾來擾】351、【風暴拍臉】343、【酒棚裡】336、【再次前行】515、【新界域入口的消息】442、【李悅留下的傳說】471、【青史亦留名】296、【又到洞盱江】514、【動了動了】298、【興慶府的學堂】214、【相見又分別】
49、【修行路上須懷貞】62、【夜深忽夢少年事】74、【冬日弈中閒話】294、【鶴仙人】116、【將至】68、【撥開雲霧重見日】83、【伏虎酒樓】436、【再臨利州】514、【動了動了】72、【山坡故妖對個眼】112、【所遇難事】1、【先安頓肚子,再……】28、【沽酒望氣】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592、【時光裡的玉佩】568、【入場】186、【做一個故事獵人】124、【洞盱江邊尋渡船】225、【別人家的徒弟】389、【織絲打鐵忙】295、【目標:回仙棲崖】116、【將至】182、【靠海吃海朝雲港】244、【蟻山腳下劍仙廟】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3、【仙棲崖上仙棲客】28、【沽酒望氣】137、【事畢離去】180、【路邊審訊】242、【將近關中】200、【崖上凡間遠】142、【百業待興】449、【合圍敵軍總部】217、【江湖郎中方長開張了】520、【異域小鎮】200、【崖上凡間遠】323、【單騎追蹤】297、【無題】106、【河工】239、【塵埃落定】477、【碧玉塘將有新名字】405、【修行者游擊隊】552、【代爲引薦】442、【李悅留下的傳說】113、【出乎意料的反應】158、【狐谷裡的烤雞】327、【伏擊】589、【時過境遷】444、【很有用的禮物】9、【山神廟前會山神】171、【囚車中的故人】46、【閒話人間劫數】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75、【旁有耳目】203、【蹄瓣與十指】209、【老夥計歸來】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251、【下一步行動】61、【退隱江湖】436、【再臨利州】436、【再臨利州】395、【路遇】245、【給自己上香】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77、【山中無歲月,寒過方知春】212、【耕牛的理想】275、【禮尚往來】465、【分別】51、【重過小鎮】193、【極其出乎意料】453、【口號】226、【小小竹渠】8、【後山雲海化橫骨】13、【尋跡】207、【寧河府城聯絡點】431、【恭喜】320、【抗議】243、【路邊荒野夜話】171、【囚車中的故人】136、【捐銀】147、【山門】483、【狀元之材】416、【守株待兔,福至心靈】580、【老領班心態強大】570、【小小觀禮亭】74、【冬日弈中閒話】71、【靈劍泉】447、【姓名錯位】84、【陰影角落的動作】79、【有人慾來擾】351、【風暴拍臉】343、【酒棚裡】336、【再次前行】515、【新界域入口的消息】442、【李悅留下的傳說】471、【青史亦留名】296、【又到洞盱江】514、【動了動了】298、【興慶府的學堂】214、【相見又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