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橫須賀快遞和關島快遞

這句話,絕對是景志遠震撼之下的本能反應。

沒有半點知識,全憑一個直覺。

但必須承認,直覺很準確。

“您的判斷很對,以這個方案的優化區間而言,確實已經具備了改造成一架可重複利用飛行器的潛力……”

常浩南能夠看出,對方在來之前特地有所準備,只是不夠充分,所以才被自己打了個措手不及。

這種情況下,難免感覺到有些尷尬。

因此先是不動聲色地幫着挽了波尊,然後才指着概念圖下面的幾條曲線,繼續介紹道:

“根據風洞測試結果,儘管特定設計點上的氣動性能略遜於各自的最優化設計,但綜合來看,當這一構型以0-10°正攻角做滑翔飛行時,在馬赫數4.5-10.5的區間內升阻比都能維持在3.2以上,所以更能適應多任務、大包線飛行的需求,在全飛行流程範圍內有着顯著優勢。”

“另外,出於通用性和生產效率的考慮,我們也保留了原有方案中可變整流罩的部分,也就是上表面設計固定不變,通過更換下表面,也就是壓縮面的設計來適應不同射程範圍的性能要求。”

說到這裡,他輕點鼠標,把PPT翻到後面一頁。

上面畫着一個跟之前的方案類似,但總體看上去更加豐滿的設計圖:

“在更換壓縮面之後,可以把優化區間基本平移提升至馬赫數11.5-17.5,對應射程在5000公里級別中遠程導彈的任務需求。”

“實際上,更高區間的優化也可以做,只不過現階段,洲際導彈即便使用普通錐形彈頭也能飛到20馬赫以上,已經基本無法攔截,考慮到第一宇宙速度的限制,即便換用乘波體設計也很難進一步優化,只能改善彈道的靈活性,對於突防概率的提升不大,反而會由於不太規整的外形導致多彈頭運載能力下降,所以暫時沒有做出相關改進……”

“……”

景志遠也沒想到,自己只是隨口一猜,結果還真就給說中了。

雖然整個過程並不涉及任何跟“判斷”有關的部分,不過既然常浩南都把臺階給鋪好了,他也樂得順坡下驢:

“我就說嘛……這前後兩組垂直安定面,看着就跟一架小飛機似的。”

當然他也知道,不能在這些涉及到技術細節的地方繼續糾纏,否則早晚還得繼續露餡。

所以,一句簡短的過渡之後便話鋒一轉:

“不過常院士,這個設計……長度會不會有些過於誇張了?”

他伸出手到大屏幕上,比量了一下飛行器的尺寸:

“如果安裝到一枚彈道導彈前面,再加上整流罩,那整體比例可能會……”

景志遠一時間想不出一個詞來描述這種感覺,所以就卡在了這裡。

但常浩南肯定明白他的意思。

前世的東風26導彈在第一次露面時,發射筒那極其誇張的椎體尺寸就已經讓不少人爲之側目了。

而眼前這個方案因爲是乘波體(東風26算是雙錐體),還額外串聯了一個低速乘波段和一個過渡段,所以甚至還要更長一些。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覺得怪纔是正常的。

常浩南在大屏幕上切換出了早已準備好的飛行體內部結構剖面圖:

“這個方案本身就是作爲運載體設計的,裡面還有一個單獨的空間容納模塊化戰鬥部,不需要額外再增加一個整流罩,直接安裝在導彈最前面就可以……另外,因爲滑翔距離足夠遠,所以對於導彈本身的需求也稍低一些,可以把動力部分適當縮短……”

因爲還沒有選定具體的動力形式,所以PPT上並沒有全彈結構的模擬圖。

景志遠大概在腦袋裡想象了一下,還是覺得這個頭身比接近1:1的設計有點怪異。

但只要性能足夠好,怪點就怪點吧。

他很快把關注點轉移到更加重要的地方:

“對於導彈本身的需求稍低……所以還能繼續在東風21的彈體基礎上改造麼?”

作爲華夏第一種相對成熟的固體燃料彈道導彈,東風21已經快要被薅羊毛薅禿了。

但凡第二炮兵有個什麼新的點子,幾乎都要把它拎出來改一改。

“這次真不行了……”

常浩南連連搖頭:

“面向中遠程的那一款,需要更高的二級分離速度,東風21本身肯定達不到,除非進行大改,不過那和一個新的型號也沒什麼差別了。”

“至於面向中短程,2000公里射程內的基礎型號,雖然東風21能滿足分離速度的要求,但兩級火箭用在這樣一個型號上還是有點過於複雜了,而且中間還要經過一二級分離,動力段有點太長,反而不太方便……”

“……”

總之就是一句話——

放過東風21吧!

“那現有型號肯定沒辦法滿足要求了……”

景志遠背過雙手,站在屏幕前沉思起來:

“目前倒是有個單級固體、射程在1200公里左右的型號在研,原本是爲了彌補東風11/15和東風21之間的射程空缺,進度還算樂觀,只不過因爲編制問題始終拖着沒能入列,倒是可以趁這個機會轉正。”

“至於中遠程的那種……”

華夏的固體火箭技術也就是近幾年纔算是發展起來,所以儘管無需受到中導條約的限制,但在型譜序列方面仍然不夠豐富。

實際從名字就能分辨出來。

除去早期的東風1-5以外,東風系列導彈的編號第一位數字就是火箭級數,第二位數字則是該級數下的序號。

也就是說,東風21就是眼下唯一一種使用二級火箭的型號。

但又不符合要求。

更新的產品雖然也有過概念和計劃,但受限於性價比問題,全都沒走到正式的研發階段。

猶豫片刻之後,景志遠重新向常浩南確認道:

“常院士你能不能分別估計一下,大概需要幾年來把這兩種設計方案給落實下來?”

他已經在心中盤算妥當,如果時間大於四年的話,那麼就可以從頭開始,專門立項研發一種二級火箭,用於搭載第二種射程更遠的乘波體彈頭。

“幾年……”

常浩南直接迷糊了一下:

“第一種,我們暫時管它叫‘橫須賀快遞’,大概明年上半年就能生產出原型……原型彈。”

他差點習慣性把“原型機”三個字脫口而出。

“第二種因爲速度更快,所以還有些電磁屏蔽和氣動熱管理的問題要解決,時間可能要拖晚一點,但預計也就是再往後一年左右的樣子……”

“……”

“……”

一陣沉默。

景志遠看了看屏幕上的PPT,又看了看旁邊的常浩南。

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從哪個地方開口。

最終,或許是覺得氣氛有些僵硬,於是選擇了一個最劍走偏鋒的角度:

“咳咳……橫須賀快遞這種東西,內部說一說就行了,可別公開出去……不符合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常浩南點點頭。

又是一陣沉默。

雖然嘴上是這麼說,但很明顯,景志遠自己也覺得這個名字不錯,言簡意賅的同時還非常有針對性。

於是過了大概半分鐘之後,還是沒忍住自己的好奇心:

“那第二種……就是中遠程的那種,你們管它叫什麼?”

天知道常浩南花了多大力氣才憋住沒笑出來,維持着一本正經的嚴肅臉回答道:

“叫……關島快遞。”

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1082章 一字型天線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878章 以光爲刀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1065章 常總什麼都算到了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1098章 全球鷹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1379章 千目巡天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368章 明修棧道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790章 殲11B第1144章 我突然有了個靈感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1249章 標準3,發射!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1222章 渦扇20,爭奪主動權!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1402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
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243.第243章 金陵,電科14所!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1082章 一字型天線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671章 專職秘書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878章 以光爲刀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1065章 常總什麼都算到了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1098章 全球鷹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第1133章 就是針對大衛國!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1379章 千目巡天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1368章 明修棧道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790章 殲11B第1144章 我突然有了個靈感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1249章 標準3,發射!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1222章 渦扇20,爭奪主動權!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1432章 臉沒露成,倒是把屁股露出來了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1402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292.第292章 web of science第164章 霹靂震長空!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