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崖上】

崖上山青水秀,在正午的陽光照耀下,明暗交間,美不勝收。若是有丹青妙手能夠將此景填入紙上,再好好裝裱起來,定然是傳世佳作。

愣了片刻,柳元德和於青菱纔有心思細細查看崖上的景物。

首先映入二人眼中的,是正前面一座大殿,雖然少有雕畫,但是形制壯麗,且與周圍環境十分融洽,就彷彿本來就是從那裡生長出來的一般。此是這崖上最高的建築,很是吸引目光。他們仔細看了下,認出殿前牌匾上是“無名殿”三字,而後他們才收回視線,打量着四周。

石環旁邊有個奇怪的小棚子,裡面似乎新近收拾過,乾乾淨淨的不知道做什麼用途。不遠處還有個精巧的小亭子,中間有小木桌和幾個凳子。崖邊生長着許多茶樹,由於已經過了採摘季節,長得有些像普通灌木。

還有塊很大的石頭,平坦端正待在崖邊,石頭背後長着幾條葫蘆藤,有些小葫蘆墜在上面。石頭旁邊不遠處是幾顆松樹,上面有個大大的鳥巢,不過裡面這會兒似乎沒有鳥兒在裡面,不知道鳥巢屬於什麼品種的鳥兒。

令兩人有些驚奇的是,有艘不大的漁船矗立在崖邊,旁邊還靠着一塊竹排。柳元德見多識廣,認出來這並非中原常見的漁船形制,也不知道此船是怎麼跑到高山上來的,想來和方先生脫不了干係。

那條瀑布的源頭是條寬闊的小溪,正嘩嘩地往懸崖外面流淌着。

小溪從一個不大的池塘裡面流出來,池塘裡面荷葉層層疊疊,有白的粉的荷花從上面高高地伸着,向天空的方向盛開,還有些尚未吐蕊的花苞,根根像長矛一樣,徑直指向天空。還有一道木板做的通道,從池塘裡面曲折地通過去,將池塘分成了左右兩塊。

池塘旁邊有挖掘痕跡,似乎正在準備擴大面積。

再往前,大殿正前面四四方方的石頭基座上面,擺着個四足方鼎,看起來頗具威嚴。大殿和方鼎中間,是一顆枝繁葉茂的銀杏樹,下面有塊大石做的石桌,石桌上面似乎擺着東西,旁邊還有幾個石凳。

兩邊是長着各式各樣作物的田地,有藥田,有糧田,有菜田,有花田,還有個雞棚,棚裡養着許多支雞。由於對醫術有些許涉獵,柳元德甚至能從藥田裡,認出幾種珍貴藥材,而那些被單獨圍攏起來,感覺更爲重要的幾種,甚至他也不認識。

再看遠處,有兩排規模不小的房子,中間有不少爐子樣的建築,上面還冒着煙,不知道是在做什麼。

仙棲崖上右面是條山谷,上面有溪水流下來,注入那座佈滿了荷花的池塘裡。這條溪向上並不長,似乎在半山腰處有口泉。

溪水從山谷流到崖上的轉折處,立着塊大石頭,上面用凌厲地筆鋒,刻着“浣花溪”三字,細思頗覺妙不可言。

崖上這片空地的左面,則是茂密的叢林,不知道鋪了多遠,也不知道崖上的面積有多廣。林子邊緣扎着矮籬,林子裡面有猿猴跳躍往來,鳴聲啾啾。

“果真是個仙家福地。”於青菱說道,不過她沒有發現方長,於是說道:“但是方先生在哪兒?”

柳元德說道:“我也沒看到,咱們直接往那座無名殿的的方向去吧。”

於是兩人便往前走,通過了彎彎繞繞的塘中木板路,走到了殿前。那裡以磚石鋪地,灑掃的很乾淨,微風吹過,周圍的樹木嘩嘩作響。

只見一位白衣人從大殿後面繞過來,手中還拎着個罈子。

正是方長,他笑着對柳元德和於青菱說道:

“你們到了啊,我去後山拿了壇酒過來,是我自己釀蒸的高粱酒,窖藏在後面洞裡,如今已然去了火氣,味道正好。遠道而來累了吧?且去旁邊溪水裡洗手,而後來這裡,一齊吃個午飯罷,崖上條件簡陋,莫要嫌棄。”

說罷方長指了指前面的大石桌,兩人這才發現石桌上面已經擺滿了飯菜。

再想到方先生手裡的酒罈,柳元德和於青菱頓時知道,他們要來的消息方先生早就知道了。

他們暗自感嘆,方先生真是有道真仙,這未卜先知之能,實在是有夠神異。

而後柳元德和於青菱朝方長微微行個禮,便遞上了所帶的禮物,卻是幾本誌異書籍。方長單手接過,看了看,很高興地說道:

“不錯,我未曾看過。”

兩人依言去溪邊洗了手,便坐在石桌邊上。

桌上碗碟裡的佳餚種類豐富,許多都是凡間難得一見的山間珍品,還有些家常的煮豆、蒸臘肉、花生米、肉末豆腐之類,以及幾種說不上名字來的肉,烹飪方式花樣多變,蒸燜煎炸都有,聞起來倒是噴香撲鼻,而且看起來顏色繽紛誘人。

此時方長也已經坐在主位上,正給兩個玻璃盞裡面倒酒。

柳元德注意到,石桌上面有着縱橫的紋路,好像是面棋盤。也不知道方先生會在這裡,與何人對弈?

走了不少山路,又爬了許久的棧道,兩人真個是餓了。

他們和方長很熟悉,也不過多客氣,撈起筷子便吃。

待佳餚入口,他們頓時被飯菜的美味驚了一下,導致肚中更加飢餓,而後他們便不失優雅的加快了進食速度。主食是粟米和一種蒸的薯類,方長告訴他們,這些都是自己在崖上自種自收的,同樣,釀酒的高粱也是崖上所產。

常年行走江湖,在軍中徵佔過,於青菱和柳元德的酒量都還可以,於是三人整整幹掉了一罈。對這酒的滋味,兩人讚不絕口,不過方長並沒有告訴他們,這是因爲後山山洞裡靈力充沛,積年浸潤下讓酒水的口感大爲提升,只是在那裡不住地給兩人添酒勸菜。

待到微醺時候,方長開口問二人:

“山下情形如何?你們爲何有空來這裡。”

方長只是提前感應到他們會來,但沒有真去占卜他們爲何而來,如今看到兩人神色輕鬆活潑,一點兒也不像是有事的樣子,便知道他們或許已經不爲官職所累,所以直接開口詢問。

192、【或許和想象中不同】251、【下一步行動】336、【再次前行】511、【幸福來自於對比】333、【啓航向大海】318、【義士襄助】26、【虎橋鎮前伏虎橋】597、【物歸原主】12、【妖物興風雨】579、【窮山惡水也思變】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587、【問對】206、【崖邊問道】36、【知縣升堂】404、【廣陽城是對峙區】490、【新的經營方式】255、【將目標們聚成一團】313、【旁聽者與指數】53、【人間風雨避復來】196、【奇特山谷】138、【新年將至氣象新】588、【壯闊的施工現場】82、【仙緣鑑】542、【真假雲中仙】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416、【守株待兔,福至心靈】594、【人怕入錯行】437、【久別又重逢】209、【老夥計歸來】514、【動了動了】174、【方長問心】19、【緣分式捕獵】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408、【雪地裡奇怪的帳篷】272、【這個飯館的名字……】348、【跟帖留言】73、【雪花飄落】54、【仙人當面不相識】168、【劍破黑風】72、【山坡故妖對個眼】525、【給人出個好主意】99、【因果與道途】136、【捐銀】288、【風光依舊風俗移】327、【伏擊】282、【入蜀】586、【只在此山中】304、【贈送種子】0、【猴子麻了】548、【迷途之人】352、【妖怪們的教室】260、【飲食之間自有真】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137、【事畢離去】11、【斷絕的水源】365、【油煎大頭魚】88、【待客】415、【機緣再至】465、【分別】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347、【寶藏】478、【串門】215、【探望】528、【溫室大棚與瓦罐丹方】560、【南屏山師徒】76、【說天下人間】402、【登高眺望以尋逐】397、【另外一個人】55、【懷鳳府】45、【接待上門客】246、【喬裝打扮來入夥】25、【最短路徑下山法】443、【魏和的小夥伴變呆滯了】495、【抓包】154、【聯手】54、【仙人當面不相識】10、【崖下來客】388、【方長的“腦洞”】394、【並非南轅北轍】45、【接待上門客】216、【小狐狸的同學】162、【如何避災免禍】310、【回信】548、【迷途之人】283、【蜀地有劍仙】36、【知縣升堂】3、【仙棲崖上仙棲客】236、【日食】267、【黃沙漫漫】93、【有朋自遠方來,必先勞其筋骨……】257、【一網打盡】222、【南屏山上有神仙】536、【故事時間】549、【衣鉢】393、【秋天到了】146、【師徒齊栽樹】567、【赴會】142、【百業待興】223、【不能空手上門】
192、【或許和想象中不同】251、【下一步行動】336、【再次前行】511、【幸福來自於對比】333、【啓航向大海】318、【義士襄助】26、【虎橋鎮前伏虎橋】597、【物歸原主】12、【妖物興風雨】579、【窮山惡水也思變】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587、【問對】206、【崖邊問道】36、【知縣升堂】404、【廣陽城是對峙區】490、【新的經營方式】255、【將目標們聚成一團】313、【旁聽者與指數】53、【人間風雨避復來】196、【奇特山谷】138、【新年將至氣象新】588、【壯闊的施工現場】82、【仙緣鑑】542、【真假雲中仙】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416、【守株待兔,福至心靈】594、【人怕入錯行】437、【久別又重逢】209、【老夥計歸來】514、【動了動了】174、【方長問心】19、【緣分式捕獵】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408、【雪地裡奇怪的帳篷】272、【這個飯館的名字……】348、【跟帖留言】73、【雪花飄落】54、【仙人當面不相識】168、【劍破黑風】72、【山坡故妖對個眼】525、【給人出個好主意】99、【因果與道途】136、【捐銀】288、【風光依舊風俗移】327、【伏擊】282、【入蜀】586、【只在此山中】304、【贈送種子】0、【猴子麻了】548、【迷途之人】352、【妖怪們的教室】260、【飲食之間自有真】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137、【事畢離去】11、【斷絕的水源】365、【油煎大頭魚】88、【待客】415、【機緣再至】465、【分別】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347、【寶藏】478、【串門】215、【探望】528、【溫室大棚與瓦罐丹方】560、【南屏山師徒】76、【說天下人間】402、【登高眺望以尋逐】397、【另外一個人】55、【懷鳳府】45、【接待上門客】246、【喬裝打扮來入夥】25、【最短路徑下山法】443、【魏和的小夥伴變呆滯了】495、【抓包】154、【聯手】54、【仙人當面不相識】10、【崖下來客】388、【方長的“腦洞”】394、【並非南轅北轍】45、【接待上門客】216、【小狐狸的同學】162、【如何避災免禍】310、【回信】548、【迷途之人】283、【蜀地有劍仙】36、【知縣升堂】3、【仙棲崖上仙棲客】236、【日食】267、【黃沙漫漫】93、【有朋自遠方來,必先勞其筋骨……】257、【一網打盡】222、【南屏山上有神仙】536、【故事時間】549、【衣鉢】393、【秋天到了】146、【師徒齊栽樹】567、【赴會】142、【百業待興】223、【不能空手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