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

要知道,常浩南完成的那個殲7改進型設計,也只不過提供了20點工程經驗而已,這個風扇雖說用上了一些航空發動機的設計思路,但終究不能算是個大工程,哪怕加上做實驗的時間,也就花了兩天功夫而已。

那麼唯一有可能的解釋就很明顯了——一個經過實驗並且最終落地的研究,要比只進行了計算模擬的研究獲得的經驗更多。

倒也十分合理。

因此如果想要迅速積累經驗值,那就得儘快接觸到實際的項目才行。

得儘快進組!

想到這裡,常浩南又轉身返回了剛剛的公用電話亭,撥打了杜義山辦公室的電話。

……

第二天一大早,飛機系樓,杜義山課題組的學生辦公室內。

“師弟,這裡以後就是你的位置了。”

方振把常浩南帶到了一張靠窗位置的辦公桌旁邊,拍了拍他的肩膀。

能看出來這張桌子被特地打理過,雖然桌腿和抽屜還能看出斑駁的痕跡,但桌面上鋪着的綠色絨布,和壓在最上面的透明玻璃卻能看出來都是新換上的。

Www ¸TтkΛ n ¸c○

“好嘞,謝謝師兄。”

常浩南說着把自己的一些個人用品比如筆筒水杯草稿紙之類的放到了桌上。

“那師弟你可以先看看書或者那邊書架上的資料,只要注意別弄髒弄破就行,我先去忙了。”

安排好常浩南的位置之後,方振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埋頭工作起來。

前者則來到書架旁邊,準備找找跟那個機翼顫振分析相關的材料。

他的運氣不錯,很快就在書架的第二層找到了兩個標着《運7-200A客機機翼》的檔案盒。

雖然那天姚夢娜並沒有明確說出他們的研究對象,但想來目前的時間點能對上的,也就只有這個後來被稱爲新舟60的客機項目了。

新舟60是國內第一次完全採用跟世界先進水平接軌的標準進行客機設計,基本可以算是華夏現代客機工業的起點。

不過另一方面,第一次也就意味着沒有經驗,因此在原本的時間線上這種型號其實留下了諸多遺憾。

過於保守的機翼設計就是其中之一。

而這一次,他準備親自彌補這個遺憾。

在花了半分鐘時間確認兩個檔案盒上都沒有諸如“機密”之類的的字樣之後,常浩南抱着兩盒資料回到了自己的辦公桌前。

“方師兄,那個大展弦比機翼顫振分析的課題,你們現在做到哪一步了?”

方振擡起頭,馬上看到了常浩南手中的檔案盒。

“按照姚博……哦不,按照你之前的思路,我們在MSC.NASTRAN軟件上建完了機翼的有限元模型,然後計算了機翼的前五階固有振型以及固有頻率,現在姚博和我正在分別嘗試用p-k法和v-g法進行顫振分析。”

必須得說,作爲杜義山的學生,方振和姚夢娜確實有點東西,從更換新思路到現在也就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而且還要邊學邊做,他們的進度已經相當可以了。

常浩南暗自慶幸自己提前問了這麼一句,否則還要空耗不少功夫做重複工作。

“怎麼,師弟準備幫我們把剩下的工作都做完?”方振半開玩笑地問道。

“嗯……線性顫振分析你們應該快做完了,我準備試試能不能把非線性部分給做掉。”

常浩南的回答讓剛剛低下頭的方振瞬間重新看向了他。

線性分析和非線性分析一字之差,所適用的理論基礎卻是天差地別。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飛機機翼的彈性變形幅度會很大,此時應變與位移之間不再呈線性關係,常浩南之前和姚夢娜說過的基於小變形假設的線性理論也就不再適用,需要新的理論工具進行指導。

而工程上還並沒有特別穩妥的辦法。

要知道,顫振一旦誘發,最好的結果也是飛機結構的永久損傷,稍有不慎就會機毀人亡,幾乎沒辦法像失速或者尾旋那樣靠飛行員技巧來挽救。

因此一般都是直接在線性分析結果上增加一個修正,並在結果中留出足夠的安全餘量。

當然,如果有無限量的錢和時間,也可以把每一種機翼都造出來,堆試飛數據來大力出奇跡。

但顯然這個消耗就連美國人也吃不消……

這也是機翼設計普遍偏向保守的原因之一。

而常浩南張口就是要做非線性顫振分析。

雖然之前的線性分析思路就是他提供的,但使用偶極子格網法畢竟是對已經存在的理論進行總結。

非線性分析卻非常依賴分析人員的工程經驗

總之方振並不覺得常浩南真的在這方面取得什麼突破,不過他也不會打擊對方的積極性。

“這樣也好,你可以試試不同的修正方式,等線性分析結果出來,咱們跟實驗結果對照,再把修正因子弄得準一點。”

這一次,常浩南並沒有開口回答,只是低下頭默默拿起了筆。

作爲重生者,他很清楚目前這種靠修正因子的野路子是不可能準確的。

並且,這個年代所有的顫振分析都是把機翼作爲一個固定的結構進行整體計算。

但實際上,飛機的機翼上是有諸如襟翼、副翼這類氣動控制面的。

它們同樣也會對機翼的氣動彈性產生影響。

更關鍵的是,後來的飛機設計師們已經證明,可以通過控制面偏轉產生的控制力矩改變飛行器流場內氣動載荷的分佈,進而破壞原有的自激振盪耦合機制,使整個閉環系統重新趨於穩定。

原理其實非常簡單:

飛行器的運動信號通過傳感器輸入到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產生的控制信號又輸入到作動器上面引起控制面的偏轉,控制面偏轉產生的控制力最後回饋到飛行器上面,進而抑制系統的不穩定振動。

所以也叫作顫振主動抑制。

這個思路的最大好處在於,完全無需對機翼設計進行修改,只要升級飛控和傳感器就行。

根據後世的經驗,把顫振臨界速度提高10%左右不成問題。

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把記憶中的這一切給復現出來!

……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常規的早飯時間過去之後,辦公室裡又走進來了幾個人。

方振簡單地進行了一番介紹,不過此時常浩南的思路已經沉浸在桌上鋪開的資料中,只是簡單地打了個招呼就繼續低頭在草稿紙上寫寫算算起來。

因爲他發現,資料中提供的機翼設計,潛力遠比自己之前想象的更大!

“很有想法啊……”

眼前這個機翼相比於真正安裝在新舟60上的那個機翼更輕、展弦比更大並且還帶有一個翼梢小翼。

這意味着更低的飛行阻力、更快的飛行速度和更低的油耗。

對於一架準備用於商業運營的客機來說,這就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當然,作爲代價,這樣的機翼氣動特性更加複雜,設計難度和風險更大,也更容易發生顫振。

或許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在前一世,新舟60最終選擇了原來的保守方案。

但是現在,這樣的遺憾不會再發生了!

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17章 院士的青睞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366章 “640工程”往事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367章 緊急拉動!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1186章 改變遊戲規則的武器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965章 這事還是徵求一下華夏人的意見第913章 有人上趕着要跳坑?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1375章 那是什麼?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983章 馬赫數0985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1259章 東風31的下崗再就業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第1429章 海上遭遇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833章 龐加萊猜想已經證明了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284.第284章 覆盤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1131章 搖人幫忙!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1028章 真正的大合同,風水輪流轉!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386章 去ITER拼個桌第1307章 大佬,帶帶我!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
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17章 院士的青睞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366章 “640工程”往事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367章 緊急拉動!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1186章 改變遊戲規則的武器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115章 專家評審(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279.第279章 以爲是主角,其實是龍套第965章 這事還是徵求一下華夏人的意見第913章 有人上趕着要跳坑?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1375章 那是什麼?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983章 馬赫數0985第1303章 飛行品質第1259章 東風31的下崗再就業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第1429章 海上遭遇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833章 龐加萊猜想已經證明了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284.第284章 覆盤405.第405章 怎麼又是你?(日萬,求月票)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1131章 搖人幫忙!第738章 來自母校的驚喜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45章 降維打擊的風扇設計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第1028章 真正的大合同,風水輪流轉!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1040章 數學,只是興趣(本章免費)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386章 去ITER拼個桌第1307章 大佬,帶帶我!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東方震撼第718章 新裝備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