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

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

最初答應盧育英去給殲10做主動穩定性控制和喘振預測,其實已經是今年春節之前了,只不過因爲年後各種意外事件頻出,讓常浩南一直都沒能兌現承諾。

並且,由於盧育英實際上沒有參與十號工程,因此這個事情直到現在爲止都相當於並未開始,還需要和真正負責十號工程的宋聞聰或者薛熾夀進行溝通才行。

當然,以常浩南如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種事情已經沒必要像一年前那樣,由杜義山代勞了。

在會議結束之後,他很快撥通了611所那邊的號碼。

對方的接線員當然不可能決定如此重大的事情,因此在說明自己的身份和來意之後,電話經過連續幾次轉接,纔有一個年輕的男性聲音重新在聽筒中響起:

“常工啊,你這大忙人,可算想起來聯繫我們了啊。”

“要不是之前盧總在閻良碰見你那次提起來這件事情,我們都以爲要被你放鴿子咯。”

常浩南很快聽出了接電話者的身份。

十號工程的副總設計師,楊韋。

之前他在蓉城132廠第一次見到已經進入總裝狀態的殲10時,二人曾有過一面之緣。

“哪能呢?我這個人向來言出必行的,只不過這段時間事情太多,一直脫不開身而已。”

面對着對方半開玩笑的調侃,常浩南也選擇了比較輕鬆的方式迴應,

“這不是我剛一閒下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答應伱們的事情,這才趕緊打個電話。”

近兩個月以來常浩南搞出的一系列風波基本震動了整個科工委系統,作爲項目副總師的楊韋自然不可能一無所知,因此剛剛也不是真的有什麼不滿,只是作爲熟人之間的幾句玩笑話而已。

沒錯,雖然二人才見過一面,交談時間更是不超過五分鐘,但是在楊韋的心中,已經把常浩南歸爲“熟人”的行列裡面了。

對於他這樣的超級天才而言,交友的深度主要並不是取決於認識時間有多長,而是尋求一種精神和能力上的契合。

恰好,常浩南就是爲數不多能滿足他要求的人。

而且,雖然二人之間的年齡差了十來歲,但還沒到隔一個輩分的程度,相處起來也更容易一些。

“沒關係,還記得我們就好,現在十號工程的01號原型機已經總裝完成了,我們正在進行全機系統檢查,以及準備進行首飛之前的一系列地面測試,正是需要你發揮特長,幫忙劃定測試和試飛條件的時候。”

顯然,這段時間裡十號工程的進度飛快,而且宋聞聰和楊韋甚至連常浩南的崗位都已經給安排好了。

只等着他過去之後就開工。

只是這一次,恐怕不能馬上如他們所願了。

常浩南直接點明瞭來意:

“楊工,確定測試條件的事情恐怕得先往後放一放,我今天聯繫你們,是因爲有一個新的想法,可以大大改善航空發動機的穩定性。”

“航發的氣動失穩控制?”

那邊的楊韋聽到常浩南的回答之後愣了一下,

“但這方面的話,我們已經在飛控裡面做出了一些限制……”

作爲一架採用全數字電傳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0在設計之初自然也考慮過單發飛機發動機失效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因此在這方面並非毫無準備。

但是話才說到一半,楊韋的聲音就逐漸小了下去。

無它,電話這邊提出來有“新想法”的人,畢竟是常浩南……

儘管此前還沒有跟後者共事過,但人的名,樹的影,有關這位少年天才的各種事跡,楊韋也基本上都聽說過。

總之,能讓這麼一號人專程打電話聯繫自己的,應該不會是傳統的航空發動機失穩控制策略。

但更加具體的東西,則不可能在電話裡面談。因此他話鋒一轉:

“這樣吧,技術細節方面的問題,在電話裡面恐怕很難說清楚,我儘快安排一趟出差去京城,聽一下你的思路,如何?”

這就體現出常浩南如今地位的變化了。

擱在一年之前,這種情況下,只有可能是他飛過去找別人,怎麼可能讓人家副總設計師專程爲了他的一個想法而出一次差?

但現在,楊韋幾乎是自然而然地就做出了這個決定。

當然,這倒也不是常浩南有意擺什麼架子,實在是學校新給他配的那臺超算性能確實了得,而611所並沒有同等級別的設備……

總之就是真香!

……

作爲頂級工程師,楊韋辦事自然也是效率奇高,才隔了兩天功夫,他便安排好了自己在蓉城那邊的工作,在幾名隨行人員的陪同之下來到了京航。

二人在唐林天早已經安排好的一間保密程度足夠高的會議室裡面碰了面。

“常工,很高興再次和你見面。”

“我也一樣。”

二人簡單寒暄了幾句,便直接進入了正題。

“那麼……我就來介紹一下,有關壓氣機失穩主動控制的相關思路。”

常浩南打開桌上的筆記本電腦,以及旁邊不遠處的投影儀。

隨後一個空白的畫面出現在了掛在牆面的幕布上——

沒錯,時隔一年之後,他用上古版本的office做了個PPT。

在重生以前,如果讓常浩南給自己最討厭的事情列一個清單的話,那麼做PPT這件事一定能進前五。

但回到1997年之後,常浩南想來想去,卻又發現實在沒有什麼能夠取代PPT在這種場合下的作用。

因爲帶着大量的圖表,手寫只會工作量更大,而且還不如PPT直觀。

“根據我個人的一些瞭解,眼下,國際上比較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失穩控制策略是建立在失穩控制線的基礎上實現的。”

隨着常浩南點擊鼠標,幕布上出現了一張發動機工作曲線圖。

“由於失穩邊界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會受到飛行姿態、環境因素、發動機零部件老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爲了保證發動機始終工作在安全區間內,因此在發動機控制系統設計階段便確定一條固定不變的邊界,也就是失穩控制線,這條線考慮了發動機最壞工作環境下的穩定裕度損失,可以保證發動機遠離氣動失穩狀況。”

“當飛行員判斷到飛機存在氣動失穩風險,或者當傳感器檢測到發動機越過了失穩控制線,向飛行員發出提醒之後,可以手動啓動一個短時增穩系統,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減少供油量、調整放氣活門、可調導向器和噴管面積等方式讓發動機的工作狀態遠離失穩工作線。”

當這張配圖放出來,又聽了常浩南短短兩句話的總結之後,楊韋便知道,自己這趟,不會白來。

因爲對方一上來就完全說中了他們現在的方案。

他點了點頭:

“沒錯,這個就是我們準備應用在殲10上面的失穩復原控制系統,當然,目前還需要和提供動力的留裡卡設計局進行合作,以完善飛機的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FADEC)系統,這應該也是目前國外用在三代半戰鬥機上面的,最前沿的穩定性控制技術了。”

“如果對比過去的情況,確實已經非常前沿。”

聽到楊韋的回答之後,常浩南露出了一個笑容:

“但是,還不夠前沿。”

 

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21章 技術報國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641章 希望他們幸運第1551章 雙線推進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1083章 我很大,但很輕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1103章 院士的名額問題第439章 安70的命運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482章 攔阻降落第1577章 大井噴時代第1620章 從40nm到27nm的跨越第1360章 來自外太空的攻防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1017章 震驚帶英一整年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1255章 美國人不管,我們管!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53章 直道超車第1595章 苛刻的包線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1173章 一小時打遍全球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1450章 放棄甲彈對抗,擁抱信火一體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42章 破格,直博!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936章 鋌而走險!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第1464章 國運即我運第4章 下一步工作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976章 突如其來的見家長286.第286章 神盾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1528章 貓鼠遊戲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025章 這下真層層轉包了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1552章 先來一次壓力測試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1566章 原來是因爲我啊,那沒事了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1628章 我成替身了?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840章 百萬美元第880章 不一樣的運9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
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21章 技術報國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641章 希望他們幸運第1551章 雙線推進第1344章 我們的動作已經展開,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了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1083章 我很大,但很輕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第1103章 院士的名額問題第439章 安70的命運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482章 攔阻降落第1577章 大井噴時代第1620章 從40nm到27nm的跨越第1360章 來自外太空的攻防第1389章 天降大禮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1017章 震驚帶英一整年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1255章 美國人不管,我們管!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53章 直道超車第1595章 苛刻的包線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1173章 一小時打遍全球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1450章 放棄甲彈對抗,擁抱信火一體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42章 破格,直博!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245章 你有反衛星,我也有反衛星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936章 鋌而走險!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1018章 給A380準備的黑科技?第1464章 國運即我運第4章 下一步工作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976章 突如其來的見家長286.第286章 神盾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1528章 貓鼠遊戲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025章 這下真層層轉包了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1552章 先來一次壓力測試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1566章 原來是因爲我啊,那沒事了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1628章 我成替身了?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840章 百萬美元第880章 不一樣的運9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