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

林肯給了斯坦頓一個發泄憤懣的渠道,但又在斯坦頓的怒氣轉變成一場麻煩之前適時地制止了他。這正是他的明智之處。衝動是魔鬼,人在盛怒時的所作所爲大多都經不起理智的推敲,很多時候都脫離自己的本意。因爲當陷入一種情緒的漩渦時,理智就很難涉入了。若情緒控制了主人,單憑好惡或感覺去判斷外界的人和事,很容易陷入情緒世界,那麼等待他們的終是一事無成。

“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因此要想活得輕鬆快樂,就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舒壓方式,把心中的不良情緒及時發泄出來。例如,平常要多參加一些戶外的文體活動,多看一些輕鬆溫馨的影視劇,多閱讀些時尚輕鬆的書籍雜誌。學會宣泄你的情緒,不要讓自己在消極情緒中沉溺太久,立刻行動起來,你會發現自己完全可以戰勝情緒,控制情緒,成爲情緒的主人。

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緒駕馭。

將過去的門關上,就是放下身心上的包袱

曾爲英國首相的勞合·喬治有一個習慣——隨手關上身後的門。

一天,有一個朋友來拜訪他,兩個人在院子裡一邊散步,一邊交談,他們每經過一扇門,喬治都會隨手把門關上。

朋友很納悶,不解地問喬治:“有必要把這些門都關上嗎?”

喬治微笑着回答:“哦,當然有這個必要。我這一生都在關我身後的門,這是必須做的事。當你關門時,也就把過去的一切留在了後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還是讓人懊惱的失誤,然後,你纔可能重新開始。”

把過去的一切關在身後,也就是放下身心上的包袱。珍惜現在才能更好地開始新生活,但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總是習慣於受過去的事情牽絆,無論成功或喜悅,無論失敗或煩惱,擠佔在腦海裡不忍拋棄,結果使身心負載過重,浪費了精力,影響了事業的發展。因此,試着學會把身後的門關上吧,只有把過去的一切留在身後,你才能發現今天的美麗陽光。

漫漫人生路,我們猶如天真的孩童,總是期待珍寶的出現,在行走中欣喜地將那些出現的珍寶一一拾起。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人生經歷的行囊也變得越來越重,直到你舉步維艱。才明白,放下過去,才能收穫新生。

俄國作家赫爾岑認爲:時間中沒有“過去”和“將來”,只有“現在”纔是現實存在的時間,纔是實實在在的、最有價值和最需要人們利用的時間。

在寒冷極地生活的愛斯基摩人把每一天都當做一次嶄新生命的開始。夜晚沉沉睡去,然後迎接下一次生命的開始。也許是極地的惡劣氣候使得他們不敢有過多的奢想,他們沒有時間去緬懷過去,然而他們卻因此好好利用有生之年的每一寸光陰。

走在人生的旅途中,要明白曾經收入行囊的珍寶對我們來說是值得珍視的,它給我們帶來了歡樂。但隨着歲月的流轉,光陰的飛逝,它們的存在只會觸痛舊的傷疤;放棄它們,卻可以打開新的一頁!

關上過去的門,是爲了更好地迎接今天。

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尋找心理的平衡點

人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紛擾與矛盾,人們常常會不知所措。而這個不知所措的過程,就是自己理性與感性的爭鬥。每個人都有理智,都很清醒,有的事不願做,但一起,就壓不下去,理智始終克服不了感性。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便曾在理智與人慾的審判中戰勝自己的。

一次,令尹子佩請楚莊王赴宴,他爽快地答應了。

子佩在京臺將宴會準備就緒,就是不見楚莊王駕臨。第二天,子佩拜見楚莊王,詢問不來赴宴的原因。楚莊王對他說:“我聽說你在京臺擺下盛宴。京臺這地方,向南可以看見料山,腳下正對着方皇之水,左面是長江,右邊是淮河,到了那裡,人會快活得忘記了死的痛苦。像我這樣德性淺薄的人,難以承受如此的快樂。我怕自己會沉迷於此,流連忘返,耽誤治理國家的大事,所以改變初衷,決定不來赴宴了。”

由此可知,楚莊王爲什麼能夠“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不飛,一飛沖天”,成爲一個治國有方的英明君王。

一個無法用理智剋制的人,會因爲缺乏自制力而難以在事業上取得成功。而實際上,過於理智與過於感性的人都會喪失許多東西,如何在理性和感性間尋求一個平衡?關鍵在於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理智與情感的平衡非常難得,需要一個很長的人生過程來沉澱自己複雜的心緒,真正認清自己。因此,爲人處世重在自省。自省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癒錯誤的良藥,它能給我們混沌的心靈帶來一縷光芒。當我們在人生的迷宮中不知所措時,在我們掉進了罪惡的深淵時,在我們的靈魂遭到扭曲時,在我們自以爲是而沾沾自喜時,自省就像一眼清泉,將思想裡的淺薄、浮躁、消沉、陰險、自滿、狂傲等污垢滌盪乾淨,重現清新、昂揚、雄渾和高雅的旋律,讓生命重放異彩,生氣勃勃。

當理性與感性相爭時,清醒的理智戰勝了澎湃的情感,你便會找回內心的平靜。

當孤單與狂歡平衡的時候,我們才能獲得和諧

阿桑用她特有的滄桑嗓音唱着:“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羣人的孤單”。確實如此,在這個鋼筋森林的年代裡,孤單和狂歡都讓人迷醉,可是在而這之間須按照一個平衡點,纔是不讓自己迷失的關鍵。

每到秋天來臨,大雁南飛的時候,整齊的雁羣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它們之所以在空中不斷變換隊形,同它們的續航有着內在的聯繫。這是它們在長期適應中所形成的最省力的團隊飛翔方式。

雁羣以一字形或人字形列陣飛翔時,後一隻大雁的一翼,能夠藉助前一隻大雁鼓翼時產生的空氣動力,使飛行省力。當飛行一段距離後,左右交換位置是爲了使另一側的羽翼也能借助空氣動力緩解疲勞。

沒有一隻鳥能飛得太久,如果它只用自己的翅膀飛翔。分享共同目標和集體感的雁羣可以更快、更輕易地到達它們想去的地方,憑藉着彼此的衝勁、助力而向前飛行,同時繼續“鼓舞”尾隨的同伴。這樣,雁羣飛翔比孤雁單飛增加了70%的飛行距離。而當一隻孤雁即將脫離隊伍時,它馬上就會感到有股動力阻止它離開,藉着前一隻夥伴的“支持力”,它很快就能回到隊伍中。正是由於爲了共同的目標而相互協作,雁羣才能夠越過萬水千山,最終回到它們的棲息地。

人就像大雁一樣,同樣是羣體的動物,離開了羣體,人就不能健康成長,也就難以生存。現代人同樣離不開羣體,而且羣體的組織形式越來越發達,除家庭、社區外,還有學校、工廠、公司、軍隊、政府部門等具有嚴密組織的社會羣體,人無法離開羣體而生存。但是,伴隨着喧囂的總是疲憊,有時候,越是在歡聚的朋友狂歡之中,心裡反而越是荒涼。正如莎士比亞說的:“那裡面充滿了聲音和狂熱,其實空無一物。”於是我們也會開始厭倦應酬,特別覺得在忙碌的工作之餘,花大把的時間去狂歡,實在是對時間的大揮霍,對生命的大浪費。因此,在孤單與狂歡之間,找到平衡,你纔不會掉隊,也不至於迷失自我。

集體的狂歡與一個人的孤單同樣重要,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兩者之間做到平衡。

有張有弛,在一呼一吸之間享受生活

一隻小兔子在路上拼命奔跑,青蛙問它:“小兔子,你爲啥跑得那麼急?歇歇吧。”

“我不能停,我要看看這條道的盡頭是個啥模樣。”小兔子邊跑邊回答道。

小兔子從來沒有停歇過,一心想跑到終點。直到有一天,它猛然撞到了路盡頭的一棵大樹樁。“原來路的盡頭就是這棵樹樁!”小兔子喟嘆道。更令它懊喪的是,它發現此時的自己已經老邁:“早知這樣,好好享受那沿途的風景,該多美啊……”

這隻小兔子真是傻得可愛,它拼命奔跑的結果就是撞在了一棵大樹樁上。事實上,我們的是不是也正像小兔子一樣奔跑着呢?沉浸在都市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在“時間就是金錢”的口號下,早已迷失了回程的方向……我們在跟時間賽跑,卻已經忘卻欣賞生活心中美景。

“當我們正在爲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離我們而去。”英國歌手約翰·列儂這樣說。確實如此,在快節奏的生活裡,我們丟了慢節奏,煩惱、不安、苦痛也伴隨着快節奏接踵而至,成爲心理暗疾,於是,我們的身體和靈魂處於亞健康狀態,這時我們才發現自己已變成童話中用靈魂向魔鬼換金幣的那個傻孩子。很多人也從身體健康發出警報才意識到,確實需要放慢節奏、放鬆身心地生活了。

也許你會問,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年代,哪兒有資本慢下來啊?其實不然,有舍纔有得,放下快節奏,並非讓你無所事事,它與物質的富有程度也沒有多大關係,慢生活中的“慢”更多的是一種健康的心態,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放下快節奏,做個有品位、有資本的“慢人”絕不是什麼難事,更不是壞事。

生活好像一盞燈,節奏平衡,燈才能被點着了,點亮的燈會照亮生活中原本十分平凡的瞬間。而那些太過實際的人,永遠只會被生活所累,卻看不見生活中最精彩動人的細節。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中放鬆下來,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和誘惑,也許你會損失金錢,卻豐富了自己的生命。

生活需要一個美麗的平衡點,生活需要一種有條不紊、有張有弛的節奏。

人生好比站在天平上,平衡時少失衡時多

王偉是一名年輕的教師,原先在教學上精益求精、兢兢業業,對學生無私奉獻,贏得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但在一次朋友聚會的晚宴上,看見一些人很富有時,心裡不舒服起來。

此後他總在想,我怎樣也能富有?於是,他經常在上班的時間做發財的夢,開始對教書不負責任。學生和家長意見很大,他得到了學校的黃牌警告,但他不悔改,每天還是想着發財。

後來,王偉在一個朋友的鼓動下做走私生意,結果被抓獲,財沒發成,還做了階下囚。

不平衡使得某些人牢騷滿腹,不思進取,更有甚者就會想故事中的王偉一樣,鋌而走險,玩火燒身,走上了危險的鋼絲繩。

作家肖伯納曾說道:“如果我們感到可憐,很可能會一直感到可憐。”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些失衡心理。對比產生了心理不平衡,而這種心理不平衡又驅使着人們去追求一種新的平衡。倘若在追求新的平衡中,你能不昧良知、不損害別人,自覺接受道德的約束和限制,通過正當的努力、奮鬥去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達到一種新的平衡,倒也是值得稱道和慶幸的;反之,不擇手段,毫無廉恥,喪失道義,膨脹自私貪慾之心,讓身心處於一種失控的狀態中,那麼就必然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可怕後果。由此,你的事業,甚至你的人生必將陷入敗局的輪迴。

解決心態失衡的問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首先要問問自己的內心,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看清楚了自己的內心,瞭解了自己想要的幸福,那麼,分析一下你想要的幸福的現實可能性吧!不是你想要做什麼,就一定能做到的。也許你只是羨慕那件事光鮮的一面,比如,電影明星、舞蹈演員等,你看到的是他們風光美麗的一面,你以爲你很想做這樣的事,你又怎能瞭解這些事背後的故事。相符時想對的,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你才能感到滿足的快樂。想要保持好心態,你可以嘗試一下的方法:

1.傾訴

傾訴可取得內心感情與外界刺激的平衡。當遇到不幸、煩惱和不順心的事之後,切勿憂鬱壓抑,而應將這些煩惱向你信賴、頭腦冷靜、善解人意的人傾訴,宣泄自己的內心的不平衡,有助於排解負面情緒。

2.親近自然

當一個人心理不平衡、有苦惱時,大自然去中去,有利於恢復好心情。山區或海濱周圍的空氣中含有較多的陰離子,而空氣中的陰離子越多,空氣越新鮮,人體神經體液的調節功能增強,心理就愈容易平靜。

3.聽音樂

音樂是人類美好的語言。聽一首輕鬆愉快的音樂會使人心曠神怡,沉浸在幸福愉快之中而忘記煩惱。

4.求雅趣

雅趣包括下棋、打牌、繪畫、釣魚等。從事你喜歡的活動時,不平衡的心理自然逐漸得到平衡。

5.做好事

做好事也能獲得快樂,平衡心理。幫助了別人,別人做出反應,自己得到鼓勵,心情愉快。

6.學會忘卻

忘卻也是保待心理平衡的好辦法。忘記煩惱、忘記憂愁、忘記苦澀、忘記失意、忘記昨天、忘記自己、忘記他人對自己的傷害…這樣你便可樂觀豁達起來。

走出心理失衡的誤區,熱愛你的生命,它就會煥發出更明亮的光。

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13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28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1)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13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18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1)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32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1)第37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1)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28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1)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37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1)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37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1)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
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13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28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1)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13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18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1)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23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2)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7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32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1)第37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1)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28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1)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22章 :簡單生活,只取你所需的(1)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37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1)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12章 得失人生,無欲則剛(1)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第11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2)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21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2)第29章 擁抱自然,揚本色之美(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10章 人生中最艱難的是選擇(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4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1)第33章 變通:在省思中航向成功的彼岸(2)第17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2)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24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1)第20章 取捨,在決定寬容的那一刻被詮釋(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6章 取捨有道,你才能走的更遠(1)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14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1)第26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1)第15章 放下是一種智慧(2)第1章 前言:選擇與放下的相對論第25章 品一杯人情茶,悟一堂捨得課(2)第35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2)第9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2)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5章 在一拿一放中修行平衡的藝術(2)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30章 信念,守得雲開見月明(1)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3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2)第41章 好好地,愛生命,愛自己(1)第27章 在命運的顛沛中,細嗅花的芬芳(2)第19章 懷一顆感恩心,給自己建造一個精神天堂(2)第37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1)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39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1)第40章 君子之交,淡若水(2)第38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2)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第34章 愛情是取捨之間的博弈(1)第2章 快樂不是你站的位置,而是你選擇的朝向(1)第16章 幸福在自己心裡,而不是別人眼裡(1)第8章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