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山門】

阿牛沒有說話,在他看來,師父說往哪裡種樹,自己就往哪裡運送樹苗就是。

方長轉身,看了看周圍地勢,而後選了幾個地方,用青銅鍬做下標記。他從阿牛背上兩個筐子裡,挑選了幾株個頭相似的樹苗,在標記處挖出兩尺深的坑,將樹苗栽種進去,把土填上輕輕踩實。

而後打了幾罐潭中活水,澆灌在樹苗根部。

這裡地勢低凹,又臨着崖壁,山風徐而不烈。

由於角度恰當,此處光照挺好,加上旁邊就是無名潭水,不缺水份,接下來的日子裡,這幾棵小樹的健康成長,當不是問題。

除垢術拍下,將自己、阿牛、青銅鍬清理乾淨,方長站在水潭旁,看着前面種好的這幾株樹苗。

接着,他擡手,出指。

在阿牛觀感裡,隨着師父一指頭點出去,周圍瞬間風雲涌動,接着起了薄薄霧氣。

他立刻覺得周圍不一樣了,但是哪裡不一樣又說不上來,對於牛妖來說,最大的感受,還是師父這一指的玄妙,阿牛回味着,有點沉浸其中。

“走吧,完工。”方長笑道。

“師父您這是……”聽到師父話語,從沉浸狀態恢復的劉阿牛,有些疑惑地問。

“一個陣法。”

阿牛點點頭:“果然。”

方長問自己這位記名弟子:“你看出了些什麼?”

想了想,阿牛說道:“弟子口舌愚鈍,說不上來,但能感覺其中奧妙,甚至收穫甚多。師父,這陣法是幹甚麼用的?”

方長點頭讚道:

“能看出這許多,你天分果然不錯,是個有慧根的。這個陣法其實就是個障眼法,我準備用它,擋一擋意外到此處來的普通人,只留下有緣者進來。”

剛剛他所選的樹苗種植位置,裡面有門道,貼合着山脈地勢,還有周圍零碎,這些樹苗組成了個簡易陣法。

其自行運轉,生生不息,不過用途只是阻擋普通人,除了有緣者,都從哪裡進的送回到哪裡去,除非轉頭向後返回。

“可是師父,爲什麼要在這裡佈陣?”

劉阿牛心中疑惑,畢竟現在上下仙棲崖,還是要從後方繞過來,就像剛剛那會兒自己和師父下崖時一樣。

而有能力從崖邊直接上下的,目前只有師父一人,看不出設計這個陣法的必要性,難道是考慮開發崖下這片地?這也不合理,因爲崖上目前還有大把的空地,以及廣闊的林地。

走在回去路上,方長告訴他:

“我準備在這裡修個棧道,從此處直接通到崖上,並用上面那個石環當門。”

阿牛點點頭:“我懂了。”

方長繼續說道:“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暫時無事,就先用竹木把這棧道修一下。等以後有充足時間,還是直接在崖壁上鑿出階梯來更好。”

“那師父,我給仙棲崖看門吧。”

“哈,不必不必。你只是記個名而已,平日裡,你就像往常一樣行動就好,畢竟後面的路,雖然我能指點你,幫上你一些,但你的道,還有化形機緣,還是要你自己去尋找的好,沒有人能夠幫上你,亦沒必要在看門這種俗務上浪費時間。”

…………

……

接下來一段時間,方長每天扛着錘子鑿子,去崖壁上鑿洞。

噹噹噹的聲音響徹周圍,在山間迴盪,讓崖邊沒有飛鳥敢於靠近,不過,崖邊樹上的傻雕夫婦除外。

其餘時間,方長砍了許多樹,將樹幹修整後,懟進崖上鑿出的石洞。而後,在這框架上覆以竹木,就是一條不錯的棧道。

不過若是阿牛用四條腿走路的話,在這條棧道上行走,會遇上轉彎困難的問題。

方長力大無窮,鑿洞速度很快,三下五除二便是一個微微向上斜的柱狀坑洞,將木樑插進後,結實得很。

唯一的問題,是工具消耗速度大增。

不得已之下,他採集了大量銅錫礦石,燒攢木炭,開窯兩次,又鑄造了一批工具,權當消耗品用。

只用一個多月,方長就將這條棧道修完三分之一。

速度能頂上一羣工匠。

而且方長做此事非常安全,畢竟他從崖頂跳下去都沒事兒,故而只需要在崖壁上找好落腳處,掄起錘鑿叮叮噹噹敲砸就好。

這一日,眼看到了合適節氣,方長早飯後,沒有去崖壁上忙活,而是將蓮子取出來,準備在池塘裡播種。

這池塘有個很俗氣的名字,叫“碧玉塘”,乃是挖成那天,從中出現一塊碧玉而得名。

後來那塊碧玉被方長做成了三塊玉佩,其中兩塊送人,另一塊現在還掛在自己腰間。

浣花溪的這條支流,安靜地流淌着,將水補充進碧玉塘裡。塘裡多餘的水溢出來,順着出水槽直到崖邊,形成了仙棲崖上的瀑布。

從臥室裡找出口袋,方長打開看了看,裡面便是圓鼓鼓的黑色蓮子。

挨個伸手,輕輕掐開蓮子尖端硬殼,露出尖尖,找了個罐子,將它們一股腦到了進去,用水浸泡。

待過兩天蓮子發芽後,纔可以直接栽種到池塘裡去。

說不定道夏末時候,就能看到塘裡荷花了。

站在石桌旁,環視四周。

晚春時節,花開最盛,仙棲崖上到處都是香氣,又有蝴蝶翻飛。

方長伸出手,站在那裡,和木樁似的。

很快,一隻漂亮蝴蝶落在方長指尖上,翅膀開合了幾下,接着毫無動靜,似乎是要在這裡休息。

他笑了笑,輕輕撤回手指。

蝴蝶直愣愣地落下,在快飄落到地時,才振翅飛走。

旁邊的田裡,作物都已發芽,生機勃勃。裡面的作物,主要是高粱和豆子,沒有麥。這也是目前天下——至少在北方大部分地區都是——較爲主流的種植模式。

雖然沒有麥子,但方長還是抽時間,製作了個磨盤。

不過迄今爲止,他手裡依然沒有面粉,只能用之前的乾地薯磨成粉,給餐桌上增添幾種花樣。

隨着方長在崖上生活修行,這裡的靈氣越發濃稠。

靈氣漸漲的直接影響,就是仙棲崖周圍的雲霧更重,在原本能看到後面山的村鎮,再也不見仙棲崖蹤跡。

不過,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

123、【妖精串兒】591、【登月】434、【雲頂村事】274、【壺中仙】387、【鐵鍋與炒鋼】329、【奇怪的食客】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268、【綠洲】468、【清理下揹包】590、【走馬觀花】303、【消費降級】346、【藏寶圖】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245、【給自己上香】4、【竹海泛波濤,靈猴獻草藥】145、【崖上睹月思舊友】283、【蜀地有劍仙】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17、【臘肉配村釀】523、【還是當貓快樂】496、【圍觀】134、【興慶府書館】538、【算不算有緣人】243、【路邊荒野夜話】559、【靠自己纔是正道】406、【正面莽上去】227、【千里獨歸人】580、【老領班心態強大】231、【名聲在外】314、【抓住紛雜現象的線頭】133、【蝸牛狀態的方長】444、【很有用的禮物】412、【河邊小路】594、【人怕入錯行】196、【奇特山谷】223、【不能空手上門】451、【竟然沒有名字】83、【伏虎酒樓】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580、【老領班心態強大】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524、【主動邀請】373、【思鄉】509、【吏員】125、【江邊風俗】270、【重逢】26、【虎橋鎮前伏虎橋】536、【故事時間】369、【往事與陰雲】456、【準備進城】337、【荒島怪客】39、【重返仙棲崖】246、【喬裝打扮來入夥】135、【功德無量】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137、【事畢離去】100、【方長下山先吃麪】376、【進山】143、【串門與對弈】354、【自誇法寶與手到擒來】571、【場地變了個樣子】88、【待客】376、【進山】347、【寶藏】289、【豆花】26、【虎橋鎮前伏虎橋】265、【歇腳時西面來客】54、【仙人當面不相識】5、【嚇壞的竹精】147、【山門】406、【正面莽上去】65、【興慶府閒逛】267、【黃沙漫漫】21、【山村夜話】449、【合圍敵軍總部】576、【雛鳥】457、【優秀細作方長】462、【中軍帳外的竊竊私語聲】93、【有朋自遠方來,必先勞其筋骨……】537、【時過境遷】68、【撥開雲霧重見日】513、【城隍曾經做的孽】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277、【直前】296、【又到洞盱江】432、【山頂小村】57、【這裡有妖氣】8、【後山雲海化橫骨】356、【廢墟里的希望】417、【見義勇爲】29、【羊肉面小攤】323、【單騎追蹤】267、【黃沙漫漫】88、【待客】338、【滄海寄餘生】375、【山水如畫】521、【歸來也得食補】14、【上仙饒命】509、【吏員】275、【禮尚往來】
123、【妖精串兒】591、【登月】434、【雲頂村事】274、【壺中仙】387、【鐵鍋與炒鋼】329、【奇怪的食客】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268、【綠洲】468、【清理下揹包】590、【走馬觀花】303、【消費降級】346、【藏寶圖】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245、【給自己上香】4、【竹海泛波濤,靈猴獻草藥】145、【崖上睹月思舊友】283、【蜀地有劍仙】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17、【臘肉配村釀】523、【還是當貓快樂】496、【圍觀】134、【興慶府書館】538、【算不算有緣人】243、【路邊荒野夜話】559、【靠自己纔是正道】406、【正面莽上去】227、【千里獨歸人】580、【老領班心態強大】231、【名聲在外】314、【抓住紛雜現象的線頭】133、【蝸牛狀態的方長】444、【很有用的禮物】412、【河邊小路】594、【人怕入錯行】196、【奇特山谷】223、【不能空手上門】451、【竟然沒有名字】83、【伏虎酒樓】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580、【老領班心態強大】172、【唯盡人事而聽天命】524、【主動邀請】373、【思鄉】509、【吏員】125、【江邊風俗】270、【重逢】26、【虎橋鎮前伏虎橋】536、【故事時間】369、【往事與陰雲】456、【準備進城】337、【荒島怪客】39、【重返仙棲崖】246、【喬裝打扮來入夥】135、【功德無量】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137、【事畢離去】100、【方長下山先吃麪】376、【進山】143、【串門與對弈】354、【自誇法寶與手到擒來】571、【場地變了個樣子】88、【待客】376、【進山】347、【寶藏】289、【豆花】26、【虎橋鎮前伏虎橋】265、【歇腳時西面來客】54、【仙人當面不相識】5、【嚇壞的竹精】147、【山門】406、【正面莽上去】65、【興慶府閒逛】267、【黃沙漫漫】21、【山村夜話】449、【合圍敵軍總部】576、【雛鳥】457、【優秀細作方長】462、【中軍帳外的竊竊私語聲】93、【有朋自遠方來,必先勞其筋骨……】537、【時過境遷】68、【撥開雲霧重見日】513、【城隍曾經做的孽】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277、【直前】296、【又到洞盱江】432、【山頂小村】57、【這裡有妖氣】8、【後山雲海化橫骨】356、【廢墟里的希望】417、【見義勇爲】29、【羊肉面小攤】323、【單騎追蹤】267、【黃沙漫漫】88、【待客】338、【滄海寄餘生】375、【山水如畫】521、【歸來也得食補】14、【上仙饒命】509、【吏員】275、【禮尚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