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 提前進行的地面測試

半個月後。

蓉城西郊,132廠。

夜色中的1號總裝車間仍舊燈火通明,兩臺黑灰色塗裝的殲-20驗證機靜臥在氬氣管道交織的穹頂之下。

楊韋摘下沾滿油污的手套,目光掃過2003號機翼根處新安裝的渦扇10G尾噴口——修長的灰色殼體在燈光中泛着金屬特有的冷硬質感,與旁邊2001號上尾噴口長度較短且呈現亮銀色的渦扇10A形成了鮮明對比。

外觀上的細微區別自然只是表象,更換新款尾噴口的核心原因還是老型號可能無法承受加力狀態下更高溫度的尾焰,以及適配過去從未有過的等離子體發生裝置。

至於長度的變化,則單純是爲了優化尾焰的流動特徵。

“老劉,你記得把風扇前緣振動探頭的設置參數再覈對一遍。”

他一邊指揮着不遠處的劉永全進行下一步工作,一邊拿起手邊的圓珠筆,在表單上列出的倒數第二項條目後面打了個對鉤:

“雖說咱們這次不測氣動,但是地面共振頻率也必須嚴格對齊,這樣後面試飛之前就能少上很多事。”

劉永全此時正小心翼翼地蹲在一處延伸到飛機上方的操作型架上,面前的操作終端後方延伸出幾條黑色信號線,連接到機背上方的一處開口:

“振幅參數和輸入的標準信號平均差距0.33微米,最大差距0.45微米,都在允許範圍內,我馬上開始測頻率數據……”

聲音依稀有些發抖。

作爲航發工程師,他很少需要進行這樣的高空作業。

周圍的欄杆和腰間的安全繩可以提供安全,但無法提供安全感。

而且,相比於摔下去自己受傷,他更擔心的其實是砸到飛機身上之後,會導致17和18號隔框之間兩處比較脆弱的複合材料受損。

別看平日裡地勤似乎可以在飛機身上肆無忌憚地踩來踩去,但他們的可活動區域實際上是受到嚴格限制的。

一些特定部位的蒙皮材料專精於抗拉強度,但未必有很強的抗剪切能力,貿然踩上去很可能造成損傷。

與此同時,車間頂部的桁架吊車緩緩移動,將最後一組光纖傳感器嵌入2003號機背部的蒙皮夾層。

冬日裡夜晚的寒風中,幾十名技術人員穿梭在戰機和設備之間,像精密齒輪般咬合着每一個流程,將2003號機按計劃還需要月餘的總裝,硬是壓縮進了十五個晝夜——

原本,由於2003號並不急着首飛,所以生產任務相對比較寬鬆。

但考慮到劉永全比較迫切的需求,楊韋還是決定給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只不過,新型航空裝備,尤其第四代戰鬥機這樣被決策層重點關照的主力航空裝備,首飛節點是大事,即便是總設計師,在這種事上也沒有太多話語權。

因此,後者才決定將2003號的部分地面測試流程提前,以縮短兩架驗證機之間的首飛間隔。

好在2003號的總體結構跟2001號並無太大不同,加之此前一段時間的基礎工作強度也不算高,所以就算工期縮短一半,也還算遊刃有餘。

“好了!”

十五分鐘之後,劉永全終於沿着梯子回到地面,摘掉安全繩之後長舒了一口氣:

“跟發動機相關的所有傳感器包括備份設備全部完成測試,保證提供穩定準確的數據輸出!”

或許是爲了掩飾自己有點腿軟的尷尬,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刻意提高了不少音量。

楊韋點點頭,沒有戳穿對方的小心思,只是提筆在表單的最後一項上後面也打上勾,然後把文件夾和筆一起遞給對方:

“你檢查一下,沒什麼問題的話就在我的名字下面也籤個字,然後就可以準備在下個時間窗口轉移去測試工位了。”

聽到這句話,劉永全本來略帶疲憊的眼神中頓時閃過一道亮光。

按照規定,飛機在不同車間之間的轉運只能在晚上的特定時間窗口進行。

今天連夜轉運,意味着明天白天就可以開始測試。

但旋即又浮現起一抹憂慮,看向稍遠處那架已經完成室內測試流程的2001號機:

“老楊,我看01號機前幾天測試的時候,一直都維持着首飛狀態下的臨時構型,比03號機多了不少零碎,不會影響到控制變量的結果吧?”

楊韋這會兒正在檢查負責轉運的人員安排表,聞言當即搖頭:

“多出來的傳感器只會影響隱身性能和一部分氣動性能,只要不涉及到這兩個方面,其它測試仍然是可以照常進行的……而且測試全程會用電磁鎖固定起落架,就算有些重心或者結構方面的微小差別,也可以根據電磁鎖的參數進行一定的補償。”

其實劉永全也知道,這些流程對於航空工業的同行來說應該算是輕車熟路。

但畢竟是第一次全程跟隨裝機測試,難免對於這些細節多上幾分關注……

……

當第一縷晨光穿透廠房高窗時,楊韋終於宣佈了測試啓動的消息。

現場指揮員隨即開始下達具體的操作命令,

“起動機測試,雙發冷轉。”

“油路系統測試,燃滑油泵啓動。”

“準備點火,先維持慢車狀態”

隨着控制檯前面的操作員輕輕推動節流閥,渦扇10G特有的低沉嗡鳴在密閉空間內震盪。

而更遠處的後臺數據監測室內,劉永全則雙眼緊盯着旁邊屏幕上給出的流場溫度模型——

怠速狀態下的發動機並不會呈現肉眼可見的尾焰,但這並不意味着從尾噴口後面涌出的高溫燃氣不存在。

藉助紅外成像傳感器和壓力場分佈傳感器,仍然可以基本準確地還原出這種狀況下的流場狀況。

當然,作爲一種經過充分測試的型號,幾乎不可能在低轉速狀態下出現什麼問題。

所以這時候的現場氣氛還是相對輕鬆的。

然而,一名相對年輕的航發工程師卻突然開口問道:

“爲什麼紅外成像信號顯示的溫度分佈相對均勻,但輻射信號的環狀分佈圖上是90°方向的信號最強?會不會是……”

他本來想說會不會是發動機裝配有問題,導致高溫燃氣從側面溢流出來。

但如此離譜的推測在下一秒就被他自己否定,畢竟紅外成像圖上顯示的內容似乎一切正常。

這突如其來的一嗓子讓在場所有人都是一個激靈,不過聽完問題之後旋即放鬆下來。

不等楊韋開口,劉永全就率先拍了拍對方的肩膀示意稍安勿躁:

“整機紅外測試跟咱們的航發測試不太一樣,環狀分佈圖上測的是輻射通量,而發動機剛啓動的情況下各方向的輻射相對均勻,最終結果自然是表面積投影最大的側面數值最高……實際如果是540°立體測試的話,那頂面的信號數據還會更強一些。”

彷彿是在印證他的說法一般,由於發動機內部熱量的逐漸積累,180°方向,也就是正尾部的信號強度逐漸上升,把整個示意圖拉成了一個類似半面盾牌的形狀。

年輕人所引發的小騷動很快平息了下去,不過衆人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讓怠速數據進入穩定。

這時候,楊韋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看向旁邊的劉永全:

“老劉,不知道你有沒有印象,當年殲10第一次做地面啓動測試的時候,機體裡面的碎屑差點把那臺發動機給打壞了……”

後者略微回憶了一下:

“引發整個航空工業總公司範圍內搞質量大整改的那次?”

那時候兩邊還沒有分家,劉永全他們正經被折騰了好一段時間,所以印象很深。

楊韋點點頭。

“聽說最開始還是常總髮現的問題?”

劉永全當時並不在現場,但當年那位自告奮勇鑽入進氣道里面檢查發動機情況的工程師林暉如今是他的重要助手之一,所以很多細節都從後者口中聽過。

被搶了話的楊韋有點意外,但還是迅速改口:

“是,而且最後解決問題,也是常總在現場設計了一個專用清潔芯軸,才把一個單向活板裡面的死區給吹洗乾淨。”

這下,確實觸及到劉永全的知識盲區了:

“還有這事?”

“那是……所以當年我一直以爲分家之後常院士會留在我們航空這邊來着。”

“……”

就在這個時候,通訊系統中響起了現場指揮員新的聲音:

“提高轉速……”

隨着發動機工況逐漸朝着軍用推力逼近,淡藍色氣流從鋸齒狀尾噴口處螺旋涌出,飛機後方的風道內勾勒出完美的馬赫環。

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94章 焉知非福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1262章 空客與華夏的秘密交易?第962章 最受刺激的一集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第195章 國際倒爺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1379章 千目巡天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910章 新的潛在客戶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875章 設備就緒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967章 海洋一號項目,升級!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132章 上新聞了?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1414章 故技重施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1115章 涉核課題?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1217章 我們可不是說着玩的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第1429章 海上遭遇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1382章 奇對稱位形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1174章 資金支持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1345章 別真把南天門計劃搞出來吧?第1288章 大力出奇跡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773章 又遇故人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
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94章 焉知非福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1262章 空客與華夏的秘密交易?第962章 最受刺激的一集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第195章 國際倒爺344.第344章 去請專家來幫忙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1379章 千目巡天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910章 新的潛在客戶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875章 設備就緒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967章 海洋一號項目,升級!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132章 上新聞了?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853章 國產新型護衛艦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第1414章 故技重施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1115章 涉核課題?第1075章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第1163章 一轉攻勢!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1031章 激光選區熔化成型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1217章 我們可不是說着玩的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188章 媽都認不出來的米格21改(二合一)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1119章 來自狗大戶的招標(算昨天的)第1127章 遄達900,首飛!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第1429章 海上遭遇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1382章 奇對稱位形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1174章 資金支持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1345章 別真把南天門計劃搞出來吧?第1288章 大力出奇跡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773章 又遇故人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